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同济大学全科硕士研究生临床诊疗思维课程设计 被引量:10
1
作者 翟佳燚 陆媛 +1 位作者 钱曙蕾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3202-3206,共5页
近年来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趋于完善,但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不足仍是当前人才队伍的困境。在国内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内容中,临床思维起到“串联”各项能力的“中枢”作用,是全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为了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思维... 近年来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趋于完善,但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不足仍是当前人才队伍的困境。在国内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培养内容中,临床思维起到“串联”各项能力的“中枢”作用,是全科医疗服务质量提高的关键。为了培养全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同济大学开设了全科方向硕士研究生必修课程《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以米勒金字塔理论为框架,设计了核心模块、案例模块和实践模块“三大模块”,充分体现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基本特征。核心模块包括了问诊能力、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医患沟通内容;案例模块包括了未分化疾病、慢性病管理、多病共存、心身疾病和健康管理内容;实践模块包括了接诊实践与病历书写等内容。课程共32个学时,授课形式多元化,包含理论课、讨论课、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BL)和实践课。课程评估则采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形式,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医患沟通和SOAP(subjective,objective,assessment,plan)病历书写4个考站。相较于以往课程设计与基层社区实际工作相割裂的情况,本课程充分体现全科特色,有助于授课对象训练全科临床诊疗思维,从而提高岗位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诊疗思维 岗位胜任力 硕士研究生 教学 课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全科医学师资标准现状及建设设想 被引量:45
2
作者 陆媛 于德华 +3 位作者 潘莹 张斌 张含之 朱敏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1期2493-2497,共5页
全科医学师资是提高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全科医学师资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全科医学师资建设标准,阐述目前国内全科医学师资发展问题,提出通过全科医学师资纳入、培训、考核3个层面的准则要求,建立全科医... 全科医学师资是提高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基于全科医学师资相关文献,本文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全科医学师资建设标准,阐述目前国内全科医学师资发展问题,提出通过全科医学师资纳入、培训、考核3个层面的准则要求,建立全科医学师资培训框架,以探索我国全科医学师资建设途径,提高全科医学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 师资培训 教育考核 教育 继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0年中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金花 付强强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4241-4251,共11页
背景在日益增长的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改革需求下,全科医学及其服务模式被引入中国内地,并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推进下快速发展。然而在全科医学的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其学科发展和服务模式尚不成熟,研究内容、实践路径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明确。... 背景在日益增长的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改革需求下,全科医学及其服务模式被引入中国内地,并在国家政策支持与推进下快速发展。然而在全科医学的中国本土化过程中,其学科发展和服务模式尚不成熟,研究内容、实践路径与方法有待进一步明确。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全科医学中文期刊刊发文献进行分析,梳理学科发展规律,发现理论研究与实践现状、发展需求间的差异,为我国全科医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1年12月,在中国知网系统检索2001—2020年《中国全科医学》《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华全科医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刊发的学术论文,提取关键词;同时检索国务院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官方网站,以获取1997—2020年发布的全科医学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政策文件。将2001—2020年按每5年划分为4个时间段,总结各阶段政策文件的主题。对2001—2020年及划分出的4个时间段的期刊文献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和共现分析,找出突现词,将其与各时间段的政策文件主题进行匹配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54726篇,提取出关键词1398个,检索到相关政策文件62份。2001—2020年词频排在前10位的关键词分别为:“疗效”(2998次)、“社区卫生服务”(2235次)、“糖尿病”(2004次)、“影响因素”(1586次)、“老年人”(1368次)、“诊断”(1359次)、“高血压”(1313次)、“全科医师”(1303次)、“儿童”(1302次)、“护理”(1107次)。通过对2001—2020年期刊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可将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归纳为临床诊疗相关研究、疾病管理相关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研究3大类。其中,临床诊疗相关研究涵盖疗效、护理、多种肿瘤疾病及多种实验室检查方法;疾病管理相关研究包含多种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慢性病研究为主,主要涉及糖尿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抑郁、妊娠期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等;社区卫生服务相关研究主要涉及健康教育、社区卫生、农村卫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还包括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社区卫生管理举措。突现词分析提示,2001—2005年的研究热点为疾病的临床分析/临床观察、社区卫生服务、乡镇卫生院、乡村医生等;2015年后,疾病的影响因素、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生存质量等成为研究热点,这与国家医疗卫生发展需求基本匹配。结论2001—2020年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的研究体现了全科医学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的职能,具有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特点,在关注躯体疾病的同时也关注心理健康,研究热点逐渐体现出“生物-社会-心理”的医学模式和“以人为中心”的特点,研究基本围绕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的需求开展。今后应进一步关注全科医学教育及医学模式创新,以期促进全科医学学科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科学研究 卫生政策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的科研趋向:未来已来 被引量:11
4
作者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4227-4231,共5页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发展高度。学术论文是当前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学科领域学术期刊及刊发论文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学科的科学研究发展现状与趋势。本文围绕于德华团队对2001—... 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科的发展高度。学术论文是当前科学研究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学科领域学术期刊及刊发论文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可以反映学科的科学研究发展现状与趋势。本文围绕于德华团队对2001—2020年全科医学中文期刊刊载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和《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研究团队对2021年中国全科领域学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勾勒出我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科学研究的发展轨迹,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未来的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科学研究可重点围绕以下方向开展:基层医疗的功能定位与工作模式、全科学科建设、区域卫生协同发展、慢性病管理、临床质量管理、基本医疗与社区卫生服务能力、以“主动健康”为导向的社区卫生功能新模式、社区人群身心照护、全科人才培养与能力发展、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科学研究的方法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科学研究 发展轨迹 研究范畴 研究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20年中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研究能力发展状况与策略 被引量:9
5
作者 付强强 金花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4期4252-4258,共7页
背景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学科发展的动力,然而目前缺乏对我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研究能力、研究质量的系统性分析。目的了解2001—2020年中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的研究能力发展现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 背景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学科发展的动力,然而目前缺乏对我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研究能力、研究质量的系统性分析。目的了解2001—2020年中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的研究能力发展现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我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的研究能力提供依据。方法于2021年12月,在中国知网检索2001—2020年《中国全科医学》《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华全科医学》《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刊发的学术论文。将2001—2020年按每5年划分为4个时间段,采用VOSviewer 1.6.17软件,对纳入文献第一作者所在机构的区域分布、机构类型分布、研究者合作网络、研究类型分布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最终纳入文献54726篇。华东地区研究机构的发文量最多(24015篇,43.88%),其次为华北地区(11288篇,20.63%)、华南地区(5437篇,9.9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1年的15篇(占当年总发文量的1.31%)上升至2020年的203篇(占当年总发文量的9.38%)。对研究者的共现分析共出现8个合作网络,包括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中国全科医学》杂志、首都医科大学等研究团队。关于研究类型,理论类研究的占比从2001年的28.68%(329/1147)下降至2020年的17.93%(388/2164);干预类研究的占比从2001年的10.11%(116/1147)逐渐增多至2020年的17.28%(374/2164),但其在整体研究中的占比仍较低;观察类研究的占比最高,2020年达64.79%(1402/2164)。结论2001—2020年我国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研究呈快速发展趋势,但存在研究能力发展不均衡、研究团队合作与交流不足、研究方法创新性不够等问题。建议加强国内科学研究合作网络建设,注重提升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科学研究 研究者 研究机构 研究能力 文献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医疗机构全科医学管理者领导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森 石建伟 +3 位作者 金花 陈晨 王朝昕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763-2767,共5页
随着国家将医疗战略重点下移至社区全科发展,医疗环境的复杂性及社区人群健康管理的更高要求,对全科医学管理者领导力提出了更大挑战。但相较国外,我国全科医学管理者领导力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极为匮乏。基于现实需求与实际缺乏的矛盾,本... 随着国家将医疗战略重点下移至社区全科发展,医疗环境的复杂性及社区人群健康管理的更高要求,对全科医学管理者领导力提出了更大挑战。但相较国外,我国全科医学管理者领导力的理论及实践研究极为匮乏。基于现实需求与实际缺乏的矛盾,本文阐述了国内外医疗管理者领导力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国内外医疗管理者领导力的研究思路和成效,重点分析了国内医疗管理者领导力研究的进展和不足,并分析了当前开展全科医学管理者领导力研究的必要性,以期为未来的全科医学管理者领导力发展和研究提出政策建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责任医疗机构 行政管理人员 领导力 人才培养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学思维引导下的科学研究构思 被引量:7
7
作者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872-3876,共5页
随着基本医疗服务日益受到重视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涌现出大量的科学研究问题。这种基于问题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隶属于临床医学范畴的全科医学及侧重于公共卫生的社区医学,其学科内涵特征... 随着基本医疗服务日益受到重视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领域涌现出大量的科学研究问题。这种基于问题的科学研究工作促进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隶属于临床医学范畴的全科医学及侧重于公共卫生的社区医学,其学科内涵特征或其专业思维要素决定了科学研究的设计着力点和研究方法。但当前,我国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领域科学研究存在的较为共性的问题即是研究者对全科医学科学研究思维特点的重视程度和思考深入度不足。基于此,本文以全科医学思维要素(“以人为中心”、整体观、系统性)为基础,分别从发现和定位研究问题、组建多学科研究团队和实现技术交叉、制订整体性和系统性研究设计3个方面对全科医学思维引导下开展科学研究做出具体阐释,并辅以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全科医学科的实践案例,以期为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领域研究者紧扣全科医学内涵特征开展科学研究提供参考,为全科医学科学研究的良性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科学研究 研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评价在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评价中的应用
8
作者 翟佳燚 陆媛 +1 位作者 石建军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0-426,共7页
背景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是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的关键,但因其属于无法被直接观察的抽象能力,所以并不适合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评价。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优化课程教学评价方法提高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培训效率,丰富医学教育评价... 背景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是全科医生为患者提供高质量诊疗服务的关键,但因其属于无法被直接观察的抽象能力,所以并不适合用传统的方法进行评价。目的本文旨在通过优化课程教学评价方法提高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培训效率,丰富医学教育评价。方法于2022年9—12月,以同济大学医学院38名全科方向硕士研究生为对象,根据学习与工作经历分为在职组16名与住培组22名。培训课程包含核心、案例、结果3个模块,采取混合式教学方法开展实践。定量评价的内容为技能评分表、PBL评分表与案例评分表,主观评价的内容来自多源反馈。结果两组学员核心和案例模块首次课程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模块末次课程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总体学员以及两组学员核心和案例模块首、末次课程的定量评价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主观评价性质分为肯定性评价与改进性评价,问诊能力、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健康管理、慢病管理课程的肯定性评价占比较低,而改进性评价占比较高;医患沟通、病历书写、多病共存、心身疾病、未分化疾病课程的肯定性评价占比较高,而改进性评价占比较低。结论程序性评价能够丰富全科思维评价体系、促进学员循序建构全科思维,同时也发现了“翻转课堂”是程序性评价的呈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学 教育 研究生 程序性评价 临床诊疗思维 翻转课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引进程序性评价课程体验的质性研究——基于建构主义视角
9
作者 翟佳燚 陆媛 +1 位作者 潘莹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3193-3199,共7页
背景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是一种无法直接被观察的能力,目前尚缺乏客观、全面反映学员该项能力的评价工具。目的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对师生在《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中引进程序性评价(PA)的课程体验访谈结果进行质性研究,旨在完善全科临床... 背景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是一种无法直接被观察的能力,目前尚缺乏客观、全面反映学员该项能力的评价工具。目的基于建构主义视角,对师生在《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中引进程序性评价(PA)的课程体验访谈结果进行质性研究,旨在完善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评价体系、提高课程质量、培养高质量全科人才。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9—12月参与同济大学医学院《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实践的3名授课教师和14名学员为研究对象,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制定访谈提纲开展半结构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师生课程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和10个副主题,(1)情境:课程新颖度、趣味性、实用性;(2)协作:混班制协作、师生协作、学员协作;(3)会话:多元反馈、主观评价;(4)意义建构:学员全科临床诊疗思维建构、教师能力建构。结论本研究在建构主义视角下对全科临床诊疗思维课程引进PA的课程体验进行质性研究,认为情境设计遵循“扩充信息量,加速知识领悟”原则,协作是对传统全科教学模式与文化的突破,会话中双向交流反馈,最终实现师生能力的共同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程序性评价 临床诊疗思维 质性研究 建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分析的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潘莹 于德华 +3 位作者 陆媛 刘欣宇 张含之 范会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2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中与全科医生能力评价有关的文献。收集各文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应用结果,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 目的探讨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现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中与全科医生能力评价有关的文献。收集各文献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应用结果,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合格文献8篇,研究内容多涉及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师资能力、沟通能力及社区服务能力评价;研究方法以文献归纳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统计学方法为主,部分研究可见对评价指标的一致性检验;主要为构建层面的研究,实地调查研究较少,且存在样本量较小的问题。结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逐渐完善,但评价内容不够全面,部分研究指标构建步骤不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卫生服务 全科医生 工作能力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冬冬 葛许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1期3908-3914,共7页
背景国内关于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研究主要来自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我国地区间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医疗水平差距较大,现有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在农村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可能不足。目的 构建可用于评判欠发达... 背景国内关于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的研究主要来自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我国地区间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医疗水平差距较大,现有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在农村地区或者欠发达地区的适用性可能不足。目的 构建可用于评判欠发达地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的指标体系,为欠发达地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考核、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初步构建欠发达地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于2021年1—6月,采用目的抽样法,从在欠发达地区从事全科临床工作者、在州/县/乡镇从事全科临床实践/卫生行政管理工作者,以及参与过东西部对口帮扶且曾在欠发达地区挂职的全科医生中遴选18名咨询专家。分别运用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完成欠发达地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筛选工作、各指标权重的确定工作。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熟悉、判断、权威系数分别为0.76、0.84、0.8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4(χ^(2)=297.543,P<0.001)、0.26(χ^(2)=322.083,P<0.001)。建立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的欠发达地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医疗服务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组织管理和应对能力”“职业素养”的权重分别为0.350 9、0.109 1、0.189 1、0.350 9;二级指标中,组合权重位列前4位的指标分别为“业务素质”(0.177 1)、“学习思维能力”(0.126 5)、“基层沟通协调”(0.118 6)、“常见病、多发病诊治”(0.108 9);三级指标中,组合权重位列前4位的指标分别为“工作中与患者、同事、上级医院医生文明沟通、友好交流”(0.118 6)、“人文关怀”(0.098 9)、“掌握心肺复苏术(CPR)、除颤术、导尿术等临床适宜技术”(0.088 3)、“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和治疗”(0.081 7)。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欠发达地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可为欠发达地区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全科医生 岗位胜任力 评价指标 社区卫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全专结合门诊建设模式及优化策略 被引量:1
12
作者 石建军 金花 +1 位作者 陆媛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49-1255,共7页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专业能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时间、精力有限但医疗资源较充足,加强全科-专科医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全专结合门诊建设的典型案例,从...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专业能力、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综合性医院专科医生时间、精力有限但医疗资源较充足,加强全科-专科医生合作,可以有效提升社区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全专结合门诊建设的典型案例,从全专结合门诊概念的来源、内涵、建设模式、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综合全专结合门诊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并针对各地区不同的全专结合门诊实践方法,提出了5个方面的建议:完善全专结合门诊建设规章制度、协调统一全专结合门诊路径、注重全专结合门诊团队绩效激励、提升居民认可度、完善全专结合门诊诊疗评价标准。进一步拓展社区服务职能,深化与专科医师的合作是未来全专结合门诊建设探索的重要方向。政府、医疗机构和全、专科医师的共同参与、推动,才能更好地促进社区全专结合门诊的建设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专结合 诊疗模式 医师 社区卫生服务 建设模式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专结合的社区专病诊疗技术发展策略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56-1258,1264,共4页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一系列卫生健康相关的重要职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条件明显改善、健康信息系统能力有效提升,然而群众对在社区接受专科诊疗的需求越发凸显。本文探讨了建设社区专病诊疗技术的意义、...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承担着一系列卫生健康相关的重要职责。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硬件条件明显改善、健康信息系统能力有效提升,然而群众对在社区接受专科诊疗的需求越发凸显。本文探讨了建设社区专病诊疗技术的意义、全专结合内涵、实施策略及方法。文章指出,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与发展专病诊疗技术,能够增强社区全科医生的执业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提升社区卫生服务的能级及满足大众对专病诊治的需求。发展全专结合,既可以在全科工作基础上发展专病诊疗技术,也可以与上级医院协同合作,引入一系列专科技术来共同开展诊疗工作。在具体的实施策略上,要根据当地诊疗需求寻找合适的专科技术,发展具有先进性的专病临床诊疗技术、围绕专病开展科学研究、逐步构筑和推广自身技术品牌,并通过开设专病门诊、配置诊疗条件等构建技术资源。在以上4个建设工作中培养人才,从而实施4+1的全专结合社区诊疗技术发展综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专结合 社区卫生服务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全科临床师资标准的构建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陆媛 王朝昕 +6 位作者 王明虹 张斌 杨华 张含之 陈倩 祝墡珠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构建全科临床师资标准,为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具体、规范、标准的客观依据,促进高素质全科师资队伍的发展,为培养全科医学人才提供保障。方法选取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部门专家4人、上海市4家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教学管... 目的构建全科临床师资标准,为全科师资队伍建设提供具体、规范、标准的客观依据,促进高素质全科师资队伍的发展,为培养全科医学人才提供保障。方法选取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相关部门专家4人、上海市4家高等医学院校的全科教学管理主管专家各1人,共8人;选取上海市31家全科临床培训基地的基地主任、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人各1人,共62人,以上70人为本研究全科教育专家。在上海市31家全科临床培训基地中选取全科临床师资150人、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93人,共243人。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统计原理,在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8名上海市卫计委和高等医学院校专家进行咨询,提出全科临床师资标准的初级指标;采用焦点访谈法,对70名全科教育专家进行咨询,构建全科临床师资标准的三级基本层次框架。采用信函方式,对150名全科临床师资和93名全科规范化培训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Yaahp软件计算整合出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基于全科临床师资纳入、培训、考核3个层面的准则要求,构建了包括3个一级指标(分别为师资遴选纳入标准、教学能力评价标准、师资考核评价标准)、13个二级指标、46个三级指标的全科临床师资标准,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结论本研究有望构建出一套客观量化的全科临床师资标准,使得全科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有据可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师资标准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全科医生多点执业现状及其对应用互联网促进分级诊疗的启示 被引量:15
15
作者 潘莹 陆媛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793-1797,共5页
本文基于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解读了国家《"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和《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通过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和研究,分析今后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和分级诊疗的发展方向和政策释放点... 本文基于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解读了国家《"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和《关于推进和规范医师多点执业的若干意见》,通过对国家政策的解读和研究,分析今后全科医生多点执业和分级诊疗的发展方向和政策释放点,借鉴英、德、美三国全科医学发展经验,探索我国全科医学发展新模式,并结合互联网科技提出促进分级诊疗的途径。提出在我国积极发展全科医学的大背景下,抓住全科医生可以多点执业的契机,利用居民易于接受的互联网新科技,推行分级诊疗,解决就医难的现实状况,利民利国地实现医疗改革新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病人转诊 多点执业 分级诊疗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一例并全科诊治体会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含之 王明虹 +3 位作者 陆媛 范会芹 张斌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4-228,共5页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向心性肥厚、左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可出现于任何年龄,早期易漏诊,且存在较高的猝死风险,及时合适的诊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报道了1例HOCM合并病态窦房...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HOCM)是以心肌非对称性向心性肥厚、左室流出道梗阻为特点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其发病可出现于任何年龄,早期易漏诊,且存在较高的猝死风险,及时合适的诊治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本文报道了1例HOCM合并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经全科医师对其猝死风险和全身情况评估,权衡有创及药物保守治疗的利弊,最终制定个体化的诊治和随访方案。本文同时回顾和总结了HOCM的发病特点和诊治手段,以加强全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全科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师在优化落实慢性便秘三级诊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含之 于德华 +2 位作者 陆媛 潘莹 范会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561-2567,共7页
慢性便秘危害居民健康。本文结合慢性便秘发病特点、诊治现况及要求等,具体分析了全科医师在其三级诊治中的作用,包括:对不同人群全方位管理的持续贯穿,对病情轻重缓急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协调多学科资源方面的有效递进,对各级诊治... 慢性便秘危害居民健康。本文结合慢性便秘发病特点、诊治现况及要求等,具体分析了全科医师在其三级诊治中的作用,包括:对不同人群全方位管理的持续贯穿,对病情轻重缓急干预、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协调多学科资源方面的有效递进,对各级诊治的转换承接,对病因和危险因素预防及早期干预的补充完善。慢性便秘在各级诊治中的优化特点还包括:在一级诊治中有利于大肠癌等早期筛查和干预,在二级诊治中早期评估和干预便秘相关的心理状况,在三级诊治中发挥中西医综合治疗便秘的优势。分析表明,全科医师在优化落实慢性便秘三级诊治规范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全科医生 三级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能力继续教育培养探索及差异化分析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含之 葛许华 +6 位作者 陆媛 金花 郭爱珍 陈宇革 马琳琳 潘莹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4期4315-4321,共7页
背景 当前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存在培训内容无法满足全科临床实践需求,教学师资和评价方法也存在缺乏全科医学思维和特点等不足。目的 为解决全科医生实际工作问题,提升其岗位胜任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探索对全科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方法... 背景 当前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存在培训内容无法满足全科临床实践需求,教学师资和评价方法也存在缺乏全科医学思维和特点等不足。目的 为解决全科医生实际工作问题,提升其岗位胜任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探索对全科临床诊疗思维的培养。方法 2020年11月,在文献阅读和前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工作坊继续教育班课程的评估反馈基础上,对第八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培训工作坊”课程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问卷星”平台对参加第八期“全科医生执业能力培训工作坊”的200名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全科临床诊疗思维和岗位胜任力总体和各层面提升情况。结果 共计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2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0%。培训后,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总体有较大提升和很大提升者分别占52.3%(90/172)和21.5%(37/172),岗位胜任力总体有较大提升和很大提升者分别占56.4%(97/172)和22.1%(38/172)。不同职称、工作类型全科医生培训后临床诊疗思维能力和岗位胜任力提升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有134名(77.9%)、134名(77.9%)、133名(77.3%)、127名(73.8%)、114名(66.3%)全科医生认为“识图读片”“全科临床诊疗思维”“检验指标解读”“常见皮肤病、五官科疾病诊治”“科研培训”可使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有较大以上提升。“识图读片”“全科临床诊疗思维”“常见皮肤病、五官科疾病诊治”课程版块可使不同职称、工作类型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提升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科研培训”课程版块可使不同性别全科医生的岗位胜任力提升情况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化的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对于全科医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和岗位胜任力都有明显提升作用。在提升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思维和岗位胜任力培训设计方面,还需注意培训中各类知识技能的整合、受培训对象的实践经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教育 医学 继续 岗位胜任力 临床诊疗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位胜任力视角下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课程效果研究 被引量:36
19
作者 杨森 石建伟 +6 位作者 葛许华 陈晨 张含之 石建军 马乐 王朝昕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1期3994-3999,共6页
背景基于当前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上海大力发展全科医学,自2000年开展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以来,为社区基层培养了大批的全科医生。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学生规培质量,增强全科规培学员的综合能力,成为目前全科医... 背景基于当前国家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上海大力发展全科医学,自2000年开展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以来,为社区基层培养了大批的全科医生。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升全科医学生规培质量,增强全科规培学员的综合能力,成为目前全科医学的研究热点。目的了解全科规培毕业学员对综合性医院全科规培轮转师资带教和课程体系的评价,以期为优化全科师资带教和规培课程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2019年3—5月,以40例于2010年后在上海顺利完成全科规培,且目前工作在上海市各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面对面、电话访谈等形式进行一对一访谈,访谈的内容包括全科毕业学员对全科带教师资、临床实践体系及全科医生岗位胜任力提升的评价,以及对优化全科轮转的建议。结果全科学员对全科师资带教满意度为72.5%(29/40),满意度较高的教学方式包括门诊带教(85.0%,34/40)、早交班知识点分享(75.0%,30/40)、案例学习(65.0%,26/40)等;讲述内容方面最满意的是入科后常见疾病诊疗处理流程介绍(82.5%,33/40),最不满意的是全科医生带教缺少针对性(72.5%,29/40)。临床实践体系方面,在高血压和糖尿病的转诊指征、慢性病管理、三级预防及并发症处理方面亟需加强。岗位胜任力提升最明显的是解决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最不明显的是社区为导向的服务能力。结论整体而言,全科规培毕业学员对上海市全科规培体系满意度较高,但全科师资带教、知识体系及管理方面还可以根据全科学员的反馈进行针对性的改进和提高,以优化全科规培方案,提升全科规培质量,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全科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岗位胜任力 全科医师 教育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科医师对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转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徐小凤 刘忠仁 +1 位作者 张含之 于德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537-2542,共6页
背景精神心理障碍造成的危害逐年升高。全科门诊协作精神专科对精神心理障碍进行诊治管理被认为具有重要价值,其中转诊作为当前协作诊疗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不足和困难,尤其是转诊途径利用的欠缺。而目前缺乏针对转诊欠佳... 背景精神心理障碍造成的危害逐年升高。全科门诊协作精神专科对精神心理障碍进行诊治管理被认为具有重要价值,其中转诊作为当前协作诊疗的重要策略和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不足和困难,尤其是转诊途径利用的欠缺。而目前缺乏针对转诊欠佳的相关研究。目的了解并分析全科医师对门诊精神心理障碍患者转诊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转诊策略优化和途径有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2018年8月1-30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黄浦区、普陀区、浦东新区和嘉定区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根据纳入标准,从中选取全科医师203例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其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师一般情况、门诊转诊情况、期望转诊形式。结果共发放问卷203份,回收有效问卷190份,有效回收率为93.6%。190例全科医师中,有转诊行为29例(15.3%),曾让患者自行去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138例(72.6%);考虑会转诊的患者情况前3位分别为治疗有困难(143例,75.3%)、诊断不明确(141例,74.2%)、初次发现有精神问题或症状(131例,68.9%);认为转诊的难度为一般困难85例(44.7%);认为影响转诊的因素前3位分别为自己对于病情的判断缺乏把握(149例,79.3%)、与转诊的精神心理专科医师或机构缺乏联系(104例,55.3%)、患者或家属依从性差(90例,47.9%);转诊途径主要为网上转诊平台65例(60.2%);了解转诊途径55例(28.9%);认为转诊途径实用93例(48.9%);清楚全科门诊对转诊的政策支持83例(43.7%);认为有义务转诊170例(89.5%);所在全科门诊精神类药物种类情况以一般齐全[73例(38.4%)]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了解转诊途径情况、认为转诊途径实用情况是全科医师转诊行为影响因素(P<0.05)。190例全科医师中,67.4%(128例)期望开通转诊通道,53.7%(102例)期望专家坐诊,52.1%(99例)期望与专科医师开通联合门诊。结论当前全科医师在门诊工作中对于精神心理障碍患者有较大转诊需求,但相关转诊行为有所欠缺,其认为造成转诊困难的因素包括其主观上对精神心理障碍的诊治困难和处理信心不足,以及客观上缺乏转诊途径和患者依从性差,而影响其转诊行为的因素为了解转诊途径情况、认为转诊途径实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障碍 精神病性 门诊病人 全科医生 病人转诊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