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简述 被引量:112
1
作者 云美萍 杨晓光 李盛 《城市交通》 2009年第2期57-59,共3页
1慢行交通 1)概念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一般情况,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1的交通方式。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由于... 1慢行交通 1)概念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一般情况,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km·h^-1的交通方式。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虽然慢行交通出行速度较低,但在出行方式选择中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我国大部分城市的交通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系统 机动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 规划 出行方式 高速交通 交通方式 交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灾的城市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 被引量:4
2
作者 云美萍 杨晓光 刘杨 《城市交通》 2008年第5期5-10,共6页
考虑到城市防灾救灾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减灾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方法。分析了灾害对城市及交通系统的影响,引出了灾害、防灾、救灾、减灾、城市生命线系统和交通生命线的基本概念。综合考虑平时和灾时对交通系统的需求,提出了... 考虑到城市防灾救灾的需求,提出了基于减灾的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方法。分析了灾害对城市及交通系统的影响,引出了灾害、防灾、救灾、减灾、城市生命线系统和交通生命线的基本概念。综合考虑平时和灾时对交通系统的需求,提出了减灾思想及冗余设计理念,阐明了以减灾为目的的城市规划和交通系统规划、设计与管理的重点内容。其中基于减灾的城市交通系统管理,从技术、政策两个层面分别提出了灾时交通管理系统以及交通响应模式。最后从法规教育、防灾意识、防灾准备三个方面总结了防灾减灾的社会保障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城市交通 防灾 救灾 减灾 规划 设计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一体化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11
3
作者 龚德俊 刘好德 +1 位作者 黄利芒 周进 《中南公路工程》 2006年第5期91-95,103,共6页
在总结目前同类软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将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业务相结合,开发集数据处理、资料管理于一体的信息系统辅助公路工程质检业务;采用O ffice二次开发、组件等开发技术,合理地规划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 在总结目前同类软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提出将试验检测与质量检验评定业务相结合,开发集数据处理、资料管理于一体的信息系统辅助公路工程质检业务;采用O ffice二次开发、组件等开发技术,合理地规划了系统的体系结构,并充分考虑了其在公路建设项目集成管理系统中的架构与地位。研究与开发的系统成果已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 试验检测 质量检验 质量评定 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快速路系统交通衔接对策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晓光 张海军 +1 位作者 王士林 赵建新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04年第3期9-12,共4页
本文首先对上海市快速路系统内部及其与周边关联路网之间的衔接中已有和潜在的交通拥堵问题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 ,以避免在接合部周边区域形成交通拥堵、使快速路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效益为目标 。
关键词 上海 快速路系统 交通衔接 通行能力匹配 交通拥堵 交通管理 路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交通系统基础信息平台框架设计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皮晓亮 滕靖 孙亚 《城市公共交通》 2004年第6期38-41,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公交管理决策层、企业运营层和出行者的公交基础信息平台系统框架.文中对传统公交系统和ITS环境下智能公交系统的基础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根据公交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划分系统功能模块,依据属性数据和空...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公交管理决策层、企业运营层和出行者的公交基础信息平台系统框架.文中对传统公交系统和ITS环境下智能公交系统的基础信息需求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根据公交系统的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划分系统功能模块,依据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相结合的原则,完成了基础信息平台主要数据库的结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信息 公交系统 企业运营 业务流程 管理决策 框架设计 需求 公共交通系统 出行者 I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公交系统(BRT)的交通设计研究和流程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万达 施进华 马万经 《中国市政工程》 2011年第1期1-3,80,共3页
交通设计是快速公交系统(BRT)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首先分析了BRT在公交网络中的作用及服务水平要求,研究了交通设计在BRT中的定位。随后介绍了BRT交通设计的输入输出、设计流程和设计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沿线交通组织(如禁止左转)和车站... 交通设计是快速公交系统(BRT)研究中的重要内容。首先分析了BRT在公交网络中的作用及服务水平要求,研究了交通设计在BRT中的定位。随后介绍了BRT交通设计的输入输出、设计流程和设计主要内容,重点介绍了沿线交通组织(如禁止左转)和车站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公交系统(BRT) 公交优先 交通设计 交通组织 车站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规划辅助决策系统构建及佛山实践 被引量:1
7
作者 罗典 孙剑 阎泳楠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68-74,共7页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城市空间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的基于小样本调查数据及以人工分析为主的交通规划方法存在的问题,文章以数据层、计算层和应用层"三层式"技术框架结构与"数据感知—...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城市空间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传统的基于小样本调查数据及以人工分析为主的交通规划方法存在的问题,文章以数据层、计算层和应用层"三层式"技术框架结构与"数据感知—算法推演—决策应用"一体化技术流程构建了交通规划辅助决策系统,并以佛山为例,介绍了该系统在识别广佛同城一体化交通需求特征、多维模拟城市交通运行及交通承载力分析应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交通规划技术体系的转型与变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空间治理 全息感知 仿真模拟 交通规划 辅助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主干道交通与景观协调规划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晓光 白玉 薛昆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34-38,共5页
城市主干道交通与景观协调规划设计方法 ,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 ,针对目前主干道交通设施设计与道路景观设施设计分离的现状 ,通过对城市主干道各部分包括道路断面、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人非分隔带、路侧绿化带等的优化设计 ,力求... 城市主干道交通与景观协调规划设计方法 ,从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 ,针对目前主干道交通设施设计与道路景观设施设计分离的现状 ,通过对城市主干道各部分包括道路断面、中央分隔带、机非分隔带、人非分隔带、路侧绿化带等的优化设计 ,力求使道路交通与城市景观达到最佳的协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主干道 交通环境 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交通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交通衔接组织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张海军 杨晓光 赵建新 《城市交通》 2005年第1期51-54,共4页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快速路发展迅猛,为城市交通出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交通衔接组织对快速路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交通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快速路内部及其与周边路网之间的衔接组织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避免其沿... 近年来,我国大城市快速路发展迅猛,为城市交通出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交通衔接组织对快速路功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交通组织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城市快速路内部及其与周边路网之间的衔接组织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避免其沿线及周边区域的交通拥堵、使快速路更好地发挥交通效益为目标,提出系统化的对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快速路 交通衔接组织 网络分流 通行能力 交通拥堵 匝道布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控制交叉口行人过街交通组织与控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李克平 倪颖 《城市交通》 2011年第1期65-71,共7页
行人既是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事故中的弱者,也是交叉口秩序混乱和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首先归纳了行人过街的典型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了影响行人过街行为的诸多因素,包括行人自身特点、环境因素、交通因素、交叉口几何设计因素、信号控... 行人既是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事故中的弱者,也是交叉口秩序混乱和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首先归纳了行人过街的典型心理和行为特征,分析了影响行人过街行为的诸多因素,包括行人自身特点、环境因素、交通因素、交叉口几何设计因素、信号控制因素、交通执法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叉口行人过街交通组织和控制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最后,选择典型交叉口进行行人交通设计案例分析。值得强调的是,为处理好行人交通问题,仅依靠交通工程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完善交通法规,加强交通教育和宣传,增强交通执法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信号控制交叉口 行人 交通组织 信号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峰出行”制度的作用机理及交通可行性研究——以上海为例 被引量:7
11
作者 褚浩然 杨晓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3期77-81,共5页
“错峰出行”制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概念化实施不仅不能产生好的交通效益,反而可能会使城市交通状况更加恶化.本文介绍了“错峰出行”在国内实施的现状和基本概念,描述了该制度对交通系统的作用机理,从时间分布、空间分... “错峰出行”制度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概念化实施不仅不能产生好的交通效益,反而可能会使城市交通状况更加恶化.本文介绍了“错峰出行”在国内实施的现状和基本概念,描述了该制度对交通系统的作用机理,从时间分布、空间分布和交通结构比例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制度实施给交通系统带来的综合影响.以上海为例,从城市主要道路基础设施的交通时间特征、公共交通客流量的时间特征出发,对上海实施“错峰出行”的交通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根据上海交通发展的背景和交通时间特征的分析结果,给出了“错峰出行”在近期不可行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峰出行 交通影响分析 交通可行性分析 时间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高架路出口匝道衔接路段交通组织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杨晓光 狄姗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3年第2期49-53,共5页
本文对大城市高架道路出口匝道衔接路段的交通组织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的交通组织方式对交通运行的影响,提出了各种衔接路段交通组织方式的适用情况,为出口匝道衔接路段及其关联交叉口的交通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高架道路 出口匝道 衔接路段 交通组织方法 交通运行 交通设计 车流特性 适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非混行道路交通改善方法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邵海鹏 杨晓光 董海倩 《城市交通》 2007年第1期83-87,71,共6页
目前我国城市中有很多道路是机非混行,其主要问题是安全性差、机非干扰严重、通行效率低。以解决混行交通问题为目的,采用冲突分析的方法,对路段、交叉口的潜在交通问题、交叉口空间划分、交通组织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针对混行问题,从机... 目前我国城市中有很多道路是机非混行,其主要问题是安全性差、机非干扰严重、通行效率低。以解决混行交通问题为目的,采用冲突分析的方法,对路段、交叉口的潜在交通问题、交叉口空间划分、交通组织方法等进行了研究。针对混行问题,从机动车、非机动车、公共交通、停车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基于慢行交通一体化思想的改善方法,并讨论了方法的适用性。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充分保证非机动车的交通安全,并提高路段和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增加停车供给和绿化面积。该方法较适用于原人行道较宽的一块板和两块板道路的改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交通 城市道路 交通设计 横断面 停车 慢行交通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组合模型在交通需求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杜刚诚 彭国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2-94,144,共4页
组合模型是将传统的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步骤中的两个或多个步骤组合起来 ,建立新的模型 .文中在比较常用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组合模型 ,将交通分布中的重力模型和分配中的用户平衡模型组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熵... 组合模型是将传统的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步骤中的两个或多个步骤组合起来 ,建立新的模型 .文中在比较常用的组合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了交通分布与交通分配组合模型 ,将交通分布中的重力模型和分配中的用户平衡模型组合起来建立一个新的熵模型 ,模型满足 UE平衡条件 .文中还介绍了该模型在软件 Trans CAD中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模型 交通分布 交通分配 TRANS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交通空间规划设计方法 被引量:11
15
作者 孙明正 杨晓光 《城市交通》 2006年第3期47-52,共6页
在回顾我国交通工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工作中的一个遗漏环节——交通设计。通过对目前交叉口空间设计范围以及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在我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严重的情况下,合理的交叉口空间设计思想,和以满足效率、安... 在回顾我国交通工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提出了目前工作中的一个遗漏环节——交通设计。通过对目前交叉口空间设计范围以及设计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在我国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行严重的情况下,合理的交叉口空间设计思想,和以满足效率、安全和环境指标为目的的交通设计方法和设计流程。对在设计中如何考虑路网饱和度均衡、交通流运行顺畅、舒适、道路资源充分利用、安全、环境协调等因素给予了详细的分析论述。并通过实例说明交叉口空间设计方法的应用,对交叉口空间设计中空间尺度的不合理认识给予了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口 交通设计 混合交通流 饱和度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克平 王长君 《城市交通》 2010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中的灯色规定和一些常用信号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首先提出我国现行交通法律法规对信号灯色规定的不足之处,然后对交通信号控制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分析不同信号灯色(如机动车黄... 针对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中的灯色规定和一些常用信号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首先提出我国现行交通法律法规对信号灯色规定的不足之处,然后对交通信号控制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重点研究。通过分析不同信号灯色(如机动车黄灯、红灯+黄灯、绿闪、红闪,行人绿闪)及其他辅助设施(如倒计时信号)对交叉口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的影响,对信号灯色及倒计时信号设置提出方向性建议,并就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条例的补充、修订给出相应建议。最后,简要分析了信号控制领域应着重研究的若干理论和应用层面的问题,包括绿灯间隔时间、信号周期、转弯车辆控制策略、公交优先控制、自适应控制、干路协调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信号控制 黄灯 绿闪 红闪和倒计时信号 行人信号 交通安全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中的绿灯间隔时间问题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克平 《城市交通》 2010年第5期73-78,共6页
绿灯间隔时间是保障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流运行中,上一相位清空交通流与下一相位进入交叉口的交通流不发生冲突的安全间隔时间,包括黄灯时间和全红时间(部分国家和地区采用红灯+黄灯时间),是影响信号控制交叉口安全和效率的关键参数。然... 绿灯间隔时间是保障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流运行中,上一相位清空交通流与下一相位进入交叉口的交通流不发生冲突的安全间隔时间,包括黄灯时间和全红时间(部分国家和地区采用红灯+黄灯时间),是影响信号控制交叉口安全和效率的关键参数。然而,目前国内还没有绿灯间隔时间计算方法的国家标准。首先介绍了绿灯间隔时间的基本概念及国内研究概况,然后分析比较了各国绿灯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并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包括清空距离、进入距离、清空速度、进入速度、坡度、车辆长度、通过时间)。最后提出了我国绿灯间隔时间的计算准则、具体计算思路、分层分析方法及相关参数取值应考虑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管理 信号控制 绿灯间隔时间 混合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化背景下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娅丽 杨东援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5年第3期31-35,共5页
市场化背景下政府公交行业管理部门和公交运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政府需要调整职能从而适应市场化的发展,推动市场化的进程.规划是政府的重要的宏观调控职能,市场化的背景下,原有的规划模式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市场的发展,因此,如... 市场化背景下政府公交行业管理部门和公交运营企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政府需要调整职能从而适应市场化的发展,推动市场化的进程.规划是政府的重要的宏观调控职能,市场化的背景下,原有的规划模式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市场的发展,因此,如何把握好宏观调控和市场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文中针对市场化的发展对城市公共交通行业的影响,提出了统一监督、分层规划、投标竞争的规划模式以适应其发展.文中针对线网规划的实际内容,分析了不同主体在线网规划过程中的职能调整和协调工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厶公共交通 市场化 规划模式 线网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街区路网结构优化与城市交通精细化设计”主题沙龙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海啸 杨晓光 +6 位作者 葛岩 张尚武 马强 陈泳 李朝阳 蔡润林 张轮 《城市建筑》 2018年第30期6-13,共8页
城市交通精细化设计是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贯彻和落实了城市交通系统的战略方向和发展意图。单纯依赖道路交通设施的扩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的供需矛盾,交通精细化设计在强调增强城市人的可移动性的条件下,通过... 城市交通精细化设计是交通需求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贯彻和落实了城市交通系统的战略方向和发展意图。单纯依赖道路交通设施的扩容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道路交通的供需矛盾,交通精细化设计在强调增强城市人的可移动性的条件下,通过优化空间和时间路权的资源分配和组织,实现人的交通广义效益的最大化,引导城市交通结构转型和居民健康生活的形成。本次沙龙针对中国城市道路从规划到建设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宏观有余而微观不足、规划有余而设计不足的问题展开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街道空间 精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及其选择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晓光 《交通与运输》 2012年第4期1-3,共3页
自上海市1994年首先实施车牌照拍卖之后,北京市于2011年实施了摇号获取车牌照措施,最近又传出广州市将推行“按指标购车”新政。不难看出,“北上广”等城市所采取的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共通的,即认为“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的要因... 自上海市1994年首先实施车牌照拍卖之后,北京市于2011年实施了摇号获取车牌照措施,最近又传出广州市将推行“按指标购车”新政。不难看出,“北上广”等城市所采取的公共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是共通的,即认为“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的要因之一是交通机动化过快、车辆拥有过多”,因此,应减缓其发展速度。与此同时,这些城市也并非不注重发展公共交通。北京市采取了低票价措施,以鼓励市民利用公共交通;上海市加快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并改善“最后一公里”换乘问题;广州市发展快速公交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交通发展战略 中国 快速公交系统 公共交通 交通机动化 公共政策 交通拥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