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0篇文章
< 1 2 1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交通运输外部成本问题研究 被引量:19
1
作者 吕正昱 季令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31-936,共6页
指出外部成本作为交通方式社会总成本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应包括安全成本、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通过对社会总成本具体构成的分析计算,初步实现了将外部成本纳入我国交通定价体系的目标.在运量一定的假设下,举例讨论了加入外部成本后各运... 指出外部成本作为交通方式社会总成本中不可忽略的部分,应包括安全成本、能源成本和环境成本.通过对社会总成本具体构成的分析计算,初步实现了将外部成本纳入我国交通定价体系的目标.在运量一定的假设下,举例讨论了加入外部成本后各运输方式盈亏临界点和经济运距所发生的不同变化.以上述研究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制定交通政策时建议采用的相应措施和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应重视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外部成本 社会总成本 交通政策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值理论的产业结构与交通运输结构关系研究 被引量:31
2
作者 吴峰 施其洲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1期71-74,110,共5页
在交通运输业发展演进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带动交通运输结构变化.通过对产业结构与交通运输结构熵值的因果关系检验,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货运量结构变化没有直接... 在交通运输业发展演进过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化会带动交通运输结构变化.通过对产业结构与交通运输结构熵值的因果关系检验,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与交通运输结构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变化与货运量结构变化没有直接的关系,而与货运周转量结构变化有因果关系.本文目的在于为研究产业结构与交通运输结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交通运输结构 熵值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的改革 被引量:9
3
作者 洪玲 谢超 江志彬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1-205,共5页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以及相关高校的培养特色,依据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实验教学原则和定位,结合培养目标,构建以增强实验教学为目的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体系,并分别设计了适合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能... 通过分析交通运输专业的特点以及相关高校的培养特色,依据同济大学交通运输专业的实验教学原则和定位,结合培养目标,构建以增强实验教学为目的的交通运输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体系,并分别设计了适合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基础实验、专业技能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创新研究实验,使学生在校期间得到充分的实践训练,提高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专业 实验教学 实验项目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科研究生团队化培养模式探讨——以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康庄 周顺华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22,共4页
介绍了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以团队化培养模式培养工科研究生的做法。通过对该专业1999-200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情况进行调研,以铁道工程专业为例对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由教师团队化管理、学生团队化分配及工程... 介绍了同济大学铁道工程专业以团队化培养模式培养工科研究生的做法。通过对该专业1999-200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及毕业后情况进行调研,以铁道工程专业为例对工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由教师团队化管理、学生团队化分配及工程—学术一体化团队培养制度组成的团队化培养模式,并基于社会实际需求,结合团队化培养模式的实施效果对可行性进行了论证,以为工科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化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工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公路网络配流 被引量:2
5
作者 范振宇 孙立军 +1 位作者 葛亮 邵敏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05-1209,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方法的分析,指出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特点,从用户出行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体系的界定和网络定义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用户出行需求的方式吸引函数,建... 通过对国内外公路网交通量预测方法的分析,指出了传统方法的弊端;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特点,从用户出行需求的角度出发,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进行了体系的界定和网络定义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基于用户出行需求的方式吸引函数,建立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网络交通分配模型,给出了交通量分配的流程,并结合实例验证.新方法从理论上实现了基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公路网络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网 网络配流 吸引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交通信息化与发展智能交通运输系统问题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杨晓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1年第3期195-202,共8页
在探讨我国实现交通信息化充分必要性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了适应于中国实际的交通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交通信息化所关联的基本技术 ,以及推进我国城市交通信息化的对策和措施 .研究中还提出了以交通为代表的社会信息系统的概念 ,特别关... 在探讨我国实现交通信息化充分必要性的基础上 ,研究提出了适应于中国实际的交通信息系统的基本框架、交通信息化所关联的基本技术 ,以及推进我国城市交通信息化的对策和措施 .研究中还提出了以交通为代表的社会信息系统的概念 ,特别关于交通信息的采集、处理、服务的技术特征作了系统的分析 ,为发展中国的交通信息技术 ,构筑 ITS结构体系指出了方向 ,奠定了基础 .另外 ,论文讨论了交通信息的资源性和有价性 ,为尚处在低利用状态的信息基础设施 ,创造出“信息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城市交通信息化 智能交通运输系统 交通信息系统 交通信息资源 智能社会系统 用户需求分析 基础条件 ATIS基本框架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对郊区大学城居民出行选择行为影响分析——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为例 被引量:7
7
作者 何树林 杨超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27,共6页
近年来,兴建在城市郊区的大学城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交通条件相对落后,给大学城的居民出行造成很大的困难。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向市郊的延伸以及公交系统的优化,该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为例,利用SP(意向)调查获得... 近年来,兴建在城市郊区的大学城由于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交通条件相对落后,给大学城的居民出行造成很大的困难。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向市郊的延伸以及公交系统的优化,该问题有望得到解决。以同济大学嘉定校区为例,利用SP(意向)调查获得预设场景下居民出行选择行为数据,建立出行选择行为的非集计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以此模型预测未来轨道交通线路通车运营对主要出行方向上现有交通方式影响。同时,分析现有交通方式应对轨道交通运营后优化改进的可能性,为公交改善政策和措施的提出准备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区大学城 居民出行特性 意向调查 非集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活动进场时段城市轨道交通运行计划优化
8
作者 肖起强 石俊刚 +1 位作者 朱炜 侯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3,共10页
为缓解大型活动开始前大量乘客集中在活动举办地附近的地铁站出站而产生的站台拥堵问题,采用错开上下行列车的到站时刻和设计列车跳停策略的方法,建立以最小化出站乘客在站台的滞留时间、乘客出站时在站台的拥挤风险和列车跳停次数为目... 为缓解大型活动开始前大量乘客集中在活动举办地附近的地铁站出站而产生的站台拥堵问题,采用错开上下行列车的到站时刻和设计列车跳停策略的方法,建立以最小化出站乘客在站台的滞留时间、乘客出站时在站台的拥挤风险和列车跳停次数为目标的数学优化模型,对列车的运行时间和停站方案进行优化。此外,结合地铁运行图和大型活动的客流特点,设计迭代局部搜索算法求解。设计算法包含2种搜索可行邻域解的方法:一种是通过调整列车运行和停站时间搜索邻域解,另一种是通过调整停站方案搜索邻域解。以南昌某大型活动的数据为例,对模型和算法的效果进行验证,实例表明:设计的迭代局部搜索算法能快速得到高质量解,优化后站台上的人数最大值由2951人降至1006人,乘客的平均出站时间减少了94.7 s,减少明显,站台的拥挤风险降低了94%,错开列车到站时间和使列车跳停的策略能有效减少乘客的出站时间,缓解活动开始前活动现场附近车站的拥挤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运行计划优化 拥堵 迭代局部搜索算法 大型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防灾减灾的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9
作者 杨晓光 曾滢 《灾害学》 CSCD 2010年第B10期395-395,共1页
关键词 城市交通运输系统 防灾减灾 自然灾害 直接经济损失 国民生产总值 人口分布 交通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真沙盘在交通运输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洪玲 谢超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90-193,211,共5页
仿真沙盘应用于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满足交通运输实验教学要求,论文利用运输系统仿真沙盘,对Rail Sys实训等已有实验的内容进行更新,并设计了... 仿真沙盘应用于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有效保障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提高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满足交通运输实验教学要求,论文利用运输系统仿真沙盘,对Rail Sys实训等已有实验的内容进行更新,并设计了高铁管控一体化仿真等多个新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 仿真沙盘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驾驶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影响综述 被引量:24
11
作者 胡笳 罗书源 +2 位作者 赖金涛 徐恬 杨晓光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2-65,76,共15页
车辆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交通运输系统将发生深刻变革。本文聚焦于自动驾驶技术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影响,综述自动驾驶特点下交通数据采集与管理手段、土地利用、停车需求、交通供需、交通... 车辆是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交通运输系统将发生深刻变革。本文聚焦于自动驾驶技术对交通运输系统规划的影响,综述自动驾驶特点下交通数据采集与管理手段、土地利用、停车需求、交通供需、交通需求预测、交通网络布局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在此基础上,从规划的角度出发,实现对自动驾驶环境下交通运输系统的再认知,总结自动驾驶环境下交通需求预测、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等新的交通规划方法与技术。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的再认知发现:在自动驾驶环境下,交通数据具有细粒度、高鲜度的新特点;土地利用模式将发生改变,城市将呈扩张和去工业化趋势,停车需求减小;交通系统供给能力和可靠性提高,出行需求的时空分布将更为分散。交通系统规划方法的变化体现在交通需求预测和交通网络布局两个层面:交通需求预测框架从“四步”框架转变为模型组合化和出行行为一体化的预测框架,同时,需求预测的各阶段需引入对自动驾驶特征及其系统性影响的分析;交通网络布局设计采用连续时域上的布局设计框架,有望解决传统交通网络布局设计的时滞性问题,可适应并服务于动态变化的土地利用及交通需求。本研究认为,未来需重点研究自动驾驶对交通安全、交通拥堵、公共交通规划、慢行交通规划等方面的影响。此外,解决自动驾驶实测数据缺乏的困境、解析异构交通阶段交通系统的运作机理、应对交通需求反弹引起的供不应求、评估难以衡量的外部成本等问题将是未来研究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自动驾驶 交通规划 土地利用 需求预测 交通网络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业能源短缺问题及应对措施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芝 季令 施其洲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86,共3页
分析比较了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能源消耗情况。针对目前我国出现的能源紧缺现状,阐述了要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低能耗、大运量、中长途的优势。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关键词 交通运输业 能源 城际列车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运输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 被引量:1
13
作者 唐国光 杨佩昆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535-540,共6页
本文将交通运输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来进行研究。针对目前交通运输业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本文运用高速增长定理从定量、定性两个方面来说明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条最优增... 本文将交通运输作为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一个产业部门来进行研究。针对目前交通运输业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情况,本文运用高速增长定理从定量、定性两个方面来说明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应有的作用和地位。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一条最优增长路线和对应的价格射线。它将有助于我们在定量方面把握交通运输业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为制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输 国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问题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世泽 孙章 +3 位作者 张毅 肖军华 邹亮 伍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14,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出行和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出行效率的不断追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与产...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出行和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出行效率的不断追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与产业需求脱节、选题脱离实际需求、产学融合度低等问题,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需对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对真问题驱动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提出了一种真实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结果及结论]在引入真实问题情境后,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实际项目,并进一步与企业合作,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真问题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学科教育 真问题驱动 研究生培养 创新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输能力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评价 被引量:3
15
作者 杜慎旭 李俊芳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76-80,共5页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必须确定运输能力。基于影响运输能力的施工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和运营效果等因素,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各因素权重及指标值,采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负理想点...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前期必须确定运输能力。基于影响运输能力的施工费用、设备购置费用和运营效果等因素,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方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影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各因素权重及指标值,采用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负理想点模糊综合评判算法,对不同的运营组织方案进行评价并选取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营组织 方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活动散场期间城市轨道交通大客流时空分布预测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峰 王文昱 +1 位作者 赵周 文旭光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29,共6页
[目的]随着市民对文娱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日益渐增,各城市举办的大型活动数量不断增加,大型活动诱发的大客流会对城市轨道交通常态运营造成干扰,存在安全风险,因此需从历史数据中挖掘客流特征,并提出客流预测方法,为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在大... [目的]随着市民对文娱生活的多样化需求日益渐增,各城市举办的大型活动数量不断增加,大型活动诱发的大客流会对城市轨道交通常态运营造成干扰,存在安全风险,因此需从历史数据中挖掘客流特征,并提出客流预测方法,为轨道交通运营部门在大型活动期间的行车计划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方法]从多源影响因素的挖掘与分析出发,收集了起始车站、馆站距离、日期类型、天气类型、活动类型、活动等级、售票规模、出站人数等信息作为特征变量,考虑到随着时间推移可获得的自变量信息数量和精确度越来越高,设计了滚动数据驱动的XGBoost预测模型;基于乘客的出行轨迹,提出了大型活动散场大客流时空分布分析方法。以某城市车站附近场馆举办大型活动为例,验证所提预测方法的准确性。[结果及结论]所提客流预测方法在OD(起讫点)层面、线路层面、进站量层面均取得了较好的预测精度,能够为车站客流管控和网络运营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大型活动散场 大客流 时空分布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交通系统服役信息数字化实验教学平台设计
17
作者 梁海泉 谭晓东 +1 位作者 左建勇 薛文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0-176,共7页
基于高速5G通信、北斗定位及数字孪生技术,设计并构建了“1∶1三站两区间轨道交通系统服役信息数字化平台”。将真实轨道交通试验系统与小比例沙盘融合,通过高速无线传输与数字化联控,实现了真实车辆与模型车辆的同步控制。平台支持“... 基于高速5G通信、北斗定位及数字孪生技术,设计并构建了“1∶1三站两区间轨道交通系统服役信息数字化平台”。将真实轨道交通试验系统与小比例沙盘融合,通过高速无线传输与数字化联控,实现了真实车辆与模型车辆的同步控制。平台支持“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等课程的实验教学,通过海量数据管理与共享,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科技创新。平台打破了时空限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真车实线 轨交沙盘 实验课程 轨道交通综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商场对城市轨道交通进出站客流发生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笑天 苏成成 +2 位作者 王治 叶霞飞 覃素馨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50,共6页
[目的]为揭示大型商场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全日进出站客流量和晚高峰小时出站客流量的影响程度,构建考虑广义商业岗位的城市轨道交通进出站客流预测修正模型,并提高其预测精度。[方法]利用ArcGIS平台绘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影响范围,以此... [目的]为揭示大型商场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全日进出站客流量和晚高峰小时出站客流量的影响程度,构建考虑广义商业岗位的城市轨道交通进出站客流预测修正模型,并提高其预测精度。[方法]利用ArcGIS平台绘制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影响范围,以此为边界统计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影响范围内居住人口规模和就业岗位规模,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平台分析提取了车站周边商场内商业岗位规模和来访人员规模、车站周边医院内医疗岗位规模和来访人员规模,提出广义商业岗位的概念用于描述顾客对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进出站客流量的贡献;分析了广义商业岗位对不同区域的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非换乘站进出站客流发生率的影响,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进出站客流发生率与广义商业岗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及结论]用广义商业岗位替代商业岗位作为模型基础参数,有助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进出站客流量预测模型的精度;基于上海市核心区和市区的相关数据对考虑广义商业岗位的客流预测修正模型的标定结果表明,预测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核心区、市区换乘站因为车站换乘线路较多、车站可达性较高的原因,广义商业岗位对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站进出站客流发生率的影响在众多因素中并不特别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进出站客流量 进出站客流发生率 广义商业岗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蔡涵哲 林俊彦 +1 位作者 王治 叶霞飞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4-211,共8页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 [目的]为准确测算广州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接驳设施所需规模,需对车站各接驳交通方式下客流的分担率进行研究并预测。[方法]基于对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南村万博站、同和站等在不同天气状况下的进站客流接驳数据的实地调查,在传统MNL(多项Logit)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天气、进出站接驳特征差异的影响,构建基于MNL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并利用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模型标定。[结果及结论]模型标定结果表明,仅接驳距离特征变量通过显著性检验,性别、出行目的等与轨道交通接驳方式选择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所研究的调查数据未捕捉到出行者年龄和接驳交通方式选择的相关性;对同和站晚高峰进站客流的晴天和雨天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进行检验,准确率分别达到86.0%和77.2%,说明考虑天气因素的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是优于传统模型的。将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客流接驳交通方式划分改进模型应用于用地属性相似的目标站点,证实了该模型在实际客流预测中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车站客流 接驳交通方式划分 改进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划设计要素对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的影响分析
20
作者 郭英杰 陈小鸿 刘皓冰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3,29,共6页
[目的]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能耗模型,分析规划设计要素对轨道交通能耗的影响,用以指导低碳节能视角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方案优化。[方法]以单位运营里程列车牵引能耗和单位时间站点动力照明能耗为因变量,并以相关规划设计要素、线路... [目的]建立城市轨道交通能耗模型,分析规划设计要素对轨道交通能耗的影响,用以指导低碳节能视角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方案优化。[方法]以单位运营里程列车牵引能耗和单位时间站点动力照明能耗为因变量,并以相关规划设计要素、线路运营及客流强度为自变量,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和随机系数模型估计规划设计要素对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的影响。[结果及结论]规划设计要素对城市轨道交通能耗具有显著影响,最高影响车公里牵引能耗的35%;同时,对地下站点的能耗影响大于对高架站点的能耗影响,对换乘站点的能耗影响大于对非换乘站点的能耗影响。忽略规划设计要素对能耗的间接影响会低估其对城市轨道交通能耗的影响。最大化城市轨道交通的节能潜力需在考虑城市用地空间的基础上,最大化线路高架段比例和合理确定站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能耗 规划设计要素 列车牵引能耗 动力照明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