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月球科研站资源支持的永久阴影区水冰红外遥感探测方法研究
1
作者 杨其全 谢欢 +8 位作者 冯永玖 柳思聪 王超 刘成保 黄潜 黄荣 盛丽艳 彭松 童小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1-1179,共9页
水冰是支撑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和运行所需的重要资源。红外遥感是探测月球水冰的重要手段,但却难以直接用于无阳光直射的永久阴影区。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照散射强度模型的阴影区光谱信息校正方法,并构建了基于光谱吸收特征的水冰探测方法... 水冰是支撑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和运行所需的重要资源。红外遥感是探测月球水冰的重要手段,但却难以直接用于无阳光直射的永久阴影区。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照散射强度模型的阴影区光谱信息校正方法,并构建了基于光谱吸收特征的水冰探测方法,实现了对于永久阴影区水冰信号的探测。应用该方法对月球南极沙克尔顿(Shackleton)和诺比利(Nobili)撞击坑进行分析,发现它们内部的永久阴影区存在水冰信号。该研究有望为国际月球研究站的选址和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水冰 红外遥感 永久阴影区 国际月球科研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月球探测科学研究发展概述与趋势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鹏 代巍 +9 位作者 白一帆 张光 牛冉 刘成保 王之 郑海菠 杨瀚哲 刘光辉 刘欣 童小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8-1198,共11页
月球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与战略价值的自然天体,开展载人月球探测,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地外天体,将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在载人月球探测过程中,可利用月球特殊条件及资源,开展有人参与的科学研究活动,获取月球科学、月基科学和月... 月球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与战略价值的自然天体,开展载人月球探测,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地外天体,将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在载人月球探测过程中,可利用月球特殊条件及资源,开展有人参与的科学研究活动,获取月球科学、月基科学和月球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首先回顾了阿波罗计划、阿尔忒弥斯计划、嫦娥工程等月球探测任务,针对其中的科学研究任务实施情况及关键成果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后续载人月球科学任务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人类在开展未来载人月球探测任务过程中重点部署的方向提出了建议,涉及月球样品采集、月球科学探测,以及月球原位资源利用等方面。对载人月球探测科学研究发展趋势的分析及建议,可为未来载人登月相关论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人月球探测 科学研究与应用 月球样品采集 月球科学探测 原位资源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月面原位资源利用的嫦娥五号月壤样品颗粒形态特征研究
3
作者 李佳 王超 +6 位作者 李志远 谢欢 蒋明镜 晏雄锋 许雄 冯永玖 童小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80-1187,共8页
月壤颗粒形态特征对月面原位挖掘、运输、3D打印等具有重要影响,我国自主获取的嫦娥五号样品可为月球科研站建设等提供月壤关键参数信息。以月面原位资源利用过程关注的月壤颗粒形态特征为目标,利用体视光学显微镜获取了同济大学获批的... 月壤颗粒形态特征对月面原位挖掘、运输、3D打印等具有重要影响,我国自主获取的嫦娥五号样品可为月球科研站建设等提供月壤关键参数信息。以月面原位资源利用过程关注的月壤颗粒形态特征为目标,利用体视光学显微镜获取了同济大学获批的嫦娥五号月壤颗粒样品图像,构建了一套图像处理和颗粒识别方法,并提出方向差异指数表征颗粒表面粗糙程度,实现了自动提取颗粒边缘并计算其粒度和形态指标。结果表明,所研究嫦娥五号样品颗粒粒径范围为4.36~792.30μm,均值纵横比为0.66,均值圆形度为0.806,均值方向差异指数为0.111。小粒径颗粒占比大,10μm以下颗粒占44.19%。颗粒方向差异指数呈近似正态分布,表明大量颗粒表面粗糙程度近似,并存在少量表面较为光滑和粗糙的颗粒。小粒径颗粒大小与纵横比、圆形度均呈负相关,与表面粗糙程度相关性低,大粒径颗粒大小与形态没有相关性。研究还发现嫦娥五号样品比Apollo 11和Apollo 15样品的颗粒的圆形度更小,形态更不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五号样品 月壤颗粒 粒度分析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科研站关键区域智能选址及其典型环境要素分析
4
作者 冯永玖 唐盼丽 +8 位作者 陈书睿 席梦镕 叶真 金雁敏 刘世杰 李浩腾 王蓉 李鹏朔 童小华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3-1170,共8页
为服务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任务,搜索到符合科学目标和工程安全要求的探测区域,开展了着陆探测智能选址,以及着陆区典型要素和巡视可达性的综合分析。在着陆选址方面,基于1D-CNN选址模型在南极Scott M的西南侧遴选并划定了4个预选... 为服务未来国际月球科研站(ILRS)任务,搜索到符合科学目标和工程安全要求的探测区域,开展了着陆探测智能选址,以及着陆区典型要素和巡视可达性的综合分析。在着陆选址方面,基于1D-CNN选址模型在南极Scott M的西南侧遴选并划定了4个预选着陆区;针对着陆区关键要素,对实时光照和辐射、物理温度剖面、水冰赋存等环境特征进行了遥感探测与精细分析;针对巡视可达评估,采用顾及能量耗费的路径规划模型,评估预选着陆区中心点至潜在水冰点的巡视可达性。结果表明,预选着陆区均满足着陆适宜性,具有地形安全性高、供能高等特征。该研究的综合分析方法也可用于评估其他潜在着陆区的典型环境特征,为ILRS的着陆选址和科学目标巡视探测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科研站 着陆选址 典型环境要素 路径规划 Scott 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资源勘测与原位利用进展及关键挑战
5
作者 童小华 袁烽 +7 位作者 郑虎 晏雄锋 王超 谢欢 许雄 徐聿升 陈鹏 魏超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1-1162,F0002,共13页
月面建造是人类探测、利用、开发月球的发展方向。围绕月面建造中用什么建、怎么建等关键问题,梳理了月球资源勘测与原位利用方向的研究进展。首先总结了面向月面原位资源利用的主要支撑技术,包括月壤特性分析、模拟月壤制备、月壤原位... 月面建造是人类探测、利用、开发月球的发展方向。围绕月面建造中用什么建、怎么建等关键问题,梳理了月球资源勘测与原位利用方向的研究进展。首先总结了面向月面原位资源利用的主要支撑技术,包括月壤特性分析、模拟月壤制备、月壤原位成型等关键技术;其次,介绍了月球基地智能建造进展,包括月面建筑方案的构想发展历程、原位建造技术对比、月球基地建造环境分析等;最后,总结了月球资源原位利用及月球基地建造在资源勘测、建造科学选址、月基承载安全、原位熔融成型、太空建造方案等方面的关键科学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月球建造 原位资源利用 模拟月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照模型的月球勘测轨道器窄角相机南极地区影像快速预筛选方法
6
作者 黄潜 刘世杰 +2 位作者 黄荣 谢晓欢 童小华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81,共7页
针对月球南极地区光照条件复杂、轨道器影像中多阴影、覆盖感兴趣区域(range of interest,RoI)的有效影像筛选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照模型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窄角相机(narrow-angle camera,NAC... 针对月球南极地区光照条件复杂、轨道器影像中多阴影、覆盖感兴趣区域(range of interest,RoI)的有效影像筛选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光照模型的月球勘测轨道器(lunar reconnaissance orbiter,LRO)窄角相机(narrow-angle camera,NAC)南极地区影像快速预筛选方法。使用月球南极地区的光照模型计算出LRO NAC影像拍摄时刻下RoI内的入射光照条件,进而通过约束RoI内被影像覆盖并且有光照的总面积,实现无需下载影像数据的LRO NAC影像快速预筛选。对于3个16 km×16 km的RoI,在该文实验环境下,平均处理一幅影像仅需0.005 s,约66.2%的LRO NAC影像被筛除,相比不考虑光照条件的传统预筛选方法多筛除19.6%的影像,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使用101幅LRO NAC影像对筛选准确率进行检验,仅出现两次错检,没有漏检,检验和筛选的准确率在98%左右,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O NAC 光照模拟 地形 星历 影像预筛选 月球南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aging simulation and analysis of attitude jitter effect on topographic mapping for lunar orbiter stereo optical cameras
7
作者 CHEN Chen TONG Xiao-Hua +4 位作者 LIU Shi-Jie YE Zhen HUANG Chao-Wei WU Hao ZHANG Han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2-730,共9页
The geometric accuracy of 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is inevita-bly affected by the orbiter attitude jitter.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stereo m... The geometric accuracy of topographic mapping with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is inevita-bly affected by the orbiter attitude jitter.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conduct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stereo mapping camera equipped on lunar orbiter before launching.In this work,an imaging simulation method consid-ering the attitude jitter is presented.The impact analysis of different attitude jitter on terrain undulation is conduct-ed by simulating jitter at three attitude angles,respectively.The proposed simulation method is based on the rigor-ous sensor model,using the lunar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and orthoimage as reference data.The orbit and attitude of the lunar stereo mapping camera are simulated while considering the attitude jitter.Two-dimensional simulated stereo images are generated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and attitude of the orbiter in a given orbit.Experi-mental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by the DEM with the simulated stereo image.The simulation imaging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nsure imaging efficiency without losing the accuracy of topographic mapping.The effect of attitude jitter on the stereo mapping accuracy of the simulated images was analyzed through a DEM comparis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pographic mapping lunar orbiter stereo camera attitude jitter imaging simula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