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膜外麻醉对人体血浆cAMP、β—EP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钱燕宁 金士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4-217,共4页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一股认为它对手术创伤所致应激反应的抑制效应强于全麻,但临床实践表明,上腹部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尚存在一些缺陷,就应激反应而言,有资料表明硬膜外麻醉状态下,上腹部或下腹部手术对血浆儿茶... 硬膜外麻醉是我国普遍采用的一种麻醉方法。一股认为它对手术创伤所致应激反应的抑制效应强于全麻,但临床实践表明,上腹部手术采用硬膜外麻醉尚存在一些缺陷,就应激反应而言,有资料表明硬膜外麻醉状态下,上腹部或下腹部手术对血浆儿茶酚胺、肾素—血管紧张素、cAMP含量无明显影响;但也有资料提示:上腹部手术时采用硬膜外麻醉仍有明显的内分泌激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人体血浆 CAMP Β-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9例小儿脑组织移植的麻醉体会
2
作者 晏世琴 傅润乔 +1 位作者 马自成 申树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3-84,共2页
49例小儿脑组织移植的麻醉体会晏世琴,傅润乔,马自成,申树先脑组织移植系将胎儿脑细胞取出拌成匀浆,注入患儿两侧额叶、额叶、顶叶蛛网膜下腔及侧脑室,以治疗大脑发育不良。其麻醉要求避免术中缺血、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井抑... 49例小儿脑组织移植的麻醉体会晏世琴,傅润乔,马自成,申树先脑组织移植系将胎儿脑细胞取出拌成匀浆,注入患儿两侧额叶、额叶、顶叶蛛网膜下腔及侧脑室,以治疗大脑发育不良。其麻醉要求避免术中缺血、缺氧、脑水肿、颅内高压井抑制免疫排斥反应。1988年1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移植 麻醉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手术对小儿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苗宁 马自成 丁素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2-214,共3页
小儿围术期感染十分常见,虽然涉及许多因素,但主要因麻醉手术使宿主免疫功能削弱,从而病原体入侵机体所致。近年来,国外采用萤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对麻醉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观察,但对围术期和手术后小儿的观察尚未见报道。本... 小儿围术期感染十分常见,虽然涉及许多因素,但主要因麻醉手术使宿主免疫功能削弱,从而病原体入侵机体所致。近年来,国外采用萤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对麻醉手术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进行观察,但对围术期和手术后小儿的观察尚未见报道。本文采用国产单克隆抗体OKT3OKT4,OKT8及萤光标记兔抗鼠抗体,以间接免疫萤光法观察20例施行腹部手术的小儿外周血中T3(总T细胞)、T4(辅助T细胞)、T8(抑制T细胞)百分率及白细胞分类的变化,为防治手术感染和减少死亡率提供某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麻醉 T细胞亚群 感染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药对TxA_2-PGl_2平衡及血小板聚集性影响的临床观察
4
作者 张成伟 金士翱 马自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22-124,共3页
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胆囊切除术患者在麻醉期间血浆TXB_2、PGF_(lu)水平,同时观察了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发现以利多卡因和地卡因施行硬膜外麻醉对上述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无明显影响,而异氟醚吸入麻醉则使TXB_2和PGF_(lα)。增加,... 本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了胆囊切除术患者在麻醉期间血浆TXB_2、PGF_(lu)水平,同时观察了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发现以利多卡因和地卡因施行硬膜外麻醉对上述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无明显影响,而异氟醚吸入麻醉则使TXB_2和PGF_(lα)。增加,并抑制由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这些发现的具体临床意义及实际净效应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药 前列环素 血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和芬太尼复合应用于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47
5
作者 张毅 张咸伟 +1 位作者 刘志恒 毕好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8期377-379,共3页
目的 :术后病人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以探讨其复合用药镇痛效果、副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43例ASAⅠ~Ⅱ级中下腹部手术病人 ,硬膜外导管分别留置于L1~ 2 和T12 ~L1椎间隙 ,2 %利多卡因维持术中麻醉 ,根据... 目的 :术后病人应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 (PCEA) ,以探讨其复合用药镇痛效果、副作用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43例ASAⅠ~Ⅱ级中下腹部手术病人 ,硬膜外导管分别留置于L1~ 2 和T12 ~L1椎间隙 ,2 %利多卡因维持术中麻醉 ,根据需要加用氟 /芬合剂 1/ 2单位。将上述病人随机分成三组 :0 12 5 %布比卡因 + 0 0 135 %咪唑安定 (BM组 ,14例 ) ;0 12 5 %布比卡因 + 0 0 0 0 4%芬太尼 (BF组 ,15例 ) ;0 12 5 %布吡卡因 + 0 0 0 6 75 %咪唑安定 +0 0 0 0 2 %芬太尼 (BFM组 ,14例 )。当患者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 (VAS) >5 0分时 ,开始镇痛。并于 2 4小时内分别观察下列指标 :心率、血压、呼吸频率、VAS、镇静评分 (SS)、PrineHenry评分 (PHS)、以及恶心呕吐、瘙痒、排气时间延长等副作用 ;并记录三组病人 2 4小时的用药量。结果 :血压、心率及呼吸频率在三组病人中差异无显著意义 ,镇静评分 :BM组高于BFM组和BF组 (P <0 0 5 ) ;VAS :BM组 >BF组 >BFM组 (P <0 0 5 ) ;PHS三组病人差异无显著意义。BF组中有 4例病人出现术后恶心呕吐 ,8例病人排气时间延长超过正常范围 2 4小时 ,3例病人出现皮肤瘙痒 ;BFM组有 2例恶心呕吐 ,4例排气时间延长 ;而BM组只有 1例恶心呕吐 ,2例排气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自控镇痛 咪唑安定 芬太尼 手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气管插管时心血管反应的进展 被引量:43
6
作者 傅润乔 马自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1-83,共3页
喉镜窥视和气管插管可引起显著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循环系统副反应。抑制这一反应的方法很多,本文就近年来的进展概述如下。α和β受体阻滞药安替洛尔(Atenolol)β受体阻滞药,并拮抗儿茶酚胺效应。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心血管反应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注射苏芬太尼-丁吡卡因混合液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7
作者 毕好生 李金元 +1 位作者 陆红 金士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31-234,共4页
分娩时,每次宫缩都会引起产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脏搏出量和左心室做功增加、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升高、过度通气、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以及氧耗量和有氧、无氧代谢增加等。这不仅消耗了产妇的体力,也影响胎儿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但... 分娩时,每次宫缩都会引起产妇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心脏搏出量和左心室做功增加、动脉压和中心静脉压升高、过度通气、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多以及氧耗量和有氧、无氧代谢增加等。这不仅消耗了产妇的体力,也影响胎儿氧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但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如果能得到良好的镇痛,上述不良反应则可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芬太尼 丁吡卡因 分娩 止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段硬膜外腔阻滞对呼吸功能和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饶瑞标 马自成 方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66-67,共2页
本文对16例选择性甲状腺手术病例施行颈段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观察其对呼吸功能和血气的影响。结果提示:呼吸功能正常的病人使用低浓度、小容量局麻药作颈段硬外阻滞,如控制局麻药在颈段硬膜外腔的扩散,在不使用辅助药情况下,对呼吸抑制... 本文对16例选择性甲状腺手术病例施行颈段硬膜外腔阻滞麻醉,观察其对呼吸功能和血气的影响。结果提示:呼吸功能正常的病人使用低浓度、小容量局麻药作颈段硬外阻滞,如控制局麻药在颈段硬膜外腔的扩散,在不使用辅助药情况下,对呼吸抑制甚微。阻滞前后的血气分析表明,虽然 pH 和PaO_2有差异,但仍在正常范围,无明显低氧血症和呼吸性酸中毒。因此,只要选用适当浓度和容量的局麻药,把阻滞控制在颈脊神经范围内,是安全有效的,可作为颈部手术的一种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呼吸功能 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呼吸道取异物术前中后血气及呼吸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汤红 马自成 丁素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11-212,共2页
我们对14例小儿支气管镜检+取异物术的患儿进行了血气、呼吸、心率变化的监测。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静脉麻醉,术前、术后用国产KR—Ⅱ型高频喷射呼吸机接面罩吸氧,术中则将呼吸机接至支气管镜侧孔持续通气,分别于基础麻醉后5~10min、... 我们对14例小儿支气管镜检+取异物术的患儿进行了血气、呼吸、心率变化的监测。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静脉麻醉,术前、术后用国产KR—Ⅱ型高频喷射呼吸机接面罩吸氧,术中则将呼吸机接至支气管镜侧孔持续通气,分别于基础麻醉后5~10min、置支气管镜、置镜后15~20min、术毕15~20min采右手指血作血气分析,同时测心率、潮气量、呼吸频率及分钟通气量。结果提示:置镜、术中、术后PO_2均高于术前(术后A组则低于术前),pH、PCO_2无显著差异。呼吸变化亦较明显,土要因静脉麻醉后呼吸频率减慢(P<0.05),潮气量增加不明显,致分钟通气量亦显著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异物 手术 血气 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芬太尼抑制脑死亡供体器官摘除期间儿茶酚胺和心血管反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爱林 F.X.Lackner +2 位作者 田玉科 李世忠 张传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0期500-502,共3页
目的 :观察 5 μg/kg芬太尼对脑死亡供体器官摘除期间儿茶酚胺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连续监测有创BP、PCWP等 ,采用液相色谱和电化学方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 :实验组除SBP在劈胸骨后 30、45分钟轻度下降外 ... 目的 :观察 5 μg/kg芬太尼对脑死亡供体器官摘除期间儿茶酚胺和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连续监测有创BP、PCWP等 ,采用液相色谱和电化学方法检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 :实验组除SBP在劈胸骨后 30、45分钟轻度下降外 ,在整个观察期间血流动力学参数和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的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 ,而对照组于切皮后和劈胸骨后 5分钟BP、肺毛细血管楔嵌压 (PCWP)及左心作功指数 (LCWI)明显升高 ,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从切皮后 5分钟直至劈胸骨后 45分钟后均明显升高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5 μg/kg芬太尼能显著抑制脑死亡供体器官摘除期间儿茶酚胺和心血管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死亡 器官移植 儿茶酚胺 心血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双侧椎动脉和颈动脉夹闭致犬全脑缺血后脑损伤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建 姚尚龙 +1 位作者 毕好生 金士翱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07-408,共2页
颈部双侧椎动脉和颈动脉夹闭致犬全脑缺血后脑损伤林建,姚尚龙,毕好生,金士翱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武汉430030关键词脑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类;脂质过氧化物;腺苷三磷酸中图法分类号R743.31,Q55... 颈部双侧椎动脉和颈动脉夹闭致犬全脑缺血后脑损伤林建,姚尚龙,毕好生,金士翱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麻醉科,武汉430030关键词脑缺血;超氧化物歧化酶类;脂质过氧化物;腺苷三磷酸中图法分类号R743.31,Q554.9,Q524观察了颈部4血管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脂质 腺苷三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诱导期脑电效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毕好生 陆红 +2 位作者 彭云水 高琼 王金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67-70,共4页
异丙酚是快速、短效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较轻。EEG监测是判断异丙酚诱导期麻醉深度敏感而直接的手段。18例ASAⅠ~Ⅱ级患者在注入芬太尼3.6μg/kg10min后给予异丙酚2mg/kg或硫喷妥钠4mg/kg于2... 异丙酚是快速、短效催眠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较轻。EEG监测是判断异丙酚诱导期麻醉深度敏感而直接的手段。18例ASAⅠ~Ⅱ级患者在注入芬太尼3.6μg/kg10min后给予异丙酚2mg/kg或硫喷妥钠4mg/kg于20s内缓慢静注,诱导期间用SAN-El1A71脑电图监测仪持续描记脑电变化。结果表明,异丙酚与硫喷妥纳均首先产生β高幅兴奋性活动,最大效应期异丙酚无δ波,维持期效应则相似。起效时间、达到最大效应的时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异丙酚的作用时间明显短于硫喷妥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脑电效应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控制性降压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诗海 曾邦雄 +1 位作者 金士翱 卫富强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82-82,共1页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hCGRP)控制性降压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以探讨α-hCGRP应用于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380~450g,随机分为α-hCGRP组(C组)和硝普钠组(S组)。动物经麻醉、血管...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α-hCGRP)控制性降压对大鼠肾功能的影响,以探讨α-hCGRP应用于控制性降压的安全性。 1 材料与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380~450g,随机分为α-hCGRP组(C组)和硝普钠组(S组)。动物经麻醉、血管置管及给纯氧控制呼吸后,膀胱造瘘收取尿液。左股动脉导管接压力换能器测定动脉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基因相关肽 降压剂 肾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手术时患侧频率循环喷射通气对动脉血气的影响
14
作者 饶瑞标 魏华锋 +1 位作者 斩敏 马自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6-238,共3页
肺手术时,为防止血液,脓液,分泌物等流入下肺,并为术者提供安静的手术操作条件,通常需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Carlen或White导管),选择性地进行健侧肺(下肺)的通气与麻醉。然而,单肺通气时由于患肺不张和肺内分流增加,可发生显著的低氧血... 肺手术时,为防止血液,脓液,分泌物等流入下肺,并为术者提供安静的手术操作条件,通常需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Carlen或White导管),选择性地进行健侧肺(下肺)的通气与麻醉。然而,单肺通气时由于患肺不张和肺内分流增加,可发生显著的低氧血症。为防治单肺通气时的低氧血症,有人采用患侧肺持续吹氧,也有人对患侧使用高频通气,均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试用一种新的通气方式—频率循环喷射通气(FCJV)与普通高频喷射通气(FHJV)进行对照,探讨它对动脉血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病 手术 FCJV FHJV 动脉血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安定-氯胺酮静脉复合全麻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15
作者 田玉科 江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63-65,共3页
10例妇科病人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2mg/kg)-氯胺酮(2mg/kg)复合全麻下行腹腔镜术。观察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血氧饱和度及苏醒期意识状态。结果证明:二者合并用药后对心血管影响较小,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仅有短时期升高,其上... 10例妇科病人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2mg/kg)-氯胺酮(2mg/kg)复合全麻下行腹腔镜术。观察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血氧饱和度及苏醒期意识状态。结果证明:二者合并用药后对心血管影响较小,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仅有短时期升高,其上升幅度较单独使用氯胺酮小得多。呼吸有短暂轻微抑制。该麻醉方法起效快,麻醉深度满意,苏醒迅速,苏醒期无精神错乱,无长时后睡作用,适合短小手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氯胺酮 静脉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术前禁食、术中输液对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真 丁素琴 马自成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7-209,共3页
本文观察了36例硬膜外麻醉小儿的术中血糖、酸碱平衡和尿酮体的变化。发现术前禁食、水时间与术前血糖值有很好的相关性(γ=0.7738),提示小儿手术时间超过1h者,术前应在病房内输液,这对术前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术中补充液体... 本文观察了36例硬膜外麻醉小儿的术中血糖、酸碱平衡和尿酮体的变化。发现术前禁食、水时间与术前血糖值有很好的相关性(γ=0.7738),提示小儿手术时间超过1h者,术前应在病房内输液,这对术前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有一定的意义。术中补充液体分为三组;A组输5%葡萄糖10ml/kg/h;血糖145±7.4rag/dl;B组输5%葡萄糖5ml/kg/h,血糖118±6.8mg/dl,显著低于A组(P<0·05),C组输入复方氯化钠溶液,血糖102±6.0mg/dl。术前、后尿酮体均为阴性;pH和标准碳簸氢根均无差异。作者认为,小儿术中输入5%葡萄糖5ml/kg/h较为合适。建议对长时间大量输液的手术患儿监测血糖、尿酮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前禁食 术中输液 血糖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吸全麻深度与脑电改变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成辉 金士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8-220,共3页
于30例病人中观察了静吸复合全麻中的脑电改变,发现随着麻醉的由深转浅,脑电依次表现为“抑制”和“活化”的双相性改变。据此可准确地,客观地判断静吸复合全麻的麻醉深度。此外还观察到,在脑电的“活化期”,血压、心率波动大,提示麻醉... 于30例病人中观察了静吸复合全麻中的脑电改变,发现随着麻醉的由深转浅,脑电依次表现为“抑制”和“活化”的双相性改变。据此可准确地,客观地判断静吸复合全麻的麻醉深度。此外还观察到,在脑电的“活化期”,血压、心率波动大,提示麻醉中应维持一定深度,以避免麻醉意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吸全麻 脑电改变 麻醉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控制性降压对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肖旺频 陈建辉 +4 位作者 应德坤 毕好生 钱晖 马自成 金士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187-191,共5页
在健康杂种犬10只中,分别以15、30、45μg/kg 尼莫地平静注行控制性降压,监测平均动脉压和其它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表明,15μg/kg、30μg/kg 和 45μg/kg 静注后,平均动脉压1min 时分别下降19.44%、29.93%和33.60%,45min 恢复对照... 在健康杂种犬10只中,分别以15、30、45μg/kg 尼莫地平静注行控制性降压,监测平均动脉压和其它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表明,15μg/kg、30μg/kg 和 45μg/kg 静注后,平均动脉压1min 时分别下降19.44%、29.93%和33.60%,45min 恢复对照水平。降压期间除心输出量指数、每搏量指数和总外周阻力指数外,其它各项指标无显著性改变。因此,我们认为尼莫地平可试用于临床控制性降压,其效果有待临床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血流动力学 降压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络酮催醒不同用药方式对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邓绍英 张咸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68-269,共2页
纳络酮催醒不同用药方式对循环的影响邓绍英1张咸伟2纳络酮的应用领域日见广泛,对其影响循环功能的副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观察纳络酮催醒期间的循环变化,藉以寻找对循环影响最轻的用药方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60例,... 纳络酮催醒不同用药方式对循环的影响邓绍英1张咸伟2纳络酮的应用领域日见广泛,对其影响循环功能的副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旨在观察纳络酮催醒期间的循环变化,藉以寻找对循环影响最轻的用药方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全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络酮 催醒 用药方式 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静注预防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副反应 被引量:2
20
作者 肖旺频 应德坤 +2 位作者 陈建辉 龚金山 毕好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9-90,共2页
在全身麻醉诱导时,我们使用异丙酚预防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并与硫喷妥钠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 40例胸腹部择期手术病人,男27例,女13例,年龄35~60岁,体重45~68kg。ASAⅠ~Ⅱ级,术前心血管、呼吸和肝肾功能均正常... 在全身麻醉诱导时,我们使用异丙酚预防气管插管的心血管反应,并与硫喷妥钠进行比较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和方法 40例胸腹部择期手术病人,男27例,女13例,年龄35~60岁,体重45~68kg。ASAⅠ~Ⅱ级,术前心血管、呼吸和肝肾功能均正常。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两组年龄、性别和体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心血管反应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