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脊髓损伤的MRI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夏黎明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4期259-262,共4页
目的 :提高对放射性脊髓损伤MRI表现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4例分别患鼻咽癌、纵隔淋巴瘤、食管癌及肺癌的患者 ,因放射治疗后 5~ 3 6个月出现双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而进行颈胸段脊髓MRI检查。结果 :脊髓病变在照射野内 ,表现为稍长或... 目的 :提高对放射性脊髓损伤MRI表现的认识与诊断水平。方法 :4例分别患鼻咽癌、纵隔淋巴瘤、食管癌及肺癌的患者 ,因放射治疗后 5~ 3 6个月出现双下肢运动及感觉障碍而进行颈胸段脊髓MRI检查。结果 :脊髓病变在照射野内 ,表现为稍长或长T1、长T2 信号。注射Gd DTPA后 ,病变不同程度强化。结论 :放射性脊髓损伤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损伤 磁共振成像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成形术和Stent放置术放射治疗后动脉损伤的治疗
2
作者 刘鹏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133-134,共2页
用于评价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和Stent在放疗后所致动脉疾病的治疗,及靶血管内Stent的长期支撑开放作用。资料和方法:14例患者,因为放疗所致18处动脉性病变,而给予血管成形术治疗。13个Stent放置于8个患者,分... 用于评价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和Stent在放疗后所致动脉疾病的治疗,及靶血管内Stent的长期支撑开放作用。资料和方法:14例患者,因为放疗所致18处动脉性病变,而给予血管成形术治疗。13个Stent放置于8个患者,分别治疗血管闭塞3例,内膜撕裂1例,动脉瘤1例,残存狭窄2例,多发狭窄1例,球囊成形术后再发狭窄1例。所有病例均用CT扫描和/或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Stent及其靶血管内和Stent内的血流情况。结果:血管成形术成功治疗14例病人,8例患者在动脉病变处放置Stent。11例动脉病基本消失,追踪2年(8月~5年),临床症状完全解除,3例临床症改善。11例患者接受了1或2次血管成形术。1例患者重复承受了4次血管成形术,并放置3个Stent,2个Stent放在两髂总动脉和腹主动脉,1个Stent放在腹腔动脉。另1位重复4次血管成形术的患者,在肠系膜上动脉放了2个Stent。最后1例,因为血管成形术后内膜撕裂和血管闭塞,而放置了1个Stent,经5年随防,其动脉病变为临床治愈。结论:单一的血管成形术或者多技术综合运用,可有效治疗放疗所致的动脉性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形成术 Stent放置术 放疗 动脉损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84届北美放射学会(Radiological Society of North America)概况与肌骨影像学进展
3
作者 王仁发 《放射学实践》 1999年第1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肌骨影像学 放射影像学 北美放射学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脑立体定向术的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朱炎昌 蒋先惠 +2 位作者 薛德林 柳学国 王承缘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3-25,共3页
报告因颅脑CT发现异常而行脑立体定向术以进一步诊断或治疗28例。其中活检26例,阳性率为92%,除1例活检后发生出血,施行急诊开颅术外,余24例无任何并发症。血肿穿刺抽吸引流3例。还介绍了应用的仪器及其操作方法。作者认为CT脑立体定向... 报告因颅脑CT发现异常而行脑立体定向术以进一步诊断或治疗28例。其中活检26例,阳性率为92%,除1例活检后发生出血,施行急诊开颅术外,余24例无任何并发症。血肿穿刺抽吸引流3例。还介绍了应用的仪器及其操作方法。作者认为CT脑立体定向术对影象学检查难辨明性质的病变,需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者,对小和位于脑深部病变需置入标志物指引手术切除病灶及为进一步扩大对颅内病变的治疗方法等,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及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术 CT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VX2肝癌模型制作及介入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马明平 胡道予 +1 位作者 周义成 胡国栋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6期384-386,共3页
目的:介绍应用VX2细胞株制作兔移植性肝癌模型,并时其进行血管造影及化疗栓塞治疗,探讨兔VX2肝癌 在肝癌介入治疗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VX2细胞株接种于日本大白兔的肝脏内,植入2周后将30只携有肿瘤 的实验兔... 目的:介绍应用VX2细胞株制作兔移植性肝癌模型,并时其进行血管造影及化疗栓塞治疗,探讨兔VX2肝癌 在肝癌介入治疗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VX2细胞株接种于日本大白兔的肝脏内,植入2周后将30只携有肿瘤 的实验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及TACE治疗组,植入肿瘤后5周,所有动物均处死取肝脏标本行病理学检查。结果:VX2细胞 株接种于兔肝成功率高,血管造影显示该肿瘤血供丰富,5周末对照组在未经任何治疗下肝移植瘤体积26.5±6.5cm~3,平 均坏死率35.5%±9.2%。TACE治疗后肝移植瘤体积约19.9±7.3cm~3,平均坏死率52.4%±17.8%。两组之间对比有显 著性差异(P<0.01)。结论:移植性兔VX2肝癌血供特点类似人类原发性肝癌,TACE治疗可以抑制其生成,是介入治疗实 验研究十分有用的肝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性肝癌 动物模型 介入治疗 实验研究 V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高分辨力CT诊断 被引量:9
6
作者 朱文珍 周义成 +1 位作者 王承缘 肖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02-404,F003,共4页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耳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高分辨力CT资料,探讨其CT扫描技术及诊断依据。采用Detail或Bone方式薄层连续扫描,然后重建放大,此方法能清楚地显示颞骨及听小骨的细微结构。提出中耳胆脂瘤的高分辨...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耳胆脂瘤型中耳炎的高分辨力CT资料,探讨其CT扫描技术及诊断依据。采用Detail或Bone方式薄层连续扫描,然后重建放大,此方法能清楚地显示颞骨及听小骨的细微结构。提出中耳胆脂瘤的高分辨力CT诊断依据为:①鼓室、鼓窦入口及鼓窦内见团块状软组织块影;②听小骨不同程度侵蚀、移位及关节异常;③鼓室、鼓窦骨质破坏,边界清楚,合并感染时边缘模糊;④严重时破坏鼓室天盖、窦盖、乙状窦壁、面神经管及半规管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炎 胆脂瘤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型多囊肾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9
7
作者 夏黎明 王承缘 邵剑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674-675,共2页
目的 提高对婴儿型多囊肾 (IPKD)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3例婴儿型多囊肾分别进行了分泌性尿路造影、超声扫描、CT或 /和MRI检查。 1例作肝穿刺活检。结果 超声表现为肾内弥漫性强回声 ,CT和MRI表现为肾脏增大 ,呈分叶状 ,增强扫描典... 目的 提高对婴儿型多囊肾 (IPKD)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3例婴儿型多囊肾分别进行了分泌性尿路造影、超声扫描、CT或 /和MRI检查。 1例作肝穿刺活检。结果 超声表现为肾内弥漫性强回声 ,CT和MRI表现为肾脏增大 ,呈分叶状 ,增强扫描典型表现为放射状排列的高密度或高信号影 ,肝脾肿大 ,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肾 影像学诊断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立体定向术脑组织活检32例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彭雪明 孙昌兰 +3 位作者 史庭慧 王承缘 柳学国 朱炎昌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9-151,共3页
本文报告CT立体定向术脑组织活检32例,确诊率达96.89%。其中8例由CT立体定向引导纤维导管脑内窥镜直观下活检,全部均获组织学诊断。提示适当病例加用脑内窥镜还可提高脑活检的成功率。CT对颅内病变的定性诊断率为70~80%。因此,放射... 本文报告CT立体定向术脑组织活检32例,确诊率达96.89%。其中8例由CT立体定向引导纤维导管脑内窥镜直观下活检,全部均获组织学诊断。提示适当病例加用脑内窥镜还可提高脑活检的成功率。CT对颅内病变的定性诊断率为70~80%。因此,放射影像技术,仍不能完全代替病理学诊断,但本组病例表明CT立体定向脑组织活检术有力补充了其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 活检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门静脉注入碘油化疗药治疗肝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鹏程 郭俊渊 +3 位作者 王承缘 胡国栋 黄志程 刘绍春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12-314,348,共4页
20只实验性肝癌大白鼠和20只正常大白鼠经门静脉注入碘油混悬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碘油混悬液在肝脏的分布。结果在癌巢内、癌巢内小血管、肝窦及及中央静脉均见有碘油滴。表明门静脉参与肝癌的血供,经门静脉注入碘油化疗药混悬液可... 20只实验性肝癌大白鼠和20只正常大白鼠经门静脉注入碘油混悬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碘油混悬液在肝脏的分布。结果在癌巢内、癌巢内小血管、肝窦及及中央静脉均见有碘油滴。表明门静脉参与肝癌的血供,经门静脉注入碘油化疗药混悬液可致肝癌细胞坏死,提示对肝癌除了经肝动脉化疗和栓塞外,还可辅以经门静脉的化疗和碘油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门静脉 药物疗法 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例CT证实的小脑萎缩病因探讨 被引量:5
10
作者 史庭慧 刘贤富 王承缘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166-168,共3页
小脑萎缩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国内尚未见专题报道。我们通过CT检查共收集62例,按病因分类,结合文献分析讨论如下:
关键词 小脑萎缩 低密度灶 小脑疾病 遗传性共济失调 家族性共济失调 小脑半球 癫痛 苯妥英钠 抗心律失常药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栓塞后肝细胞癌细胞凋亡和耐药基因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7
11
作者 肖恩华 胡国栋 +5 位作者 李锦清 张亚奇 陈敏山 郭荣平 李升平 林小军 《放射学实践》 2000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的细胞凋亡与耐药基因表达的情况及两者的关 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98例,单纯手术57例,4种介入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41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 亡,用... 目的:研究肝细胞癌患者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后肿瘤的细胞凋亡与耐药基因表达的情况及两者的关 系。方法:经病理证实的肝细胞癌98例,单纯手术57例,4种介入治疗后Ⅱ期手术切除41例,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 亡,用链霉亲合素-生物素酶复合物免疫组化检测各标本中Pgp。结果:肿瘤细胞凋亡率和Pgp阳性百分数在单纯手术组和 介入A、B、C、D各组分别为1.77%、6.1%、8.7%、13.3%、15.7%(经秩和检验,除C、D组间比较P>0.05,其余两两比较,P 值均<0.05=和52.6%、100.0%、62.5%、46.7%、18.2%(各介入组与单纯手术组相比,X2值分别为3.96、0.02、0.17、4.39,P 值分别<0.05、>0.05、>0.05、<0.05)。两指标改变相关系数 r=-0.9655,t=5.243,P<0.025。结论:碘油、乙醇、明胶 海绵多材料栓塞细胞凋亡率增加,而耐药基因表达减少,两者呈负相关,多材料联合栓塞优于单材料栓塞和单纯化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细胞凋亡 耐药基因 化疗栓塞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主动脉疾病中的应用(附29例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甘新莲 程若勤 +1 位作者 周燕发 王承缘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评价MRISE序列,梯度回波(GRE)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主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9例主动脉疾患,其中主动脉夹层21例,胸、腹主动脉瘤8例。全部病例采用MRISE常规序列及GRE技术,4例行... 目的:评价MRISE序列,梯度回波(GRE)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主动脉疾病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9例主动脉疾患,其中主动脉夹层21例,胸、腹主动脉瘤8例。全部病例采用MRISE常规序列及GRE技术,4例行MRA检查。结果:在SE及GRE序列上21例胸、腹主动脉夹层均显示真假两腔,其内膜片分别为19和21例。破口分别为5和8例。MRI及MRA能清晰地显示主动脉瘤和瘤体内结构。结论:MRI对主动脉疾患具有肯定的诊断价值。以常规SE序列为基础,辅以GRE及MRA技术将能对主动脉疾病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疾病 MRI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动脉瘤CTA与DSA对比检查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漆剑频 肖明 王承缘 《放射学实践》 1998年第1期16-19,共4页
评价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脑动脉瘤经CT/CTA及DSA对比检查。结果:本组24例直径在5-32mm的脑动脉瘤均经CTA满意显示,CTA阳性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为100%。CTA图像可以任意角度... 评价CTA对脑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脑动脉瘤经CT/CTA及DSA对比检查。结果:本组24例直径在5-32mm的脑动脉瘤均经CTA满意显示,CTA阳性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为100%。CTA图像可以任意角度旋转,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动脉瘤瘤体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同时进行的常规颅脑CT扫描则可诊断脑内血肿等脑动脉瘤并发症及明了脑内其它情况,多平面和三维重建图像可以更加明确脑动脉瘤的发生部位,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CTA为非损伤性血管检查方法,安全简便,其阳性检出率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脑动脉瘤 CTA DSA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劲外动脉供血范围肿瘤的栓塞治疗 被引量:6
14
作者 漆剑频 王承缘 胡国栋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90-92,共3页
目的:经选择和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而达到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32例颈外动脉供血范围的肿瘤经栓塞治疗。这些病例主要包括脑膜瘤以及鼻咽血管纤维瘤。首先进行肿瘤瘤巢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然后手术切除。结果:肿瘤血供... 目的:经选择和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而达到治疗效果。材料和方法:32例颈外动脉供血范围的肿瘤经栓塞治疗。这些病例主要包括脑膜瘤以及鼻咽血管纤维瘤。首先进行肿瘤瘤巢和肿瘤供血动脉的栓塞,然后手术切除。结果:肿瘤血供阻断,手术失血量明显减少,某些肿瘤瘤体缩小,甚至达到长期治疗效果。结论:颈外动脉供血范围肿瘤的栓塞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动脉供血 颈部肿瘤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栓塞治疗伴有门脉瘤栓的原发性肝癌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海波 胡国栋 +1 位作者 郭俊渊 王之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27-229,F003,共4页
87例瘤栓位于门脉主干或一级分支的肝癌病人,经肝动脉化疗或栓塞后,半年、1年生存率各为41.38%、12.64%;其中12例瘤栓明显缩小,3例瘤栓消失。认为栓塞疗法优于单纯灌注法。文中还对门脉瘤栓的血供,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禁忌证等作了探讨。
关键词 门脉瘤栓 栓塞 化学疗法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栓塞后的再治疗 被引量:3
16
作者 汪阳 胡国栋 +1 位作者 李小明 黄志程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9-62,共4页
目的:本研究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行介入治疗后的再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9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后其中50例(甲组)获二期手术切除,另42例(乙组)重复行TAE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 目的:本研究探讨不能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行介入治疗后的再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92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栓塞(TAE)治疗后其中50例(甲组)获二期手术切除,另42例(乙组)重复行TAE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甲组1、2年累计生存率分别为71%和50%,乙组1、2年累计生存率为73%和43%,二组间无显著差异。甲组OkudaI期患者的生存率优于乙组,而OkudaⅡ期患者的生存率乙组优于甲组。结论:中晚期肝癌行TAE治疗后二期手术切除的必要性尚有待讨论,二期切除不能改善OkudaⅡ期患者的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栓塞术 手术后 再治疗 肝肿瘤 原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小时内缺血性脑梗塞的CT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肖恩华 刘顾岗 +2 位作者 杨树仁 李德泰 沈树斌 《放射学实践》 1999年第2期80-83,共4页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病程在24小时内的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CT片,对其早期CT征象进行评价,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50例24小时内脑梗塞(病变组)及10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CT表现,... 目的:通过回顾分析病程在24小时内的缺血性脑梗塞患者的CT片,对其早期CT征象进行评价,以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250例24小时内脑梗塞(病变组)及100例正常人(正常组)的CT表现,评价致密动脉征、豆状核征、脑岛带征、占位征、低密度灶、皮质征等CT表现。结果:正常组:致密动脉征占11%,豆状核征占5%,脑岛带征占1%,其它征象均为阴性;病变组:致密动脉征占20.8%,豆状核征占23.6%,脑岛带征占8.8%,低密度灶占56.8%,占位征占11.6%,皮质征占14.8%(与正常组相比P均<0.05)。其可用度依次为0.29、0.38、0.62、0.42、0.43。首次CT报告漏诊48例占19.2%。强化早期CT征象回顾性分析,阳性率由64.8%提高到84%(P<0.05)。结论:结合临床,豆状核征、脑岛带征、低密度灶,皮质征是诊断缺血性脑梗塞的早期可靠征象,而致密动脉征、占位征不能单独作为其诊断依据。强化这些征象,可望提高缺血性脑梗塞的早期发现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髓核化学溶解术(胶原酶)治疗颈椎间盘突出——附8例报告 被引量:6
18
作者 洪澄 周义成 +2 位作者 王承缘 朱芳 陈在中 《放射学实践》 1999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对颈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的疗效进行评估;将治疗前后的椎间盘影像学变化同临床症状的改变相联系,以期阐明作用机制。方法:1997年6月~1998年6月使用国产胶原酶冻干制品,结合经皮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8例。胶原... 目的:对颈椎间盘内注射胶原酶的疗效进行评估;将治疗前后的椎间盘影像学变化同临床症状的改变相联系,以期阐明作用机制。方法:1997年6月~1998年6月使用国产胶原酶冻干制品,结合经皮切吸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8例。胶原酶注射局部麻醉和影像增强监视下进行。1200U的胶原酶溶于5ml无菌水中,取一半剂量注入每个突出的间盘,注射时间平均为15min。8例患者的12个间盘在注射前后均作双盲法的影像学评价,患者在术后留院观察3天。结果:术后6~12个月的随访观察表明,8例患者中7例(占87%)的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满意。1例有2个椎间盘突出的患者疼痛无减轻,疗效一般。突出物平均回缩10%(与椎管前后径相比较),间盘信号均减低。5例患者的椎间盘突出持续存在。术后椎间盘突出存在与否和临床疗效无明显关联。结论:此研究结果表明,胶原酶溶核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完善的治疗常规亟待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椎间盘突出 髓核化学溶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解剖变异及肿瘤多支供血在栓塞治疗中的重要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国栋 李小明 +3 位作者 黄志程 胡道予 陈锦华 柳学国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6-278,共3页
通过对100例肝肿瘤血管造影表现的研究,总结了肝动脉解剖变异的常见类型,并将腹腔动脉造影、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造影、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列为肝肿瘤血管造影检查的常规。还分析了肝肿瘤多支供血的可能性以及它与肿瘤发生部位的关... 通过对100例肝肿瘤血管造影表现的研究,总结了肝动脉解剖变异的常见类型,并将腹腔动脉造影、肠系膜上动脉-门静脉造影、选择性肝动脉造影列为肝肿瘤血管造影检查的常规。还分析了肝肿瘤多支供血的可能性以及它与肿瘤发生部位的关系。最后,对栓塞治疗后出现的肝动脉闭塞以及它对重复治疗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动脉 解剖变异 栓塞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膜囊异常改变对急性胰腺炎CT诊断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绍红 郭俊渊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0-62,F003,共4页
分析23例急性胰腺炎的CT扫描结果,发现22例有网膜囊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包括网膜囊区的蜂窝状影18例、条带状影2例、胃后壁受累增厚18例、胃胰间距增大15例,以及12例网膜囊和左肾前积液等。其中以网膜囊区蜂窝状影最... 分析23例急性胰腺炎的CT扫描结果,发现22例有网膜囊的异常改变。这些改变包括网膜囊区的蜂窝状影18例、条带状影2例、胃后壁受累增厚18例、胃胰间距增大15例,以及12例网膜囊和左肾前积液等。其中以网膜囊区蜂窝状影最多见。对临床疑诊为急性胰腺炎的病人,CT扫描时,除观察胰腺本身的异常改变外.观察网膜囊区的异常改变,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以及病情变化的预后评估都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病 胰腺炎 CT 诊断 网膜囊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