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交换疗法在神经内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杨明山 徐金枝 +4 位作者 丁曼华 卜碧涛 刘文励 杨忠心 胡诗学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A02期128-129,共2页
我们应用血浆交换疗法治疗3例神经科危重病人,其中格林-巴利综合征2例,重症肌无力1例,经治疗后均获得了快速而显著的效果。血浆交换疗法虽然可以发生一些并发症,但只要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这种疗法还是比较安全的。
关键词 血浆交换 神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对PDGF-B,bFGF和相关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熊一力 王宏伟 姚伟星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法,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观察了粉防己碱(Tet,0.03μmol·kg-1·d-1×8周ig)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 用[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参入法,电镜,免疫组化,原位杂交方法,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观察了粉防己碱(Tet,0.03μmol·kg-1·d-1×8周ig)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作用及对生长因子PDGF-B,bFGF的抗原表达及其相关癌基因c-sis,c-myc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Tet在降低SHR血压(P<0.01)同时,能减少VSMC的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和[3H]TdR参入量(P<0.01),并能逆转VSMC增殖时PDGF-B,bFGF抗原(P<0.05)及c-sis,c-mycmRNA的表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高血压 血管平滑肌 细胞增殖 癌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I、B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鲁佑瑜 刘锡民 +1 位作者 蔡转 阮旭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65-68,共4页
本文报告53例脑梗塞患者与同龄对照组(无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45例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男、女CI患者TC、TG、LDL-C、ApoB水平及LDL-C/HDL-C、TC/HDL-C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I组男、女HDL-C及亚组分、ApoA... 本文报告53例脑梗塞患者与同龄对照组(无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等)45例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男、女CI患者TC、TG、LDL-C、ApoB水平及LDL-C/HDL-C、TC/HDL-C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I组男、女HDL-C及亚组分、ApoA-Ⅰ水平,ApoA-Ⅰ/ApoB比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多变量逐步判别优选出与CI相关联的指标在男性为。TC、LDL-C、ApoA-I,和ApoA-Ⅰ/ApoB,女性患者是LDL-C/HDL-C和ApoA-Ⅰ/Ap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脂质 脂蛋白 载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对肝硬化大鼠离体内脏血管条舒缩的影响 被引量:11
4
作者 余金生 梁扩寰 +4 位作者 田德安 王天才 唐望先 张文英 刘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840-842,共3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血管活性作用的动静脉差异在门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 ,取动物门静脉 (PV)和肠系膜动脉 (MA)制成螺旋血管条 ,观察NO和ET的最大舒缩反应 (R...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和内皮素 (ET)血管活性作用的动静脉差异在门脉高压形成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以四氯化碳皮下注射复制大鼠肝硬化门脉高压模型 ,取动物门静脉 (PV)和肠系膜动脉 (MA)制成螺旋血管条 ,观察NO和ET的最大舒缩反应 (Rmax ,Cmax) ,并计算得到EC5 0值。结果 :模型组 (n =8)大鼠PV和MA对NO的Rmax显著高于对照组 (n =7) ,EC5 0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而对ET的Cmax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EC5 0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两组大鼠对NO和ET的最大舒缩反应和EC5 0 ,在PV和MA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 ,但模型组相差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NO和ET在肝硬化大鼠内脏血管的舒缩作用存在动静脉差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内皮素类 高血压 门静脉 大鼠 肝硬化 离体内脏血管条舒缩 门脉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提取物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张玉金 唐锦治 +2 位作者 张瑶珍 赵志立 单秀芹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5-248,共4页
通过对31例健康志愿者和24例病人的研究,发现穿心莲(APN)提取物能明显抑制 ADP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而对花生四烯酸和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无明显影响。APN对 ADP诱导的血小板5-HT 的释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P<0.... 通过对31例健康志愿者和24例病人的研究,发现穿心莲(APN)提取物能明显抑制 ADP和肾上腺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而对花生四烯酸和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无明显影响。APN对 ADP诱导的血小板5-HT 的释放也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电镜观察表明,APN体外、体内均可抑制ADP 诱导的血小板致密颗粒和α颗粒的释放及管道系统的扩张。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刺激血小板腺苷环化酶,提高血小板内cAMP水平,因而抑制了血小板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提取物 血小板聚集 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志舒与多潘立酮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国成 官纯寿 +1 位作者 邱绮玉 曹振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5-298,共4页
采用中药情志舒和双咪哌酮(多潘立酮)对88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情志舒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多潘立酮,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1.0%(P<0.01)。作者认为NUD的发生与情志内伤密切相关,情志内伤... 采用中药情志舒和双咪哌酮(多潘立酮)对88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患者进行对照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情志舒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多潘立酮,总有效率分别为96.0%、71.0%(P<0.01)。作者认为NUD的发生与情志内伤密切相关,情志内伤是起因,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是后果。情志舒是根据中医学理论组成的疏肝和胃、调畅气机之方剂,对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度引起的NUD均可调节,尤其适用于“怒伤肝”、“思伤脾”的双向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情志舒 双咪派酮 消化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血病细胞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志雄 唐锦治 +3 位作者 张东华 路武 朱慧芬 沈关心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2-484,共3页
我们成功地将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裸鼠经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分别将(5-10)×10^6MOLT-4细胞及(2-4)×10^6HL-60细胞移植到动物皮下能形成实体瘤,该肿... 我们成功地将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裸鼠经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分别将(5-10)×10^6MOLT-4细胞及(2-4)×10^6HL-60细胞移植到动物皮下能形成实体瘤,该肿瘤呈进行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异种移植 裸鼠 白血病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对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辉国 刘谨 +2 位作者 熊盛道 徐永健 张珍祥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12-314,共3页
对 2 6例结核性和 1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进行了测定 ,结果发现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不论血清还是胸液中 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者 ,均有显著性差异 (均为 P<0 .0 1)。并对血... 对 2 6例结核性和 15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 (TSGF)进行了测定 ,结果发现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不论血清还是胸液中 TSGF水平均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者 ,均有显著性差异 (均为 P<0 .0 1)。并对血清和胸液 TSGF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胸腔积液 结核性胸腔积液 TSGF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提出物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动脉壁PDGF-B、c-sis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王宏伟 赵华月 熊一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46-48,51,共4页
用高胆固醇喂饲+免疫损伤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中药穿心莲成分API_(0134)(API)对家兔主动脉壁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蛋白(PDGF-B)、c-sis基因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与A... 用高胆固醇喂饲+免疫损伤方法建立家兔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中药穿心莲成分API_(0134)(API)对家兔主动脉壁血小板源生长因子B链蛋白(PDGF-B)、c-sis基因和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与AS模型组比较,API预防用药能够显著减少主动脉脂质斑块面积百分比(P<0.01)。AS模型组,呈粥样硬化改变的主动脉内膜,可见PDGF-B、c-sis mRNA和c-myc mRNA强阳性表达;API用药组,PDGF-B、c-sis mRNA和c-myc mRNA的表达则被显著抑制。结论:API抑制c-sis和c-myc基因表达的作用,可能是其抗AS的分子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穿心莲 提取物 API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提取液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内K^+、Na^+、Ca^(2+)、Mg^(2+)的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郭志凌 赵华月 +1 位作者 郑信华 吴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05-207,共3页
阻断犬冠脉左前降支90min后再灌注60min,发现较持续缺血150min其缺血区细胞内Ca^(2+)、Na^+增加,K^+、Mg^(2+)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而在心肌缺血45min时经静脉给予穿心莲提取液,较对照组缺血区细胞内Ca^(2+)降低(P<0.0... 阻断犬冠脉左前降支90min后再灌注60min,发现较持续缺血150min其缺血区细胞内Ca^(2+)、Na^+增加,K^+、Mg^(2+)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而在心肌缺血45min时经静脉给予穿心莲提取液,较对照组缺血区细胞内Ca^(2+)降低(P<0.05),Na^+明显降低、K^+显著升高(P<0.01),Mg^(2+)增加(P<0.05)。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较低。说明穿心莲提取液可以阻止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细胞内Na^+、Ca^(2+)增加,K+、Mg^(2+)丢失。这可能是其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心肌再灌注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急性期脑梗塞病人血浆血栓素B_2、6-酮-前列腺素F_(1α)及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章军建 蔡转 +1 位作者 刘锡民 于步润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对60例急性期脑梗塞病人血浆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变化以及阿魏酸钠(SF)对其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急性期脑梗塞病人LPO水平显著升高并持续2周以上,6-Keto-P... 对60例急性期脑梗塞病人血浆血栓素B_2(TXB_2)、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和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变化以及阿魏酸钠(SF)对其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急性期脑梗塞病人LPO水平显著升高并持续2周以上,6-Keto-PGF_(1α)与LP0呈负相关,SF对TXB_2有显著抑制作用(P<0.O1),而对6-Keto-PGF_(1α)无明显影响。SF对LPO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维生素E(P<0.01),其机理可能与SF对自氧化和酶促过氧化均产生抑制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栓塞 阿魏酸钠 血栓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交换疗法的并发症及有关副反应的防治 被引量:4
12
作者 杨明山 丁曼华 +6 位作者 徐金枝 刘文励 陈文辉 孙汉英 杨忠心 骆桃英 胡诗学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76-177,共2页
血浆交换疗法(换浆)是治疗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的一种新疗法,尽管对没有内脏损害的神经内科疾病比较安全,但在短期内交换液的数量较大,输入的品种较多,仍会引起许多并发症,现将我们8例41次治疗的并发症及有关副反应防治进行讨论。
关键词 血浆交换疗法 并发症 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慢性缺氧豚鼠右室心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别毕华 张珍祥 +2 位作者 徐永健 岳远坤 唐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86-989,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缺氧及川芎嗪长期应用对豚鼠右室心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并比较正常对照组、缺氧组、药物( 川芎嗪) 治疗组豚鼠单个右室心肌细胞的膜电容、延迟整流钾电流峰值和电流- 电压关系曲... 目的: 探讨慢性缺氧及川芎嗪长期应用对豚鼠右室心肌细胞钾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分别记录并比较正常对照组、缺氧组、药物( 川芎嗪) 治疗组豚鼠单个右室心肌细胞的膜电容、延迟整流钾电流峰值和电流- 电压关系曲线及内向整流钾电流- 电压关系曲线。结果:上述3 组细胞膜电容分别为(154 .9 ±16 .7) pF、(177 .3 ±14 .3)pF、(160 .5 ±13 .9)pF,其中缺氧组显著大于另两组( P< 0-01) ;延迟整流钾电流峰值分别为(1 .13 ±0 .29)nA、(0 .79 ±0 .21) nA、(1 .03 ±0 .23) nA,其中缺氧组显著低于另两组( P< 0-05) ;在- 20 m V~+ 60 m V,慢性缺氧组延迟整流钾电流密度较另两组显著下降( P< 0-05) 。3 组之间的内向整流钾电流无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 慢性缺氧不改变豚鼠右室心肌细胞内向整流钾电流,但能使细胞膜电容增加,延迟整流钾电流幅度和电流密度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肺动脉高压 钾电流 川芎嗪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体介导的VEGF基因对培养血管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蒋学俊 魏炜 +1 位作者 熊一力 陆再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874-876,共3页
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转移的VEGF基因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表达,比较VEG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及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SV121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导入血管平滑肌细胞(V... 目的:观察脂质体介导转移的VEGF基因在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的表达,比较VEG对血管内皮细胞(VEC)及VSMC增殖的影响。方法:将含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CF)CDNA的真核表达载体pSV121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法导入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中,取此VSMC条件培养液,再行血管内皮细胞(VEC)培养,用Northmblot杂交,Westem印迹法及[~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法,观察了VEGF在VSMC及其条件培养液中的表达,比较了VEGF对VEC及VSMC增殖的影响。结果:转基因组VSMC中VEGFmRNA呈稳定高表达,转基因组VSMC条件培养液中,VEGF抗原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加入此条件培养液的各组VEC的[~3H]胸腺嘧啶核苷掺入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而在VSMC组无显著差异。结论:VEGF的转录和表达表明脂质体介导的血管细胞VEGF基因转移是成功的。VEGF具有促VEC增殖作用,但对VSMC无促增殖作用,有利于缺血性疾病及血管再狭窄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平滑肌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拮抗H_2O_2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启功 陆再英 +1 位作者 颜进 张卫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314,T001,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方法 :构件含人VEGF1 6 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感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72h后收集含VEGF的条件培养液 ,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分成对照组、...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预防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的机制。方法 :构件含人VEGF1 6 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感染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 ,72h后收集含VEGF的条件培养液 ,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分成对照组、H2 O2 处理组和H2 O2 +VEGF处理组 ,1 2h后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发生情况。结果 :H2 O2 处理组细胞凋亡明显多于对照组和H2 O2 +VEGF处理组 (P <0 .0 1 )。结论 :H2 O2 能诱导HUVEC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过氧化氢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TAE前后TNF的变化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天才 肖湘君 +1 位作者 王思元 尹朝礼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77-477,共1页
原发性肝癌TAE前后TNF的变化王天才,肖湘君,王思元,尹朝礼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科武汉430030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肿瘤坏死因子中图法分类号R735.7,R732.2,R730.3近年来,国内、外学... 原发性肝癌TAE前后TNF的变化王天才,肖湘君,王思元,尹朝礼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科武汉430030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血管瘤;肿瘤坏死因子中图法分类号R735.7,R732.2,R730.3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证实,急、慢性肝病患者常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肿瘤坏死因子 肝肿瘤 肝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肝炎平对急性肝损害防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杜荔菁 唐望先 +2 位作者 但自力 张文英 李绍白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49-151,F003,共4页
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性(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以探讨中药肝炎平对急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肝损伤组... 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通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活性(AL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并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以探讨中药肝炎平对急性肝损害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肝损伤组ALT活性和TNF-α浓度分别为(2442.16±445.09)nmol·s(-1)/L见和(8.07±1.93)μg/L,而肝炎平组则为(1258.59±468.43)nmol·s(-1)/L和(0.63±0.27)μg/L。肝炎平可显著降低血清ALT和TNF-α的水平,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与肝得健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平 肝损害 中医药疗法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致急性心肌梗塞实验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傅良武 赵华月 +1 位作者 郭志凌 熊一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21,共4页
采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膜微电流刺激法进行犬冠脉血栓形成(CAT)致急性心肌梗塞(AMI)模型的实验研究。以冠脉血流量、血栓湿重和形态证实了CAT形成,病理切片显示血栓构成与人类动脉血栓相似。心外膜心电图、血清肌酸... 采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内膜微电流刺激法进行犬冠脉血栓形成(CAT)致急性心肌梗塞(AMI)模型的实验研究。以冠脉血流量、血栓湿重和形态证实了CAT形成,病理切片显示血栓构成与人类动脉血栓相似。心外膜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PK)及心肌病检结果表明有心肌缺血和梗塞病灶产生,TXB_2和TXB_2/6-酮-PGF_(1α)比值增高可能促发CAT,cAMP增高诱发心律失常。AMI首先损害心脏舒张性能,继而损害收缩性能,导致心脏泵功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 血栓形成 心肌梗塞 实验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肝硬变大鼠离体主动脉环收缩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丕利 梁扩寰 +3 位作者 张文英 林菊生 尹朝礼 胡文淑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79-281,共3页
使用离体主动脉环,研究一氧化氮(NO)在四氯化碳(CCl4)致肝硬变大鼠血管对苯肾上腺素(PE)低反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肝硬变大鼠主动脉环对PE反应性较正常明显减低(最大收缩反应分别为280.0±50.0mg和... 使用离体主动脉环,研究一氧化氮(NO)在四氯化碳(CCl4)致肝硬变大鼠血管对苯肾上腺素(PE)低反应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肝硬变大鼠主动脉环对PE反应性较正常明显减低(最大收缩反应分别为280.0±50.0mg和338.3±35.4mg,P<0.05),主动脉环去内皮或使用NO合成酶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LNNA),可使肝硬变主动脉环的收缩反应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肝硬变时血管内皮合成NO增加,参与了血管对PE低敏感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肝硬变 主动脉 血管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限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内钙超负荷发生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9
20
作者 郭志凌 赵华月 郑信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98-201,共4页
本文通过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缺血-再灌注心肌Ca2+超负荷的发生机制。当心肌持续缺血150min,心肌细胞内Ca2+、Na+增加、K+降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 本文通过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探讨缺血-再灌注心肌Ca2+超负荷的发生机制。当心肌持续缺血150min,心肌细胞内Ca2+、Na+增加、K+降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而心肌缺血90min后,再灌注60min,与之比较细胞内Ca2+明显增加,伴Na+升高、K+降低,心肌细胞膜Na+-K+-ATPase、Ca2+-ATPase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说明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a+升高、Na+-Ca2+交换增加,Ca2+-ATPase活性降低是细胞内Ca2+超负荷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超负荷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