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HBV-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儿科病房HBV传播危险性 被引量:2
1
作者 周少明 董永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本文应用HBV-DNA分子杂交技术研究综合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患儿HBV感染情况,以了解儿科病房内HBV传播的危险性,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
关键词 HBV-DNA 分子杂交技术 病毒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动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5
2
作者 陈玲 刘皖君 +1 位作者 程念惠 刘锦芝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5-6,共2页
测定51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1~10天血清胆红素(SB),并对SB与围产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B峰值平均为184±70μmol/L,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高峰出现在生后第4~5天,其中峰值≥205μmol/L和≥256μmol/L者分别为51.6%和21.9%,显著... 测定510例正常新生儿生后1~10天血清胆红素(SB),并对SB与围产因素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B峰值平均为184±70μmol/L,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高峰出现在生后第4~5天,其中峰值≥205μmol/L和≥256μmol/L者分别为51.6%和21.9%,显著高于国外新生儿标准;母乳喂养、催产素促产和男性与SB值呈显著正相关,与母妊高征、分娩方式等无显著相关。本文提供了正常新生儿SB动态变化值,为制定临床早期干预指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疸 新生儿 胆红素 动态变化 相关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成分API_(0134)防治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吴衡生 王宏伟 +2 位作者 徐钦儒 刘桐林 匡裕久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84-386,共3页
建立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研究API0134对家兔血脂、超氧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作用以及对肾脏组织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API0134用药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建立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模型,研究API0134对家兔血脂、超氧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作用以及对肾脏组织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机制。结果表明,API0134用药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于模型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HDL-C/LDL-C高于模型组(P<0.05),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而MDA正常。用药组肾组织损害较轻。研究证实,API0134能够预防兔的高脂血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抑制系膜细胞及基质的增殖,保护肾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 高脂血症 系膜细胞增殖 API0134 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期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4
作者 魏虹 陈玲 +1 位作者 程念惠 刘皖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9-140,143,共3页
对武汉地区18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测定了出生后l~10d内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深度(MCHC)等6项指标。资料表明:新生儿在出生... 对武汉地区18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测定了出生后l~10d内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深度(MCHC)等6项指标。资料表明:新生儿在出生10d内Hb、RBC和HCT均持续下降,至第10天接近成人数值;MCV、MCH和MCHC诸值亦随日龄增长而下降,但在生后第10天仍明显高于婴幼儿和成人数值。以上数据与国外资料颇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红细胞计数 新生儿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原累积病与丙氨酸转氨酶异常的关系:附10例报告 被引量:4
5
作者 熊正明 陶德定 +1 位作者 董永绥 官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390-391,共2页
糖原累积病是儿童肝脏肿大中相对常见的病因之一。一般认为其主要临床特征(Ⅰ型)是肝肿大、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而肝功能(主要指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患儿ALT多数不正常。因此,搞清楚糖原累积病与ALT之... 糖原累积病是儿童肝脏肿大中相对常见的病因之一。一般认为其主要临床特征(Ⅰ型)是肝肿大、低血糖及代谢性酸中毒,而肝功能(主要指丙氨酸转氨酶,ALT)正常,但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此类患儿ALT多数不正常。因此,搞清楚糖原累积病与ALT之间的关系,对于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们收治的lo例糖原累积病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原累积病 儿童 丙氨酸转氨酶 AL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方峰 董永绥 +1 位作者 魏晴 刘双又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74-474,共1页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研究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武汉430030方峰,董永绥,魏晴,刘双又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母婴传播中图法分类号R373.9,R714.12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我国相当普遍[1]。我们... 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母婴传播研究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武汉430030方峰,董永绥,魏晴,刘双又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母婴传播中图法分类号R373.9,R714.12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在我国相当普遍[1]。我们自1988年1月至1990年11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病毒传播 母婴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罗小平 刘皖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9-161,共3页
测定85例窒息新生儿血清尿素氮、肌酐,电解质及尿pH和渗透压值,重度窒息者同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发现重度窒息新生儿尿素氮及肌酐显著高于轻度窒息者,重度窒息新生儿氮质血症,急性肾衰和低钠血症发生率(50.0%、30.0%和37.5%)亦显著... 测定85例窒息新生儿血清尿素氮、肌酐,电解质及尿pH和渗透压值,重度窒息者同时进行血气分析。结果发现重度窒息新生儿尿素氮及肌酐显著高于轻度窒息者,重度窒息新生儿氮质血症,急性肾衰和低钠血症发生率(50.0%、30.0%和37.5%)亦显著高于轻度窒息者(17.8%、4.4%和15.6%)。窒息新生儿尿pH值增高而渗透压降低,重度窒息者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窒息 肾衰竭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例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的T细胞亚群变化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明 孔静宜 董永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80-381,共2页
对28例巨细胞病毒(CMV)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了T细胞亚群,包括OKT_3、OKT_4的OKT_3检测,对其中15例作了临床症状与T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并与12例非病毒性婴肝及12例正常婴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MV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有较长时间的... 对28例巨细胞病毒(CMV)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进行了T细胞亚群,包括OKT_3、OKT_4的OKT_3检测,对其中15例作了临床症状与T细胞亚群的动态观察,并与12例非病毒性婴肝及12例正常婴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MV感染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有较长时间的T细胞亚群异常,这种异常与患儿病程及预后有一定关系,提出CMV婴儿肝炎综合征有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肝炎综合征 巨细胞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和T淋巴细胞亚群探讨 被引量:2
9
作者 彭光洁 郭艺杰 +1 位作者 曹学兵 胡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76-377,共2页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65例不同病期AL患儿血清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血清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7.32+4.31ng/ml)比较,初诊时急性期组(12.01±...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急性白血病(AL)的关系,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65例不同病期AL患儿血清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血清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7.32+4.31ng/ml)比较,初诊时急性期组(12.01±4.40ng/ml)及复发组(12.59±2.79ng/ml)明显增高(P<0.01),完全缓解组(7.73±4.17ng/ml)则无明显差异(P>0.05)。对急性期组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CD4^+降低,CD8^+增高,CD4^+/CD8^+比值降低。提示血清TNF-α水平可作为AL患儿疾病活动性、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的指标之一,患儿免疫功能紊乱可能与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儿童 肿瘤坏死因子 T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AME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马丽亚 常立文 全裕凤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研究 Nω-硝基 - L -精氨酸甲酯 (Nω- nitro- L - arginine methyl ester,L - NAME)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以探求内源性一氧化氮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生后 3d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 : .高氧对照组 , .高氧 +L- NAME组 , ... 研究 Nω-硝基 - L -精氨酸甲酯 (Nω- nitro- L - arginine methyl ester,L - NAME)对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的影响 ,以探求内源性一氧化氮在新生大鼠高氧肺损伤中的作用。生后 3d的新生大鼠随机分为 : .高氧对照组 , .高氧 +L- NAME组 , .空气对照组 , .空气 +L- NAME组。检测暴露 3d及 7d时各组的肺湿重 /干重比值 (W/ D)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丙二醛 (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 ,3d时 , 组的总蛋白和 W/ D值高于 组和 组 (均为 P<0 .0 1) ;7d时 , 组的 W/ D、总蛋白和 MDA均较 组增加 (P<0 .0 5、 0 .0 1和 0 .0 1) ,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 I组 (P<0 .0 1)。 组与 组的肺组织病理改变类似 ,但 7d时无明显增生反应 ; 、 组无明显病理变化。结果表明 ,L - NAME加重新生鼠高氧诱导的肺水肿及呼吸膜通透性 ,提示内源性一氧化氮在机体对抗高氧诱导的肺损伤过程中可能发挥了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高氧 肺损伤 L-NAME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心莲成分API_(0134)对系膜增殖性肾炎家兔一氧化氮、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衡生 王宏伟 +2 位作者 刘铜林 王韵琴 匡裕久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54-156,共3页
为探讨穿心莲 API0 1 34 防治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 (Ms PGN )作用机理 ,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另加牛血清白蛋白一次性注射方法建立家兔 Ms PGN模型 ,观察 4~ 8周 ,检测血清一氧化氮 (NO) ,血浆内皮素 (ET) ,环鸟苷酸(c GMP)脂质过氧化物以... 为探讨穿心莲 API0 1 34 防治家兔系膜增殖性肾炎 (Ms PGN )作用机理 ,采用高胆固醇饲料另加牛血清白蛋白一次性注射方法建立家兔 Ms PGN模型 ,观察 4~ 8周 ,检测血清一氧化氮 (NO) ,血浆内皮素 (ET) ,环鸟苷酸(c GMP)脂质过氧化物以及肾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发现 ,与模型组相比较 ,穿心莲成分 API0 1 34 预防用药 4~ 8周能升高血清 NO,c GMP含量和 SOD活性 (P<0 . 0 1) ,降低 ET和 L PO的含量 (P<0 .0 1) ,其肾脏病理损害较轻 ,而模型组病理损害较重。认为 API0 1 34 能够抗氧化 ,保护系膜细胞 ,维持 NO/ ET平衡 ,阻止肾脏组织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膜增殖性肾炎 NO 内皮素 穿心莲 API013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凝血象改变和血栓弹力图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宏伟 程佩萱 史珂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28,共3页
观察37例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儿的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重度青紫组与对照组比较,TEG的γ值、k值和m值显著延长,... 观察37例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CCHD)患儿的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m,TEG)、血小板聚集功能和血粘度等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重度青紫组与对照组比较,TEG的γ值、k值和m值显著延长,α角、m_α值和ε值显著减小(P<0.01):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1),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减少(P<0.05);红细胞压积和全血粘度显著增高(P<0.01);高、低切变率全血粘度与TEG的ε值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和-0.64(P<0.05、<0.01)。结论:重度CCHD患儿具有显著的凝血机能障碍和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粘度越高凝血机能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心脏缺损 血液凝固障碍 儿童 发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QT间期综合征患儿测量QT间期离散度的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佩萱 李林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1-163,共3页
本文对7例长QT间期综合征(LQTS)及2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间期离散度,以预测LQTS患儿发生严重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结果显示LQTS组平均QTc、QTcD及AQTcD测定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 本文对7例长QT间期综合征(LQTS)及20例正常对照组应用常规体表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间期离散度,以预测LQTS患儿发生严重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性,结果显示LQTS组平均QTc、QTcD及AQTcD测定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可应用QT离散度来预测LQTS的危险性,同时对不同病因的室速患者亦可提供预测危险性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QT间期综合征 LQTS QT间期离散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良的小鼠原代肝细胞培养方法 被引量:20
14
作者 聂兴草 方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160-161,167,共3页
为寻求一种简易、价廉的原代小鼠肝细胞培养方法 ,采用非灌注法、冰浴操作处理肝组织块及改良低血清培养基进行了原代鼠肝组织块和鼠肝细胞单层培养。通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及检测培养上清白蛋白水平证实培养细胞为肝... 为寻求一种简易、价廉的原代小鼠肝细胞培养方法 ,采用非灌注法、冰浴操作处理肝组织块及改良低血清培养基进行了原代鼠肝组织块和鼠肝细胞单层培养。通过光镜观察细胞形态、电镜观察超微结构及检测培养上清白蛋白水平证实培养细胞为肝细胞。持续培养结果显示原代培养第 6~ 12 d左右为肝细胞功能最佳观察和实验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培养 肝细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骨髓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 被引量:1
15
作者 彭光洁 周木想 +3 位作者 王滔 胡群 熊正明 郭艺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60-262,共3页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儿骨髓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骨髓细胞HCMV-DN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骨髓细胞HCMV早期抗原(EA)。71例AL患儿,其中初诊组39例,阳性4例,感染率 10.26%;化疗后完全缓解组32例,阳性1...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儿骨髓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情况,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检测骨髓细胞HCMV-DN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骨髓细胞HCMV早期抗原(EA)。71例AL患儿,其中初诊组39例,阳性4例,感染率 10.26%;化疗后完全缓解组32例,阳性12例,感染率37.5%。后者与对照组及初诊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阴性的17例随访观察2~14个月后,10例转为阳性(阳转率58.8%)。结果表明,HCMV可感染骨髓细胞。AL患儿是HCMV感染的高危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骨髓 检测 巨细胞病毒感染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非灰髓炎肠道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被引量:4
16
作者 方峰 董永绥 +1 位作者 罗荣 陈宗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64-466,共3页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02例无菌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儿脑脊液(CSF)和86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咽喉分泌物脱落细胞(NPSC)中,非灰髓炎肠道病毒(NPEVs)基因。与病毒分离比较,并与45例非病毒性CNS感染儿CSF和3...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102例无菌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儿脑脊液(CSF)和86例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咽喉分泌物脱落细胞(NPSC)中,非灰髓炎肠道病毒(NPEVs)基因。与病毒分离比较,并与45例非病毒性CNS感染儿CSF和32例非呼吸道感染儿及19例健康儿NPSC检测结果对照。结果表明,56/100例无菌性脑炎或脑膜炎和34/86例下呼吸道感染儿PCR阳性.其中34份CSF和25份NPSC及另2份PCR阴性样本(CSF和 NPSC各1份)分离出病毒。1/2例弛缓性瘫痪者PCR和病毒分离阳性。对照CSF均为阴性;2/32例非呼吸道感染儿PCR阳性;19例健康儿未检出NPEVs。提示NPEVs为本地区无菌性CNS感染的重要病因之一,在致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中亦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感染 聚合酶链反应 诊断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肝豆状核变性4例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军 吴衡生 刘铜林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241-242,共2页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系先天性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常有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及肝脏病损等,而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时早期易被误诊。我院自1994年~1997年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患儿18例,其...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系先天性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常有神经系统锥体外系症状及肝脏病损等,而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时早期易被误诊。我院自1994年~1997年共收治肝豆状核变性患儿18例,其中以肾脏损害为首发症状的有4例,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症状 肾脏损害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首例波氏假阿列色菌脑膜炎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林汉华 徐丽华 +4 位作者 董永绥 陈干生 黄汉菊 朱景玉 张焰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99-401,共3页
本文报告国内首例由波氏假阿列色菌(Pseudallescheria boydii)引起的真菌性脑膜炎,对其从脑脊液中培养出的波氏假阿列色菌进行了形态特点、培养特性、超微结构及抗原性的研究。该病例经用二性霉素B与5-氟胞嘧啶联合治疗后痊愈。
关键词 脑膜炎 真菌性脑膜炎 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基因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宁琴 董永绥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34-135,共2页
对40株产1种或1种以上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进行分析,结果全部金葡菌肠毒素A(SEA,12/12)、金葡菌肠毒素C(SEC,19/19)、大部分金葡菌肠毒素B(SEB,23/28)的产生不因质粒的消除而消失,说明SEA、SEC的基... 对40株产1种或1种以上肠毒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进行分析,结果全部金葡菌肠毒素A(SEA,12/12)、金葡菌肠毒素C(SEC,19/19)、大部分金葡菌肠毒素B(SEB,23/28)的产生不因质粒的消除而消失,说明SEA、SEC的基因位点在染色体上。有5株金葡菌因质粒消除而失去产SEB的能力,其基因位点,可能在质粒或染色体上。4株金葡菌亦均因质粒消除失去产金葡菌肠毒素D的能力,其基因位点可能在质粒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定位 肠毒素 金黄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持续性阻塞性黄疸鉴别诊断程序的探讨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志华 董永绥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8-299,共2页
为鉴别诊断婴儿持续性阻塞性黄疸,我们采用鉴别诊断程序进行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对象 78例婴儿持续性阻塞性黄疸具有血清胆红素值升高、且以直接胆红素值升高为主,肝脏肿大≥3cm和大便颜色呈浅黄或白色。年龄15天~4... 为鉴别诊断婴儿持续性阻塞性黄疸,我们采用鉴别诊断程序进行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对象 78例婴儿持续性阻塞性黄疸具有血清胆红素值升高、且以直接胆红素值升高为主,肝脏肿大≥3cm和大便颜色呈浅黄或白色。年龄15天~4个月,其中15~28天11例,~90天55例,>90天1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阻塞性黄疸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