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与病理探讨——附264例肝穿刺组织学检查 被引量:2
1
作者 石淑仙 宋佩辉 +1 位作者 张佑生 周现武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79-280,共2页
病毒性肝炎症状表现回异,临床分型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本文根据我院1981~1987年经肝穿刺组织学诊断的264例肝炎病人,进行临床与病理对照分析,旨在提高肝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
关键词 病毒肝炎 病理 肝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5例老年死亡病例医院感染的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1
2
作者 田德英 宋佩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78-78,共1页
老年病人免疫功能差,更易罹患医院感染。为探讨这一特殊人群的医院感染的感染率、感染类型和病原菌种类,本文对某院1986年1月~1989年12月住院48h以上的305例老年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一、资料和方法 1.诊断标准:医院感染是指患者... 老年病人免疫功能差,更易罹患医院感染。为探讨这一特殊人群的医院感染的感染率、感染类型和病原菌种类,本文对某院1986年1月~1989年12月住院48h以上的305例老年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 一、资料和方法 1.诊断标准: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入院时无感染亦无潜在感染,而在入院48h后发生的感染。本文参照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的诊断标准。 2.一般资料:305例中男213例,女92例,男:女=2.3∶1。年龄69~89岁,平均67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例死亡病人医院感染的回顾性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申正义 宋佩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A02期149-152,共4页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29.7%。高危病区为血液病科、传染病科、胸外、矫外及胃肠外科。感染最多部位是下呼吸道(35.4%),其次为伤口感染(11.0%)。69.5%的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78.1%为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和大...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为29.7%。高危病区为血液病科、传染病科、胸外、矫外及胃肠外科。感染最多部位是下呼吸道(35.4%),其次为伤口感染(11.0%)。69.5%的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其中78.1%为绿脓杆菌、产气杆菌和大肠杆菌。85株病原菌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为57.9%。本文对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措施作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实验性家兔肝肾损害对依诺沙星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周业政 高美英 +1 位作者 宋佩辉 戴宗顺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29-32,共4页
建立了测定兔血清中依诺沙里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法,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2.9%,最低检出浓度为1.7μg。研究了急性实验性肝肾损伤家兔(各5只)口服1次依诺沙星后的药代动力学。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二室模型拟会,肝损伤组消除相指... 建立了测定兔血清中依诺沙里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法,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2.9%,最低检出浓度为1.7μg。研究了急性实验性肝肾损伤家兔(各5只)口服1次依诺沙星后的药代动力学。其血药浓度-时间数据用二室模型拟会,肝损伤组消除相指数、消除相半衰期、消除速率常数及清除率4个药代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肾损伤组4个参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果显示肾损伤组对依诺沙星的清除率明显减慢,故肾损伤时有必要减少用药剂量及给药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诺沙星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地区各型肝病肝组织中HDV感染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淋 张永源 +2 位作者 汪由坤 宋佩辉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45-148,共4页
应用直接酶标法对来自全国17个地区的2346份肝组织标本进行了肝内HDAg的检测,1764份HBsAg阳性标本中有167份检出HDAg,检出率为9.47%。各大地区HDAg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肝内HDAg的检出率与病理类型有关,慢性肝病和重症肝炎中HDAg检出... 应用直接酶标法对来自全国17个地区的2346份肝组织标本进行了肝内HDAg的检测,1764份HBsAg阳性标本中有167份检出HDAg,检出率为9.47%。各大地区HDAg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肝内HDAg的检出率与病理类型有关,慢性肝病和重症肝炎中HDAg检出率较高。提示:HDV感染与疾病的活动性及慢性化有关。对HDV与HBV复制关系的研究表明:HDV可以抑制HBV的复制,但两者也可同时复制,其机理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丁肝病毒 乙肝病毒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对野、家鼠型病毒多肽抗原的抗体应答 被引量:1
6
作者 杨东亮 李方和 +3 位作者 沈汉馨 喻植群 宋佩辉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29-232,共4页
应用兔抗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血清及EHF病人血清对野、家鼠型EHF病毒多肽抗原进行免疫识别,发现两型病毒多肽抗原间稍有差异。不同流行地区EHF病人血清大多数可与两型病毒49.6ku(50kd)多肽反应,提示该多肽可能是EHF病毒引起机体抗体... 应用兔抗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血清及EHF病人血清对野、家鼠型EHF病毒多肽抗原进行免疫识别,发现两型病毒多肽抗原间稍有差异。不同流行地区EHF病人血清大多数可与两型病毒49.6ku(50kd)多肽反应,提示该多肽可能是EHF病毒引起机体抗体应答反应的主要抗原成分。并对EHF病人血清中针对两型病毒多肽抗原的抗体检出率与临床病程及病型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热 病毒多肽 抗原 抗体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内HBV DNA原位杂交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永源 鄢璞 +5 位作者 沈汉馨 李淋 汪由坤 石淑仙 宋佩辉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应用生物素标记HBV 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作探针,对129例肝病患者肝组织作原位杂交研究。HBV DNA在慢性活动性肝炎中检出率最高(80.7%),显著高于肝硬化、慢性小叶性肝炎、急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癌组。具有乙肝复制指标阳性患者的肝... 应用生物素标记HBV 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作探针,对129例肝病患者肝组织作原位杂交研究。HBV DNA在慢性活动性肝炎中检出率最高(80.7%),显著高于肝硬化、慢性小叶性肝炎、急性肝炎及原发性肝癌组。具有乙肝复制指标阳性患者的肝细胞内HBV DNA检出率(82.0%)明显高于非复制组(63.0%),P<0.05。本研究观察到;HBB DNA阳性肝细胞与肝细胞坏死灶关系密切,多位于肝细胞坏死灶中间或(和)周边,其中以局灶型分布的HBVDNA阳性肝细胞与肝细胞坏死灶关系密切。提示HBV复制与肝细胞坏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肝细胞 DNA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脓杆菌耐药性及β-内酰胺酶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兴祥 高美英 王以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40-342,共3页
对72 株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 其中42 株检测了β-内酰胺酶及几种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在总DNA和质粒中的情况,并探讨了绿脓杆菌总DNA中不同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与不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 对72 株临床分离的绿脓杆菌进行了药敏试验, 其中42 株检测了β-内酰胺酶及几种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在总DNA和质粒中的情况,并探讨了绿脓杆菌总DNA中不同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与不同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关系。结果显示, 绿脓杆菌有普遍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 在42 株绿脓杆菌中有34 株产β-内酰胺酶, 阳性率80.95% , 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在总DNA中的检出亦有普遍性和多重性的特点, 42 株菌总DNA 中检出PSE-1、TEM-1、SHV-2、OXA-1、OXA-2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2~4种不等, 其中有17 株菌分离到质粒(17/42), 这17株菌的质粒均检出1~2 种β-内酰胺酶基因同源序列不等。从酶基因的类型看,染色体介导的以PSE-1型为主,质粒介导的以TEM-1 型为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性与β-内酰胺酶基因的关系有3 种情况: (1) 与一种特定的β-内酰胺酶基因有关; (2) 与几种β-内酰胺酶基因有关; (3) 与β-内酰胺酶基因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脓杆菌 耐药性 内酰胺酶基因 抗生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389例的病理与临床研究
9
作者 石淑仙 宋佩辉 +1 位作者 沈汉馨 陈炎生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33-134,共2页
本文收集我院1980~1989年间经肝穿刺组织学诊断的389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与病理诊断对比分析,以期为病毒性肝炎的正确诊断分型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病理 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病损的探讨——附122例报告
10
作者 赵登蕴 宋佩辉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70-372,共3页
对19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B超检查,发现合并胆囊病损者122例,发生率为63.2%,其中重症型肝炎占100.0%,慢迁肝占44.4%。对合并胆囊病损者进行B超追踪观察,提示胆囊病变可能系肝炎的继发性损害,且有助于了解肝病的演变和判断预后。本... 对193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B超检查,发现合并胆囊病损者122例,发生率为63.2%,其中重症型肝炎占100.0%,慢迁肝占44.4%。对合并胆囊病损者进行B超追踪观察,提示胆囊病变可能系肝炎的继发性损害,且有助于了解肝病的演变和判断预后。本文对病毒性肝炎合并胆囊病损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超声波诊断 胆道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LAB-ELISA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特异性IgM抗体的初步研究
11
作者 杨东亮 宋佩辉 +1 位作者 李方和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3-235,共3页
应用标记抗生物素-生物索酶联免疫吸咐试验(LAB-ELISA)检测了66份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并与酶免疫染色法(EIA)比较。结果:LAB-ELISA与EIA的阳性血清检出率分别为95.45%和84.84%,其IgM抗体滴度范围分别为1:1000~1:12... 应用标记抗生物素-生物索酶联免疫吸咐试验(LAB-ELISA)检测了66份流行性出血热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并与酶免疫染色法(EIA)比较。结果:LAB-ELISA与EIA的阳性血清检出率分别为95.45%和84.84%,其IgM抗体滴度范围分别为1:1000~1:12800和1:20~1:640,表明LAB-ELISA较EIA敏感。经2-巯基乙醇破坏法及抑制试验证明特异性好。适于基层单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IGM抗体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血浆内毒素含量测定及其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
12
作者 刘军民 宋佩辉 高美英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15-217,共3页
本文用鲎试剂─合成基质偶氮显色法对9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进行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90例病人共检测了238份血浆标本,同时检测30例健康人血浆作为正常对照。血浆内毒素的正常值为50ng/L。88例病人血浆内毒素升高(大于50ng/L... 本文用鲎试剂─合成基质偶氮显色法对9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进行血浆内毒素定量检测。90例病人共检测了238份血浆标本,同时检测30例健康人血浆作为正常对照。血浆内毒素的正常值为50ng/L。88例病人血浆内毒素升高(大于50ng/L)。病人血浆内毒素越高,临床症状及体征越重。在EHF各期内毒素含量不同。在低血压期和少尿期内毒素浓度升高具有显著意义;发热期和多尿期内毒素轻度升高,恢复期内毒素含量正常。结果显示,EHF病人临床特征与血浆内毒素的含量有关。检测EHF病人的内毒素对揭示其发病机理、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毒素 流行性出血热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