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耳鼻咽喉诊治和护理进展
1
作者 鲁才红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7年第3期131-132,共2页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耳鼻咽喉科的诊断治疗技术亦日新月异,专科护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展。笔者通过近3年来专科临床护理千余例病人,复习了有关文献,概述了耳鼻咽喉科与其它各科的联系、耳鼻咽喉科诊断新设备、功能检查的新技...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耳鼻咽喉科的诊断治疗技术亦日新月异,专科护理工作范围不断扩展。笔者通过近3年来专科临床护理千余例病人,复习了有关文献,概述了耳鼻咽喉科与其它各科的联系、耳鼻咽喉科诊断新设备、功能检查的新技术、治疗方法的新术式,并简述了专科护理方面的新内容,如配合功能性检查、各种新术式围手术期的护理、康复护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科 诊治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限制滥用麻黄素类鼻腔减充血剂的建议 被引量:28
2
作者 许庚 顾之燕 +9 位作者 韩德民 黄维国 杨占泉 孔维佳 梁传余 林尚泽 叶非常 陈合新 文卫平 史剑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3年第3期186-188,共3页
我们在鼻科临床中常常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例如: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膜结节状增生导致顽固的鼻阻塞、鼻窦CT基本正常却长期脓涕倒流、内镜鼻窦手术后窦腔开放良好但长期粘膜肿胀和持续窦内积脓……等等[1],其病理学特征为:①鼻粘... 我们在鼻科临床中常常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例如: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膜结节状增生导致顽固的鼻阻塞、鼻窦CT基本正常却长期脓涕倒流、内镜鼻窦手术后窦腔开放良好但长期粘膜肿胀和持续窦内积脓……等等[1],其病理学特征为:①鼻粘膜炎症;②鼻粘膜纤毛系统形态与功能的破坏;③鼻粘膜间质水肿,结缔组织增生甚至鳞状上皮化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素 鼻粘膜病变 血管收缩 药物依赖性 致病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钠对豚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梁勇 钟乃川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9年第5期298-303,共6页
本文以10%水杨酸钠400mg/kg经豚鼠腹腔注射2小时和4天后,进行较系统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并以自身为对照,探讨用药前后水杨酸钠对豚鼠DPOAE的影响。结果发现,用药2小时和4天后,水杨酸钠具有对DPOAE相似的影响作用;... 本文以10%水杨酸钠400mg/kg经豚鼠腹腔注射2小时和4天后,进行较系统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测试,并以自身为对照,探讨用药前后水杨酸钠对豚鼠DPOAE的影响。结果发现,用药2小时和4天后,水杨酸钠具有对DPOAE相似的影响作用;水杨酸钠在低刺激强度下可明显降低DPOAE的测出率;对各频率DPOAE的幅值和阈值分别有降低和升高的作用,前者降低2~6dB,后者升高3~9dB,均以低频为甚;水杨酸钠对DPOAE的潜伏期和增长率无明显影响。提示水杨酸钠主要影响DPOAE的发生过程,而对发生后的DPOAE特性影响不大。通过对水酸钠对耳蜗机械特性影响的分析,认为该结果符合水杨酸钠主要影响耳蜗及毛细胞生理功能的药理学特点,可能为其可逆性耳毒性的耳蜗机制之一,有助于解释耳蜗性聋和耳鸣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钠 畸变产物 耳声发射 中毒性耳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苯乙烯包埋割断技术制备内耳扫描电镜标本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崔江 汪吉宝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7年第4期242-243,共2页
关键词 耳部检查 内耳扫描 标本 电镜标本 苯乙烯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内耳基底乳头毛细胞的透射电镜观察
5
作者 于子龙 汪吉宝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7年第5期304-307,共4页
了解鸡内耳基底乳头毛细胞的超微结构对其电生理及其毛细胞再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为此应用透射电镜对成年鸡内耳基底乳头毛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依据毛细胞的形态、表皮板的大小及其神经分布的特点,可将毛细胞分为:高毛细胞、过... 了解鸡内耳基底乳头毛细胞的超微结构对其电生理及其毛细胞再生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为此应用透射电镜对成年鸡内耳基底乳头毛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依据毛细胞的形态、表皮板的大小及其神经分布的特点,可将毛细胞分为:高毛细胞、过渡型毛细胞和矮毛细胞。从基底乳头的上缘到其下缘,每个毛细胞的静纤毛呈楼梯状增高排列。该文并对毛细胞的表皮板及纤毛在耳蜗生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内 毛细胞 组织学 透射电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诊断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钟乃川 宋江顺 +1 位作者 金晶 段家德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4年第2期71-74,共4页
应用高刺激率ABR对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病例进行测试,其中:①不同发病时间组51例;②同一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动态观察组27例;③发作期组25例缓解期组29例。测试结果表明:①不同发病时间组波V潜伏期及波I-V间期... 应用高刺激率ABR对椎基底动脉短暂缺血性眩晕病例进行测试,其中:①不同发病时间组51例;②同一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动态观察组27例;③发作期组25例缓解期组29例。测试结果表明:①不同发病时间组波V潜伏期及波I-V间期异常率以1~7天者最高,随着发病时间的加长而减小;②同一病人波V潜伏期及波I-V间期发作期明显长于缓解期;③发作期组波V潜伏期及波I-V间期也明显长于缓解期组。说明本测试法不仅可敏感地发现椎基底动脉系缺血所致的损害,且可观察缺血状态的动态变化,脑干缺血程度与发病时间有相关性,是一种可靠而敏感的测试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 临床应用 诊断 发病时间 缺血性 发作期 缓解期 刺激 敏感 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血鼓室 被引量:4
7
作者 汪吉宝 刘邦华 +3 位作者 易星 余青松 师洪 刘世英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6年第2期74-76,共3页
特发性血鼓室是指中耳原因不明的出血而蓄积咖啡色分泌物、鼓膜呈蓝色的临床现象。作者于1991~1994年共诊治特发性血鼓室18耳,经额骨CT扫描、鼓室。乳突探查及组织学检查,其中6耳(33.3%)诊断为胆固醇肉芽肿,1... 特发性血鼓室是指中耳原因不明的出血而蓄积咖啡色分泌物、鼓膜呈蓝色的临床现象。作者于1991~1994年共诊治特发性血鼓室18耳,经额骨CT扫描、鼓室。乳突探查及组织学检查,其中6耳(33.3%)诊断为胆固醇肉芽肿,12耳除中耳有咖啡色液体外,未发现肉芽组织。8例患者对侧耳诊断为一般分泌性中耳炎。病人随访0.5~3年,2耳复发,1耳自愈,15耳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耳疾病 特发性血鼓室 胆固醇肉芽肿 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窦颈内动脉损伤(附5例报告) 被引量:2
8
作者 龚树生 汪广平 +3 位作者 汪吉宝 项济生 赵甲山 张方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7年第5期281-283,共3页
本文报告5例均经颈动脉造影确诊的海绵窦颈内动脉损伤的患者,其中2例假性动脉瘤,3例动静脉瘘性动脉瘤;2例反复出现严重鼻出血,3例未出现鼻出血。文中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认为有头部外伤史和眼部症状者,即使... 本文报告5例均经颈动脉造影确诊的海绵窦颈内动脉损伤的患者,其中2例假性动脉瘤,3例动静脉瘘性动脉瘤;2例反复出现严重鼻出血,3例未出现鼻出血。文中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进行了讨论。认为有头部外伤史和眼部症状者,即使无鼻出血,亦应高度怀疑此病,治疗应以血管介入疗法为主,颈部血管结扎仅应是应急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损伤 鼻窦损伤 海绵窦 颈内动脉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骨鳞部巨大胆脂瘤1例
9
作者 张晓彦 何源萍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4年第1期63-63,共1页
颞骨鳞部巨大胆脂瘤1例张晓彦,何源萍发生在颞骨鳞部近颧突处,并向前下内达翼腭窝的巨大胆脂瘤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44岁,因左侧颞部流脓不止8个月,于1993年5月31日以左“颞骨骨髓炎并瘘管形成”入院。8个... 颞骨鳞部巨大胆脂瘤1例张晓彦,何源萍发生在颞骨鳞部近颧突处,并向前下内达翼腭窝的巨大胆脂瘤实属罕见。现报道如下:患者男性,44岁,因左侧颞部流脓不止8个月,于1993年5月31日以左“颞骨骨髓炎并瘘管形成”入院。8个月前,一次转头时左侧颞部撞于栏杆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 巨大 胆脂瘤 罕见 翼腭窝 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初级听觉神经纤维机械损伤后的轴突再生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建军 汪吉宝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5年第2期120-123,共4页
应用神经组织培养技术,作者成功地观察到机械损伤后听神经纤维的轴突再生反应。选用正常10~16日龄WLS鸡,显微分离听神经节(AG),离断其双极神经突起后连续培养120小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生长晕并测量其宽度。结果... 应用神经组织培养技术,作者成功地观察到机械损伤后听神经纤维的轴突再生反应。选用正常10~16日龄WLS鸡,显微分离听神经节(AG),离断其双极神经突起后连续培养120小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神经生长晕并测量其宽度。结果显示,神经胶质和纤维细胞构成培养早期生长晕的主要成分并可见细胞迁移。24小时可见轴突生长,具有双折光性。72~96小时增幅明显,120小时生长减缓。作者认为,机械分离致使听神经元双极突起断裂,由此诱发神经修复过程。合成培养基为轴突再生提供外源性促生长因子。AG组织中非神经元细胞的增殖与迁移对轴突再生,具有诱向和营养双重作用。本文为听神经损伤后的形态修复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 轴突再生 组织培养 神经纤维 损伤
全文增补中
听性脑干慢负相反应(SN10)的实验研究
11
作者 周绪红 钟乃川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994年第1期19-22,共4页
应用具有频率特性的Logon刺激声诱发听性脑干慢负相反应(SN10),探讨了纯音听阈、Logon行为阈及SN10反应阈之间的关系。实验分三组:①正常组30耳;②平坦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40耳;③陡降型感音神经性听力... 应用具有频率特性的Logon刺激声诱发听性脑干慢负相反应(SN10),探讨了纯音听阈、Logon行为阈及SN10反应阈之间的关系。实验分三组:①正常组30耳;②平坦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40耳;③陡降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40耳。研究结果表明:①正常组及平坦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组之SN10反应阈在Logon行为阈上10~13dB,在纯音听阈上26~28dB;②以SN10反应阈来预估Logon行为阈,95%的Logon行为阈理论值在实测值±10dB以内,99%的Logon行为阈理论值在实测值±15dB以内;③如果相邻两倍频SN10反应阈差值≥10dB时,可初步判断其听力图型为陡降型;④SN10潜伏期-强度函数曲线及振幅-强度函数曲线符合ABR一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脑干 行为 反应 纯音听阈 平坦型 正常 理论值 实测值 频率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