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抗β受体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廖玉华 涂源淑 +1 位作者 李淑莉 彭又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应用免疫转印法研究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心肌抗体,发11例患者抗心肌细胞膜66.47ku肽类抗体阳性,20例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P<0.01)。Betaloc(倍他乐克)抑制试验发现,Betaloc可以抑制该抗体介导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 应用免疫转印法研究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心肌抗体,发11例患者抗心肌细胞膜66.47ku肽类抗体阳性,20例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P<0.01)。Betaloc(倍他乐克)抑制试验发现,Betaloc可以抑制该抗体介导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本文提示抗心肌细胞膜66.47ku肽类抗体是抗心肌β受体抗体,用免疫转印法检测抗心肌β受体抗击体,对DCM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Betaloc对DCM患者心肌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心肌病 充血性 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源性支气管哮喘儿童的免疫学指标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吴健民 黄绍敏 +1 位作者 张君祥 刘彼息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5-48,共4页
本文对32例内源性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等17项免疫指标的检测。其结果:患儿组IgA 930.0±510.0mg/L,IgG 12.2±3.6mg/L,补体C31308.0±257.8mg/L,C4333.1±85.8 mg/L,均比对... 本文对32例内源性支气管哮喘患儿进行了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补体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等17项免疫指标的检测。其结果:患儿组IgA 930.0±510.0mg/L,IgG 12.2±3.6mg/L,补体C31308.0±257.8mg/L,C4333.1±85.8 mg/L,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而IgD 110.6±122.7mg/LIgE 3444.7±1878.1 μg/L以及CIC、IgG-CIC、IgE-CIC均比对照组明显升高。细胞免疫方面,患儿组OKT_3^+和Et百分率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小儿内源性哮喘的发生不但与Ⅰ、Ⅱ型变态反应有关,而且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儿童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磁性细胞分选技术阴性选择法分离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一荣 吴健民 邹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23-425,427,共4页
目的 :从健康献血者和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病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出高纯度、高存活率的嗜酸性粒细胞。方法 :采用磁性细胞分选技术的阴性选择法分离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并检测分离后嗜酸性粒细胞的纯度、存活率 ,计算其回收率。结果 :①... 目的 :从健康献血者和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病人的外周血中分离出高纯度、高存活率的嗜酸性粒细胞。方法 :采用磁性细胞分选技术的阴性选择法分离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并检测分离后嗜酸性粒细胞的纯度、存活率 ,计算其回收率。结果 :①健康献血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回收率为 6 9.7%± 6 .8% ,存活率 95 .4%± 1.8% ,纯度为 90 .7%± 4.3% ;②哮喘等变态反应性疾病病人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回收率为 6 0 .4%± 5 .4% ,存活率为 96 .1%± 0 .7% ,纯度为 92 .6 %± 5 .1%。结论 :采用磁性细胞分选技术的阴性选择法 ,能从外周血中分离出高纯度、高存活率的嗜酸性粒细胞 ,因此该方法是一种高效的分离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的免疫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微球 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磁性细胞分选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细菌在肠梗阻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龙跃平 肖谷欣 +1 位作者 戴立人 向友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58-60,87,共4页
本实验以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观察肠道细菌在肠梗阻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肠梗阻后24h肠道细菌移位率达86%,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肠道脱污染及口饲去氧胆酸盐可显著降低细菌移位率及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 本实验以Wistar大鼠为动物模型,观察肠道细菌在肠梗阻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肠梗阻后24h肠道细菌移位率达86%,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明显升高;肠道脱污染及口饲去氧胆酸盐可显著降低细菌移位率及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减轻肠粘膜病损。文中就此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肠梗阻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伤三号抗绿脓杆菌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易传勋 辛时林 +8 位作者 张一鸣 戴立人 王家桢 周文东 冯晓玲 彭冲 向友华 邓道济 张爱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1期70-73,共4页
近年来,我们对中药烧伤三号抗绿脓杆菌感染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烧伤三号比磺胺米隆对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增强,用药后转阴时间前者为7.69±1.56d,后者为8.81±1.36d,均数差异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P<O.00... 近年来,我们对中药烧伤三号抗绿脓杆菌感染进行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证明,烧伤三号比磺胺米隆对绿脓杆菌的抑菌效果明显增强,用药后转阴时间前者为7.69±1.56d,后者为8.81±1.36d,均数差异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意义(P<O.00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变形杆菌亦有一定的抑菌作用。且无毒副作用。是一种有显著疗效的抗绿脓杆菌等感染的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磺胺类 绿脓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蛋白含量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泽川 黄华芳 +1 位作者 熊开钧 刘彼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2年第4期218-220,共3页
为探讨人体血浆蛋白含量的测定在评价病毒性肝炎的病情轻重、预后、病变的活动性和鉴别诊断,我们对93例病毒性肝炎同时进行八项血浆蛋白含量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和讨论。一般资料一、病例选择:93例病毒性肝炎中急性25例,慢性迁延型21例... 为探讨人体血浆蛋白含量的测定在评价病毒性肝炎的病情轻重、预后、病变的活动性和鉴别诊断,我们对93例病毒性肝炎同时进行八项血浆蛋白含量的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和讨论。一般资料一、病例选择:93例病毒性肝炎中急性25例,慢性迁延型21例,慢性活动型28例,慢性重症型1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血浆蛋白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HCV检测质控血清的制备及其有关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方和 吴健民 +3 位作者 徐志学 张延秋 代立人 郝连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抗体 血清学诊断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性痴呆载脂蛋白E∈4等位基因及血脂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朱励 崔天盆 童萼塘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50-352,共3页
为探讨载脂蛋白 E(apo E)外显子 4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 (VD)的关系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PCR- RFL P)检测 49例 VD患者和 10 8例同龄对照 ,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发现 VD组Apo Eε4等位基因频率 (0 .2... 为探讨载脂蛋白 E(apo E)外显子 4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痴呆 (VD)的关系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结合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 (PCR- RFL P)检测 49例 VD患者和 10 8例同龄对照 ,同时检测血脂水平。结果发现 VD组Apo Eε4等位基因频率 (0 .2 14)明显高于对照 (P <0 .0 1)。 VD组血清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C)和 apo B高于对照组 (P <0 .0 1)。提示 Apo Eε4等位基因可能是 VD的危险因子 ,其机理为ε4可能引起比较顽固的高脂血症 ,从而加速动脉硬化提高 VD患病机率。对于有高脂血症的中老年患者 ,如果具有 apo Eε4等位基因 ,应在降血脂治疗以及针对其他危险因素的干预上采取更有力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性痴呆 载脂蛋白E 等位基因 血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