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剖宫产出血防治的探讨 被引量:20
1
作者 赵虹 李慰玑 朱鹤珍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25-327,共3页
1983年1月~1992年12月我科共行剖宫产4731例,出血量≥500ml者374例,出血率7.90%,是同期阴道分娩出血率2.25%(193/8577)的3.5倍。引起剖宫产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235例,62.83%)、前置胎盘(69例,18.45%)、子... 1983年1月~1992年12月我科共行剖宫产4731例,出血量≥500ml者374例,出血率7.90%,是同期阴道分娩出血率2.25%(193/8577)的3.5倍。引起剖宫产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235例,62.83%)、前置胎盘(69例,18.45%)、子宫切口撕裂(35例,9.36%)。在374例中,7例因出血无法控制行子宫切除术(1.87%),本组无产妇死亡。结合本组资料,对剖宫产出血的主要原因及其防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 预防 治疗 剖腹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陈新民 彭志勇 +4 位作者 李晴 曾邦雄 刘俊杰 张小芳 郝培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55-156,159,共3页
39例人工流产患者,术前无明显的心肺疾患,应用异丙酚2.5mg/kg,术中记录异丙酚的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表明,异丙酚起效快(29.54±5.77)s,作用时效短,睁眼时间为(6.81±2.69)min,... 39例人工流产患者,术前无明显的心肺疾患,应用异丙酚2.5mg/kg,术中记录异丙酚的起效时间和恢复时间。结果表明,异丙酚起效快(29.54±5.77)s,作用时效短,睁眼时间为(6.81±2.69)min,苏醒迅速。但异丙酚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术中需加强监测与管理。认为异丙酚可作为人工流产术的麻醉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人工流产 临床应用 麻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佳蓉片治疗更年期综合征30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武小文 胡引珍 +3 位作者 郭荣 罗丽兰 林美华 姜惠中 《医药导报》 CAS 1999年第4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佳蓉片 更年期综合征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卵泡期子宫卵巢血流的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苏晓文 王绍海 丁玉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70-371,共2页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卵泡期子宫卵巢血流的观察苏晓文①王绍海②丁玉莲本研究通过观察卵泡期子宫卵巢动脉血流阻力的变化,进一步了解盆腔血流状况在黄体功能不全(LPD)中的改变,并探求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CD...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对黄体功能不全患者卵泡期子宫卵巢血流的观察苏晓文①王绍海②丁玉莲本研究通过观察卵泡期子宫卵巢动脉血流阻力的变化,进一步了解盆腔血流状况在黄体功能不全(LPD)中的改变,并探求经阴道彩色多普勒(TVCD)在LPD的辅助诊断作用。1资料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 彩色多普勒 卵巢血流 黄体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7例黄体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峰 李慰玑 舒家振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64-65,68,共3页
1990~1992年对97例经基础体温测定示黄体功能不全(LPD)的不孕不育患者,测定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及催乳素(PRL)水平。结果显示:黄体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LH及FSH值与对照组无显... 1990~1992年对97例经基础体温测定示黄体功能不全(LPD)的不孕不育患者,测定血清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激素(FSH)及催乳素(PRL)水平。结果显示:黄体功能不全患者的血清LH及FSH值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而血清PRL值明显高于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认为高血清PRL与黄体功能不全有关。对黄体功能不全不孕不育患者测定血清PRL值,对寻找病因、指导治疗很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症 女性 催乳素 黄体功能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正常中期妊娠血流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苏晓文 穆罕默德 +1 位作者 孙永玉 丁玉莲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46-248,共3页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CDFI)测定 312例正常中期妊娠孕妇脐动脉 (UA)、胎儿大脑中动脉 (MCA)、胎儿腹主动脉 (AA)及子宫动脉 (U T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 (S)、舒张末期速度 (D)、S/D比值、阻力指数 (RI)和搏动指数 (PI)。结果显示 MCA...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 (CDFI)测定 312例正常中期妊娠孕妇脐动脉 (UA)、胎儿大脑中动脉 (MCA)、胎儿腹主动脉 (AA)及子宫动脉 (U TA)的收缩期峰值速度 (S)、舒张末期速度 (D)、S/D比值、阻力指数 (RI)和搏动指数 (PI)。结果显示 MCA的检出较其它血管困难 ,但随孕周而检出递增。多数动脉的速度参数随孕周而升高 ,阻力参数随孕周而递减 ,与孕周相关关系有显著意义 (P<0 .0 5 ) ,而 MCA中 D随孕周变化不明显 (P>0 .0 5 ) ,其阻力值随孕周有升高倾向。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U A的 D和 S/D、MCA的 S和 RI、AA的 S及 UTA的 RI等参数与孕周关系密切。因此认为正常中期妊娠的子宫、胎盘及胎儿血流动力学有其变化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期妊娠 多普勒超声 血流参数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IFA等三项试验联合筛选孕妇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牛安欧 吴正兰 +2 位作者 H.Hlobil 朱红刚 龚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7-38,共2页
用DIFA初筛检测197例武汉地区非选择性孕妇,其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8.12%(16/197);阳性者用IFT—IgG复查,阳性符合率为93.75%,即阳性率为7.61%(15/197),15例阳性者的滴度分别为1:164例,1:649例,≥1:10242例;DIFA阳... 用DIFA初筛检测197例武汉地区非选择性孕妇,其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8.12%(16/197);阳性者用IFT—IgG复查,阳性符合率为93.75%,即阳性率为7.61%(15/197),15例阳性者的滴度分别为1:164例,1:649例,≥1:10242例;DIFA阳性者还用Toxo-IgG/IgA/IgM-ISAGA检测,有2例IgA和IgM均为阳性。其中1例IgA1:64(+)、IgM1:16384(+)为急性弓形虫感染件发葡萄胎。DIFA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适用于孕妇弓形虫感染初筛的好方法,为达到优生优育监测弓形虫感染的目的,而采用DIFA、IFT-IgG、Toxo-IgG/IgA/IgM联合测试是较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感染 孕妇 免疫固相凝集 免疫吸附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闵洁 林美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30例宫颈癌、 30例宫颈炎、 8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 HCMV早期 (IE)、晚期 (L)基因片段、 HCMV79- aa ORF癌基因及 HPV16、 18、 32、 5 2 b、 5 8型 DNA。结果表明 :除 HCMV L 基因外 ,以上各基因在宫颈癌...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 30例宫颈癌、 30例宫颈炎、 8例正常宫颈组织标本中 HCMV早期 (IE)、晚期 (L)基因片段、 HCMV79- aa ORF癌基因及 HPV16、 18、 32、 5 2 b、 5 8型 DNA。结果表明 :除 HCMV L 基因外 ,以上各基因在宫颈癌组之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宫颈炎组 ,且宫颈癌组 IE和 L 基因、HPV高危型和 HCMV同时感染的比值比 (OR)分别高于 IE或 L 基因、HPV高危型或 HCMV单独感染的 OR值之和。提示人巨细胞病毒与宫颈癌的发生有关 ,可通过其 IE基因启动、激活 HPV的致癌作用 ,HCMV79- 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乳头瘤病毒 聚合酶链反应 宫颈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氧水声学造影在宫腔粘连诊治上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丁玉莲 苏晓文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402-403,共2页
应用双氧水宫腔声学造影检查了24例人工流产后闭经患者,结果22例为宫腔粘连,确诊率为91.7%。经术后半年内随诊,22例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有效率为100%。此法操作简便,直观感强,对宫腔粘连既有诊断作用,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文... 应用双氧水宫腔声学造影检查了24例人工流产后闭经患者,结果22例为宫腔粘连,确诊率为91.7%。经术后半年内随诊,22例患者月经均恢复正常,有效率为100%。此法操作简便,直观感强,对宫腔粘连既有诊断作用,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文中介绍了宫腔粘连的声像图表现和声学造影方法。最后讨论了用3%双氧水宫腔声学造影原理、应用价值和宫颈粘连的声像图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双氧水 超声波诊断 人工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孕妇女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义 罗丽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73-74,共2页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不孕症 女性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早期剥离1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陶幼慈 李慰玑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407-409,共3页
对119例胎盘早期剥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其最常见的诱因,患者易并发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各种感染、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早产,与同期正常产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提高早期诊断率、及... 对119例胎盘早期剥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提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其最常见的诱因,患者易并发产后出血、子宫胎盘卒中、各种感染、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早产,与同期正常产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提高早期诊断率、及时补足血容量、迅速结束分娩、及时诊治并发症是抢救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临床分析 剥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移位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玉莲 何建平 苏晓文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332-334,共3页
应用超声显像动态观察了468例孕妇,这些病饲在孕16~27周时胎盘均有不同程度前置,分娩时初孕组仅11.5%前置,经孕组为42.6%,说明妊娠过程中胎盘有移位情况存在。观察结果还表明:初孕组胎盘移位率(88.5%)显著高于经孕组(54.5%),两组... 应用超声显像动态观察了468例孕妇,这些病饲在孕16~27周时胎盘均有不同程度前置,分娩时初孕组仅11.5%前置,经孕组为42.6%,说明妊娠过程中胎盘有移位情况存在。观察结果还表明:初孕组胎盘移位率(88.5%)显著高于经孕组(54.5%),两组病例后壁胎盘移位率(81.8%,45.8%)均显著低于前壁胎盘(96.2%,74.5%)(P<0.01)。本文还讨论了两组病例胎盘移位率差异的原因及B超定位诊断前置胎盘的时间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显像 前置胎盘 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在胎膜早破孕妇母血、羊水、脐血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邓飞涛 鲁秋云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547-549,共3页
分别采用放免法和ELISA法测定2组孕妇羊水和母血、脐血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产后行胎膜病理检 查。结果表明:胎膜早破组母血、脐血和羊水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破膜时间延长和胎膜病检炎 ... 分别采用放免法和ELISA法测定2组孕妇羊水和母血、脐血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产后行胎膜病理检 查。结果表明:胎膜早破组母血、脐血和羊水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破膜时间延长和胎膜病检炎 症程度加重,母血和羊水 IL-6水平逐步升高(P<0.01);胎膜早破孕妇,抗生素组较非抗生素组母血、羊水IL-6水平 显著降低(P<0.01)。比较监测绒毛羊膜炎各指标和方法的临床价值发现:采用ELISA法测母血IL-6是早期监测胎膜 早破孕妇发生绒毛羊膜炎的一种较敏感、方便的方法和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膜早破 绒毛羊膜炎 白细胞介素6 孕妇 母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晚期妊娠引产对胎盘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欧阳为相 王泽华 杨秀萍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75-476,共2页
为了评价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中、晚期妊娠(简称中孕及晚孕)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对胎儿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双育法,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晚孕对照组用安慰剂,中孕对照组用利凡诺)终止妊娠后胎盘大体解剖、光镜结构变化,观察米索前列醇... 为了评价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用于中、晚期妊娠(简称中孕及晚孕)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对胎儿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双育法,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晚孕对照组用安慰剂,中孕对照组用利凡诺)终止妊娠后胎盘大体解剖、光镜结构变化,观察米索前列醇用于晚孕促宫颈成熟及引产对胎盘结构的影响;同时也观察比较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终止中孕时对胎盘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米索前列醇能较快地促进宫颈成熟并在短时间促发临产,也可较快地致中孕引产而分娩有生机儿。所娩出胎盘胎膜完整,胎盘组织无明显出血灶。光镜观察,该药不致绒毛水肿、滋养细胞及蜕膜组织变性坏死,绒毛无明显结节形成细胞出芽。但见绒毛干及绒毛血管不同程度扩张、绒毛膜板有不同程度炎性细胞浸润,此种改变属正常生理反应及(或)良性药理效应.不影响胎盘生理功能,对胎儿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索前列醇 妊娠 胎盘 引产 药物引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外周血中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的产前基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邹丽 朱剑文 +1 位作者 徐可树 张会军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9-340,343,共3页
为探讨母血中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 (NRBC)行产前基因分析的可行性 ,对 45名孕妇外周血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 ,显微操作获取单个 NRBC,A组 2 4例进行引物延伸预扩增 (PEP) ,后行 Y染色体特异性 DYZ1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 ,B组 2 1例... 为探讨母血中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 (NRBC)行产前基因分析的可行性 ,对 45名孕妇外周血行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 ,显微操作获取单个 NRBC,A组 2 4例进行引物延伸预扩增 (PEP) ,后行 Y染色体特异性 DYZ1基因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 ,B组 2 1例直接进行 Y染色体特异性 DYZ1基因的 PCR。发现 45名孕妇中有 2 4名检出 NRBC,A组中男胎符合率为 70 % ,总符合率为 83.3% ,B组则均未扩增到 PCR产物。提示用母血中单个胎儿 NRBC经 PEP- PCR法行产前基因分析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外周血 单个胎儿有核红细胞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抗大鼠孕卵着床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晓艳 胡伦颖 高秉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29-331,共3页
观察了大鼠妊娠第1 d 或第1、2 d 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着床的影响和用药后不同时间子宫内膜和卵巢黄体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 (1) 大鼠妊娠第1 d 皮下注射米非司酮10 m g/kg 可完全抗着床; (2) 妊娠第1 d... 观察了大鼠妊娠第1 d 或第1、2 d 应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着床的影响和用药后不同时间子宫内膜和卵巢黄体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 (1) 大鼠妊娠第1 d 皮下注射米非司酮10 m g/kg 可完全抗着床; (2) 妊娠第1 d 或第1、2 d 给予米非司酮致妊娠第8 d 子宫内膜、黄体呈现不同程度空泡变性; (3) 完全抗着床剂量用药后36 h 子宫内膜超微结构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变。提示:米非司酮对大鼠具有较强的抗着床作用,用药后子宫内膜细胞变性及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能是米非司酮抗鼠孕卵着床作用发生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着床 大鼠 形态学 抗着床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剖宫产对母婴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何建平 李慰玑 刘彼息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A01期17-20,共4页
剖宫产(Ⅰ组)与阴道分娩(Ⅱ组)对母婴免疫因子含量影响相比,二组产后母体含量均高于产前,其中IgG含量Ⅰ组明显高于Ⅱ组。二组新生儿免疫因子含量均低于产前母体含量,且Ⅰ组更低于Ⅱ组。认为阴道分娩无特殊创面母体不常规用抗生素,剖宫... 剖宫产(Ⅰ组)与阴道分娩(Ⅱ组)对母婴免疫因子含量影响相比,二组产后母体含量均高于产前,其中IgG含量Ⅰ组明显高于Ⅱ组。二组新生儿免疫因子含量均低于产前母体含量,且Ⅰ组更低于Ⅱ组。认为阴道分娩无特殊创面母体不常规用抗生素,剖宫产后则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新生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而剖宫产的新生儿免疫功能更低下,应作为高危儿对待,必要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剖宫产 免疫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晓艳 胡伦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低剂量米非司酮 2 5mg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及可接受性。方法 :征集无保护同房或避孕措施失败后 72h内来院就诊的健康妇女 10 0例 ,单次口服米非司酮 2 5mg ,服药后按时随访并观察药物副反应及下次月经情况 ,保证月经复... 目的 :探讨一次性低剂量米非司酮 2 5mg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及可接受性。方法 :征集无保护同房或避孕措施失败后 72h内来院就诊的健康妇女 10 0例 ,单次口服米非司酮 2 5mg ,服药后按时随访并观察药物副反应及下次月经情况 ,保证月经复潮前禁欲或采用避孕套。结果 :根据Dixon方法计算 ,预期妊娠数为 8 845 ,实际妊娠数为 2 ,避孕有效率为 77 4%。实际妊娠与预期妊娠相比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小剂量米非司酮 2 5mg用于紧急避孕是非常简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避孚紧急避孕 避孕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妊娠期胎儿窘迫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夏革清 孙永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7-338,共2页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与妊娠期胎儿窘迫的关系 ,根据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选择 2 6例妊娠期胎儿窘迫的孕妇( 组 ) ,用 Griess法测母体血清及脐动脉血浆中亚硝酸盐浓度 ,并与正常胎儿的孕妇 ( 组 )比较。两组均为足月妊娠。结果发现 : 组母体... 为了探讨一氧化氮与妊娠期胎儿窘迫的关系 ,根据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选择 2 6例妊娠期胎儿窘迫的孕妇( 组 ) ,用 Griess法测母体血清及脐动脉血浆中亚硝酸盐浓度 ,并与正常胎儿的孕妇 ( 组 )比较。两组均为足月妊娠。结果发现 : 组母体血及脐动脉血中 NO2 - 浓度分别为 (2 2 .75± 10 .48)、 (2 0 .39± 13.5 1)μmol/ L ,显著低于 组[(74.82± 45 .36 )、 (6 1.42± 2 6 .0 7) μmol/ L],同时两组的母体血及胎儿脐动脉血 NO2 -浓度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12、0 .840。说明妊娠期胎儿窘迫时 NO水平较正常显著下降 ,提示 NO下降可能与慢性胎儿窘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妊娠 胎儿窘迫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oula式分娩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
作者 梅腊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8年第6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分娩 DOULA式分娩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