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 被引量:19
1
作者 朱长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125-130,共6页
近年来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证明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内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神经回路。例如,除了已知的皮质—纹状体—皮质回路外,还有丘脑—皮质—丘脑回路^(21),下丘脑室旁核—迷走神经复合体—室旁核回路^(39,46),下橄榄核—小脑皮质... 近年来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证明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内存在着各种形式的神经回路。例如,除了已知的皮质—纹状体—皮质回路外,还有丘脑—皮质—丘脑回路^(21),下丘脑室旁核—迷走神经复合体—室旁核回路^(39,46),下橄榄核—小脑皮质—小脑深核—下橄榄核回路^(5),脊髓后角—后索核—脊髓后角回路^(6)及各脑部内固有的短程神经回路,周围神经交感感受环^(43)和椎前交感神经节与胃肠道肌间神经丛间的回路等。这是神经系统结构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完善性的重要标志和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体液 脑组织 脑脊液 触液神经元 室管膜细胞 下丘脑 间脑 回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垂体内5-羟色胺的免疫电镜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朱长庚 刘庆莹 +2 位作者 彭宣林 魏英 蔡秋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5-27,共3页
本文用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大鼠神经垂体内5-HT的超微结构分布。结果表明:神经垂体内的5-HT免疫反应产物定位于神经末梢的大颗粒囊泡内、小透亮囊泡表面和线粒体外膜。有时,垂体细胞胞浆也呈5-HT免疫反应阳性。5-HT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末... 本文用免疫电镜方法研究了大鼠神经垂体内5-HT的超微结构分布。结果表明:神经垂体内的5-HT免疫反应产物定位于神经末梢的大颗粒囊泡内、小透亮囊泡表面和线粒体外膜。有时,垂体细胞胞浆也呈5-HT免疫反应阳性。5-HT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末梢分布于毛细血管周围和垂体细胞附迈。本文首次报道含5-HT的神经末梢可与非5-HT神经末梢形成对称性轴-轴突触。其中,5-HT末梢为突触前成分。本文结果提示:神经垂体内的5-HT不仅可通过非突触方式而且可通过突触方式释放,参与神经内分泌功能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垂体 免疫电镜 血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叶加压素在下丘脑的分布和释放途径及失水对正中隆起中后叶加压素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陈阿青 朱长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2-78,共7页
我们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ICC)对大白鼠下丘脑中加压素(VP)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作了较详细研究。观察到VP阳性神经元存在于下丘脑室旁核(PVN)各亚核、视上核(SON)、交叉上核(SCN)、室周核(PN)及一些附属核团,包括环状核(CN)、交叉后核(R... 我们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ICC)对大白鼠下丘脑中加压素(VP)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作了较详细研究。观察到VP阳性神经元存在于下丘脑室旁核(PVN)各亚核、视上核(SON)、交叉上核(SCN)、室周核(PN)及一些附属核团,包括环状核(CN)、交叉后核(RCN)、下丘脑外侧核(HLN)、穹窿周围核(PFN)。且发现一特殊的VP阳性胞体聚集区—很可能是多巴胺神经元聚集区A_(14)中的细胞,位于第三脑室侧壁中1/3段两侧,腹内侧核背侧。本文首次观察到在PVN和SON之间有VP阳性的神经纤维相联系。ICC和免疫电镜研究进一步证明在正中隆起外带存在VP阳性纤维,含大颗粒囊泡的VP末梢紧邻门脉毛细血管。将HRP注入第四脑室用HRP逆行追踪与ICC方法相结合,在PVN中观察到双标细胞,与直接用ICC法所见VP阳性轴突伸入第三脑室腔的结果一致。说明PVN中存在接触脑脊液神经元。干渴动物正中隆起的内、外带中的VP免疫反应明显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免疫细胞化学 后叶加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