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6-二磷酸果糖治疗心血管病近况 被引量:1
1
作者 马建群 朱玉琴 《医药导报》 CAS 1995年第2期71-72,共2页
报道1,6-二磷酸果精对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心率失常、休克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近况.
关键词 FDP 二磷酸果糖 心脏血管疾病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房起搏对麻醉犬血液动力学参数及心血管活性物质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邱汉婴 王海鱼 +1 位作者 李迪俊 毛焕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086-1086,1130,共2页
关键词 心动过缓 室房起搏 血液动力学 ANF Ang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抗β受体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廖玉华 涂源淑 +1 位作者 李淑莉 彭又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应用免疫转印法研究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心肌抗体,发11例患者抗心肌细胞膜66.47ku肽类抗体阳性,20例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P<0.01)。Betaloc(倍他乐克)抑制试验发现,Betaloc可以抑制该抗体介导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 应用免疫转印法研究20例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血清中抗心肌抗体,发11例患者抗心肌细胞膜66.47ku肽类抗体阳性,20例正常人血清均为阴性(P<0.01)。Betaloc(倍他乐克)抑制试验发现,Betaloc可以抑制该抗体介导的心肌细胞毒性反应。本文提示抗心肌细胞膜66.47ku肽类抗体是抗心肌β受体抗体,用免疫转印法检测抗心肌β受体抗击体,对DCM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Betaloc对DCM患者心肌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心肌病 充血性 免疫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氯地平抗兔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建林 毛焕元 +3 位作者 周顺长 罗湘 李斌 陈美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的抗动脉粥样硬化 (AS)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 3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对照组、模型组、硝苯地平治疗组、氨氯地平治疗组 ,每组 8只兔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 +硝苯地平、高脂饲料 +氨氯地平喂养 ... 目的 观察氨氯地平的抗动脉粥样硬化 (AS)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将 32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对照组、模型组、硝苯地平治疗组、氨氯地平治疗组 ,每组 8只兔分别给予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高脂饲料 +硝苯地平、高脂饲料 +氨氯地平喂养 6 0d ,试验前、中、后测定血浆和红细胞的脂质、脂质过氧化物、红细胞膜流动性 (M Flu)、血浆内皮素 (ET)、全血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以及血小板聚集率 (PAR)水平 ,实验后取心脏、主动脉、肝脏作组织生化和病理学检查。结果 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作用类似 ,可降低血中ET、PAF水平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 ,减少肝脏、主动脉以及红细胞膜胆固醇含量 ,抑制血液和组织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和红细胞的功能 ,调整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表型并抑制其增殖 ,降低血小板聚集活性。结论 氨氯地平和硝苯地平具有显著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 动脉粥样硬化 家兔 治疗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对动脉内皮损伤后血管壁t-PA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大主 宋建新 +3 位作者 曹林生 冯义柏 曾秋棠 毛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和方法:观察动脉损伤后血管壁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浓度的变化以及分化诱导剂维甲酸对其影响。结果:动脉内皮损伤后1周,血管t-PA浓度达高峰,此后持续下降,但直至术后4周仍高于正常血管。用维甲酸后,尽管术后1... 目的和方法:观察动脉损伤后血管壁中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浓度的变化以及分化诱导剂维甲酸对其影响。结果:动脉内皮损伤后1周,血管t-PA浓度达高峰,此后持续下降,但直至术后4周仍高于正常血管。用维甲酸后,尽管术后1、2周血管t-PA水平仍高于正常,但于第4周恢复正常,而且t-PA水平各期均低于未用药损伤血管。结论:促进平滑肌细胞的分化能抑制在体平滑肌细胞t-P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成形术 T-PA 维甲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甘油三酯合并低HDL血症患者PGI_2生物活性的研究
6
作者 李景东 戴闺柱 +4 位作者 冯宗忱 王淳本 杨焰 魏文宁 周本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167-169,共3页
为探讨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与前列环素(PGI2)生物活性改变间的相互关系,选择65例高TG合并低HDL血症患者,以PGI2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作为PGI2生物活性的指标,观察了其对PGI2生物... 为探讨甘油三酯(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与前列环素(PGI2)生物活性改变间的相互关系,选择65例高TG合并低HDL血症患者,以PGI2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作为PGI2生物活性的指标,观察了其对PGI2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高TG合并低HDL血症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在10、20、50min时分别为(69.8±21.5)%、(47.5±25.0)%、(26.7±23.3)%,而对照组分别为(77.2±17.3)%、(60.7±26.1)%、(36.0±15.6)%,P<0.05或<0.01,表明高TG合并低HDL血症时对PGI2生物活性的稳定作用明显降低(P<0.01)。提示HDL对PGI2的稳定作用是由于其延长了PGI2的半寿期,而高TG血症可能通过使HDL降低而间接地影响PGI2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脂蛋白类 高密度 前列腺素X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葛碱对心肌去甲肾上腺素出胞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彦周 冯义柏 +3 位作者 黄恺 毛焕元 曾繁典 胡崇家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研究蝙蝠葛碱对心肌去甲肾上腺素(NE)出胞释放的药理作用。方法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电刺激时豚鼠离体灌注心脏流出液的NE含量。结果不加实验条件时第1次电刺激(S1)与第2次电刺激(S2)所引起的NE释放量无... 目的研究蝙蝠葛碱对心肌去甲肾上腺素(NE)出胞释放的药理作用。方法用高压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电刺激时豚鼠离体灌注心脏流出液的NE含量。结果不加实验条件时第1次电刺激(S1)与第2次电刺激(S2)所引起的NE释放量无差别(P>0.05),蝙蝠葛碱(30μmolL-1)、维拉帕米(5μmolL-1)明显减少S2引起的NE释放(P<0.01,P<0.05);组间比较,蝙蝠葛碱组、维拉帕米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蝙蝠葛碱组与维拉帕米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结论蝙蝠葛碱具有抑制心肌去甲肾上腺素出胞释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去甲肾上腺素 出胞释放 生物碱 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蝙蝠葛碱对豚鼠缺氧心脏释放去甲肾上腺素量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张彦周 冯义柏 +3 位作者 黄恺 毛焕元 曾繁典 胡崇家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为探讨蝙蝠葛碱(Dau)对缺氧心脏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的影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不同缺氧条件下豚鼠离体心脏流出液中NE含量.结果显示:Dau组(n=13)停灌时心脏NE释放显著低于对照组(n=11,P... 为探讨蝙蝠葛碱(Dau)对缺氧心脏去甲肾上腺素(NE)释放的影响,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测定不同缺氧条件下豚鼠离体心脏流出液中NE含量.结果显示:Dau组(n=13)停灌时心脏NE释放显著低于对照组(n=11,P<0.01);在低氧灌注,低氧酸性灌注及低氧高钾灌注电刺激时,Dau组(n=12-13)心脏NE释放明显低于对照组(n=11-12,P<0.001).表明Dau可抑制缺氧心脏NE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蝙蝠葛碱 抗心律失常药 心脏 去甲肾上腺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甙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犬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9
作者 代友平 蒋树芝 +1 位作者 唐国华 于世龙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0-212,218,共4页
造成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静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心肌梗塞面积和梗塞程度,以评估人参皂甙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人参皂甙能提高SOD、CA... 造成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测定静脉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心肌梗塞面积和梗塞程度,以评估人参皂甙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人参皂甙能提高SOD、CAT活性(P<0.05),明显降低静脉血中LPO含量(P<0.05),缩小心肌梗塞范围,减轻心肌梗塞程度.提示:人参皂甙对犬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心肌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甙 心肌再灌注损伤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高血压及其生化因子的变化 被引量:8
10
作者 戴军 毛焕元 +4 位作者 周本财 郭和平 梁丛俊 李明慧 陈子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4期200-202,共3页
对40例血压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子女做运动负荷试验表明,14例出现运动触发性高血压[≥30/12.6kPa(225/95mmHg)],其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索Ⅰ(AngⅠ)、血浆5-羟吲哚类物质浓度运动后均较正常血压... 对40例血压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子女做运动负荷试验表明,14例出现运动触发性高血压[≥30/12.6kPa(225/95mmHg)],其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索Ⅰ(AngⅠ)、血浆5-羟吲哚类物质浓度运动后均较正常血压者升高(P<0.05);内源性洋地黄因子显著升高(P<0.001),而运动后降低;血小板5-羟色胺运动后降低。高血压患者子女运动后心钠素较对照组升高(P<0.05),6-酮-前列腺素F1α、凝血烷B2(TXB2,血栓素B2)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运动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A 血清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尖瓣狭窄和射频消融后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Ⅳ及凝血酶敏感蛋白的分布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彦周 黄艳琴 +3 位作者 毛焕元 冯义柏 曹林生 毛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644-646,共3页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患者及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n=12)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及二尖瓣狭窄(MS)患者(n=14)股动脉血小板膜糖蛋白Ⅳ... 目的:探讨二尖瓣狭窄患者及射频消融术后患者血小板功能状态。方法:运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n=12)射频消融术(RFCA)前、后及二尖瓣狭窄(MS)患者(n=14)股动脉血小板膜糖蛋白Ⅳ(GPⅣ)及凝血酶敏感蛋白(TSP)的分布。结果:MS患者及PSVT患者RFCA后静息血小板膜GPⅣ分布明显多于PSVT患者RFCA前(P<0.05,<0.01);MS患者静息血小板膜TSP分布显著多于PSVT患者RFCA前(P<0.05),而PSVT患者静息血小板膜TSP分布RFCA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在凝血酶(01U/mL,0.5U/mL)激活时,MS患者及PSVT患者RFCA后血小板膜GPⅣ及TSP分布均显著多于RFCA前(P<0.05,<0.01)。结论:MS患者及PSVT患者RFCA后血小板的活性及反应性增加,血小板发生不可逆聚集的危险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狭窄 血小板膜糖蛋白 凝血酶 射频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与脂蛋白(a)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彦周 郭宗强 +1 位作者 毛焕元 冯义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745-747,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及ELISA法测定血清性激素及脂蛋白(a)[Lp(a)]水平,用酶法及透射比浊法测定血胆固醇及载脂蛋白浓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睾酮(T)、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及ELISA法测定血清性激素及脂蛋白(a)[Lp(a)]水平,用酶法及透射比浊法测定血胆固醇及载脂蛋白浓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睾酮(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雌二醇与睾酮比率、L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雌二醇(E2)、载脂蛋白及血浆总胆固醇(TC)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组血清T水平与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Lp(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E2水平与Lp(a)水平无相关性。结论:睾酮下降为主的性激素失衡是男性冠心病的致病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 脂蛋白A 冠心病 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抗心肌细胞膜多肽抗体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玉华 涂源淑 李淑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应用免疫转印技术,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心肌细胞膜52 kD(1 D=0.992 1 u)多肽抗体。这种自身抗体的阳性率,病人组为57.14%,对照组为0(P<0.001)。这种抗体直接引起心肌细胞毒性损害,具有细胞外钙浓度依赖性,可以通过钙通... 应用免疫转印技术,发现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心肌细胞膜52 kD(1 D=0.992 1 u)多肽抗体。这种自身抗体的阳性率,病人组为57.14%,对照组为0(P<0.001)。这种抗体直接引起心肌细胞毒性损害,具有细胞外钙浓度依赖性,可以通过钙通道阻滞剂预防。本研究提示心肌细胞膜52 kD 多肽可能是钙通道52 kD 亚基,是扩张型心肌病自身免疫应答中的靶分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膜 多肽类 自身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阈下条件刺激对心房不应期的影响及对心房起搏节律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汉婴 毛焕元 +2 位作者 李裕舒 毛方方 李赞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595-598,共4页
给14例病人作心内电生理检查时,观察阈下条件单个刺激(Ss)和串刺激(St)对心房不应期和心房起搏节律的作用。初步结果表明:在S1-S2间期中加发St,可使心房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延长;且随St强度的增加,不应期延... 给14例病人作心内电生理检查时,观察阈下条件单个刺激(Ss)和串刺激(St)对心房不应期和心房起搏节律的作用。初步结果表明:在S1-S2间期中加发St,可使心房相对不应期和有效不应期延长;且随St强度的增加,不应期延长量增加。在S1-S2间期中加发Ss,只有3/9例,心房相对不应期延长。另外,St和Ss可抑制心房起搏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不应期 心脏起搏 电生理学 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热稀释法直接测定左心输出量 被引量:3
15
作者 邱汉婴 王海鱼 +1 位作者 李迪俊 毛焕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8-188,192,共2页
关键词 左心输出量 热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α1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现状 被引量:9
16
作者 毛焕元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63-163,共1页
(5)α1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现状毛焕元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包括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髓质系统所释放的肾上腺素,通过两类主要的受体(α受体和β受体)发挥效应。α受体又有两种类型——突触前α2受体和突触... (5)α1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现状毛焕元交感肾上腺素能系统,包括交感神经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髓质系统所释放的肾上腺素,通过两类主要的受体(α受体和β受体)发挥效应。α受体又有两种类型——突触前α2受体和突触后或血管性α1受体。临床上α1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Α1受体阻滞剂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窄性心包炎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2
17
作者 夏家红 刘天云 杨辰垣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55-56,59,共3页
自1982年5月至1998年5月协和医院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患者37例,男26例,女11例,平均年龄(31.8±16.4)岁。术前大多有水肿、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X线检查有22例钙化,钙化率59.5%。... 自1982年5月至1998年5月协和医院心脏外科手术治疗缩窄性心包炎患者37例,男26例,女11例,平均年龄(31.8±16.4)岁。术前大多有水肿、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X线检查有22例钙化,钙化率59.5%。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7例),Ⅲ级(21例),Ⅳ级(9例),术前中心静脉压为(0.22±0.06)kPa。其中21例行全心包切除术,16例行部分心包切除术。36例术后心功能均明显改善,1例术后早期死于低心排,死亡率2.7%。术后随访,2例行部分心包切除术患者分别于术后第3年和第5年死于心力衰竭。还就手术时机、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炎 外科手术 缩窄性心包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在体犬右心负荷对其电生理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汉婴 王海鱼 +1 位作者 李迪俊 毛焕元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 :探讨改变在体犬右心负荷对其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 :改变右房 ,右室负荷 ,测定右房 ,右室舒张期阈值 (ADT ,VDT) ;右房 ,右室相对不应期 (ARRP ,VRRP)和右房 ,右室有效不应期 (AERP ,VERP)。结果 :分级 (A级和B级 ) ,机械性地... 目的 :探讨改变在体犬右心负荷对其电生理参数的影响。方法 :改变右房 ,右室负荷 ,测定右房 ,右室舒张期阈值 (ADT ,VDT) ;右房 ,右室相对不应期 (ARRP ,VRRP)和右房 ,右室有效不应期 (AERP ,VERP)。结果 :分级 (A级和B级 ) ,机械性地部分阻断右房至右室的血流 ,右房峰值压力 (PRAP)升高 (P <0 0 1)和右室峰值压力 (PRVP)降低 (P <0 0 1)使ARRP ,AERP和VRRP延长 (B级 ,P <0 0 1) ;但未发现ADT ,VDT有明显变化 ,亦未出现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结论 :机械性地部分阻断右房至右室的血流 (改变右心负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血液动力学 心肌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血性心力衰竭(6) 被引量:3
19
作者 戴闺柱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1-2,共2页
充血性心力衰竭(6)6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60年代末期,血管扩张剂开始用于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衰治疗领域的一大进展,亦是基于病理生理概念的演变。此时,已认识到虽然外周血管收缩是急性心衰的代偿机制,可保证... 充血性心力衰竭(6)6血管扩张剂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试验60年代末期,血管扩张剂开始用于心力衰竭(心衰),是心衰治疗领域的一大进展,亦是基于病理生理概念的演变。此时,已认识到虽然外周血管收缩是急性心衰的代偿机制,可保证心、脑重要脏器的血流,维持动脉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管扩张剂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注卡托普利急性降压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雷鸣 镇郁琼 《医药导报》 CAS 1993年第6期281-282,共2页
卡托普利(Captopril,CPT)又称开博通、巯甲丙脯酸,为80年代初开始用于治疗高血压、心功能不全的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关键词 卡托普利 高血压 降压药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