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实验动物体内外寄生虫调查研究初报 被引量:3
1
作者 姜昌富 宁长修 +4 位作者 章贤忠 罗兴芹 郑春敏 方爱国 杨经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24-28,共5页
本文报道了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10种1368只普通实验动物体内外寄生虫及其感染的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在被检动物体内外,获得寄生虫种43属58种.其中,原虫17种、吸虫16种、绦虫8种、线虫11种、昆虫6种;阳性检出率73.54%(1006/1368)... 本文报道了同济医科大学医学实验动物中心10种1368只普通实验动物体内外寄生虫及其感染的初步调查研究结果。在被检动物体内外,获得寄生虫种43属58种.其中,原虫17种、吸虫16种、绦虫8种、线虫11种、昆虫6种;阳性检出率73.54%(1006/1368);人兽共患寄生虫种36.20%(21/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验动物 寄生虫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人兽共患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金丝猴肠道寄生虫调查
2
作者 姜昌富 杨敦敬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45-46,共2页
1987年12月,我们对武汉市动物园来自湖北省神农架的10只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anae)肠道寄生虫进行检查时,发现该猴自然感染有多种寄生虫。其中,8种原虫属于国内新记录,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神农架 金丝猴 肠道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螺经不同药物浸泡后酶组织化学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20
3
作者 谭苹 何昌浩 +5 位作者 张艳 常汉斌 耿辉 龚太平 袁修学 熊希凯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4-37,F002,共5页
目的 为研究槟榔碱 (Arecoline)灭螺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加入和未加入增效剂的灭螺药物浸泡钉螺 2 4h后 ,观察不同浓度的Are单用或与杀螺剂合用对钉螺中枢神经节Mg2 + -ATPase、ChE、SDH、LDH的变化。结果  6 2 5mg/LAre浸泡钉... 目的 为研究槟榔碱 (Arecoline)灭螺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加入和未加入增效剂的灭螺药物浸泡钉螺 2 4h后 ,观察不同浓度的Are单用或与杀螺剂合用对钉螺中枢神经节Mg2 + -ATPase、ChE、SDH、LDH的变化。结果  6 2 5mg/LAre浸泡钉螺 2 4h后 ,其中枢神经节Mg2 + -ATPase被明显破坏 ,ChE轻度破坏 ;1 5 6mg/LAre与 1 2 5mg/LNaPCP、 0 2 5mg/LNic、 15 6 2 5mg/LSG合用时 ,对钉螺中枢神经节Mg2 + -ATPase的破坏作用大于后三种药物单用时的作用 ;各实验组SDH、LDH无明显改变 ,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槟榔碱的增效作用机制在于增强其它杀螺药的药效作用 ,药物的杀螺位点在于阻断氧化磷酸化偶联生成ATP ,进而影响能量代谢 ,可能最终因ATP生成和利用障碍而使钉螺丧失机械运动及生物合成等生命功能而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血吸虫病 灭螺药增效剂 酶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FA等四项免疫学方法检测血吸虫病合并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牛安欧 徐岗 +1 位作者 杜玉坤 朱红刚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29-30,共2页
弓形虫IHA和ELISA对急性血吸虫病有严重的交叉反应,影响弓形虫病的临床诊断。本文用DI-FA、IFT、ISAGA-IgG和IHA检测66例急性血吸虫病,结果其阳性率分别为19.70%、22.73%、16.67%和... 弓形虫IHA和ELISA对急性血吸虫病有严重的交叉反应,影响弓形虫病的临床诊断。本文用DI-FA、IFT、ISAGA-IgG和IHA检测66例急性血吸虫病,结果其阳性率分别为19.70%、22.73%、16.67%和65.16%;用DIFA和IFT检测健康人群的弓形体阳性率为9%;还用上述方法检测两种病的混合血清和兔急性血吸虫病血清。通过比较、分析认为前三种方法可用于两病的鉴别。本文还用上述方法检测21例慢性血吸虫病,阳性率在0~19.05%之间,无明显血清交叉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急性 血吸虫病 免疫固相凝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免疫学方法联合检测乙肝患者的弓形虫抗体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牛安欧 蔡淑清 K.Naser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5-46,35,共3页
为探明乙肝患者并发弓形体感染的状况,本文采用DIFA等四项免疫学方法联合检测87例乙肝患者及100例健康者的弓形虫抗体,并予以比较、分析。对乙肝患者,二项以上试验均为阳性者31例,占35.63%,明显高于健康者9%的阳性事。对乙肝患... 为探明乙肝患者并发弓形体感染的状况,本文采用DIFA等四项免疫学方法联合检测87例乙肝患者及100例健康者的弓形虫抗体,并予以比较、分析。对乙肝患者,二项以上试验均为阳性者31例,占35.63%,明显高于健康者9%的阳性事。对乙肝患者DIFA和IFT的弓形虫特异抗体检出率分别为32.18%(38/87)、34.48(30/87)亦明显高于IHA的检出申(14.94%)。TOX-IgM-ISAGA检测弓形虫IgM的结果表明与抗-HBcIgM无相关性;乙肝人群的HBsAg、HBeAg、抗HBe、抗HbC分别与弓形虫抗体亦均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抗体 乙型肝炎 免疫学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血吸虫种株遗传变异及分类应用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冯友仁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血吸虫 遗传变异 分类 分子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恒河猴体内恰氏内阿米巴的形态学观察
7
作者 韩家俊 姜昌富 杨敦敬 《四川动物》 CSCD 1990年第1期13-14,共2页
调查武汉动物园的恒河猴,发现自然感染恰氏内阿米巴(EntamoebachattoniSwellen-grebel,1914),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卢戈氏碘液染色及铁苏木素染色封片,对滋养体和胞囊进行观察,并对滋养体、体核、包囊、囊核作了显微测量。恰氏内阿... 调查武汉动物园的恒河猴,发现自然感染恰氏内阿米巴(EntamoebachattoniSwellen-grebel,1914),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卢戈氏碘液染色及铁苏木素染色封片,对滋养体和胞囊进行观察,并对滋养体、体核、包囊、囊核作了显微测量。恰氏内阿米巴滋养体大小为11—17μm,平均13.70±0.37μm(X±Sx),核为2.89±0.02μm,包囊为10.30±0.09μm和囊核2.83±0.03μm。双核型包囊少于1%,含有包涵体的包囊占50%,恒河猴自然感染恰氏内阿米巴为国内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恰氏内阿粑 形态学 猴体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检测鉴别我国5个旋毛虫地域株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牛安欧 张国华 +2 位作者 甘燕 胡昌仁 方正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6-48,共3页
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域株旋毛虫分子分类概况,采用扩增长度片断多态性(AFLP)对来源于云南、湖北、西安、天津、黑龙江5个地区的旋毛虫株作PCR研究。使用引物为P1株旋毛虫1.6kbDNA重复序列,质粒pPRA设计的A1、B1,模板DNA酚、氯仿、异... 为明确我国不同地域株旋毛虫分子分类概况,采用扩增长度片断多态性(AFLP)对来源于云南、湖北、西安、天津、黑龙江5个地区的旋毛虫株作PCR研究。使用引物为P1株旋毛虫1.6kbDNA重复序列,质粒pPRA设计的A1、B1,模板DNA酚、氯仿、异成醇抽提和粗提DNA两种,经反复多次扩增,1.5%琼脂糖凝胶电泳。5个地域株均获得稳定的500hP条带,湖北与天津株还获得非稳定的670hP条带。与国外文献报道比较,中国大陆各地域株旋毛虫与欧洲各株旋毛虫有明显差异,与香港株相近。大陆各地的地域株之间差异不明显,仅见湖北、天津株与其它3个地域株有不稳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 聚合酶链反应 地域株 AFLP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钉螺吸附能力的理化因子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何昌浩 蔡顺德 +5 位作者 常汉斌 李肇华 马亮 叶廉 何敏 潘昭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探索有效地从载体上分离钉螺的阻/灭螺工程技术的实施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负重 法、浸泡法和离心法,研究噪声、照度、色彩、离心力、pH及不同盐溶液等物理、化学因素对钉螺吸附力的影响。结果:噪声为110分贝(db)时... 目的:探索有效地从载体上分离钉螺的阻/灭螺工程技术的实施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负重 法、浸泡法和离心法,研究噪声、照度、色彩、离心力、pH及不同盐溶液等物理、化学因素对钉螺吸附力的影响。结果:噪声为110分贝(db)时,钉螺100%脱落。pH由低到高时,脱落率呈类“U”型变化,pH超过9.7时,微小的变化即能使脱离率大幅度急剧增长。离心率达823×10-5牛顿(N)时,脱落率为100%。照度小于4146勒克司(Lx)时,钉螺脱落率升高,在16587Lx强光照射下,5分钟即100%脱落。含NH的盐溶液对钉螺吸附能力影响较小,而在含Na+和Ca2+的盐溶液中脱落率较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红色光照下,钉螺脱离率高,与黄、蓝、绿及无色相比有十分显著性差异。结论:以上结果表明钉螺的吸附能力与环境密切相关,改变其赖以生存的环境,即可改变其吸附能力。在水利阻/灭螺工程中形成高速旋转的水流,以增大离心力和噪声,增加光照强度,以及红色光照在分离和沉降池中的运用,均可提高水利阻/灭螺工程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吸附能力 理化因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弓形虫ELISA试剂盒初步检测结果比较 被引量:24
10
作者 牛安欧 冯友仁 刘文琦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6-58,共3页
本文选用 5种国内弓形虫 EL ISA试剂盒检测已知同样样品 ,并且用国外试剂盒核查由该 5种试剂盒提供的阳性样品 ,作试剂盒质量比较。结果  Ig G- EL ISA试剂 A、B盒阳性检出率 (敏感性 )均为 6 0 % ,A、B盒之间的符合率仅为5 0 % ,其特... 本文选用 5种国内弓形虫 EL ISA试剂盒检测已知同样样品 ,并且用国外试剂盒核查由该 5种试剂盒提供的阳性样品 ,作试剂盒质量比较。结果  Ig G- EL ISA试剂 A、B盒阳性检出率 (敏感性 )均为 6 0 % ,A、B盒之间的符合率仅为5 0 % ,其特异性分别为 35 %和 90 % ;C、D、E阳性检出率 (敏感性 )分别为 30 %、6 0 %、70 % ,特异性分别为 75 %、5 4%、87%。核查 A、B、D、E盒提供的样品结果 :Ig G符合率较好 ,均在 90 %以上。 Ig M符合率均为 6 0 %。鉴于目前国内 EL ISA试剂盒的现状 ,本文分析后建议 ,除改进质量外 ,宜选择多种试剂盒联合应用 ,避免漏检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病 ELISA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感染弓形虫抗体反应动态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少廷 冯友仁 +1 位作者 王文松 廖家智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5-56,共2页
兔感染弓形虫抗体反应动态观察吴少廷,冯友仁,王文松,廖家智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人兽共患病。特别是先天性弓形虫病,AIDS患者和其它免疫缺陷者合... 兔感染弓形虫抗体反应动态观察吴少廷,冯友仁,王文松,廖家智弓形虫病(Toxoplasmosis)是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gondii)引起的人兽共患病。特别是先天性弓形虫病,AIDS患者和其它免疫缺陷者合并弓形虫感染,日益为人们所重视。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病 抗体 反应动态 弓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诱导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文桂 石佑恩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6-58,共3页
目的研究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采用106和108CFU疫苗皮下接种BALB/c小鼠,接种后8WK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6wk剖杀小鼠,取脾制备脾细胞,同时设有PBS对照组。实验二分别用106... 目的研究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实验一采用106和108CFU疫苗皮下接种BALB/c小鼠,接种后8WK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6wk剖杀小鼠,取脾制备脾细胞,同时设有PBS对照组。实验二分别用106CFU疫苗皮下和静脉注射免疫小鼠,分别于免疫后0、4、8、10、14和16wk各剖杀4只,分离脾脏,用FACsort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CD4+和CD8+亚群百分比。结果实验一疫苗免疫络小鼠经尾蚴攻击后脾T细胞CD4+亚群明显升高,CD8+亚群缓慢增加。实验二动态观察发现在皮下和静脉注射组,CD4+亚群分别于免疫后10和18WK显著增加;皮下注射组CD8+亚群在整个观察期间均无明显变化,静脉注射组则于免疫后4~16wk有轻度增加。结论T细胞CD4+亚群可能在疫苗保护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BCG-Sj26GST 疫苗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微孢子虫韦伯氏Chromotrop染色法 被引量:4
13
作者 牛安欧 刘红云 +2 位作者 周敏 朱峰 方正明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94-94,共1页
关键词 微孢子虫 韦伯氏Chromotrop染色法 病原学检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形成过程中TNF-α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文桂 石佑恩 +1 位作者 蒋霞 甘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 检测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细胞内T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10~6CFU疫苗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W剖... 目的 检测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细胞内TN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10~6CFU疫苗皮下注射和腹腔注射分别免疫BALB/C鼠,免疫后8W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W剖杀小鼠,分离肝脏,运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TNF-α mRNA表达。结果 疫苗免疫,尾蚴攻击后小鼠肝虫卵肉芽肿细胞内TNF-α mRNA表达显著加强。结论 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能促进宿主Th1反应,加强宿主抗血吸虫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疫苗 TNF-Α 肝脏 原位杂交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小鼠后IgG抗体反应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文桂 石佑恩 韩家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检测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小鼠不同时间后的IgG抗体。方法:将106CFU疫苗采用皮下和静脉注射分别免疫BABL/C鼠,分别于免疫后0、4、8、10、14和16周各剖杀4只,收集血清,常规ELISA法检测IgG抗体,同时设PBS皮下注... 目的:检测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免疫小鼠不同时间后的IgG抗体。方法:将106CFU疫苗采用皮下和静脉注射分别免疫BABL/C鼠,分别于免疫后0、4、8、10、14和16周各剖杀4只,收集血清,常规ELISA法检测IgG抗体,同时设PBS皮下注射对照组。结果:皮下注射组和静脉注射组IgG抗体水平都于免疫后4周显著增加,免疫后10周达最高水平,并持续在较高水平至免疫后16周。疫苗免疫后10周静脉注射组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皮下注射组。结论: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静脉注射免疫效果优于皮下注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重组BCG-Sjff26GST疫苗 IGG抗体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DNA疫苗pCDSj32不同免疫次数及末次免疫后不同攻击时间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观察 被引量:10
16
作者 谢来平 石佑恩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 DNA疫苗 p CDSj32不同免疫次数及末次免疫后不同攻击时间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 10 0 μg/ 10 0 μl的 p CDSj32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 BAL B/ c小鼠 ,并分为一次免疫组合三次免疫组。各组于末次免... 目的 观察日本血吸虫 DNA疫苗 p CDSj32不同免疫次数及末次免疫后不同攻击时间对小鼠保护性免疫力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 10 0 μg/ 10 0 μl的 p CDSj32经股四头肌注射免疫 BAL B/ c小鼠 ,并分为一次免疫组合三次免疫组。各组于末次免疫后 4wk或 8wk,每只小鼠用 40条日本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 6 wk后剖杀小鼠 ,观察各组小鼠的减成虫率和肝组织减卵率。结果 各免疫组与对照组相比均产生较好的保护免疫效果 ,减成虫率为 35 .6 1%~ 44 .44 % ,肝组织减卵率为 39.6 4%~6 9.0 6 %。结论  DNA疫苗不同免疫次数及末次免疫后不同攻击时间对小鼠抗血吸虫尾蚴攻击感染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该疫苗免疫一次及免疫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病 DNA疫苗 保护性免疫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氯硝柳胺浸泡后湖北钉螺肝脏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国元 李文桂 +1 位作者 汪燕鸣 唐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6-48,共3页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湖北钉螺肝脏内颗粒细胞和棒状细胞的超微结构。经氯硝柳胺浸泡后,钉螺肝脏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颗粒细胞和棒状细胞内的分泌颗粒显著减少,次级溶酶体增多,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由变性至坏死,这为阐明氯硝柳胺的... 本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湖北钉螺肝脏内颗粒细胞和棒状细胞的超微结构。经氯硝柳胺浸泡后,钉螺肝脏的超微结构发生改变,颗粒细胞和棒状细胞内的分泌颗粒显著减少,次级溶酶体增多,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由变性至坏死,这为阐明氯硝柳胺的灭螺机制提供了有用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钉螺 氯硝柳胺 超微结构 血吸虫病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减毒尾蚴活疫苗预防小鼠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姜昌富 王越 +2 位作者 陶剑 韩家俊 龚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7-20,共4页
本实验结果显示300—500μW·min/cm^2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可使之产生抗血吸虫感染的能力,所得减虫率分别为48.70%、68.97%、60.00%。100和700μW·min/cm^2的照射剂量所获减虫率明显低于上述水平,... 本实验结果显示300—500μW·min/cm^2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减毒日本血吸虫尾蚴免疫小鼠可使之产生抗血吸虫感染的能力,所得减虫率分别为48.70%、68.97%、60.00%。100和700μW·min/cm^2的照射剂量所获减虫率明显低于上述水平,分别为10.62%和20.17%。免疫次数与免疫力之间并不相关,免疫一次、两次和三次所得的减虫率分别为68.97%、69.46%和71.16%,无显著性差异。免疫有效期研究表明,小鼠所获的抵抗力至少可达5个月。一个月、三个月和五个月所获减虫率分别为71.28%,69.63%和60.26%,七个月所获减虫率为46.25%,虽与它们有显著性差异,但仍有明显的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苗 减毒活疫苗 血吸虫病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诱导小鼠脾细胞IL-6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文桂 石佑恩 张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48-150,共3页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脾细胞IL-6的影响。方法:实验1采用该疫苗皮下免疫小鼠,免疫后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周剖杀小鼠,同时设有PBS对照组。实验2用该疫苗皮下和静脉注射分别免疫小鼠... 目的: 研究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对小鼠脾细胞IL-6的影响。方法:实验1采用该疫苗皮下免疫小鼠,免疫后8周用日本血吸虫尾蚴进行攻击感染,感染后6周剖杀小鼠,同时设有PBS对照组。实验2用该疫苗皮下和静脉注射分别免疫小鼠,于免疫后0、4、8、10、14和16周各剖杀4只,分离脾脏,用Sj26或PHA刺激脾细胞,用ELISA法检测脾细胞上清液中IL-6含量。结果:疫苗免疫,尾蚴攻击后,IL-6水平无明显变化;动态观察发现IL-6于疫苗免疫后8~10周达最高水平。结论:IL-6可能与日本血吸虫重组BCG-Sj26GST疫苗诱导的保护性免疫力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生组BCG-Si26GST疫苗 IL-6 脾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DIFA等三项试验联合筛选孕妇弓形虫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安欧 吴正兰 +2 位作者 H.Hlobil 朱红刚 龚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37-38,共2页
用DIFA初筛检测197例武汉地区非选择性孕妇,其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8.12%(16/197);阳性者用IFT—IgG复查,阳性符合率为93.75%,即阳性率为7.61%(15/197),15例阳性者的滴度分别为1:164例,1:649例,≥1:10242例;DIFA阳... 用DIFA初筛检测197例武汉地区非选择性孕妇,其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8.12%(16/197);阳性者用IFT—IgG复查,阳性符合率为93.75%,即阳性率为7.61%(15/197),15例阳性者的滴度分别为1:164例,1:649例,≥1:10242例;DIFA阳性者还用Toxo-IgG/IgA/IgM-ISAGA检测,有2例IgA和IgM均为阳性。其中1例IgA1:64(+)、IgM1:16384(+)为急性弓形虫感染件发葡萄胎。DIFA是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适用于孕妇弓形虫感染初筛的好方法,为达到优生优育监测弓形虫感染的目的,而采用DIFA、IFT-IgG、Toxo-IgG/IgA/IgM联合测试是较好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体感染 孕妇 免疫固相凝集 免疫吸附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