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化疗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毒性作用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忠 李家贵 +1 位作者 杨业金 周火明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78-380,共3页
实验采用微量细胞培养噻唑蓝显色法观察丝裂霉素C(MMC)、阿霉素(ADM)、羟基喜树碱(HCPT)和噻替派(TSPA)等药物联合应用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HCPT与MMC、ADM联合应用能取得较好疗效。连续用药组预期50%抑... 实验采用微量细胞培养噻唑蓝显色法观察丝裂霉素C(MMC)、阿霉素(ADM)、羟基喜树碱(HCPT)和噻替派(TSPA)等药物联合应用对膀胱癌细胞株BIU-87的毒性作用。结果显示HCPT与MMC、ADM联合应用能取得较好疗效。连续用药组预期50%抑制率剂量(ID50)与实测ID50的比值分别为13.59、11.26;序贯用药组先用HCPT,后用MMC、ADM、TSPA等药物,抑制率明显大于相同剂量药物单用抑制率。联合用药能增强化疗药物对BIU-87细胞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药物疗法 联合化疗 体外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清拮抗内毒素损伤线粒体的实验研究
2
作者 陆付耳 李鸣真 +2 位作者 叶望云 皇甫永穆 梁驹卿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37-241,共5页
本实验制作内毒素所致家兔DIC模型。观察到肝细胞线粒体在超微结构和功能方面均受到明显损害。而应用热毒清注射液之模型动物肝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线粒体呼吸功能、ATP酶,肝匀浆和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接近正常,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 本实验制作内毒素所致家兔DIC模型。观察到肝细胞线粒体在超微结构和功能方面均受到明显损害。而应用热毒清注射液之模型动物肝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线粒体呼吸功能、ATP酶,肝匀浆和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接近正常,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结果一致,从而提示热毒清有拮抗内毒素损伤线粒体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清 内毒素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60细胞诱分化及细胞膜恶性标志逆转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夏庆苏 陈兆聪 杨渝珍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4,T070,共5页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技术和受体荧光定量测定法,动态观察DMSO(二甲亚砜)体外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沿粒系统成熟分化过程中细胞膜流动性及膜ConA受体结合量的改变,还测定Molt4和Raji淋巴瘤细胞膜的相应变化.结果表明,随...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技术和受体荧光定量测定法,动态观察DMSO(二甲亚砜)体外诱导人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细胞)沿粒系统成熟分化过程中细胞膜流动性及膜ConA受体结合量的改变,还测定Molt4和Raji淋巴瘤细胞膜的相应变化.结果表明,随分化细胞百分率增加膜流动性和ConA受体结合量降低,呈现有意义的逆转改变(P<0.01).二株淋巴瘤细胞膜的流动性和ConA受体结合量均明显高于正常淋巴细胞。实验结果证实了膜流动性增高及ConA受体结合量增加是HL-60细胞的膜表型特征,并能随恶性细胞的诱导分化而逆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60细胞 二甲亚砜 诱导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肿瘤免疫抑制因子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郝天玲 张桂梅 +2 位作者 冯作化 张慧 姜志尧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5-108,共4页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采用MTT法和NO测定法,观察了淋巴瘤(Raji)、实体瘤(S_(180))、艾氏腹水瘤(EAC)、肝癌(HC)4种肿瘤细胞产生的肿瘤免疫抑制因子(TDSF)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和T淋巴细胞激... 通过体外细胞培养,采用MTT法和NO测定法,观察了淋巴瘤(Raji)、实体瘤(S_(180))、艾氏腹水瘤(EAC)、肝癌(HC)4种肿瘤细胞产生的肿瘤免疫抑制因子(TDSF)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NO和T淋巴细胞激活的影响。结果发现Raji-TDSF和S_(180)-TDSF对巨噬细胞产生NO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1,P<0.05).而EAC-TDSF和HC-TDSF则否(P>0.05),它们对T淋巴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S_(180)-TDSF和EAC-TDSF可被大蒜素(DATS)所拮抗,与无DATS组比较抑制率明显下降(P<0.01);而DATS却不能拮抗Raji-TDSF和HC-TDSF的抑制作用(P>0.05)。结果表明,不同肿瘤细胞产生的TDSF的作用及其机制可能是多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抑制因子 一氧化氮 大蒜素 TDSF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能域重组FN多肽抑制癌细胞浸润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桂梅 冯作化 +2 位作者 张慧 李东 范曲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6-9,共4页
在制备了两个Cell Ⅰ-Hep Ⅱ 双结构域重组FN多肽(CH50和CH56)的基础上,研究其抑制肿瘤细胞浸润能力的作用。两个多肽的结构差异是CH50中删除了Cell I和HepⅡ之间的Ⅲ-11和ED-A结构顺序。CH50(ED_(50)为30.2 nmol/L)结合细胞的能力略高... 在制备了两个Cell Ⅰ-Hep Ⅱ 双结构域重组FN多肽(CH50和CH56)的基础上,研究其抑制肿瘤细胞浸润能力的作用。两个多肽的结构差异是CH50中删除了Cell I和HepⅡ之间的Ⅲ-11和ED-A结构顺序。CH50(ED_(50)为30.2 nmol/L)结合细胞的能力略高于CH56(ED_(50)为45.4 nmol/L)。两种多肽均可显著抑制黑色素瘤B16/F1细胞结合层粘素的能力,抑制作用相同。在体内肿瘤浸润抑制试验中,两种多肽均可显著抑制癌细胞浸润能力,使肺转移结节数降低80%左右。结果提示:Ⅲ-11和ED-A结构顺序对Cell Ⅰ-Hep Ⅱ 双结构域多肽结合细胞的能力有一定的影响,但删除Ⅲ-11和ED-A不是重组多肽抑制肿瘤转移的决定因素,Cell I和Hep Ⅱ 这两个结构域单独连接在一起是其抑制肿瘤细胞转移的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FN多肽 肿瘤转移 黑色素瘤 肿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载体的构建及卡那霉素抗性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路艳艳 冯作化 +1 位作者 皇甫永穆 郑波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89-93,共5页
用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克隆了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热休克蛋白 65(heat shock Protein 65, hsp65)启动子序列,构建成穿梭载体ME-65。该载体含有分枝杆菌和大肠杆菌的质粒复制基因、BCG的hsp65高... 用 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技术克隆了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erin,BCG)热休克蛋白 65(heat shock Protein 65, hsp65)启动子序列,构建成穿梭载体ME-65。该载体含有分枝杆菌和大肠杆菌的质粒复制基因、BCG的hsp65高效启动子序列以及在分枝杆菌和大肠杆菌中都能表达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将其转化到耻垢分枝杆菌和BCG中均可稳定复制并表达卡那霉素抗性。质粒对宿主菌的生长无明显的影响,未观察到质粒的丢失和突变。该载体具有分子量小、容量大、转化效率高、复制稳定、含有多克隆位点等优点,将外源基因插入到hsp65启动子的下游,可望在BCG中获得高效表达。为BCG和其它分枝杆菌发展成多价重组疫苗开辟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穿梭质粒 卡介苗 基因工程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卟啉胆固醇酯对癌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代谢热谱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军 夏淑贞 +3 位作者 杨渝珍 柯汉忠 刘义 黄素秋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19-422,共4页
用荧光偏振技术研究了卟啉胆固醇酯对人何杰金淋巴瘤细胞(Daudi 细胞)和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 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了 HL-60 细胞与卟啉胆固醇酯作用后的代谢热谱。结果表明:卟啉胆固醇酯能明显降低癌细胞... 用荧光偏振技术研究了卟啉胆固醇酯对人何杰金淋巴瘤细胞(Daudi 细胞)和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HL-60 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用微量量热法测定了 HL-60 细胞与卟啉胆固醇酯作用后的代谢热谱。结果表明:卟啉胆固醇酯能明显降低癌细胞膜的流动性;对癌细胞的生长有强抑制作用,不同的酯其抑制方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卟啉胆固醇酯 肿瘤细胞 膜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和脑组织中一氧化氮合成酶mRN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戴爱国 张珍祥 +3 位作者 牛汝楫 徐永健 李东 段生福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0-293,共4页
以Northern印迹杂交法观察了3种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即脑NOS(bNOS)、内皮NOS(eNOS)和巨噬细胞NOS(macNOS)在大鼠肺和脑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肺组织存有eNOS和macN... 以Northern印迹杂交法观察了3种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即脑NOS(bNOS)、内皮NOS(eNOS)和巨噬细胞NOS(macNOS)在大鼠肺和脑组织中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肺组织存有eNOS和macNOSmRNA表达,其mRNA杂交带分子大小分别为4.8kb和4.5kb;脑组织只有bNOSmRNA表达,其杂交带分子大小为10.5kb。提示3种NOS基因结构各异,且其在大鼠肺和脑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亦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合成酶 基因表达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核苷酸的卟啉化学修饰及其产物纯化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蒙 夏淑贞 +1 位作者 杨渝珍 韩玲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3期177-180,共4页
为探索寡核苷酸的修饰方法,合成了一种卟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并对其抑制c-myc靶基因表达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利用卟啉的1-羟基苯并三氮唑活性酯可将卟啉基团直接修饰在商品化的寡核苷酸片断上。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红外、紫外... 为探索寡核苷酸的修饰方法,合成了一种卟啉修饰的反义寡核苷酸并对其抑制c-myc靶基因表达的效果进行了初步探索。利用卟啉的1-羟基苯并三氮唑活性酯可将卟啉基团直接修饰在商品化的寡核苷酸片断上。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红外、紫外测定完成寡核苷酸偶合物的鉴定。与其他类似研究相比,此法简便易行,具有较宽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 反义技术 卟啉类 C-MYC基因 化学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vigilin基因5'端调控区域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星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7年第4期385-390,共6页
在克隆了人基因组全长vigilin基因的基础上,对其5端转录调控区域再克隆,获得Vig-CG5-7E克隆,再用限制酶ApaⅠ和EcoRⅠ切除3端约4kb部分,得到Vig-CG5-7E3AE克隆,并对该克隆进行双向... 在克隆了人基因组全长vigilin基因的基础上,对其5端转录调控区域再克隆,获得Vig-CG5-7E克隆,再用限制酶ApaⅠ和EcoRⅠ切除3端约4kb部分,得到Vig-CG5-7E3AE克隆,并对该克隆进行双向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克隆Vig-CG5-7E用ApaⅠ酶消化后,用cDNA上游开始的20个碱基组成的寡聚核苷酸做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可见一条小于0.1kb杂交带,根据物理图谱分析,位于Vig-CG5-7E3AE克隆的ApaⅠ端,从而推断该克隆含有转录调控元件,5端序列分析得到二个TATA盒,一个CAAT盒和一个GC盒以及二个可能的Ap-1和Ap-2结合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gilin基因 调控序列 分子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研究
11
作者 彭光洁 郭艺杰 +1 位作者 相渝珍 曹学兵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36-438,共3页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试验法(ELISA)对6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患儿sIL-2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250.94±91.45kU/L)比较,化疗前初...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试验法(ELISA)对65例急性白血病患儿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患儿sIL-2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250.94±91.45kU/L)比较,化疗前初诊时急性期组(526.32±285.65kU/L)及复发组(550.00±411.26kU/L)明显增高(P<0.01),完全缓解组(250.71±117.31kU/L)则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与外周血及骨髓白血病细胞数呈正相关。提示sIL-2R水平可作为急性白血病患儿病情监测及疗效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白血病 白细胞介素2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IL-2基因和IFN-γ基因转染巨噬细胞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周滨 姜志尧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7,共4页
将IL-2或/和IFN-γ基因体内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Φ),其表达的基因产物能提高MΦ的细胞毒活性,并诱导MΦ分泌TNF、IL-1和NO等抗肿瘤免疫介质.激发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产生抗肿瘤效应,特别是IL-2和IFN-γ基因联合转染MΦ,其表达的基... 将IL-2或/和IFN-γ基因体内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Φ),其表达的基因产物能提高MΦ的细胞毒活性,并诱导MΦ分泌TNF、IL-1和NO等抗肿瘤免疫介质.激发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产生抗肿瘤效应,特别是IL-2和IFN-γ基因联合转染MΦ,其表达的基因产物既能使MΦ产生更强的细胞毒活性并分泌高水平的TNF、IL-1和NO,又能激活脾CTL细胞,从而激发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产生更强的快同抗肿瘤效应.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因治疗 基因转染 IL-2 巨噬细胞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修饰型反义寡核苷酸抑制癌基因表达生物学效应的初步观察
13
作者 韩玲 杨渝珍 +1 位作者 陈春莲 唐玉珠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21-24,共4页
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反义寡核苷酸抑制HL-60细胞c-myc癌基因表达的效应。二者有相同的碱基序列,但有不同的修饰方式,即全硫代修饰及卟啉修饰;另外还合成了两种非修饰型的反义和错义寡核苷酸作为对照。MTT细胞增殖实验、c... 比较了两种不同的反义寡核苷酸抑制HL-60细胞c-myc癌基因表达的效应。二者有相同的碱基序列,但有不同的修饰方式,即全硫代修饰及卟啉修饰;另外还合成了两种非修饰型的反义和错义寡核苷酸作为对照。MTT细胞增殖实验、c-mycmRNA的Dotblot检测、c-myc蛋白的免疫组化检测等结果显示卟啉修饰的寡核苷酸除了具有明显的的特异性抑制基因表达的效果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核苷酸 癌基因 化学修饰 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IL-2基因转染巨噬细胞对恢复化疗所致造血及免疫功能损伤的研究
14
作者 周滨 姜志尧 冯作化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6期423-426,共4页
摘要 采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将IL-2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至经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腹腔内,可成功地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Ф),并表达基因产物,能刺激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提高腹腔MФ的细胞毒活性,并促使腹腔MФ产生大量的IL-1、TNF和NO。... 摘要 采用磷酸钙-DNA共沉淀法,将IL-2真核表达载体直接注射至经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腹腔内,可成功地转染腹腔巨噬细胞(MФ),并表达基因产物,能刺激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提高腹腔MФ的细胞毒活性,并促使腹腔MФ产生大量的IL-1、TNF和NO。还能使化疗后处于低水平的白细胞和血小板显著回升,降低化疗后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的减少程度,并显著提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数量。提示IL-2基因转染MФ可能有助于肿瘤患者放疗、化疗后造血功能损伤的恢复和免疫功能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染 IL-2 免疫功能 造血 巨噬细胞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60细胞诱导分化与细胞膜流动性变化研究
15
作者 张希红 杨渝珍 +2 位作者 夏庆苏 邵超鹏 陈兆聪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5期539-543,共5页
本实验以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为诱导剂,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沿粒系统成熟分化。动态观察了诱导后1—6天HL-60的形态、功能成熟度改变、膜流动性和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早幼粒细胞由诱导前的78%降至5%... 本实验以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为诱导剂,诱导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系HL-60沿粒系统成熟分化。动态观察了诱导后1—6天HL-60的形态、功能成熟度改变、膜流动性和增殖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早幼粒细胞由诱导前的78%降至5%,杆核与分叶核细胞由6%和1.5%分别增加至32.5%和5.5%。NBT(Nitroblue tetrazolium,四唑氮蓝)还原试验显示其功能亦渐超成熟。诱导后HL-60 DNA合成速率明显降低(降低40~75%),膜脂流动度亦显著降低(降低30%,P<0.01)。提示诱导分化后的HL-60细胞不仅获得了与正常成熟粒细胞相似的形态功能特征,同时还失去了膜流动性增高及快速繁殖增生的恶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细胞 分化 膜流动性 DMS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基因在BCG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6
作者 程继忠 皇甫永穆 +1 位作者 海涛 梁驹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61-667,共7页
研究了外源基因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Sj26GST)在卡介苗(bacilusCalmete-Guerin,BCG)、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和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运用重组DNA和聚合酶链... 研究了外源基因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Sj26GST)在卡介苗(bacilusCalmete-Guerin,BCG)、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和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运用重组DN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表达Sj26GST的E.colipGEX衍生质粒为模板,经PCR得到编码Sj26GST的全长cDNA片段.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顺序,克隆到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70的启动子下游,再将HSP70启动子和Sj26GST基因一起亚克隆到E.coli-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BCG-2000中,得到E.coli-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BCG-Sj26.pBCG-Sj26电转化入BCG和M.smegmatismc2155中表达Sj26GST抗原,所表达的天然重组Sj26GST(rSj26GST)为可溶性蛋白,在SDS-PAGE上分子量为26kD处可见明显的表达蛋白带.其表达量分别占BCG和M.smegmatis菌体总蛋白的15%和10%.可见,Sj26GST基因能在BCG中高效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CG 日本血吸虫 26kD抗原基因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基因的PCR扩增及其快速克隆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大军 钱明 +3 位作者 李东 梁驹卿 皇甫永穆 陈秋生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67-170,共4页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直接从微生物基因组中扩增卡介苗Ag85-B和HBsAg编码基因。虽然在引物5'端设计了限制性内切酶识别顺序以及附加顺序,但因限制性内切酶不能切开这些顺序,使扩增基因产物不能克隆到质粒载体中。因此,我...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直接从微生物基因组中扩增卡介苗Ag85-B和HBsAg编码基因。虽然在引物5'端设计了限制性内切酶识别顺序以及附加顺序,但因限制性内切酶不能切开这些顺序,使扩增基因产物不能克隆到质粒载体中。因此,我们构建了新的克隆载体即T载体,专门用于克隆未经任何修饰的PCR产物;这种方法价廉,快速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T载体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和恶性淋巴细胞膜的流动性及其对PHA、ConA刺激的反应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渝珍 郝天玲 +3 位作者 钱明 代吾星 皇甫永穆 张志宏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50-254,共5页
本实验采用疏水性荧光探针DPH(1,6-diphenyl-1,3,5-hexatriene,1,6-二苯基-1,3,5-己三烯)标记小鼠的淋巴细胞膜,根据荧光偏振值的变化比较正常细胞膜和癌变细胞膜流动性及对外界刺激反应性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癌变淋巴细胞膜的流动性... 本实验采用疏水性荧光探针DPH(1,6-diphenyl-1,3,5-hexatriene,1,6-二苯基-1,3,5-己三烯)标记小鼠的淋巴细胞膜,根据荧光偏振值的变化比较正常细胞膜和癌变细胞膜流动性及对外界刺激反应性的差别。实验结果表明癌变淋巴细胞膜的流动性明显增高(P<0.001)。用同样浓度的ConA 10mg/L,PHA 40mg/L刺激后,荧光偏振值的变化幅度和方向也不同于正常细胞。本文还对以细胞膜流动性变化作为癌变指标的可能性作了补充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膜 膜流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膀胱癌耐药细胞系BIU-87/A、BIU-87/V的建立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忠 章咏裳 +2 位作者 李家贵 杨业金 陈刚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68-70,共3页
为研究人膀胱癌细胞株耐药机制,应用阿霉素(ADM)、足叶乙甙(VP-16)低浓度持续递增法,在体外持续培养10个月,逐步诱导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获得具有多重抗药性的BIU-87/A、BIU-87/V细胞。通过... 为研究人膀胱癌细胞株耐药机制,应用阿霉素(ADM)、足叶乙甙(VP-16)低浓度持续递增法,在体外持续培养10个月,逐步诱导人膀胱癌细胞系BIU-87,获得具有多重抗药性的BIU-87/A、BIU-87/V细胞。通过检测抗癌药物50%抑制率剂量,BIU-87/A、BIU-87/V细胞分别对ADM、VP-16的耐药程度较亲本细胞提高57.42倍、5.44倍。两种耐药株显示了相似的耐药谱,均对ADM、VP-16、长春新碱和阿糖胞苷等药物产生耐药性,且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耐药性增强,但对丝裂霉素C、噻替哌和顺铂仍保持敏感性。结果表明BIU-87/A、BIU-87/V细胞具有多重抗药性(MDR)表型,为不同药物诱导人膀胱移行细胞癌MDR机制和筛选抗药性逆转剂提供理想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癌细胞株 抗药性 药物疗法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26ku抗原基因在分枝杆菌和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程继忠 皇甫永穆 +1 位作者 梁驹卿 陈秋生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73-179,共7页
构建了大肠杆菌一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BCG-2000,并将日本血吸虫26ku抗原(Sj26GST)基因在分枝杆菌中进行了克隆和表达.以质粒pBluescript sk为骨架,分别克隆入分枝杆菌质粒复制基因、Neo基因(编码卡那霉素抗性)以及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 构建了大肠杆菌一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BCG-2000,并将日本血吸虫26ku抗原(Sj26GST)基因在分枝杆菌中进行了克隆和表达.以质粒pBluescript sk为骨架,分别克隆入分枝杆菌质粒复制基因、Neo基因(编码卡那霉素抗性)以及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的启动子,并带有质粒pBluescript的多克隆位点,构建成分枝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质粒pBCG-2000.该重组质粒在分枝杆菌、大肠杆菌两个系统中均能稳定复制,并表达卡那霉素抗性.再以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GEX衍生质粒为模板,经过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得到编码日本血吸虫26ku抗原的全长DNA顺序.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顺序,精确克隆到分枝杆菌hsp70的启动子下游,最终构建成能高效表达Sj26GST的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BCG-Sj26.所表达的天然重组Sj26GST(rSi26GST)为可溶性蛋白,在SDS-PAGE上分子量为26ku处可见明显的表达蛋白带.提示生长缓慢的人结核杆菌hsp70的启动子能被快速生长的耻垢分枝杆菌RNA聚合酶所识别.通过薄层扫描分析,其表达效率分别占大肠杆菌、分枝杆菌菌体总蛋白的25%~37%和18%.本研究为外源基因在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rin,BCG)中的表达以及把分枝杆菌和BCG发展成为多价疫苗载体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穿梭质粒 日本血吸虫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