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品兰 袁岳沙 +3 位作者 沈关心 邵静芳 张悦 刘恭植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18-220,共3页
本文用单克隆抗体SACI-Ig花环法测定了小儿急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OKT8^+细胞均明显高于正常,OKT4^+/OKT8^+比值显著降低,但在急性粒细胞性白... 本文用单克隆抗体SACI-Ig花环法测定了小儿急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OKT8^+细胞均明显高于正常,OKT4^+/OKT8^+比值显著降低,但在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儿淋巴细胞亚群变化不明显。这提示,抑制性T细胞(OKT8^+)的增多可能与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或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儿童 T-细胞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结核患者外周血细胞表面抗原的测定及其亚群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朱慧芬 苏娜 +4 位作者 王晓林 孙蓓 张悦 沈关心 洪淑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74-175,共2页
本文借助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淋巴结结核患者外周血细胞表面抗原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借助分析淋巴结结核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探讨其变化规律。
关键词 淋巴结结核 外周血细胞 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T法检测LAK细胞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慧芬 王晓林 +2 位作者 张悦 邵静芳 沈关心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79-380,共2页
本文应用MTT法测定了LAK细胞介导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白细胞介素2(IL-2):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候云德教授惠赠;MTT:3-(4,5 dimetyl-2-thiazoly-2,5-diphenyl-2H-tetrazoli-um-bro... 本文应用MTT法测定了LAK细胞介导杀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白细胞介素2(IL-2):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候云德教授惠赠;MTT:3-(4,5 dimetyl-2-thiazoly-2,5-diphenyl-2H-tetrazoli-um-bromide,Fluka);PHA:广州医药工业研究所产品;酸化异丙醇:含0.04 mol/L HCl的异丙醇;96孔细胞培养板(Costar)购自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 MTT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抗可溶性抗原单克隆抗体方法的探讨
4
作者 苏娜 沈关心 +3 位作者 王晓琳 孙蓓 张悦 朱慧芬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09-311,共3页
本文以提纯冻存抗原和回收抗原包被40孔聚苯乙烯固相载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抗可溶性抗原杂交瘤上清液。比较了不同的封闭剂及其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回收抗原和提纯的抗原检测结果一致,可代替首次... 本文以提纯冻存抗原和回收抗原包被40孔聚苯乙烯固相载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抗可溶性抗原杂交瘤上清液。比较了不同的封闭剂及其浓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回收抗原和提纯的抗原检测结果一致,可代替首次抗原进行检测,并节约试剂的用量。同时证明20%小牛血清-吐温磷酸缓冲液(FCS-PBS-T)作为封闭剂检测,效果较好,明显优于用1%BSA-PBS-T作为封闭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性抗体 酶联免疫 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AFP-F(ab)_2-Adr联接物治疗肝癌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5
作者 唐望先 张文英 +1 位作者 李品兰 李绍白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404-405,共2页
单克隆抗体对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已有文献论述。但是有关生物导向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IL-2R以及TFR表达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探讨了抗AFP-F(ab)2-Adr联接物对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及IL-2R和TFR... 单克隆抗体对肝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变化已有文献论述。但是有关生物导向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IL-2R以及TFR表达的研究甚少。为此,本文应用单克隆抗体探讨了抗AFP-F(ab)2-Adr联接物对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以及IL-2R和TFR的变化。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铁蛋白 受体 白细胞介素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IgM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征研究
6
作者 沈关心 苏娜 +2 位作者 王晓林 朱慧芬 张悦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94-96,共3页
以人IgM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5株分泌抗人IgM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双向扩散试验证明:该组单抗仅与人IgM起反应,而不与其他各类免疫球蛋白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该组单抗测得不同... 以人IgM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获得5株分泌抗人IgM单抗的杂交瘤细胞株.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免疫双向扩散试验证明:该组单抗仅与人IgM起反应,而不与其他各类免疫球蛋白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该组单抗测得不同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阳性数与用抗B细胞单抗和直接免疫荧光法测得的结果接近.免疫转印试验证明抗体作用的分子量为50~70kd(dalten法定单位为u,换算系数0.9921,下同).提示为IgM.本文还对单抗应用价值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瘤技术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与肝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7
作者 唐望先 张文英 +1 位作者 李绍白 李品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A12期17-19,共3页
作者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硬化、肝癌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的变化。其中肝硬化(LC)、肝癌(PHC)组的CD_8的阳性细胞分别是34.72%、38.93%,正常对照组为27.30%,与正常组比较,P<0.01。两组CD_4/CD_8比值显著下降,其比值... 作者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肝硬化、肝癌病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表达的变化。其中肝硬化(LC)、肝癌(PHC)组的CD_8的阳性细胞分别是34.72%、38.93%,正常对照组为27.30%,与正常组比较,P<0.01。两组CD_4/CD_8比值显著下降,其比值分别为1.29、1.31,正常组1.8,与正常组比较,P<0.01。PHA刺激前,转铁蛋白受体(TFR)和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在两组患者血中处于高表达状态(P<0.01)。结果提示:抑制性TC升高,TFR以及IL-2R的高表达则直接影响LC和PHC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变 肝肿瘤 受体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瘤蛋白(IgDλ)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6
8
作者 沈关心 朱慧芬 +3 位作者 王晓林 孙蓓 苏娜 张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38-141,共4页
本文用从1例骨髓瘤患者(IgDλ)尿中提取的λ链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两次融合,分别经3~4次克隆后获得86株分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经鉴定其中15株为抗独特型McAb。其中12株仅与同源性λ链和IgD反应,不与正常人λ链,k... 本文用从1例骨髓瘤患者(IgDλ)尿中提取的λ链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两次融合,分别经3~4次克隆后获得86株分泌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经鉴定其中15株为抗独特型McAb。其中12株仅与同源性λ链和IgD反应,不与正常人λ链,k链,IgG、IgA、IgM、IgD、IgE及白蛋白(HSA)和一系列副球蛋白反应.间接免疫荧光法证明,抗独特型McAb与骨髓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阳性率高达23%,不与正常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和骨髓细胞反应,其中部分McAb与实验室培养的浆细胞瘤株呈现阳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蛋白 单克隆抗体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白血病细胞裸鼠异种移植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9
作者 李志雄 唐锦治 +3 位作者 张东华 路武 朱慧芬 沈关心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482-484,共3页
我们成功地将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裸鼠经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分别将(5-10)×10^6MOLT-4细胞及(2-4)×10^6HL-60细胞移植到动物皮下能形成实体瘤,该肿... 我们成功地将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人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移植到裸鼠体内。裸鼠经环磷酰胺预处理后分别将(5-10)×10^6MOLT-4细胞及(2-4)×10^6HL-60细胞移植到动物皮下能形成实体瘤,该肿瘤呈进行性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异种移植 裸鼠 白血病 细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大鼠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化溪 邵启祥 +8 位作者 刘慕植 李良菊 傅翠梅 潘志超 沈关心 朱慧芬 王晓林 苏娜 张悦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2年第4期11-13,共3页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细胞的功能和寻找抗移植排斥反应的更有效途径,我们在分离大鼠树突状细胞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5株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分别...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重要的抗原提呈细胞,在移植排斥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该细胞的功能和寻找抗移植排斥反应的更有效途径,我们在分离大鼠树突状细胞获得成功的基础上,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出5株抗树突状细胞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WZD1~5。杂交瘤细胞培养上清或腹水对新鲜分离的大鼠树突状细胞均显示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作用,且与腹腔Mφ及淋巴细胞无明显交叉反应。经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测定,腹水中单抗的效价为2×1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IgM McAb的纯化及其酶结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娜 沈关心 +2 位作者 王晓林 朱慧芬 张悦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49-251,共3页
应用DEAE-2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和正辛酸法从接种杂交瘤细胞BALB/C 鼠的腹水或腹腔肿瘤浸出液中纯化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血清IgM 单克隆抗体(McAb),纯化物经巴比妥琼脂电泳,SDS-PAGE 鉴定为高纯度。ELISA 法证明具有高效价、... 应用DEAE-2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和正辛酸法从接种杂交瘤细胞BALB/C 鼠的腹水或腹腔肿瘤浸出液中纯化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患者血清IgM 单克隆抗体(McAb),纯化物经巴比妥琼脂电泳,SDS-PAGE 鉴定为高纯度。ELISA 法证明具有高效价、高度特异性。采用过碘酸钠氧化结合法制备的辣根过氧化酶 HRPO-McAb 结合物的免疫活性、酶与蛋白质二者mol比、标记率均达到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白血病 B细胞 IG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肌醇在IL-2诱导的T细胞增殖分化中的信息传递作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品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38-340,352,共4页
用不同浓度的IL-2刺激静息T淋巴细胞,其细胞内IP_3无明显改变,但ConA刺激则使IP_3增加45%。在IL-2依赖性T细胞,IL-2R表达率达83%,IL-2刺激时IP_3的变化依浓度不同而异,10u—50u/ml的IL-2使IP_3增高,以50u/ml最为显著,增加60%,但100u/ml ... 用不同浓度的IL-2刺激静息T淋巴细胞,其细胞内IP_3无明显改变,但ConA刺激则使IP_3增加45%。在IL-2依赖性T细胞,IL-2R表达率达83%,IL-2刺激时IP_3的变化依浓度不同而异,10u—50u/ml的IL-2使IP_3增高,以50u/ml最为显著,增加60%,但100u/ml IL-2及ConA不改变胞内IP_3的浓度。IL-2R封闭后的T淋巴细胞在IL-2刺激时IP_3的增加明显减弱。这些结果提示:IP_3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介导了IL-2诱导的T细胞的增殖反应,这种作用与IL-2的剂量及IL-2R表达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2 三磷酸肌醇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与柔红霉素交联方法及其偶联物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东华 唐锦治 +2 位作者 沈关心 苏娜 朱慧芬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0-233,共4页
分别用12.5%、25.0%、50.0%、75.0%和100.0%氧化的Dex T_(10)作为交联剂交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HTG)和柔红霉素(DNR)形成免疫偶联物(AHTG-Dex-DNR),其中以25.0%氧化的DexT10作为交联剂最佳。它既提高了偶联物的交联度,又降低了... 分别用12.5%、25.0%、50.0%、75.0%和100.0%氧化的Dex T_(10)作为交联剂交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HTG)和柔红霉素(DNR)形成免疫偶联物(AHTG-Dex-DNR),其中以25.0%氧化的DexT10作为交联剂最佳。它既提高了偶联物的交联度,又降低了硼氢化钠对AH-TG和DNR活性的损伤。偶联物对靶细胞CEM 24h细胞毒试验LD_(50)为10.68μg/ml。对非靶细胞K562仅有轻微杀伤作用,10min细胞毒试验为特异的杀灭肿瘤细胞试验,对CEM的LD_(50)为14.79μg/ml,对K562几乎无细胞毒作用,表明免疫偶联物有特异性细胞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偶联物 球蛋白 柔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慢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IgM单抗相对亲和力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关心 苏娜 +3 位作者 王晓林 朱慧芬 张悦 刘少祥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2年第3期25-28,共4页
本文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了11株抗B-CLL患者IgM腹水和杂交瘤上清McAb的相对亲和力。结果提示,各株McAb结合抗原的相对亲和力不同。根据50%最大结合浓度分为两组。其中4株杂交瘤上清McAb与纯化腹水McAb测得结果基本吻合。实验结果为合... 本文采用间接ELISA法检测了11株抗B-CLL患者IgM腹水和杂交瘤上清McAb的相对亲和力。结果提示,各株McAb结合抗原的相对亲和力不同。根据50%最大结合浓度分为两组。其中4株杂交瘤上清McAb与纯化腹水McAb测得结果基本吻合。实验结果为合理地选用这些单抗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亲和力 ELISA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体外长期培养
15
作者 沈关心 王晓林 +5 位作者 孙蓓 苏娜 张悦 朱慧芬 黄兰清 唐锦治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5-88,共4页
本文对1例骨髓瘤患者的骨髓细胞在体外进行了长期传代培养,探讨了各种白血病细胞系培养上清液对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对培养的细胞进行了形态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特征和超微结构研究及药敏试验。结果证明6种细胞培养上清液均对细胞的... 本文对1例骨髓瘤患者的骨髓细胞在体外进行了长期传代培养,探讨了各种白血病细胞系培养上清液对细胞生长的调控作用。对培养的细胞进行了形态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特征和超微结构研究及药敏试验。结果证明6种细胞培养上清液均对细胞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培养的骨髓细胞具有恶性细胞的生物学特征,可能为B细胞系恶性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瘤 细胞培养 骨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对淋巴细胞丝裂原反应的影响
16
作者 李品兰 薛国荣 +1 位作者 蒋正明 张明富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3-35,共3页
本文通过使用肌醇-1-磷酸酶抑制剂-锂离子(Li^+)及~3H-TdR掺合法研究了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_2)代谢对正常人以及不同病人淋巴细胞丝裂原诱导的增殖反应的影响。在未经Li^+处理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经丝裂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以对植... 本文通过使用肌醇-1-磷酸酶抑制剂-锂离子(Li^+)及~3H-TdR掺合法研究了4,5-二磷酸-磷脂酰肌醇(PIP_2)代谢对正常人以及不同病人淋巴细胞丝裂原诱导的增殖反应的影响。在未经Li^+处理的外周血淋巴细胞经丝裂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以对植物血凝素(PHA)的反应最强,经用Li^+处理后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明显减弱或抑制。结果提示:肌醇-1-磷酸酶的活性受抑可减弱或抑制丝裂原诱导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 丝裂原 磷脂酰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鉴定
17
作者 崔武任 朱慧芬 +3 位作者 刘慎沛 沈关心 叶维新 王晓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2期191-196,共2页
关键词 肺癌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T细胞单抗系列检测T细胞亚群的比较
18
作者 王晓林 沈关心 +1 位作者 孙蓓 苏娜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34-134,共1页
本文应用两种抗T细胞单抗系列检测了不同人群外周血T细胞亚群。 一、材料与方法 1.检测对象:①正常人12例。年龄18~45岁。②癫痫患者6例;急性白血病3例;免疫功能低下、类风湿性关节炎和支气管扩张各1例。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登革Ⅱ型病毒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19
作者 石淑仙 雷洪波 +4 位作者 宋佩辉 沈关心 孙蓓 林志迭 赵蜀崖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4-236,共3页
采用登革Ⅱ型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在40%PEG1000的作用下进行融合,获得6株分泌抗登革Ⅱ型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其单克隆抗体(McAb)对登革Ⅱ型病毒均有特异性。HIA和CF试验有5株M... 采用登革Ⅱ型病毒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在40%PEG1000的作用下进行融合,获得6株分泌抗登革Ⅱ型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其单克隆抗体(McAb)对登革Ⅱ型病毒均有特异性。HIA和CF试验有5株McAb为CF型特异的。5株具有HIA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病毒 抗体 细胞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血病骨髓瘤单抗对白血病细胞株细胞内环核苷酸的影响
20
作者 邵静芳 沈关心 +2 位作者 朱慧芬 王小玲 李天宪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3年第4期28-31,共4页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了单克隆抗体(λ-44-5-15,λ26-4-15,SMb,OKT10和抗B)作用于相应白血病瘤细胞后细胞内cAMP、cGMP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抗原、抗体比例在80∶1时经McAb作用16~24h后,瘤细胞内cAM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GMP... 本文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了单克隆抗体(λ-44-5-15,λ26-4-15,SMb,OKT10和抗B)作用于相应白血病瘤细胞后细胞内cAMP、cGMP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抗原、抗体比例在80∶1时经McAb作用16~24h后,瘤细胞内cAM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cGM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2-0001)。从而提示:McAb可通过对细胞膜作用,调控细胞内cAMP和cGMP的水平。本文还对McAb作用浓度及作用时间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核苷酸 白血病 瘤细胞株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