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超微结构在病理学分型、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吴人亮 黄寿珍 彭杰青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2-94,142,共3页
本文对65例肾活检中的9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超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其特点为MPGN-Ⅰ型以内皮下电子致密沉积物为主,MPGN-Ⅱ型以基底膜致密层电子致密沉积物为主,同时在两型中伴有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系膜细胞、基质的增多并插... 本文对65例肾活检中的9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超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其特点为MPGN-Ⅰ型以内皮下电子致密沉积物为主,MPGN-Ⅱ型以基底膜致密层电子致密沉积物为主,同时在两型中伴有肾小球基底膜不规则增厚,系膜细胞、基质的增多并插入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结果表明,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的超微结构在病理学分型、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超微结构 病理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辐射所致实验犬的病理变化
2
作者 宋光放 褚连仲 +1 位作者 陈荣安 董胜璋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8-100,共3页
本实验分别在室温40℃和42℃下以12.6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头部和以8.8及4.2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全身,复制实验犬的中暑模型。肉眼、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各脏器有明显淤血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脑水肿和... 本实验分别在室温40℃和42℃下以12.6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头部和以8.8及4.2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全身,复制实验犬的中暑模型。肉眼、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各脏器有明显淤血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脑水肿和肺水肿显著。肺、脑、心及肝内灶性出血。实质细胞变性,肝细胞灶状坏死。脑内神经细胞变性,神经纤维多呈髓鞘变性和空泡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头部和全身受热辐射时病变及其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出在中暑分型中无须将热辐射病和日射病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辐射 热射病 日射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肺血管反应性种系差异的机制 被引量:4
3
作者 金咸瑢 范明 +7 位作者 王志强 苏远超 杨光田 胡汉波 张业平 冯长建 车东媛 王迪浔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71,共5页
本文综合报道了对Hilltop(HT)大鼠和Wistar (W)大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的研究。观察抑制白三烯(LTs)或前列腺素(PGs)合成对HPV和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产生的影响,以及测定急性缺氧时血浆TXB_2和6-酮-PGF1α的变化,均表明LTs是两... 本文综合报道了对Hilltop(HT)大鼠和Wistar (W)大鼠缺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应(HPV)的研究。观察抑制白三烯(LTs)或前列腺素(PGs)合成对HPV和慢性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产生的影响,以及测定急性缺氧时血浆TXB_2和6-酮-PGF1α的变化,均表明LTs是两种大鼠HPV的主要介质,HT鼠还有缩管性PGs参与介导,而W鼠则受扩管性PGs调节;加之肺小动脉结构的差别,构成了两种大鼠肺血管反应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症 肺血管反应性 白三烯 PG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雷公藤治疗慢性肾炎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熊密 彭杰青 +5 位作者 刘绍春 陈昌伟 陈思源 郑坚峰 谢纪文 李仁康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6-158,T212,共4页
为了探讨雷公藤对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其机理,本文用复方雷公藤治疗家兔实验性慢性肾炎及慢性肾炎病人。未治疗组兔尿蛋白“十~(?)”;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肾小球呈现中至重度颗粒形荧光;显微分光光度计检测显示肾小球有较强的IgG免疫荧光... 为了探讨雷公藤对慢性肾炎的疗效及其机理,本文用复方雷公藤治疗家兔实验性慢性肾炎及慢性肾炎病人。未治疗组兔尿蛋白“十~(?)”;血肌酐及尿素氮升高;肾小球呈现中至重度颗粒形荧光;显微分光光度计检测显示肾小球有较强的IgG免疫荧光;光镜下兔肾组织呈明显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改变;电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上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足突变平坦、融合。治疗组免上述病变及症状均明显减轻到消的。临床治疗肾炎患者尿蛋白明显减轻到消失,总有效率90.24%。结果表明:复方雷公藤对慢性肾炎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对减轻和消除尿蛋白有明显疗效,并可降低血肌酐及尿素氮,这可能是雷公藤对特异性抗体的产生及免疫复合物形成有抑制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雷公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踯躅根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熊密 彭杰青 +2 位作者 陈昌纬 罗永焱 李焰卿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98-201,共4页
本文用反复静脉注射小剂量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家兔慢性肾炎,用羊踯躅根治疗。同时,用该药对慢性肾炎病人进行疗效观察。阳性组兔肾小球呈现中至重度颗粒形免疫荧光,肾组织呈明显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改变。尿蛋白±~++。治疗组兔及... 本文用反复静脉注射小剂量牛血清白蛋白复制家兔慢性肾炎,用羊踯躅根治疗。同时,用该药对慢性肾炎病人进行疗效观察。阳性组兔肾小球呈现中至重度颗粒形免疫荧光,肾组织呈明显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改变。尿蛋白±~++。治疗组兔及病人治疗后病变及症状均明显减轻或消失。结果提示循环免疫复合物反复沉着可引起兔类似人类的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羊踯躅根对病变有一定的控制和治疗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免疫发病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羊踯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大鼠肺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布及缺氧对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杨炯 段生福 刘绍春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99-301,359,共4页
本研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ABC法)观察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SD大鼠肺中的分布,缺氧对肺中神经内分泌细胞内CGRP含餐的影响。结果表明:含CGRP的神经纤维分布在肺血管平滑肌层中及其周围、气管-支气管树的粘膜下层;含CGRP的神经内... 本研究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ABC法)观察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SD大鼠肺中的分布,缺氧对肺中神经内分泌细胞内CGRP含餐的影响。结果表明:含CGRP的神经纤维分布在肺血管平滑肌层中及其周围、气管-支气管树的粘膜下层;含CGRP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位于气管一支气管树的上皮层、粘液腺中和肺实质内。缺氧不引起火鼠肺的神经内分泌细胞数目改变,但可使这些细胞内的CGRP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 基因相关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对二乙基亚硝胺致大鼠实验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朱大和 吴秀淦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43-346,共4页
应用组织化学并结合光镜,对人参抑制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白鼠肝癌的动态研究表明:人参对DEN大白鼠肝癌发生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早、中期阶段,实验组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硬变比对照组显著减轻;晚期对照组肝癌发生率达100%,实验... 应用组织化学并结合光镜,对人参抑制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白鼠肝癌的动态研究表明:人参对DEN大白鼠肝癌发生发展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早、中期阶段,实验组鼠肝细胞变性坏死及肝硬变比对照组显著减轻;晚期对照组肝癌发生率达100%,实验组仅为14.3%,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组织化学显示,各期实验组的DNA、RNA和糖原的含量及γ-谷氨酰转肽酶,琥珀酸脱氢酶和5'-核苷酸酶的活性均保持在相对正常的水平,对照组则异常地降低或增高。说明人参能够抑制DEN所引起的肝细胞损害,使DEN肝癌发生率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二乙基亚硝胺 肝癌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源性单核巨噬细胞在兔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邱红明 邓仲端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89-91,共3页
本实验对雄性新西兰白兔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超微结构及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证明,血源性单核细胞为早期斑块内泡沫细胞的主要来源;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可返回血流,起清除病灶内脂质的作用。非特异性酯酶及酸性磷酸酶染色是判... 本实验对雄性新西兰白兔的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进行超微结构及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证明,血源性单核细胞为早期斑块内泡沫细胞的主要来源;单核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可返回血流,起清除病灶内脂质的作用。非特异性酯酶及酸性磷酸酶染色是判断泡沫细胞来源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单核巨噬细胞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对人脑胶质瘤的生物效应观察
9
作者 吴克兰 吴翠环 +2 位作者 薛德麟 鲍文公 蒋先惠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4-86,T141,共4页
我们在人脑胶质瘤手术切除后遗留的腔隙内置入43.5~45℃高温塑料水囊30min处理其周围残余的瘤组织。光镜下发现加热处理后的胶质瘤瘤细胞核固缩、扭曲或核溶解,白细胞附壁、渗出并浸润坏死组织,血栓形成和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电镜下可... 我们在人脑胶质瘤手术切除后遗留的腔隙内置入43.5~45℃高温塑料水囊30min处理其周围残余的瘤组织。光镜下发现加热处理后的胶质瘤瘤细胞核固缩、扭曲或核溶解,白细胞附壁、渗出并浸润坏死组织,血栓形成和管壁纤维素样坏死。电镜下可见瘤细胞线粒体肿胀、溶酶体增多,胶质原纤维离散、微管消失、多聚核蛋白体解聚;内皮细胞微绒毛增加和胞浆内空泡增多。对高温杀伤胶质瘤细胞的机制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高温 诱导性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皮肥大细胞的变化在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机制中的意义
10
作者 吴人亮 彭杰青 +1 位作者 熊开钧 金慰鄂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51-253,共3页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26例流行性出血热各期患者真皮肥大细胞的变化发现,有两种类型脱粒的肥大细胞,即溶解性和非溶解脱粒细胞。二者在本病病程不同阶段有一定变化规律。早期,肥大细胞主呈溶解性脱粒变化,细胞解体,丧失。随着疾病的进展,溶... 用光镜和电镜观察26例流行性出血热各期患者真皮肥大细胞的变化发现,有两种类型脱粒的肥大细胞,即溶解性和非溶解脱粒细胞。二者在本病病程不同阶段有一定变化规律。早期,肥大细胞主呈溶解性脱粒变化,细胞解体,丧失。随着疾病的进展,溶解性脱粒减少,而非溶解性脱粒增多,其细胞内颗粒电子密度明显降低。两种类型的脱粒肥大细胞反映了两种脱粒形式和不同的免疫过程。本文对其在发病机制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肥大细胞 真皮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抗基底膜肾小球肾炎——免疫荧光、光镜和电镜研究
11
作者 彭杰青 熊密 +2 位作者 吴人亮 刘绍春 陈昌纬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04-306,共3页
采用自制兔抗大鼠肾免疫血清,制造大鼠抗基底膜肾小球肾炎模型,并进行了重复试验。用免疫荧光技术、光镜和电镜进行观察,前后两批实验结果相同,提示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显示出典型的光滑线型荧光图象,在电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基底膜呈现... 采用自制兔抗大鼠肾免疫血清,制造大鼠抗基底膜肾小球肾炎模型,并进行了重复试验。用免疫荧光技术、光镜和电镜进行观察,前后两批实验结果相同,提示在肾小球基底膜上显示出典型的光滑线型荧光图象,在电镜下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基底膜呈现局灶性电子透明区而疏松增厚,光镜下主要表现为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变化,未见新月体形成。实验结果可与人类某些肾炎相比较,对了解人类某些类型肾炎的病因、发病机理、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其防治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抗基底膜肾炎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cklinghausen病的神经肉瘤及其移植瘤的超微结构观察
12
作者 吴克兰 L. Gerhard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12,共3页
本文收集了7例Recklinghausen病,其中2例已恶变为神经肉瘤,并将该2例恶变瘤组织(原发瘤)移植到裸鼠的皮下,多代保株移植(移植瘤)。本文对原发瘤和移植瘤的超微结构作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本瘤虽经多代移植,但移植瘤无论在细胞分化和形... 本文收集了7例Recklinghausen病,其中2例已恶变为神经肉瘤,并将该2例恶变瘤组织(原发瘤)移植到裸鼠的皮下,多代保株移植(移植瘤)。本文对原发瘤和移植瘤的超微结构作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本瘤虽经多代移植,但移植瘤无论在细胞分化和形态结构上都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肉瘤 移植 超微结构 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IgA肾小球肾炎——抗原的电荷在肾炎发病机理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子慧 彭杰青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5-97,共3页
本文选用阳、阴离子化右旋糖酐作抗原,分别诱发小鼠IgA肾小球肾炎。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肾小球内IgA荧光强度,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阳离子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阴离子组(P<0.01)。电镜下,两实验组均呈现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细... 本文选用阳、阴离子化右旋糖酐作抗原,分别诱发小鼠IgA肾小球肾炎。用显微分光光度计测定肾小球内IgA荧光强度,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阳离子组荧光强度显著高于阴离子组(P<0.01)。电镜下,两实验组均呈现肾小球系膜基质增生、细胞轻度增生及基质内电子致密物沉积;阳离子组基底膜增厚,其上沉积物及足突融合更为明显。显示抗原所带电荷可影响肾炎病变程度及其定位,而阳离子化比阴离子化物质对肾小球肾炎病变形态发生的影响更为显著。且阳离子化右旋糖酐引起的IgA肾炎属于原位免疫复合物性肾小球肾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抗原 电荷 IG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家兔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的免疫组化、光镜及电镜研究
14
作者 黄寿珍 彭杰青 陈昌纬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21-224,共4页
应用自制羊抗兔肾毒血清,经静脉1次注射免疫家兔,成功地复制了抗基底膜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模型。通过免疫组化、组织学及透射电镜技术,动态观察了细胞性新月体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细胞性新月体主要由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构成... 应用自制羊抗兔肾毒血清,经静脉1次注射免疫家兔,成功地复制了抗基底膜型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模型。通过免疫组化、组织学及透射电镜技术,动态观察了细胞性新月体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细胞性新月体主要由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及巨噬细胞构成,其间杂有少量纤维素、中性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对新月体形成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肾炎 球囊壁层增生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