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适应、热耐力与热应激蛋白的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吴扬 张国高 贺涵贞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热应激蛋白(hea stress protein,HSP)是生物体受热及其他应激因素刺激后由于基因表达改变而合成的一组蛋白质。它的功能被认为与生理性保护作用有关,例如可增强机体对致死性温度的抵抗性。在农业、生物学和肿瘤学领域此研究正日益深入... 热应激蛋白(hea stress protein,HSP)是生物体受热及其他应激因素刺激后由于基因表达改变而合成的一组蛋白质。它的功能被认为与生理性保护作用有关,例如可增强机体对致死性温度的抵抗性。在农业、生物学和肿瘤学领域此研究正日益深入。本文从劳动生理的角度,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了热应激反应与热适应,热耐力的产生及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蛋白 热适应 热耐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蛋白的诱导、定位与再分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吴扬 张伟 +3 位作者 徐代根 邬堂春 贺涵贞 张国高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19-421,共3页
用放射自显影和免疫印迹方法探讨了热应激蛋白(HSP)在多种细胞株中的诱导、定位和分布。结果发现,与正常情况相比,各种细胞在热休克后均可诱导合成大量HSP82.3、HSP69.5和HSP26.8,其合成高峰为受热后4~... 用放射自显影和免疫印迹方法探讨了热应激蛋白(HSP)在多种细胞株中的诱导、定位和分布。结果发现,与正常情况相比,各种细胞在热休克后均可诱导合成大量HSP82.3、HSP69.5和HSP26.8,其合成高峰为受热后4~6h。在正常情况下,HSP69.5和HSP26.8主要位于胞浆,在热休克后(43~45℃)迅速向核内迁移,在恢复期,它们又回到胞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蛋白 热休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日咳杆菌毒素S_1亚单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及其一步纯化 被引量:2
3
作者 郑波 程继忠 +3 位作者 皇甫永穆 海涛 戴五星 王建平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1期17-20,共4页
研究了百日咳杆菌毒素S1亚单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GST-S1)在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并一步纯化了重组GST-S1。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长度为560bp的编码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 研究了百日咳杆菌毒素S1亚单位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融合蛋白(GST-S1)在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并一步纯化了重组GST-S1。首先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出长度为560bp的编码百日咳毒素S1亚单位的DNA片段。该片段比原编码S1蛋白的DNA片段在其3′端缺失了138个碱基,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克隆入质粒pGEX中GST基因的3′端,构成GST-S1融合基因表达载体pGEX-S1。经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和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可见所表达的GST-S1融合蛋白存在于细菌上清,为可溶性蛋白。分子量为49ku处有明显的蛋白表达带。用谷胱甘肽(GSH)亲和层析系统,一步纯化出GST-S1融合蛋白。最后经凝血酶的消化,得到23ku的重组百日咳杆菌毒素S1亚单位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日咳杆菌毒素 S1亚单位 基因表达 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作业工人肝血液动力学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克俭 谭冰 +2 位作者 张伟 贺涵贞 张国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62-62,共1页
应用肝血流图对高温作业工人肝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了研究,选择其钢厂健康高温作业工人(夏季接受强热幅射的热炉工、轧钢工等)118名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3.3±7.9岁,平均工龄12.2±6.3年。作业地点;气温35~37℃,个别地点高达40... 应用肝血流图对高温作业工人肝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了研究,选择其钢厂健康高温作业工人(夏季接受强热幅射的热炉工、轧钢工等)118名为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3.3±7.9岁,平均工龄12.2±6.3年。作业地点;气温35~37℃,个别地点高达40℃,相对湿度40%~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作业工人脑血流图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克俭 章孟本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56-58,共3页
本文对职业性锰作业工人进行了12年脑血流图变化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职业性锰作业工人脑血流图异常率增高,其异常人数随接触工龄的延长而增多。特点为脑血管呈收缩状态、上升时间延长、重搏波隐约或消失。其异常程度与接触者出现神经... 本文对职业性锰作业工人进行了12年脑血流图变化的动态观察。结果表明,职业性锰作业工人脑血流图异常率增高,其异常人数随接触工龄的延长而增多。特点为脑血管呈收缩状态、上升时间延长、重搏波隐约或消失。其异常程度与接触者出现神经衰弱综合征、发锰含量增高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红细胞膜和红细胞钙、锌测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张裕曾 陈琢 刘芸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S2期197-197,共1页
关键词 红细胞膜 红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与CO联合作用下血液流变学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萍 张国高 贺涵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5-18,共4页
本文报道高温与CO联合作用对高脂膳食家兔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40d,高温加CO组全血粘度(7.878±0.525mPa·s)、血浆粘度(1.814±0.066mPa·s)、红细胞压积(0.327±0.031)、血红蛋白(145.0±0.6g/L)... 本文报道高温与CO联合作用对高脂膳食家兔血液流变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实验40d,高温加CO组全血粘度(7.878±0.525mPa·s)、血浆粘度(1.814±0.066mPa·s)、红细胞压积(0.327±0.031)、血红蛋白(145.0±0.6g/L)、红细胞(667.2±59.4×10^(12)/L)明显高于常温组。由此提示,高温与CO联合作用可引起高脂膳食家兔血液流变学变化异常,促使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一氧化碳 血液流变学 胆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中热应激蛋白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王玉洁 邬堂春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11-411,共1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中热应激蛋白水平的变化王玉洁,邬堂春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武汉430030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研室,武汉430030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热休克蛋白类中...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浆中热应激蛋白水平的变化王玉洁,邬堂春武汉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妇产科,武汉430030武汉同济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研室,武汉430030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热休克蛋白类中图法分类号R711.71,Q51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 热休克蛋白类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通警察神经行为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韩邦荣 刘克俭 蔡荣泰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50-251,共2页
关键词 交通警察 神经行为功能 职业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硒康绿保健茶对铅作业工人危害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熊世洲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52-155,共4页
6名受试者中,3人每天饮茶5g(含硒80μg),另3人每天饮茶10g(含硒160μg),连续饮4周。饮茶前抽其中3人血做细胞培养,作为正常对照组(不加铅培养)和阳性对照组(加铅培养)。结果阳性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 6名受试者中,3人每天饮茶5g(含硒80μg),另3人每天饮茶10g(含硒160μg),连续饮4周。饮茶前抽其中3人血做细胞培养,作为正常对照组(不加铅培养)和阳性对照组(加铅培养)。结果阳性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畸变率、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分别高达13.5%、3.2‰及12.0‰,淋巴细胞转化率降至51.6%。4周后,饮茶5g和10g组培养物加铅培养时,上述指标均恢复至正常对照组范围。结果表明:康绿保健茶能拮抗铅所致的遗传毒性和免疫毒性,可作为铅作业工人的保健饮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绿保健茶 铅中毒 遗传毒性 免疫毒性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频高压电场对动物血清中几种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鲁嘉模 章孟本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37-339,共3页
大鼠和家兔暴露于50Hz、40kV/m电场中100~500小时,血清钠,钾、钙和镁无明显变化;而血清锌暴露200小时则显著降低,血清铜暴露300、400和500小时显著增高,铜/锌比值在200、300、400和500小时显著增高。结果提示血清铜/锌比值是反映工频... 大鼠和家兔暴露于50Hz、40kV/m电场中100~500小时,血清钠,钾、钙和镁无明显变化;而血清锌暴露200小时则显著降低,血清铜暴露300、400和500小时显著增高,铜/锌比值在200、300、400和500小时显著增高。结果提示血清铜/锌比值是反映工频电场对机体作用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频电场 电解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卤代甲烷与DNA及血红蛋白结合的研究
12
作者 徐代根 贺涵贞 +2 位作者 张国高 PeterH BoltHM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28-30,共3页
本研究对经口和吸入染毒^(14)C标记一卤代甲烷(一氯甲烷、一溴甲烷及一碘甲烷)的大鼠的血红蛋白(Hb)结合及DNA结合采用液闪放射性计数法进行了测定。三种一卤代甲烷均可与Hb及DNA形成剂量相关性结合,一溴甲烷最强,一碘甲烷次之,一氯甲... 本研究对经口和吸入染毒^(14)C标记一卤代甲烷(一氯甲烷、一溴甲烷及一碘甲烷)的大鼠的血红蛋白(Hb)结合及DNA结合采用液闪放射性计数法进行了测定。三种一卤代甲烷均可与Hb及DNA形成剂量相关性结合,一溴甲烷最强,一碘甲烷次之,一氯甲烷最弱。Hb结合与DNA结合之间未显示明显的相关关系,但与DNA结合能力强的一卤代甲烷,与Hb的结合能力亦强。以上结果提示Hb结合可代替DNA结合而用于这类物质的生物学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氯甲烷 一溴甲烷 一碘甲烷 血红蛋白 脱氧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与CO联合作用对血浆铜、锌、铁的影响
13
作者 张裕曾 陈萍 +1 位作者 孙维才 刘芸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79-79,共1页
一、材料与方法 28只健康雄性家兔(2~3 kg)随机分为A(35℃+CO)、B(35℃)、C(25℃+CO)和D(25℃)组。在高温与毒物联合作用动式吸入染毒柜内染毒,一氧化碳(CO)浓度为750±12 mg/m^3,每天染毒2 h,连续40 d。每隔10 d于染毒结束后采兔... 一、材料与方法 28只健康雄性家兔(2~3 kg)随机分为A(35℃+CO)、B(35℃)、C(25℃+CO)和D(25℃)组。在高温与毒物联合作用动式吸入染毒柜内染毒,一氧化碳(CO)浓度为750±12 mg/m^3,每天染毒2 h,连续40 d。每隔10 d于染毒结束后采兔耳动脉血,取血浆1.0ml稀释至10.0 ml,用美国Varian Spect AA-40P原子吸收光度计,火焰法测定血浆Cu、Zn和Fe。Cu、Zn和Fe标准由北京化工厂生产。试验用水为经三次蒸馏的重蒸水,容器均经盐酸、硝酸浸泡、洗净备用。所得实验数据均经过统计学处理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 一氧化碳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辐射所致实验犬的病理变化
14
作者 宋光放 褚连仲 +1 位作者 陈荣安 董胜璋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98-100,共3页
本实验分别在室温40℃和42℃下以12.6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头部和以8.8及4.2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全身,复制实验犬的中暑模型。肉眼、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各脏器有明显淤血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脑水肿和... 本实验分别在室温40℃和42℃下以12.6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头部和以8.8及4.2J/cm^2·min强度的热辐射照射全身,复制实验犬的中暑模型。肉眼、光镜和电镜观察其病理变化。各脏器有明显淤血和不同程度的水肿,尤以脑水肿和肺水肿显著。肺、脑、心及肝内灶性出血。实质细胞变性,肝细胞灶状坏死。脑内神经细胞变性,神经纤维多呈髓鞘变性和空泡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头部和全身受热辐射时病变及其程度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出在中暑分型中无须将热辐射病和日射病区别开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辐射 热射病 日射病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性氟病的早期表现和防治措施
15
作者 陈荣安 李健学 +2 位作者 章孟本 杨德娟 龚云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52-54,共3页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10年临床、现场动态观察,探讨了工业性氟病的早期表现和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尿氟、尿羟、骨氟、骨骼X线征象及病理改变与氟暴露呈剂量-反应关系;氟对骨外系统影响的早期表现为肾超微结构、肾酶和尿酶活性、免疫功能...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和10年临床、现场动态观察,探讨了工业性氟病的早期表现和防治措施。结果表明,尿氟、尿羟、骨氟、骨骼X线征象及病理改变与氟暴露呈剂量-反应关系;氟对骨外系统影响的早期表现为肾超微结构、肾酶和尿酶活性、免疫功能改变。通过动态观察,实施的车间改造、工艺改革、个人防护等,以及硼的预防性治疗等综合性防治措施已取得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物中毒 早期表现 预防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2~1989年黄石市工业污染与肺癌死亡分析
16
作者 吴植恩 张红 +7 位作者 袁本治 陈寿康 谢光钟 黄果瑞 秦东日 袁育吾 张征 张波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63-66,共4页
本文描述了1982~1989年黄石市的肺癌死亡情况,同时按地区分布、性别、时间段对肺癌的死亡规律作了分析。黄石市肺癌标化死亡率(17.03/10万)与全国中小城市肺癌死亡率(17.00/10万)接近,但女性标化死亡率(7.66/10万)显著低于全国中小城... 本文描述了1982~1989年黄石市的肺癌死亡情况,同时按地区分布、性别、时间段对肺癌的死亡规律作了分析。黄石市肺癌标化死亡率(17.03/10万)与全国中小城市肺癌死亡率(17.00/10万)接近,但女性标化死亡率(7.66/10万)显著低于全国中小城市肺癌死亡率(11.99/10万),这可能与黄石市工业污染治理较好有关。工业密集区的肺癌死亡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污染 肺癌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矿尘的体外细胞毒性研究
17
作者 马建辉 张敏轩 +1 位作者 熊世洲 张国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25-27,共3页
本文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细胞培养法,研究了石膏矿尘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矿尘对腹腔巨噬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与煤尘的比较研究发现石膏矿尘的细胞毒性明显低于煤尘,在加尘后同一时间内细胞存活率比煤尘组高(P&... 本文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体外细胞培养法,研究了石膏矿尘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膏矿尘对腹腔巨噬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与煤尘的比较研究发现石膏矿尘的细胞毒性明显低于煤尘,在加尘后同一时间内细胞存活率比煤尘组高(P<0.01);细胞浆内LDH和ACP漏出量低于煤尘组(P<0.01)。本结果为制定石膏矿尘卫生标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石膏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和硼复方剂对氟毒性拮抗作用的实验研究
18
作者 韦罗生 沈凌汛 +1 位作者 徐增光 陈荣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5-297,共3页
采用大鼠研究了硼和硼复方剂对氟毒性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氟暴露组大鼠尿氟增高,长骨骨氟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降低,脾脏自然杀伤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 采用大鼠研究了硼和硼复方剂对氟毒性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氟暴露组大鼠尿氟增高,长骨骨氟及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增高,血清微量元素铜、锌降低,脾脏自然杀伤细胞和白细胞介素2活性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或<0.01);硼和硼复方剂对氟毒性具有明显的拮抗作用(P<0.05或<0.01)。提示硼和硼复方剂可以减轻机体氟负荷,调整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病 氟化物中毒 硼复方剂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