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内科ECMO护理标准流程的建立和实施 被引量:24
1
作者 王昭昭 沈小清 +3 位作者 何细飞 叶燕 管志敏 周舸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ECMO标准操作程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标准操作程序,成立ECMO团队、制定和完善ECMO救治流程等。结果引入标准作业程序后ECMO管道预冲时间由(16.7±2.5)min缩短为(9.8±1.0)min,ECMO运行时间由(77.3±... 目的探讨ECMO标准操作程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标准操作程序,成立ECMO团队、制定和完善ECMO救治流程等。结果引入标准作业程序后ECMO管道预冲时间由(16.7±2.5)min缩短为(9.8±1.0)min,ECMO运行时间由(77.3±46.4)h缩短为(65.3±23.7)h,并发症发生概率由6例发生5例次降低为10例发生3例次。结论ECMO标准操作程序有助于提高救治效率和患者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疾病 体外膜肺氧合 ECMO 标准作业程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康复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程晋芳 薛君 +1 位作者 由迪慧 郭丽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9-231,共3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心脏康复的任务是针对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接受过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及健康管理方案,同时积极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心脏康复的任务是针对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接受过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制定个性化的锻炼计划及健康管理方案,同时积极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目前,心脏康复已被证明可以降低心力衰竭和冠心病患者的病死率,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康复 冠心病 心力衰竭 心律失常 心性 外周动脉疾病 结构性心脏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教育结合运动手环监测在心肌梗死患者康复运动的应用 被引量:31
3
作者 王昭昭 沈小清 +1 位作者 何细飞 周舸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5期8-10,共3页
目的探讨运动手环监测结合微信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运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分层为低危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的康复运动健康教育。干预组28例应用小米运动手环监测患者运动心率、时间等... 目的探讨运动手环监测结合微信教育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康复运动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56例急性心肌梗死危险分层为低危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给予常规的康复运动健康教育。干预组28例应用小米运动手环监测患者运动心率、时间等指标,并通过微信传输给心脏康复小组,小组成员通过微信对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运动的监测和指导。结果两组均未发生运动相关性心血管不良事件,干预组心脏康复运动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6min步行试验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运动手环监测结合微信教育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低危患者康复运动,可有效提高患者康复运动依从性,改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运动手环 微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帆 杨冰香 +2 位作者 喻思红 陆丽娟 刘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12-116,共5页
介绍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的服务内容和益处,总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缓和医疗的时机,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实践现状,归纳医护人员可用于早期识别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需求的评估方法,旨在帮助我国医护人员尽早识别有缓和医疗需求的心力... 介绍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的服务内容和益处,总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实施缓和医疗的时机,结合文献回顾和临床实践现状,归纳医护人员可用于早期识别心力衰竭患者缓和医疗需求的评估方法,旨在帮助我国医护人员尽早识别有缓和医疗需求的心力衰竭患者,并及时提供缓和医疗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缓和医疗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评估工具 转诊 安宁疗护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分钟步行试验的综合护理干预 被引量:23
5
作者 王昭昭 沈小清 周舸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9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6分钟步行试验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将NYHA心功能Ⅱ~Ⅳ级且病情稳定的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实施6分钟步行试验,观察组(32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试验前...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6分钟步行试验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 将NYHA心功能Ⅱ~Ⅳ级且病情稳定的6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实施6分钟步行试验,观察组(32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试验前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心理状况,做好健康教育及急救准备,试验前练习1次试验流程等.比较两组试验的完成情况、试验结果与NYHA心功能分级的符合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试验结果与NYHA心功能评级的符合率更高,达90.3%.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下,6分钟步行试验更能有效地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心功能 6分钟步行试验 综合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备的改进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保 马业新 +4 位作者 解军 杨滨 李治 张悦红 牛勃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 改进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 ,提高术后大鼠存活率。方法 采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 ,开胸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法 ,术后给予呼吸道管理。结果 术后存活率达到 94 % ,3周存活率达到 82 .5 %。结论 采用此法可方便快捷地制... 目的 改进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的方法 ,提高术后大鼠存活率。方法 采用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麻醉 ,开胸行冠脉左前降支结扎法 ,术后给予呼吸道管理。结果 术后存活率达到 94 % ,3周存活率达到 82 .5 %。结论 采用此法可方便快捷地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疾病模型 动物 存活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介入术患者实施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效果探讨 被引量:22
7
作者 潜艳 曾铁英 +1 位作者 周舸 姜利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9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健康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4例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8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属参与式的健康教育,即确定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共... 目的探讨家属参与式健康在心脏介入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4例行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98例)和对照组(9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属参与式的健康教育,即确定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共同制定目标,采取个体教育、集体教育及情景模拟等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教育。观察两组入院时,术前焦虑、心率、血压的变化,术后24h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术前焦虑评分、心率和血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术后24h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家属参与式健康教育应用于心脏介入患者可提高健康教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介入手术 健康教育 家属参与式 焦虑 心率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缬沙坦对腹主动脉缩窄大鼠心血管重构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唐家荣 孟庆利 +2 位作者 侯凌波 侯津杰 瞿智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92-695,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腹主动脉缩窄(AAC)大鼠心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用AAC法建立动物模型,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AAC对照组,AAC低剂量缬沙坦组(1mg·kg-1·d-1),AAC高剂量缬沙坦组(30mg&#...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腹主动脉缩窄(AAC)大鼠心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用AAC法建立动物模型,将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AAC对照组,AAC低剂量缬沙坦组(1mg·kg-1·d-1),AAC高剂量缬沙坦组(30mg·kg-1·d-1),每组8只。药物经灌胃6周后通过颈动脉测定收缩压,同时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用图像分析仪检测出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中膜厚度/管腔内径比值。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及心血管中的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结果无显著降压作用的低剂量缬沙坦能抑制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中膜肥厚及左心室肥厚,但明显降低血压的高剂量作用更显著,AAC高剂量缬沙坦组上述各项参数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缬沙坦能抑制AAC大鼠心血管重构,其可能机制是与抑制了心血管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 主动脉 心室复建 放射免疫测定 醛固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与血浆纤溶活性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乔平 郭小梅 马业新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1321-1324,共4页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 (themetabolismsyndrome,MS)合并冠心病 (coronaryheartdisease,CH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IR)与血浆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单纯代谢综合征患者 31例 ,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 36例和正常对...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 (themetabolismsyndrome,MS)合并冠心病 (coronaryheartdisease,CHD)患者的胰岛素抵抗 (insulinresistance,IR)与血浆纤溶活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单纯代谢综合征患者 31例 ,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 36例和正常对照 2 0例 ,观察一般情况 ,并测定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plasminogenactivatorinhibitortype 1,PAI 1)、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Fg)、空腹血糖 (fastingbloodglucose ,FBG)、空腹血胰岛素 (fastinginsulin ,FINs)和血脂等指标 ;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 (insulinsensitiveindex ,ISI)。结果 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组的ISI较单纯代谢综合征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 (P <0 .0 5 ) ;血浆PAI 1、Fg等明显升高 (P <0 .0 5 )。在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组PAI 1与Fg、FINs正相关 ,与ISI、高密度脂蛋白 (highdensitylipoprotein ,HDL)负相关 ,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ISI、HDL和Fg与PAI 1独立相关。 结论 代谢综合征合并冠心病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纤溶活性异常 ,同时纤溶活性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疾病 冠状动脉疾病 胰岛素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KⅡ与心肌肥厚 被引量:2
10
作者 柯俊 张存泰 马业新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12期936-938,共3页
关键词 CaMKⅡ 心肌肥厚 CA^2+/CAM 钙调蛋白激酶Ⅱ 扩张性心肌病 信号转导通路 室性心律失常 信号转导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AP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15
11
作者 周舸 陶敏 沈小清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7期39-40,共2页
对32例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予以BIPAP呼吸机面(鼻)罩辅助通气。结果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29例临床症状改善,生命体征稳定,PaCO2、SaO2升至正常。提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选择合适面罩,指导患者正确呼... 对32例经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予以BIPAP呼吸机面(鼻)罩辅助通气。结果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后29例临床症状改善,生命体征稳定,PaCO2、SaO2升至正常。提出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体位护理,选择合适面罩,指导患者正确呼吸,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做好脱机准备及并发症护理是保障呼吸机有效治疗的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AP 呼吸机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合并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俊 马业新 +2 位作者 邱旭光 肖建民 罗惠珍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767-768,共2页
关键词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 冠状动脉疾病 经腔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经皮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51激活PI3K/Akt/eNOS通路并促进小型猪缺血心肌血管生成 被引量:2
13
作者 左后娟 文莎 +5 位作者 刘正湘 刘涛 刘晓春 刘毓 林敬阳 汪道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7期682-686,共5页
目的: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3K)信号转导途径在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四跨膜蛋白分子CD151如何参与PI3K信号转导途径尚不清楚。文中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CD151转染心肌梗死小型猪模型对心肌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磷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PI3K)信号转导途径在生长因子促血管生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四跨膜蛋白分子CD151如何参与PI3K信号转导途径尚不清楚。文中探讨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介导CD151转染心肌梗死小型猪模型对心肌血管生成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结扎左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小型猪心肌梗死模型,构建并包装绿色荧光蛋白、CD151、antiCD151重组腺相关病毒,分别注射至缺血心肌组织;同时设置正常对照组。8周后用vWF相关抗原免疫组化染色并计数注射部位心肌微血管数目,Western blot检测CD151及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蛋白表达。结果:术后8周rAAV-CD151组心肌组织CD151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rAAV-GFP组和rAAV-反义CD151组(P<0.05)。rAAV-CD151组微血管密度[(30.20±2.35)个/视野]与正常对照组[(7.60±1.14)个/视野]、rAAV-GFP组[(14.40±1.34)个/视野]相比显著增加,rAAV-反义CD151组微血管密度[(7.20±1.30)个/视野]则明显低于其他手术组(P<0.05)。CD151表达增高促进了PI3K、p-Akt、p-eNOS的激活,促进NO的生成。结论:重组腺相关病毒携带CD151基因能有效转染心肌组织,明显增加微血管密度并激活PI3K/Akt/eNOS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51 心肌梗死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沈小清 张妮娜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9期27-28,共2页
对30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和治疗,均转归良好。提出密切观察、及时处置病情变化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导管消融术 手术后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性心脏临时起搏的应用及护理 被引量:5
15
作者 周舸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1年第3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非侵入性心脏临时起搏 护理 人工心脏起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单磷酰脂A预处理过程中心肌环氧化酶-2表达的作用
16
作者 程芳洲 马业新 +1 位作者 鲍翠玉 吴基良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5-285,共1页
关键词 环氧化酶-2 单磷酰脂A 预处理 WISTAR大鼠 心肌 同济医科大学 缺血再灌注 乌拉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
17
作者 徐桂冬 李渊 +5 位作者 王琳 马雪兴 姚金良 陈璐 韩震 王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4年第11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 通过比较心室程序刺激致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室性早搏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测定,观察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进而评价动态心电图心率震荡参数的可信度.方法 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选... 目的 通过比较心室程序刺激致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室性早搏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参数测定,观察不同部位室性早搏刺激对窦性心率震荡的影响,进而评价动态心电图心率震荡参数的可信度.方法 20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分别选取右室心尖部(RVAP)和右室流出道(RVOT)作为早搏的刺激部位,分别通过Holter行自发性HRT检测和心室程序刺激行诱发性HRT检测,比较心室不同部位刺激所诱发的窦性心率震荡参数——震荡初始(TO)和震荡斜率(TS)的差异.结果 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和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TO:(-1.71±1.36)%比(-2.29±1.47)%,P=0.12;TS:(7.12±4.68)ms/RR比(10.14±5.71)ms/RR,P=0.75].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TO:(-7.16±1.74)%比(-8.82±2.16)%,P=0.14;TS:(20.9±4.38)ms/RR比(18.8±3.67)ms/RR,P=0.36].不同部位诱发的心率震荡参数TO和TS自身之间亦有较好的相关性(TO:r=0.674,P<0.01;TS:r=0.816,P<0.01).结论 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与自发性窦性心率震荡具有一致性,心室不同刺激部位对诱发性窦性心率震荡结果无明显影响,动态心电图记录中,由心室不同部位的室性早搏所计算的心率震荡参数值均有较高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早搏 窦性心率震荡 心室程序刺激 自发性 诱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聚焦显微镜检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连接蛋白43表达的研究
18
作者 闫杰 陈新山 +2 位作者 郭晖 刘念 张益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9年第12期881-885,共5页
目的探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晚期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经心脏移植手术切除的心肌连接蛋白43(Cx43)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和LSCM等技术,对3例DCM和1例室间隔缺损(对照组A)患者经心脏移植... 目的探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检测晚期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经心脏移植手术切除的心肌连接蛋白43(Cx43)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冰冻切片、免疫荧光和LSCM等技术,对3例DCM和1例室间隔缺损(对照组A)患者经心脏移植手术切除的心脏及3例颅脑损伤死者(对照组B)心肌Cx43蛋白表达情况进行定位和定量研究。结果心肌Cx43在镜下呈斑点状翠绿色荧光,DCM患者阳性着色斑点大小不一、强度不等、分布不均;对照组A阳性着色也呈大小不一的斑点状,但较DCM患者的斑点小,无明显强弱变化;对照组B阳性着色斑点分布较规则,大小及强弱较一致。定量检测发现DCM组与对照组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脏移植患者(DCM组和对照组A)与颅脑损伤死者(对照组B)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A与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病例左、右心室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DCM患者心肌Cx43蛋白表达的着色斑点大小不一、强度不等、分布不均,定量高于对照组;这些数量、强弱和分布的变化,很可能是DCM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的病理基础。LSCM技术与免疫荧光技术相结合,能进行定位定量研究,较普通免疫组化更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连接蛋白43 心脏移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关系
19
作者 乔平 马业新 +1 位作者 郭小梅 李新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56-759,共4页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代谢综合征患者37例(A组),单纯冠心病患者31例(B组),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39例(C组)和正常对照组28例(D组)。对所有受试者测量其... 目的研究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抵抗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的关系。方法选择单纯代谢综合征患者37例(A组),单纯冠心病患者31例(B组),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39例(C组)和正常对照组28例(D组)。对所有受试者测量其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血脂、空腹血糖、胰岛素、MCP-1;计算体重指数、腰臀比、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进行比较。结果A、B、C 3组患者的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MCP-1均高于D组,C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MCP-1分别高于A、B两组。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体重指数、腰围、甘油三酯、空腹血糖、胰岛素和MCP-1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指数与空腹血糖、胰岛素、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MCP-1、体重指数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度和炎性因子MCP-1的表达异常升高,同时,胰岛素抵抗与MCP-1的异常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抗药性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纤颤患者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变化
20
作者 陈运清 王琳 +2 位作者 苏晞 陶凉 陈绪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7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心房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变化与房颤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风心病患者共43例,分为3组,其中窦性心律15例(A组),阵发性房颤8例(B组),慢性房颤20例(... 目的探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心房结构和细胞凋亡的变化与房颤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接受外科换瓣手术的风心病患者共43例,分为3组,其中窦性心律15例(A组),阵发性房颤8例(B组),慢性房颤20例(C组)。在手术中取左心房组织,应用TUNEL法检测各组患者左心房肌细胞凋亡的情况,计算其凋亡指数(AI):应用电镜观察左心房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C组的AI为24.6%±9.1%,与A组和B组的比较明显升高(P〈0.01)。且AI分别与左心房内径、房颤持续时间呈明显正相关(P〈0.05-P〈0.006)。在B组和C组中,在电镜下见肌节长短不一,结构模糊;线粒体肿胀,大小不一,闰盘扭曲,肌浆网肿胀、破裂,以C组更为明显。结论慢性房颤时左心房肌细胞凋亡增加和其超微结构的变化在房颤的发生和持续存在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纤颤 超微结构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