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1PR1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林 欧军萍 张玉珍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7-192,共6页
1-磷酸鞘氨醇受体1(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 1,S1PR1)是5个S1P受体之一,最早发现于内皮细胞分化和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S1PR1广泛表达于内皮细胞、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肌肉等多种组织细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 1-磷酸鞘氨醇受体1(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 1,S1PR1)是5个S1P受体之一,最早发现于内皮细胞分化和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S1PR1广泛表达于内皮细胞、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肌肉等多种组织细胞。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已经证实S1PR1参与多种机体病理生理过程,可阻止细胞凋亡,促进细胞生长和繁殖,能调节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并应用于临床。在心血管系统中,S1PR1在血管新生、淋巴细胞运输、心脏的生长发育以及维持血管的正常通透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着重就S1PR1在心血管系统中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磷酸鞘氨醇 1-磷酸鞘氨醇受体1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移植慢性排异反应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2
作者 周文勇 周晓慧 范慧敏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9-204,共6页
慢性排异反应是导致肺移植后期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是肺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的最主要病理学特征改变。而动物模型在肺移植慢性排异反应研究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到目前为止,... 慢性排异反应是导致肺移植后期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闭塞性细支气管炎(obliterative bronchiolitis,OB)是肺移植后慢性排异反应的最主要病理学特征改变。而动物模型在肺移植慢性排异反应研究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种动物模型被建立并用来模拟人类肺移植后中、远期慢性排异反应。但这些动物移植模型都或多或少存在缺陷。近年来,小鼠原位肺移植模型为研究OB提供了潜在可能。本文通过回顾各类肺相关移植模型的建立,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探讨今后肺移植慢性排异疾病模型建立的可能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慢性排异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oA/ROCK信号通路在左心疾病致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中的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吴进福 周晓慧 +5 位作者 范慧敏 林芳 宝璐尔 张林 姜丽华 刘中民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2-616,共5页
目的探讨Rho A/ROCK信号通路在左心疾病相关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中的表达水平和作用。方法 3-4周龄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90-100 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0)、肺高压组(H组:n=10)。H组采用升主动脉固定缩窄术建造左心疾病相关肺... 目的探讨Rho A/ROCK信号通路在左心疾病相关的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中的表达水平和作用。方法 3-4周龄雄性SD大鼠20只,体重90-100 g,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0)、肺高压组(H组:n=10)。H组采用升主动脉固定缩窄术建造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C组大鼠行假手术处理(钛夹固定于血管旁纵隔组织而非升主动脉,其他所有手术操作同H组),在建模后60 d,对各组大鼠进行血流动力学(右心室收缩压、肺动脉压力)检测,处死大鼠并用PBS行在体心肺灌洗致双肺变白,左肺组织固定于4%多聚甲醛行病理切片以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右肺组织冻存以备生物分子学检测(Rho激酶mRNA、Rho A mRNA、ET-A受体mRNA)。结果与C组相比,H组肺动脉压力、右心室收缩压明显增高(P〈0.01),肺小动脉壁明显增厚,肺小动脉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管壁肥厚指数明显增大(P〈0.01);与C组相比,H组肺组织的Rho激酶mRNA表达水平明显增加,Rho A mRNA、ET-A受体mRNA表达水平亦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升主动脉固定缩窄术成功建造了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与C组相比,H组肺小血管壁明显增厚,肺组织的Rho激酶mRNA、Rho A mRNA、ET-A受体mRNA表达明显增高,该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左心疾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升主动脉缩窄 RHO激酶 RHO 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