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孔包层与薄膜组成FP干涉仪腔的新型光纤应力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许昌 张兴虎 +5 位作者 涂玮 陈柏众 邹跃 丁小康 牟学峰 闫亭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243-248,共6页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基于单孔包层与薄膜组成Fabry-Perot(FP)干涉仪腔的光纤应力传感器,单孔的一个表面为45°以使光线传输从横向转到纵向,从而使一半的包层与有机薄膜组成FP干涉仪腔。采用频率多路复用的方法获得了11个传感器复用... 本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基于单孔包层与薄膜组成Fabry-Perot(FP)干涉仪腔的光纤应力传感器,单孔的一个表面为45°以使光线传输从横向转到纵向,从而使一半的包层与有机薄膜组成FP干涉仪腔。采用频率多路复用的方法获得了11个传感器复用在一个系统的频谱。在采用合适的不同有机薄膜厚度的情况下,系统能集成更多的光纤传感器。研究结果表明该新型的基于单孔的光纤传感器在核工业领域实时监测方面具有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器 FABRY-PEROT 干涉仪 多路复用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皮秒激光冲击强化45钢工艺研究与表面性能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昌 杨龙刚 +4 位作者 李坦 陈柏众 牟学峰 张凤春 韩岳恒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08-218,共11页
为提高工程用45钢性能,采用百皮秒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对45钢样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优化实验工艺,探究激光冲击强化对样件形貌和性能影响。通过对比实验明确激光能量、光斑搭接率和冲击次数等工艺参数对材料表层微观特征和力学性能的规律... 为提高工程用45钢性能,采用百皮秒激光冲击强化技术对45钢样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优化实验工艺,探究激光冲击强化对样件形貌和性能影响。通过对比实验明确激光能量、光斑搭接率和冲击次数等工艺参数对材料表层微观特征和力学性能的规律性影响并得到最佳实验参数。采用数码显微镜、3D轮廓测量仪、粗糙度测试仪和硬度测试仪等对激光冲击后材料表面形貌、显微组织、粗糙度和硬度性能进行测试评估并分析内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明显提高材料的硬度和粗糙度等参数指标,在最佳工艺参数(激光能量0.5 J、光斑搭接率70%和冲击次数1遍次)下,样件表面硬度高提约20%,硬度深层厚度达到1 mm。激光冲击强化实验取得明显效果,对45钢材料及其他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冲击强化 45钢 微观组织形貌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固态高功率准连续板条激光器
3
作者 张兴虎 涂玮 +4 位作者 陈柏众 邹跃 丁小康 牟学峰 许昌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73-677,共5页
报道了一种高功率准连续运转的全固态Nd∶YAG激光器。采用Nd∶YAG晶体板条作为增益介质,平凹腔型作为振荡腔,激光沿Zigzag光路在板条内传播。当抽运功率为9 kW时,振荡可获得平均功率为3420 W的激光输出,重复频率为1 kHz,激光脉宽为80μs... 报道了一种高功率准连续运转的全固态Nd∶YAG激光器。采用Nd∶YAG晶体板条作为增益介质,平凹腔型作为振荡腔,激光沿Zigzag光路在板条内传播。当抽运功率为9 kW时,振荡可获得平均功率为3420 W的激光输出,重复频率为1 kHz,激光脉宽为80μs,单脉冲能量为3.42 J,经过校正后的光束质量β为4.1倍衍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 准连续激光器 高功率 Nd∶YA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W长纳秒脉冲光纤耦合输出532nm绿光激光器
4
作者 丁小康 许昌 +8 位作者 王志敏 夏元钦 温哲 杨龙刚 张凤春 张小峰 王星岩 武占军 韩岳恒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81-288,共8页
设计了一种100 W长纳秒脉冲光纤耦合输出的532 nm绿光激光器,使用3个增益介质为Nd:YAG晶体的侧泵模块,结合主振荡功率放大技术、激光偏振复用放大技术和腔外激光倍频技术,实现了在重复频率10 kHz下输出532 nm激光109.5 W、脉冲宽度205 n... 设计了一种100 W长纳秒脉冲光纤耦合输出的532 nm绿光激光器,使用3个增益介质为Nd:YAG晶体的侧泵模块,结合主振荡功率放大技术、激光偏振复用放大技术和腔外激光倍频技术,实现了在重复频率10 kHz下输出532 nm激光109.5 W、脉冲宽度205 ns、倍频效率56.7%,两维光束质量分别为15.3和17.5。对200μm数值孔径0.22的光纤耦合输出进行了研究,最终实现101.6 W的532 nm绿光光纤耦合输出,耦合效率92.3%,1 h内功率波动约为0.83%(RMS)。这种高功率长纳秒脉冲的光纤耦合输出激光器可与水射流进行结合,对铜、碳化硅、陶瓷等特殊材料进行水导激光加工,其在光伏、芯片加工、电动汽车、3D打印等领域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激光器 ND:YAG 长纳秒脉冲 光纤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