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宁夏同心县枣树套种地膜西瓜栽培技术
1
作者 孙发国 杨慧艳 +3 位作者 杨志勇 周玉吉 余宗莲 赵治军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11期205-206,共2页
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十年九旱.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差,干旱、冻害、风沙等危害时常发生。同心圆枣适应能力强,抗旱、抗寒、抗风沙,耐瘠薄,旱涝保收,被当地老百姓喻为“铁杆庄稼”,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同心县地处宁夏中部干旱带的核心区.十年九旱.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差,干旱、冻害、风沙等危害时常发生。同心圆枣适应能力强,抗旱、抗寒、抗风沙,耐瘠薄,旱涝保收,被当地老百姓喻为“铁杆庄稼”,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其制干品质优,营养丰富,是上等的滋补食品,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产品供不应求。发展同心圆枣是干旱地区一条切实可行的致富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心县 地膜西瓜 枣树 宁夏 中部干旱带 技术 栽培 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同心县西瓜套种油葵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胡永芳 周洋 +3 位作者 孙发国 丁良全 罗颜明 马洪涛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10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同心县 油葵 西瓜 套种 技术 栽培 宁夏 生长中后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县扬黄灌区玉米田叶螨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发国 罗颜明 +5 位作者 金鑫 常风萍 王淑兰 马占旗 马海宏 高勇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10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二斑叶螨 玉米田 同心县 扬黄灌区 防治 为害损失 玉米病虫害 朱砂叶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心县扬黄灌区腐植酸铵施用量对油葵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周洋 丁月华 马洪涛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4期32-33,共2页
在同心县扬黄灌区试验观察了腐植酸铵施用量对油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腐植酸铵施用量控制为600 kg/hm2时,油葵平均折合产量达4 118.90 kg/hm2,比不施腐植酸铵的对照增产796.80 kg/hm2,增产率23.98%。建立了同心县油葵产量(Y)与施腐... 在同心县扬黄灌区试验观察了腐植酸铵施用量对油葵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腐植酸铵施用量控制为600 kg/hm2时,油葵平均折合产量达4 118.90 kg/hm2,比不施腐植酸铵的对照增产796.80 kg/hm2,增产率23.98%。建立了同心县油葵产量(Y)与施腐植酸量(X)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油葵腐植酸铵最佳施量为8 09.85kg/hm2,该施肥水平下产量最高,为4 014.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葵 腐植酸铵 施用量 产量 同心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肥施用量对同心县单种玉米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金鑫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6-16,19,共2页
研究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玉米幼苗长势及各生育期的影响不明显,但是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穗长基本没有变化,秃尖长减少,穗粒数和百粒重变化较小,钾肥施用量对玉米各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影响,对玉米产量的影... 研究钾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钾肥施用量对玉米幼苗长势及各生育期的影响不明显,但是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穗长基本没有变化,秃尖长减少,穗粒数和百粒重变化较小,钾肥施用量对玉米各产量构成因素有明显影响,对玉米产量的影响较大。施K2O 10 kg/666.67 m2,配施N 22 kg/666.67 m2、P2O57 kg/666.67 m2产量表现最好,为1 000.8 kg/666.67 m2,比不施钾增产109.5 kg/666.67 m2,增产率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钾肥 施用量 宁夏同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小麦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被引量:6
6
作者 孙发国 金鑫 +2 位作者 常风萍 周洋 张耀奎 《甘肃农业科技》 2007年第9期70-71,共2页
关键词 套种模式 种植技术 宁南山区 大豆 小麦 种植业结构调整 栽培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秋覆膜马铃薯栽培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发国 丁良全 +4 位作者 马宗仁 马海宏 黑立晓 张耀奎 高勇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4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干旱地区 宁夏中部 马铃薯 技术 覆膜 栽培 脱贫致富 农业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地区秋季覆膜西瓜栽培技术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发国 李长青 +3 位作者 马宗仁 马海宏 高勇 黑立晓 《农业科技通讯》 2008年第5期158-159,共2页
地膜西瓜栽培为宁夏中部干旱地区优势产业带主栽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但该地区年降雨量偏少.平均为200mm左右。该地区的特点是冬干春旱秋雨多。春季干旱严重,土壤干土层厚,墒... 地膜西瓜栽培为宁夏中部干旱地区优势产业带主栽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种植面积日益扩大,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但该地区年降雨量偏少.平均为200mm左右。该地区的特点是冬干春旱秋雨多。春季干旱严重,土壤干土层厚,墒情差.春播难以正常进行,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地膜西瓜必须实行补水点种,使生产成本增加。加之春季覆膜时土壤商情差,播种补水时所需水量较多,水源特别紧张,不能适时播种.西甜瓜成熟迟、上市晚,与市场需求不同步,大量积压滞销,每年造成近千万元的经济损失。而秋季覆膜能巧借秋雨抗春旱,减少土壤蒸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地膜西瓜 宁夏中部 覆膜 栽培 秋季 技术 土壤蒸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中部干旱地带作物抗旱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文玉琳 马军 马海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16年第8期15-16,共2页
1 抗旱栽培技术1.1搞好农田基本建设。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彻底改变生产条件,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发挥土地潜力,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基础。农田基本建设以改土、蓄水为中心,通过改土改善土壤的物理、
关键词 抗旱栽培技术 作物抗旱能力 干旱地带 宁夏中部 农田基本建设 农作物产量 生产条件 土地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晓珍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第12期24-24,共1页
1露地玉米田间管理技术1.1苗期管理1.1.1查田补苗,间苗定苗。玉米播种后5~7 d,查看是否有缺苗断苗现象,及早补种或补苗。3~4叶期及时间苗,去掉病苗、劣苗等。5~6叶期定苗。1.1.2中耕。苗期中耕宜浅,一般进行2~3次,要及早中耕松土、除草... 1露地玉米田间管理技术1.1苗期管理1.1.1查田补苗,间苗定苗。玉米播种后5~7 d,查看是否有缺苗断苗现象,及早补种或补苗。3~4叶期及时间苗,去掉病苗、劣苗等。5~6叶期定苗。1.1.2中耕。苗期中耕宜浅,一般进行2~3次,要及早中耕松土、除草,促使玉米苗生长健壮。1.1.3追肥。补种苗和三类苗、移栽苗应施速效性氮肥。1.1.4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常见地下害虫有蝼蛄、金针虫、蛴螬及地老虎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田间管理技术 中耕松土 间苗定苗 苗期管理 地下害虫 三类苗 叶期 玉米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的病害识别与防治技术
11
作者 文玉琳 马海霞 马军 《农技服务》 2016年第4期131-131,共1页
常见的番茄病害有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为减轻各类病害的发生及危害,生产中我们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病情发展以减轻危害。
关键词 番茄 病害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公害蔬菜苗期生产技术
12
作者 丁月花 丁小霞 马玉岚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17期21-22,共2页
1品种选择 要进行无公害生产,总的讲要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势强和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1.1根据栽培茬口的季节变化及环境条件,选择其品种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品种。如要进行秋延后茬或秋冬茬生产,这个茬口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前期... 1品种选择 要进行无公害生产,总的讲要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势强和抗病虫能力强的品种。1.1根据栽培茬口的季节变化及环境条件,选择其品种特性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品种。如要进行秋延后茬或秋冬茬生产,这个茬口所处的环境条件是前期高温强光,后期低温弱光,就应选择品种特性是前期能耐高温,后期能耐低温弱光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公害生产 无公害蔬菜 耐低温弱光 品种选择 苗期 栽培茬口 品种特性 抗病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小白菜优质栽培管理技术
13
作者 杨晓珍 王慧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14年第11期16-17,共2页
小白菜称作油菜,以绿叶为产品。小白菜适应性广,可四季栽培,早春与夏季栽培以直播为主,秋冬栽培以育苗移栽为主。
关键词 栽培管理技术 小白菜 优质 温室 四季栽培 夏季栽培 育苗移栽 秋冬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南山区褐家鼠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希远 孙发国 +5 位作者 苏建云 张晓霞 陈雪峰 赵玉琴 罗军科 石玉润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52-54,共3页
通过对宁南山区褐家鼠生物学特性及发生规律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生态控制、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的综合防治褐家鼠的技术措施。
关键词 褐家鼠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宁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蓖麻山旱地栽培技术
15
作者 王月珍 《农业科技通讯》 2000年第8期9-9,共1页
关键词 蓖麻 黄土丘陵区 旱地栽培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晓民 向峰 +3 位作者 金鑫 朱志明 赵如浪 王永宏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7期24-27,共4页
为了明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大豆与玉米行比为3∶2、4∶2、3∶4、4∶4)和单作玉米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玉米产... 为了明确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4种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分别为大豆与玉米行比为3∶2、4∶2、3∶4、4∶4)和单作玉米对照,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玉米相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处理玉米产量减产25.18%~41.45%[大豆与玉米行比4∶2处理减产幅度(41.45%)最大,大豆与玉米行比3∶4处理减产幅度(25.18%)最小],玉米有效穗数减少3.95%~14.47%(除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处理外),千粒重减少0.56%~3.63%,穗粒数减少5.24%~10.85%,穗长减少6.15%~11.28%,穗粗减小0.21%~3.16%,秃尖长增加21.65%~37.11%,株高降低2.21%~9.36%,茎粗减小15.83%~20.83%。综合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指标,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以大豆与玉米行比4∶2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大,以大豆与玉米行比3∶4模式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 玉米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宁夏灌区玉米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17
作者 李振明 向峰 +6 位作者 金鑫 金龙 哈东兴 朱志明 马晓民 赵如浪 王永宏 《农学学报》 2024年第9期1-5,共5页
本研究探讨了位于宁夏灌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试验涉及4种在当地示范种植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玉米S3:M2、S4:M2、S3:M4、S4:M4,对照为单作玉米(M)。玉米供试品种为‘先玉1225’,大豆供试品种... 本研究探讨了位于宁夏灌区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对玉米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试验涉及4种在当地示范种植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大豆玉米S3:M2、S4:M2、S3:M4、S4:M4,对照为单作玉米(M)。玉米供试品种为‘先玉1225’,大豆供试品种为‘中黄30’,玉米种植密度8.25万株/hm2,大豆种植密度15万株/hm2。结果显示,相较于单作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下,玉米成熟期单株干物质减少了7.9%~30.4%,S3:M4影响最小,S4:M2影响最大;成熟期干物质总量减少了4.3%~42.7%。成熟期雌穗干物质分配减少0.5%~40.5%,S3:M4影响最小,S4:M2影响最大。玉米产量减产25.1%~41.4%,收获有效穗数减少4.2%~14.9%,千粒重减少0.5%~3.6%,单穗粒数减少5.2%~10.8%。综上所述,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相较于单种玉米,雌穗的干物质减少,在吐丝期雌穗干物质积累开始减少,产量降低。这些发现对于优化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 带状复合种植 物质生产 物质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马铃薯根际补灌栽培最佳补灌时期及适宜补灌量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杜建民 王峰 +3 位作者 左忠 郭永忠 刘华 李海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9-132,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马铃薯水分亏缺补偿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相同补水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实施补灌,以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供水效率和产量最大;在块茎形成期以不同补水量实施补灌,在同时满足供水效率最高和产量... 通过田间试验,对宁夏中部干旱带旱地马铃薯水分亏缺补偿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相同补水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实施补灌,以块茎形成期和块茎增长期供水效率和产量最大;在块茎形成期以不同补水量实施补灌,在同时满足供水效率最高和产量最大的前提下,以3-4 kg/株的补灌量较适宜。旱地马铃薯在最佳补灌时期实施适量补灌,能够实现节水、增产和高效用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马铃薯 水分生产效率 供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侧小麦最佳补灌时期及适宜补灌量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杜守宇 田恩平 +3 位作者 温敏 李庭忠 马国忠 郭霞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0-83,共4页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和降水产量积分回归函数分析,对宁南山区膜侧冬小麦水分亏缺补偿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水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实施补灌,以拔节期和返青期的增产效果和水分效应最大,其次为越冬期;在同一生育时期以不同水量实施补灌... 通过多点田间试验和降水产量积分回归函数分析,对宁南山区膜侧冬小麦水分亏缺补偿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同水量在不同生育时期实施补灌,以拔节期和返青期的增产效果和水分效应最大,其次为越冬期;在同一生育时期以不同水量实施补灌,90mm补灌量的小麦产量和水分生产效率同时最高,60mm的供水效率最高。因此,膜侧冬小麦最佳补灌时期为返青~拔节期,其次为越冬期,适宜补灌量为60~90mm。在最佳补灌时期实施适量补灌,能够达到节水、增产和高效补偿供水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膜侧种植 补灌时期 补灌量 水分生产效率 供水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喷水溶硅对楼葱不同部位挥发性化合物含量的影响
20
作者 王玉 王荣辉 +6 位作者 丁月花 侯晓健 王江龙 贾毅男 包文毅 王婷 张光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88,共10页
为探究营养生长期叶喷水溶硅对楼葱品质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楼葱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楼葱假茎、管状叶分别检测出64种和67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假茎中鉴定出有效物质共38种,管状叶中鉴定出有... 为探究营养生长期叶喷水溶硅对楼葱品质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楼葱挥发性化合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楼葱假茎、管状叶分别检测出64种和67种挥发性化合物,其中假茎中鉴定出有效物质共38种,管状叶中鉴定出有效物质共33种,喷施400倍的水溶硅能够提高假茎中呈花果香气(格蓬酯、辛酸乙酯等)以及香辛气味(二烯丙基二硫、二丙基三硫醚等)的挥发性化合物累积量,且能提高管状叶中呈花香果香的挥发性化合物的丰度。因此,通过外源水溶硅的喷施,可提升楼葱特征性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为加强楼葱不同组织部位定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楼葱 水溶硅 品质调控 假茎 管状叶 挥发性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