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的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61
1
作者 罗雪梅 程秋蓉 +2 位作者 孟晓军 杨明艳 杜建林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具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宫颈息肉、体检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359例妇女行阴道B超和宫腔镜检查,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息肉(EP)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具有异常子宫出血、不孕、宫颈息肉、体检超声提示子宫内膜息肉的359例妇女行阴道B超和宫腔镜检查,并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孕次、绝经、口服避孕药、近期激素治疗史、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将以上因素做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绝经、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炎和宫颈息肉对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有明显影响(P<0.05),其OR值分别为8.38、0.19、8.79和2.94。结论绝经、子宫内膜炎和宫颈息肉均为EP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口服避孕药为子宫内膜息肉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病理学 LOGISTI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的表达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罗雪梅 程秋蓉 +2 位作者 陈民敬 杨明艳 肖志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7期3040-3042,共3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9例子宫内膜息肉(研究组)和6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IGF-Ⅰ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两组IGF-Ⅰ...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79例子宫内膜息肉(研究组)和60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中IGF-Ⅰ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1)两组IGF-Ⅰ阳性细胞均主要位于细胞质,PCNA阳性细胞主要位于细胞核,IGF-Ⅰ和PCNA在腺上皮细胞的表达均强于间质细胞。(2)在月经周期的增生期,研究组中IGF-Ⅰ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6.06,P<0.05),PCNA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2.24,P<0.05);进入分泌期,研究组中IGF-Ⅰ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t=3.16,P<0.05),而PCNA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4,P>0.05)。(3)研究组IGF-Ⅰ阳性细胞与PCNA阳性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443,P<0.05)。结论 IGF-I和PCNA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相关,IGF-I和PCNA在子宫内膜息肉发生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IGF-I在子宫内膜息肉组织中表达增高与细胞增殖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息肉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增殖细胞核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VEGF和PED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杨杰 彭辉灿 +1 位作者 陈倩 蒋瑶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1-323,331,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VEGF和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高糖+雷公藤红素(0.05mg·L-1)组,进行相应处理后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及ELISA法检测...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对高糖环境下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VEGF和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高糖组、高糖+雷公藤红素(0.05mg·L-1)组,进行相应处理后分别用免疫细胞化学及ELISA法检测细胞中VEGF和PEDF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灰度值测定,空白组、高糖组及高糖+雷公藤红素组VEGF表达分别为74.40±4.19、110.12±7.32、78.11±5.81,PEDF表达量分别为124.65±6.01、88.73±7.84、93.31±5.67;ELISA结果显示空白组、高糖组及高糖+雷公藤红素组VEGF表达量分别为(155.21±13.36)ng·L-1、(237.69±19.41)ng·L-1、(168.57±26.32)ng·L-1,PEDF表达量分别为(251.37±17.95)ng·L-1、(178.35±25.36)ng·L-1、(191.58±31.37)ng·L-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糖组VEGF表达增高(P<0.05),PEDF表达减少(P<0.05);与高糖组相比,高糖+雷公藤红素组VEGF表达减少(P<0.05),PEDF表达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能减少高糖环境下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中VEGF表达,对PEDF表达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视网膜 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红素对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杨杰 彭辉灿 +1 位作者 陈倩 蒋瑶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mouse 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RECs)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MRECs,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FⅧr-Ag从而鉴定培养的MRECs;使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0... 目的观察雷公藤红素对体外培养的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mouse retinal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MRECs)增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MRECs,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FⅧr-Ag从而鉴定培养的MRECs;使用不同浓度的雷公藤红素(0.01mg·L-1、0.02mg·L-1、0.05mg·L-1、0.10mg·L-1、0.20mg·L-1、0.50mg·L-1)作用于原代培养的MRECs 24h、48h、72h,分别使用MTT法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其对MRECs增生和凋亡的影响。结果雷公藤红素0.02mg·L-1以上时,吸光度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作用24h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8.62±4.23)%、(24.41±6.27)%、(46.51±5.95)%、(65.62±9.21)%、(72.83±8.24)%、(74.69±11.26)%;作用48h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9.34±3.78)%、(26.21±7.35)%、(51.36±6.39)%、(66.59±8.99)%、(73.19±10.24)%、(76.16±15.21)%;作用72h细胞增生抑制率分别为(11.24±4.62)%、(32.69±7.21)%、(55.28±10.25)%、(70.22±9.34)%、(75.84±13.69)%、(78.93±10.76)%。流式细胞术结果分析显示,当雷公藤红素浓度为0.05mg·L-1时,MRECs的凋亡率为(8.42±1.07)%,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对体外培养的MRECs的增生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红素 视网膜 血管内皮细胞 增生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胰岛素外敷治疗压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唐月学 曾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1期1090-1090,共1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胰岛素外敷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大剂量胰岛素和生理盐水外敷治疗压疮患者16例(实验组),常规剂量胰岛素和生理盐水外敷治疗压疮15例(对照组),观察压疮愈合情况。结果Ⅱ度压疮实验组7例9处愈合时间为(4.5±2.1)d,对...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胰岛素外敷治疗压疮的疗效。方法大剂量胰岛素和生理盐水外敷治疗压疮患者16例(实验组),常规剂量胰岛素和生理盐水外敷治疗压疮15例(对照组),观察压疮愈合情况。结果Ⅱ度压疮实验组7例9处愈合时间为(4.5±2.1)d,对照组4例5处的愈合时间为(8.2±4.1)d(P<0.05)。Ⅲ度压疮实验组8例9处愈合时间为(7.4±3.3)d,对照组3例3处的愈合时间为(13.1±4.9)d(P<0.05)。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大剂量胰岛素能更好地促进压疮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剂量 压疮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