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量子点分子-腔光机械耦合系统中光学双稳及多稳态的形成及调控 被引量:1
1
作者 曾莹 任波 +2 位作者 徐名琪 杨红 佘彦超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2,共8页
本研究探讨了外部磁场对半导体量子点分子与腔光机械耦合系统中光学双稳态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磁场、量子点之间的隧穿耦合以及探测光单光子的失谐可以有效地调控系统的光学双稳态.在弱隧穿和弱磁场条件下,系统的光学双稳态阈... 本研究探讨了外部磁场对半导体量子点分子与腔光机械耦合系统中光学双稳态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外部磁场、量子点之间的隧穿耦合以及探测光单光子的失谐可以有效地调控系统的光学双稳态.在弱隧穿和弱磁场条件下,系统的光学双稳态阈值和磁滞回线宽度随着外部磁场和点间隧穿耦合强度的增加而增大.随着磁场强度和隧穿耦合强度的进一步增加,系统的双稳态将演变为多稳态.有趣的是,在强隧穿和强磁场作用下,系统的光学双稳态阈值和磁滞回线宽度随着外部磁场和点间隧穿耦合强度的增加而减小.这种对耦合腔光机械系统中光学双稳态的灵活调控将在可控光开关方面具有潜在的广泛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稳态 多稳态 点间隧穿耦合 光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厄米PT对称多通道光波导体系的调控及动力学
2
作者 孙武 叶伏秋 张光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宇称-时间(PARITY-TIME PT)对称光学波导系统中有关PT对称性的调控主要通过周期性变化的复折射率材料来实现.本文中我们给出了一种对于已耦合的双通道波导体系中额外引入周期调制的中性波导操纵PT对称性的构型,通过高频近似将系统转换... 宇称-时间(PARITY-TIME PT)对称光学波导系统中有关PT对称性的调控主要通过周期性变化的复折射率材料来实现.本文中我们给出了一种对于已耦合的双通道波导体系中额外引入周期调制的中性波导操纵PT对称性的构型,通过高频近似将系统转换为重整化参数后的等效未调制系统后,发现可以通过额外引入单频周期调制的光波导去调控体系的PT对称性,并且讨论了周期调制的非厄米三通道波导体系的能谱特性.最后通过解析和数值的方法给出了光在非厄米三通道光学波导中的动力学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对称 非厄米 三通道波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掺杂MnO_(2)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容性能
3
作者 邓成鸣 郭石璇 +2 位作者 何锶威 张惠玉 伍建华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41-1950,2088,共11页
为提升MnO_(2)基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解决Mn^(2+)易溶解和导电性差等问题,以NaH_(2)PO_(2)·H_(2)O为磷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NF)基底上成功制备了自支撑磷掺杂MnO_(2)电极材料(Px-MnO_(2),x=0.017、0.051和0.085 g,为NaH_(2)PO_... 为提升MnO_(2)基材料的结构稳定性,解决Mn^(2+)易溶解和导电性差等问题,以NaH_(2)PO_(2)·H_(2)O为磷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在泡沫镍(NF)基底上成功制备了自支撑磷掺杂MnO_(2)电极材料(Px-MnO_(2),x=0.017、0.051和0.085 g,为NaH_(2)PO_(2)·H_(2)O投加量),采用SEM、TEM、XRD和XPS对其形貌结构和组成成分进行了表征,并以Px-MnO_(2)为工作电极,通过三电极体系测试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P_(0.017)-MnO_(2)、P_(0.051)-MnO_(2)和P_(0.085)-MnO_(2)电极材料,当扫描速率从5 mV/s增至50 mV/s时,3种电极均具有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P_(0.051)-MnO_(2)电极放电时间最长(约230 s),其电容性能最佳,这可能与P_(0.051)-MnO_(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236.6864 m^(2)/g)和纳米颗粒状的结构有关。在1 A/g的质量电流密度下,P_(0.051)-MnO_(2)电极的质量比电容为353.8 F/g,优于MnO_(2)电极(93.5 F/g)、P0.017-MnO_(2)电极(217.7 F/g)和P_(0.085)-MnO_(2)电极(169.8 F/g)。当质量电流密度为10 A/g时,P_(0.051)-MnO_(2)电极的比电容为267.7 F/g,容量保持率为75.7%,该电极在循环2000圈后,容量保持率仍可达94.3%。在电化学阻抗测试中,P_(0.051)-MnO_(2)电极具有更小的体系欧姆电阻(约0.90Ω)和扩散电阻(约0.20Ω)。当扫描速率为50 mV/s时,P_(0.051)-MnO_(2)电极的电容贡献率为87%,高于MnO_(2)电极的71%。磷掺杂有效增强了MnO_(2)的电荷迁移能力,产生了更多的活性位点,提升了其电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O_(2) 磷掺杂 超级电容器 电化学性能 水热法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凸轮转向的环S无碳小车设计与试验
4
作者 刘文斌 杨代云 +1 位作者 张帆 彭佳旺 《机械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共9页
根据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无碳车竞赛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凸轮转向避障的三轮无碳小车。基于CAD技术构建了曲率平滑渐变的组合式环S行车轨迹,通过理论分析和解析方程分析了小车转向机制,基于MATLAB软件对车轮轨迹进行了仿... 根据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无碳车竞赛要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凸轮转向避障的三轮无碳小车。基于CAD技术构建了曲率平滑渐变的组合式环S行车轨迹,通过理论分析和解析方程分析了小车转向机制,基于MATLAB软件对车轮轨迹进行了仿真检验和凸轮工作廓线的求解,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小车行驶轨迹和结构进行了优化,在初始方案基础上设计了用于消除轨迹偏移的摆杆微调器。基于3D打印样机进行了实物验证,结果表明:小车运行稳定,每圈轨迹偏移量小,绕桩成功率高。该小车的设计思路和方法为其他轨迹的无碳小车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碳小车 凸轮 环S行车轨迹 虚拟样机技术 摆杆微调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刻蚀法增强铝合金粘接性能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梁智勇 黄琦睿 +6 位作者 成鹏军 蒋华精 罗能 伊亚健 张韩 毕仁贵 李剑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23,共7页
为高效率增强铝锂合金粘接性能,采用氯化铜快速刻蚀法构筑试样表面形貌特性,并对不同改性表面微观形貌、粗糙特性、润湿性能以及其胶接接头强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表面和砂纸打磨方法,快速刻蚀能够有效增强试样表面... 为高效率增强铝锂合金粘接性能,采用氯化铜快速刻蚀法构筑试样表面形貌特性,并对不同改性表面微观形貌、粗糙特性、润湿性能以及其胶接接头强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表面和砂纸打磨方法,快速刻蚀能够有效增强试样表面润湿性能和粘接强度,刻蚀时间为5、10和15 s时相对于未处理试样胶接接头强度分别提升217.6%、245.9%与270.3%,刻蚀时间的增长有助于凹凸阶梯状形貌的构筑和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从而提升胶接界面实际接触面积与机械啮合力,促进胶粘剂在基板表面的渗透与粘附,进而提高胶接接头的强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快速刻蚀 粗糙特性 胶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方法对铝锂合金胶接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梓厦 刘庭欣 +2 位作者 龚渝 向延鸿 李剑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78,共6页
为研究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铝锂合金胶接强度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砂纸打磨、氯化铜刻蚀、喷砂以及磷酸阳极化(PAA)方法对铝锂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并对不同改性表面微观形貌、粗糙特性、润湿性能以及其胶接接头强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 为研究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铝锂合金胶接强度性能的影响,分别采用砂纸打磨、氯化铜刻蚀、喷砂以及磷酸阳极化(PAA)方法对铝锂合金进行表面处理,并对不同改性表面微观形貌、粗糙特性、润湿性能以及其胶接接头强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处理后的铝锂合金表面润湿性能改善与胶接性能提高。相对于未处理试样,砂纸打磨、氯化铜刻蚀、喷砂与PAA处理试样表面自由能分别提升了26.7%、48.8%、52.9%与71.1%,相应胶接接头强度分别提升152.7%、204.1%、285.1%与413.5%。PAA构筑的多孔氧化膜结构更有利于胶黏剂在铝锂合金表面的渗透与黏附,试样表面润湿性明显改善,胶接强度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最高强度为38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锂合金 表面处理 润湿性 胶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硅氧化锰矿还原焙烧-酸浸工艺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肖胜鹏 田宇航 +3 位作者 李飞 刘志雄 刘清霞 陈爽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3,129,共5页
依据锰矿的赋存形态,采用还原焙烧-酸浸法处理高硅复杂氧化锰矿,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煤与矿质量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初始硫酸浓度、液固比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880℃、焙烧时间1.5 h、煤与矿质量比... 依据锰矿的赋存形态,采用还原焙烧-酸浸法处理高硅复杂氧化锰矿,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煤与矿质量比、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初始硫酸浓度、液固比等因素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880℃、焙烧时间1.5 h、煤与矿质量比18%、浸出温度55℃、浸出时间2 h、初始硫酸浓度1.80 mol/L、液固比5 mL/g条件下,锰浸出率达95.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锰矿 高硅 还原焙烧 酸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调制声场的腔体内壁黏附物清洗方法
8
作者 田振 蔡飞燕 +4 位作者 王金萍 李剑平 李永川 邓科 郑海荣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0-755,共6页
传统超声清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器件外表面的清洗,但对于微器件内部,如:狭缝、微腔体等,目前该技术仍难以胜任。其主要原因是自由微泡难以在器件内部指定位置稳定持续爆破。该文提出利用调制声场调控微腔体内声场极值的位置,使得微泡... 传统超声清洗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器件外表面的清洗,但对于微器件内部,如:狭缝、微腔体等,目前该技术仍难以胜任。其主要原因是自由微泡难以在器件内部指定位置稳定持续爆破。该文提出利用调制声场调控微腔体内声场极值的位置,使得微泡在声辐射力的作用下能够移动并停驻在腔体内壁附近位置,再采用瞬时高强度低频声场爆破微泡,其产生的微射流等实现腔体内壁黏附物分离并清洗的目的。该技术可以为医疗微管、光学仪器以及半导体芯片等精密器件的腔体内部清洗提供物理模型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清洗 调制声场 腔体清洗技术 颗粒污染物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低频消波俘能非线性防波结构
9
作者 李鹏程 张海成 +5 位作者 金华清 毕仁贵 徐道临 刘磊磊 王新宇 陈彧超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82,共12页
时刻存在的海洋波浪侵扰严重影响海洋工程装备的安全运行和服役性能,而海洋波浪能又是具有诸多优点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如何通过混合消波-俘能结构减小波浪载荷的同时利用海洋能源是海洋工程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传统消波-俘能结构尤其... 时刻存在的海洋波浪侵扰严重影响海洋工程装备的安全运行和服役性能,而海洋波浪能又是具有诸多优点的绿色可再生能源。如何通过混合消波-俘能结构减小波浪载荷的同时利用海洋能源是海洋工程领域的基础科学问题。传统消波-俘能结构尤其是深远海浮式结构存在低频消波俘能难的技术瓶颈。基于减小系统等效动刚度思想,提出非线性混合消波-俘能结构,并开展消波俘能特性研究。设计了一种连杆拉簧负刚度机构并应用于混合消波-俘能结构。为了求解非线性混合消波-俘能结构的波浪-结构物流固耦合问题,提出了混合特征值匹配法和谐波平衡法的半解析非线性频域求解方法。研究了机构关键参数对消波俘能性能的影响,揭示了负刚度机构提高低频消波俘能性能的“相位控制”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消波俘能 相位控制 非线性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低温焙烧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10
作者 刘宝成 陈思含 +2 位作者 黄燕 熊利芝 向延鸿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9-1924,1948,共7页
以电解锰阳极泥(EMAM)为原料,利用焙烧活化法制备了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锰氧化物正极材料,通过XRD、TGA、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了氮气氛围下,不同焙烧温度(300、425、575℃)对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 以电解锰阳极泥(EMAM)为原料,利用焙烧活化法制备了水系锌离子电池(AZIBs)锰氧化物正极材料,通过XRD、TGA、SEM及电化学性能测试考察了氮气氛围下,不同焙烧温度(300、425、575℃)对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结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氛围下焙烧提高了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衍射峰强度和结晶度,材料呈现出片状和颗粒状形态,团聚现象减少,空隙增加;随着焙烧温度的提高,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物相逐渐从α-MnO_(2)转变为Mn_(2)O_(3)与Mn_(3)O_(4);焙烧使锰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得到提升,材料具有较小的瓦尔堡系数和更快的Zn^(2+)扩散速度。其中,焙烧温度300℃制备的锰氧化物正极材料(300-EMAM)表现出更好的电化学性能,在5 C倍率下,300-EMAM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232 mA·h/g,循环100圈后仍能保持190 mA·h/g的放电比容量;300-EMAM电极具有较低的接触电阻(33.6Ω)和电荷转移电阻(816.3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锌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二氧化锰 电解锰阳极泥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ree-qubit海森堡XYZ各向异性自旋链系统QMA熵不确定度的量子调控
11
作者 刘科洋 周清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6,共8页
本文研究了three-qubit海森堡XYZ各向异性自旋链系统各项参数和外加磁场对量子存储支撑(Quantum memory assisted,QMA)熵不确定度及其下限的调控行为,以及对被测系统与存储系统之间量子纠缠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系统的Dzyaloshinski-Mor... 本文研究了three-qubit海森堡XYZ各向异性自旋链系统各项参数和外加磁场对量子存储支撑(Quantum memory assisted,QMA)熵不确定度及其下限的调控行为,以及对被测系统与存储系统之间量子纠缠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系统的Dzyaloshinski-Moriya(DM)相互作用强度、降低系统温度、增大沿Z正方向磁场强度可以提高被测系统与存储系统之间的量子纠缠,降低系统QMA熵不确定度及其下限,被测系统与存储系统之间的量子纠缠与QMA熵不确定度及其下限呈类反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qubit海森堡XYZ各向异性自旋链 QMA熵不确定度 DM相互作用 平方负性纠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bit-qutrit海森堡混合自旋链系统QMA熵不确定度的量子调控
12
作者 刘科洋 周清平 +2 位作者 闻佳欣 刘洁 张婷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7,共7页
在qubit-qutrit海森堡混合自旋链模型中研究了量子存储支撑(Quantum memory assisted,QMA)熵不确定度的量子调控.详细分析了混合自旋链模型中的Dzyaloshinskii-Moriya(DM)相互作用、耦合强度和非均匀磁场对QMA熵不确定度的影响,对比分... 在qubit-qutrit海森堡混合自旋链模型中研究了量子存储支撑(Quantum memory assisted,QMA)熵不确定度的量子调控.详细分析了混合自旋链模型中的Dzyaloshinskii-Moriya(DM)相互作用、耦合强度和非均匀磁场对QMA熵不确定度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混合自旋链模型中系统参数对QMA熵不确定度和被测系统与存储系统的量子纠缠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通过调控非均匀磁场强度和混合自旋链系统的参数,可以提高被测系统与存储系统的量子纠缠,降低系统QMA熵不确定度及其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MA熵不确定度 Qubit-qutrit海森堡混合自旋链 DM相互作用 Negativ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行点火PCNN模型的图像分割新方法 被引量:23
13
作者 彭真明 蒋彪 +1 位作者 肖峻 孟凡斌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169-1173,共5页
提出一种并行点火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arallelized firing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s,PFPCNN)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首先用改进的Unit—linking PCNN(ULPCNN)模型对图像进行增强,便于后续的图像分割.然后采用PFPCNN新模型对增强后的... 提出一种并行点火脉冲耦合神经网络(Parallelized firing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s,PFPCNN)模型的图像分割方法.首先用改进的Unit—linking PCNN(ULPCNN)模型对图像进行增强,便于后续的图像分割.然后采用PFPCNN新模型对增强后的图像进行分割,最后用最大香农熵方法判定最佳分割结果.各种复杂场景下的仿真实验及定量评价表明,本文提出的图像分割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PCNN分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耦合神经网络 并行点火模型 图像增强 最大香农熵 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FeO_2的制备、表征及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1
14
作者 刘志雄 孙琳 +4 位作者 胡洁 肖扬 汤连东 何则强 尹周澜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4-450,共7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材料CuFeO_2,运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合成的...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纳米材料CuFeO_2,运用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激光粒度分析仪和比表面积测定仪(BET)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测定,结果表明:合成的CuFeO_2平均粒径为20.0 nm,比表面积为258.3 m2/g。CuFeO_2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是一个准二级动力学过程,在3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较好地符合Langmuir吸附模型,同时CuFeO_2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室温下pH=7时饱和吸附量达123.0 mg/g,CuFeO_2可作为一种有效除去水体中亚甲基蓝污染物的高容量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CuFeO2 吸附 亚甲基蓝 高吸附容量 再生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D算法的无线温湿度控制系统 被引量:17
15
作者 武林 楼恩平 +1 位作者 侯冬晴 徐亮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619-620,共2页
本系统采用两片单片机AT89C52作为控制核心,实现多路温湿度检测、无线温湿度数据传输和控制、LCD显示、语音报警等功能。采用PID算法产生的PWM波来实现对温湿度的调节,可以有效地协调动态与稳态的关系,使系统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 无线控制 PID算法 温湿度检测 LCD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作MIMO的多跳WSN动态分簇选择算法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梁平元 刘星成 +1 位作者 石春 罗锡璋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01-1408,共8页
为解决基于协作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的同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能量节省与能耗均衡问题,建立了多跳分布式WSN系统模型.对协作MIMO通信中的簇间长传输距离与簇内短传输距离进行了分析... 为解决基于协作多输入多输出(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的同构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能量节省与能耗均衡问题,建立了多跳分布式WSN系统模型.对协作MIMO通信中的簇间长传输距离与簇内短传输距离进行了分析,找到与传统单输入单输出(Single-input single-output,SISO)传输相比更节省能量的距离门限.根据分析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剩余能量与距离门限的动态分簇(Dynamic clustering based on remaining energy and distance thres holds,DCREDT)选择算法,在节省能量的前提下,使剩余能量较大的节点优先成为簇首,实现了簇首与其他节点之间的能耗均衡.最后分析了采用DCREDT选择算法进行多跳传输的总能耗,并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协作多输入多输出 DCREDT选择算法 能耗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新型符号函数的小波阈值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13
17
作者 崔金鸽 陈炳权 +1 位作者 徐庆 邓波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5-52,共8页
在现有阈值去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符号函数的小波阈值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提出的新阈值函数具有连续可导、小波系数偏差小、阈值自适应性强等优势。不仅保留了分解后的低频小波系数,还有效滤除了高频系数中的噪声系数,使... 在现有阈值去噪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符号函数的小波阈值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提出的新阈值函数具有连续可导、小波系数偏差小、阈值自适应性强等优势。不仅保留了分解后的低频小波系数,还有效滤除了高频系数中的噪声系数,使得重构后的图像更接近原始图像。对高斯白噪声的Bridge图像、Lena图像及含"斑点噪声"的B超Fetus图像进行仿真,实验的结果表明,无论是新阈值函数的视觉效果,还是定量指标PSNR和MSE,均优于现有的阈值图像去噪算法。其边缘及细节信息能得到较好的保护,无明显振荡,图像更平滑、均匀,且在复杂噪声背景下,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顽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函数 小波阈值 去噪 顽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ual-Tree CWT和自适应双边滤波器的图像去噪算法 被引量:14
18
作者 崔金鸽 陈炳权 徐庆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23-228,共6页
针对目前图像去噪方法主要局限于单一噪声,无法有效解决多种混合噪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DualTree CWT和自适应双边滤波器的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使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对含噪图像进行多尺度和多方向的分解,由改进阈值对各个方向子带的... 针对目前图像去噪方法主要局限于单一噪声,无法有效解决多种混合噪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DualTree CWT和自适应双边滤波器的图像去噪算法。该算法使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对含噪图像进行多尺度和多方向的分解,由改进阈值对各个方向子带的高频系数进行阈值量化,同时由自适应双边滤波对每尺度下低频子带系数进行滤波,并将重构得到的图像进一步去除噪声。实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混合噪声的滤除效果明显优于现有算法,且能较好地保护图像的边缘细节信息,通过客观评价指标峰值信噪比(PSNR)和均方根误差(RMSE)定量比较,PSNR提升了5.333 2~6.527 8 d B,RMSE可降低29.41%~46.03%,运行时间仅为1.492 0 s,整体降噪性能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混合噪声 双树复小波变换 自适应双边滤波器 改进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代价函数的WSN能效路由协议性能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星成 袁东升 +1 位作者 梁平元 张晓瑜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2-140,共9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中,基于代价的能效路由协议(CEERP,cost-based en-ergy-efficient routing protocol)通过计算与比较代价函数值可以找到具有优异性能的路由。在前期研究提出的CEERP协议基础上,对该协议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wireless sensor network)中,基于代价的能效路由协议(CEERP,cost-based en-ergy-efficient routing protocol)通过计算与比较代价函数值可以找到具有优异性能的路由。在前期研究提出的CEERP协议基础上,对该协议的代价函数、能耗和时延性能进行了分析,确定了首个节点死亡前系统所能完成的通信轮数的上下限以及时延计算公式。在采用能耗与时延的乘积作为性能评价标准的前提下,对多种同类协议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与讨论,并在节点稀疏布署和非理想信道的情况下分别对CEERP的性能进行了进一步仿真。结果表明,CEERP协议在能耗与时延的综合性能上相对于其他同类协议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代价函数 能耗 路由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算法在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孟宪权 赵英男 薛青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215-217,220,共4页
遗传算法在路径规划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但是已有算法对于不可行路径和置换比例的关注较少。该文对此进行研究,将不可行路径进行优劣评价后添加到适应度函数中,并在子代种群与父代种群的替换过程中运用了置换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均能... 遗传算法在路径规划中得到了成功应用,但是已有算法对于不可行路径和置换比例的关注较少。该文对此进行研究,将不可行路径进行优劣评价后添加到适应度函数中,并在子代种群与父代种群的替换过程中运用了置换比例。试验结果表明两者均能提高遗传算法的性能,因此,在遗传算法设计中应对不可行路径和置换比例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遗传算法 适应度函数 置换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