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来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66
1
作者 杨安华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5-82,共8页
近年来 ,随着国内外公共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 ,公共危机管理成为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 ,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我国学界研究的几个焦点问题———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危机的类型与特性、公共危机的诱因、研究领域... 近年来 ,随着国内外公共危机事件的频繁发生 ,公共危机管理成为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 ,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就我国学界研究的几个焦点问题———公共危机与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界定、危机的类型与特性、公共危机的诱因、研究领域与范围以及公共危机管理体系 (机制 )的构建等进行缕析。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无疑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发展 ,同时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梳理与归纳 ,也有助于我们看出其中的不足乃至所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公共危机管理 问题 国内外 发展 机制 研究综述 概念界定 范围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教育: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新范式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安华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2008年第4期75-78,共4页
整合教育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推崇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倡导专业教育与博雅教育的有机统一。实施整合教育是目前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必然要求。除了基础课程外,公共管... 整合教育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推崇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有机结合,倡导专业教育与博雅教育的有机统一。实施整合教育是目前我国公共管理教育现实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公共管理实践的必然要求。除了基础课程外,公共管理整合教育还应包括公民教育、伦理教育、公众教育、公平教育、行动教育、领导教育等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教育 公共管理教育 新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学教育教学资源区域性共享探索--以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性大学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宋卫琴 岑乾明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8期88-89,共2页
通过对我国目前法学教育教学资源的现状进行深入地探讨,认为我国法学教育教学资源缺乏,而且资源分配不均,浪费严重,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本身是具有共享性的,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了校内、校际和高校与社会法学教育... 通过对我国目前法学教育教学资源的现状进行深入地探讨,认为我国法学教育教学资源缺乏,而且资源分配不均,浪费严重,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教育教学资源本身是具有共享性的,针对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了校内、校际和高校与社会法学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 教育教学资源 区域性共享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综合素质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岑乾明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11期56-58,共3页
根据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文章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的综合素质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成人"素质,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第二层次是通才素质,包括科学人文素质;第三层次是... 根据教育部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文章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的综合素质应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成人"素质,包括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第二层次是通才素质,包括科学人文素质;第三层次是专才素质,包括社会适应能力、人际关系交往能力、信息技术应用和处理能力、公共问题分析和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人才 综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治融合逻辑下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路径优化研究——基于湘西农村地区的实况调研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佳莹 《村委主任》 2024年第4期134-136,共3页
我国乡村社会正处于从“熟人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中间状态,其日益增加的涉法纠纷与乡村民众的弱势性特征,均需要公共法律服务发挥效用来维护村民权益。基于湘西农村地区的实况调研可以发现,当前该地区的公共法律服务同村民的纠纷需... 我国乡村社会正处于从“熟人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的中间状态,其日益增加的涉法纠纷与乡村民众的弱势性特征,均需要公共法律服务发挥效用来维护村民权益。基于湘西农村地区的实况调研可以发现,当前该地区的公共法律服务同村民的纠纷需求存在适配性问题,数字鸿沟的阻隔也致使“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的数字红利惠之不及。基于此,文章通过实地调研,从乡村社会环境特征着手,对公共法律服务作出适应性调整,遵循“政治领航、法治保障、自治固本、德治润心、智治赋能”的新时代乡村治理要求,探索契合五治融合逻辑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优化路径,以推进法律服务深度嵌入乡村治理场域,为我国乡村公共法律服务提质增量提供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治融合 公共法律服务 乡村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治理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化路径——基于武昌区南湖街道J社区的情况分析
6
作者 程卓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期219-221,共3页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与社区功能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以武昌区南湖模式为代表性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逐渐兴起。尽管南湖模式为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的思路,但仍存在需要优化的领域。文章以武昌南湖模式中的某个社区为研究对...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与社区功能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以武昌区南湖模式为代表性的新型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逐渐兴起。尽管南湖模式为我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新的思路,但仍存在需要优化的领域。文章以武昌南湖模式中的某个社区为研究对象,探讨是否存在社区的普遍性问题,并为南湖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方向,使南湖模式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 南湖模式 复合治理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农政策的悬浮与落地:农民主体性的视角
7
作者 朱颖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08-222,共15页
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但一些惠农政策的信息未能为民所知、实施难以为民所用、利益难以为民所享,即呈现政策悬浮状态。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主体性未得到有效激发,即农民在场但主体缺位。通过对湘西... 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但一些惠农政策的信息未能为民所知、实施难以为民所用、利益难以为民所享,即呈现政策悬浮状态。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民的主体性未得到有效激发,即农民在场但主体缺位。通过对湘西地区两家合作社的深入调研,笔者从惠农政策信息宣传、执行过程、可持续发展三个阶段进行探索性研究,发现农民主体性激发与惠农政策效果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只有三个阶段都激发农民主体性,才能实现农民在场、主体同时在位,惠农政策才能真正落地;反之,惠农政策将呈现悬浮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农政策 农民主体性 政策效果 政策悬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政府管理中特定支持与散布性支持的平衡 被引量:4
8
作者 杨安华 胡伟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4-90,共7页
政治系统理论认为,来自公众的散布性支持和特定支持是消除输入对政治系统所产生的压力,使系统得以维持下去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管理在理论上未能区分这两种不同功能的支持,在实践中又出现了二者的明显失衡,即过于依... 政治系统理论认为,来自公众的散布性支持和特定支持是消除输入对政治系统所产生的压力,使系统得以维持下去的两种非常重要的方式。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管理在理论上未能区分这两种不同功能的支持,在实践中又出现了二者的明显失衡,即过于依赖公众的散布性支持而对特定支持重视不够。其后果是公众对国家尤其是对政府认同的下降与支持的减弱,而导致压力加大。正确区分这两种支持,把握二者的平衡,是当前我国政府管理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有利于政府在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二者的不同功能并通过发挥其"合力"的作用将整个政治系统的压力降到最低。这对正处于公共危机频发期的我国而言,尤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系统 特定支持 散布性支持 政府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家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启示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希聪 吴文平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7,共4页
法家是我国法理学派的开端。法家在人性恶的哲学基础上,对教育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认识。法家认为,教育要顺乎人情,从人的真性情出发;教育应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培养耿介之士。法家提出以法为本的教育管理理论,在内容上以法为教。法家十分... 法家是我国法理学派的开端。法家在人性恶的哲学基础上,对教育有其独特的理解和认识。法家认为,教育要顺乎人情,从人的真性情出发;教育应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培养耿介之士。法家提出以法为本的教育管理理论,在内容上以法为教。法家十分注重治理,注重高效理性的教育管理组织机制和"法""术""势"相结合的管理艺术。法家思想对于我国当代高等教育具有宝贵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家思想 高等教育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独立学院产权制度解读 被引量:2
10
作者 颜河清 田开友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0,共4页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新事物,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其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尝试,正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有益补充。但如何加强对独立学院的规范与治理,明确独立学院的办学主体... 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所呈现出的新事物,越来越受到政府与社会的关注,其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尝试,正逐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有益补充。但如何加强对独立学院的规范与治理,明确独立学院的办学主体地位,明晰独立学院的产权归属,乃需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独立学院产权内容的研究,有助于维护各权利主体的合法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主体地位 产权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连片特困区跨域公共事务治理模式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蒋辉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28-232,共5页
囿于行政边界的分割,集中连片特困区已演化为一个具有较强行政壁垒的边缘地区,大量跨域公共问题由此滋生,现有的行政区行政治理模式在应对上述问题时已显得举步维艰。集中连片特困区要想超越行政区划的藩篱,从整体上推进扶贫攻坚战略,... 囿于行政边界的分割,集中连片特困区已演化为一个具有较强行政壁垒的边缘地区,大量跨域公共问题由此滋生,现有的行政区行政治理模式在应对上述问题时已显得举步维艰。集中连片特困区要想超越行政区划的藩篱,从整体上推进扶贫攻坚战略,必须率先在公共管理模式和机制上有所突破,要为常态性的跨域扶贫和协作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制度平台,应摈弃原有的行政区行政观念,转而构建"跨域合作、多元协同"的跨域治理模式。以武陵山区为案例探讨了集中连片特困区跨域治理模式的内涵和逻辑,并深入分析了上述模式得以有效运行的相关配套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区 跨域治理 武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宏观调控法规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田开友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7-141,共5页
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而引发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不仅契合了宏观调控法产生的社会根源,而且还符合宏观调控法的价值取向和实施机制。为缩小城乡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距以及克服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区域性失衡与结构不合... 因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而引发的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不足,不仅契合了宏观调控法产生的社会根源,而且还符合宏观调控法的价值取向和实施机制。为缩小城乡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差距以及克服农村体育公共产品供给上的区域性失衡与结构不合理等困境,实现体育领域中社会分配正义的价值诉求以及保障国民的体育基本权,应当通过健全完善发展规划法、财政法、税法及金融法等宏观调控法加以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观调控法 农村体育公共产品 有效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付莉艳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3期39-41,共3页
该文主要探讨了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路径,首先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明确了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紧接着指出了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如... 该文主要探讨了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存在的问题及实现路径,首先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和目标,明确了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紧接着指出了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如绿色农业发展意识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物资使用不合理等;最后提出了发展绿色农业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加强生态建设等实现路径。同时,该文呼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湖南省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生态 环境治理 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地方性高校管理类专业基于工作能力导向的协同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蒋辉 龙兴武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0年第11期15-17,共3页
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要想很好地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予以解决,需要大量有着跨学科背景及整合思维的高级管理人才。民族地方性高校管理类专业就是要为民族地区输送类似的复合型人才,在管理类... 民族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面临着许多重大问题,要想很好地理解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并予以解决,需要大量有着跨学科背景及整合思维的高级管理人才。民族地方性高校管理类专业就是要为民族地区输送类似的复合型人才,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基于工作能力导向的协同教学模式有着独特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方性高校 管理类专业 工作能力导向 协同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治理法治化为乡村旅游护航
15
作者 马晓萍 《村委主任》 2025年第4期220-222,共3页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全方位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保障环节,文章在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的背景下,通过观察甘肃省武威市...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引领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基层治理法治化是全方位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重要保障环节,文章在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影响的背景下,通过观察甘肃省武威市天祝县旅游景点Z,指出景点Z在建设、运营过程中出现的法律风险和问题,以及形成这些风险和问题的原因,并从立法、执法、司法三个层面的建设提出解决天祝县旅游产业发展问题的实践路径,为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律方面的保障,助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法治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战略 基层治理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赋能新农人的路径研究——以D平台“蜀中桃子姐”为例
16
作者 唐可 向元弟 +1 位作者 李莎 李双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5期82-86,120,共6页
新农人以农业为基础,融入互联网思维,以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营销手段来展示和推介农产品,以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赋能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数字赋能新农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新农人以农业为基础,融入互联网思维,以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营销手段来展示和推介农产品,以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赋能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中,数字赋能新农人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此,文章以D平台“蜀中桃子姐”为例,从路径研究视角出发,通过构建“粉丝流量、政策支持与社会资源、耦合双重合力”的分析框架,对数字赋能新农人的成长路径展开讨论。研究结果表明,以“蜀中桃子姐”为典型的新农人成长路径融合了数字赋能与政府引导双重合力,建立了增收致富的数字化助农营销新路径,形成了“发布视频—积累粉丝—流量变现—政府引导—地区发展”的新型成长模式。研究数字赋能新农人的成功路径,有助于引领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治理创新,实现农业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新农人 数字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全数字时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路径研究——以湘西州农家书屋数字化转型为例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亦琳 《南方农机》 2023年第8期125-127,共3页
农家书屋是农村中最基层的图书馆,是传播科学、文化教育知识的重要阵地,最关键的是要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笔者阐述了数字时代下传统农家书屋转型为数字化农家书屋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数字化农家书屋... 农家书屋是农村中最基层的图书馆,是传播科学、文化教育知识的重要阵地,最关键的是要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笔者阐述了数字时代下传统农家书屋转型为数字化农家书屋的必要性,深入分析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数字化农家书屋的发展困境,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数字化技能培训、创新服务管理模式、构建效能评价体系等对策建议,以进一步健全数字时代下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途径,有利于让广大农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数字化农家书屋能为新时代的乡村发展持续赋能,进而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农家书屋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南武陵山片区公共服务多元主体合作供给研究
18
作者 李纯阳 彭湘 彭琳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第1期97-98,共2页
在湖南武陵山片区,长期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的传统供给主体已不能满足如今多样化的需求,引进新供给主体十分必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三者协调合作,共同参与到公共服务供给中来,是日... 在湖南武陵山片区,长期以政府为主导的公共服务发展至今取得了巨大成效,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原来的传统供给主体已不能满足如今多样化的需求,引进新供给主体十分必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三者协调合作,共同参与到公共服务供给中来,是日后发展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服务 武陵山片区 多元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巢背景下农民群体的惠农信息传播行为实证研究
19
作者 黄俊锋 罗贤春 《图书情报知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42,154,共11页
[目的/意义]基于空巢化乡村农民群体分众化的视角,调查守巢、两栖和离巢等三类农民群体惠农信息传播行为的特征,探究农民群体之间传播行为的差异性。[研究设计/方法]研究框架和问卷设计基于创新信息传播的5阶段模型,利用SPSS的CV变异对... [目的/意义]基于空巢化乡村农民群体分众化的视角,调查守巢、两栖和离巢等三类农民群体惠农信息传播行为的特征,探究农民群体之间传播行为的差异性。[研究设计/方法]研究框架和问卷设计基于创新信息传播的5阶段模型,利用SPSS的CV变异对不同阶段的各农民群体在惠农信息传播中的行为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论/发现]不同农民群体在惠农信息传播的认知、决策、执行等阶段的行为存在差异,并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农民的惠农信息传播效能。[创新/价值]将惠农信息传播受众扩展至非农“农民”,三类型农民群体划分的思想,为政府差异化服务策略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农信息传播 惠农信息服务 农民群体 信息利用行为 空巢化乡村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互动与内容:政务微博传播政府惠农政策信息模式及效能分析
20
作者 朱颖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33,共6页
政务微博是政府发布官方信息、提供公共服务、收集民意的主要平台。惠农政策信息通过农业农村管理机构的官方微博向外传递,微博传递信息的具体模式对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信息结构、用户互... 政务微博是政府发布官方信息、提供公共服务、收集民意的主要平台。惠农政策信息通过农业农村管理机构的官方微博向外传递,微博传递信息的具体模式对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文章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信息结构、用户互动、传播内容三方面对微博平台的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网络特征进行分析。社会网络视角下,信息传播结构和信息互动形式以及信息传播内容分别形成了信息传播结构相似的惯性行为模式、信息用户积极互动的情感互动模式以及信息内容以官方信息为主的责任担当模式三种惠农政策信息传播模式,这三种模式对应生成了惠农政策信息传播的本体效能、节点效能和标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农政策信息传播 社会网络分析 信息传播效能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