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以来苗族鼓舞文化的历史人类学透视 被引量:7
1
作者 成臻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5-31,41,共8页
文章对苗族鼓文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认为苗族木皮鼓由木鼓演变而来,在制作与使用苗鼓的过程中形成特定形态的鼓舞文化。苗族鼓舞历经春秋战国、唐宋时期的文化累积,到明清时期完整形成,清代以来苗族农闲时举办的五种典型鼓舞彰显了苗区... 文章对苗族鼓文化发展脉络进行梳理,认为苗族木皮鼓由木鼓演变而来,在制作与使用苗鼓的过程中形成特定形态的鼓舞文化。苗族鼓舞历经春秋战国、唐宋时期的文化累积,到明清时期完整形成,清代以来苗族农闲时举办的五种典型鼓舞彰显了苗区闲暇文化生活形态,其象形动作在描绘苗民农耕生活情景同时又反映了农耕民族的生活规律,展示了云贵高原及周边山地民族丰富的农耕文化内涵。苗族鼓舞文化作为民间传统文化,既来源于苗族家庭生活又成为苗族家庭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并深深影响整个苗族社会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以来 苗族 鼓舞文化 历史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内驭外”:论清代土司城市建筑布局的政治文化倾向——以土家族区域为例证 被引量:3
2
作者 成臻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9-15,74,共8页
土司城研究,系土司政治物态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上土司城的频繁搬迁折射了土司命运变化和土司区变动,从而使土司在建筑选址和城市规划设计上形成了迷恋风水、注重内外区分、以内驭外的政治文化倾向,建构了伦理型建筑体系。土司... 土司城研究,系土司政治物态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上土司城的频繁搬迁折射了土司命运变化和土司区变动,从而使土司在建筑选址和城市规划设计上形成了迷恋风水、注重内外区分、以内驭外的政治文化倾向,建构了伦理型建筑体系。土司城市体系及其对外通道"官道"的研究,是剥开土司区神秘政治面纱和强化历史的政治人类学研究现场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土司城 建筑布局 政治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