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杜仲叶黄酮苷元水解及富集纯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志宏 彭胜 +4 位作者 雷明盛 郑阳 史丽娟 周云雷 彭密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9-293,共5页
以杜仲叶提取物为原料,采用酸水解的方法制备杜仲叶黄酮苷元,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杜仲叶黄酮苷元的水解条件;并研究了聚酰胺两步法富集黄酮苷元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2∶1(mg/m L)时,杜仲叶黄酮苷元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 以杜仲叶提取物为原料,采用酸水解的方法制备杜仲叶黄酮苷元,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优化杜仲叶黄酮苷元的水解条件;并研究了聚酰胺两步法富集黄酮苷元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为2∶1(mg/m L)时,杜仲叶黄酮苷元水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水解温度80℃,水解时间3 h,盐酸浓度6 mol/L,黄酮苷元的含量可达到2.512%。水解样品经过一次聚酰胺静态吸附,黄酮苷元的纯度可达12.87%,再经聚酰胺二次富集,杜仲黄酮苷元纯度可达63.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黄酮苷元 水解 聚酰胺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杜仲皮总木脂素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史丽娟 彭胜 +2 位作者 郑阳 王志宏 彭密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50-2254,2259,共6页
采用离子液体(ILs)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杜仲皮总木脂素,考察了ILs种类、料液比、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浸泡时间、提取次数对杜仲皮总木脂素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杜仲皮总木脂... 采用离子液体(ILs)超声波辅助法提取杜仲皮总木脂素,考察了ILs种类、料液比、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浸泡时间、提取次数对杜仲皮总木脂素得率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离子液体提取杜仲皮总木脂素的最佳工艺为:0.87 mol/L的[C_4mim]BF_4溶液,液料比18∶1 m L/g,浸泡时间2 h,提取1次,提取温度54℃,提取时间30 min,总木脂素得率11.03%。此法快速、高效、简单、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皮总木脂素 提取工艺 离子液体 超声波辅助法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水解前后杜仲叶黄酮苷元的含量 被引量:6
3
作者 王志宏 周云雷 +3 位作者 彭胜 郑阳 史丽娟 彭密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5期950-953,956,共5页
建立快速检测杜仲中两种黄酮苷元槲皮素与山奈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测定水解前后杜仲叶与杜仲素黄酮苷元的含量。采用 HPLC 法同时测定黄酮苷元,色谱柱为 Diamonsil C18(4.6 mm ×250 mm,5μm),以甲醇-0.2%磷酸(63:37... 建立快速检测杜仲中两种黄酮苷元槲皮素与山奈酚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并测定水解前后杜仲叶与杜仲素黄酮苷元的含量。采用 HPLC 法同时测定黄酮苷元,色谱柱为 Diamonsil C18(4.6 mm ×250 mm,5μm),以甲醇-0.2%磷酸(63:3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70 nm,流速1.0 mL/ min,柱温为30℃。槲皮素和山奈酚分别在0.5~80μg/ mL 和0.5~18μg/ mL 内线性关系良好,该检测方法能迅速、准确检测水解前后杜仲叶和杜仲素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水解工艺可明显提高杜仲黄酮苷元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槲皮素 山奈酚 水解 同时测定 Eucommia ulmoides Oli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琳杰 彭胜 +4 位作者 张昌伟 王志宏 周云雷 彭密军 张水寒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8-232,236,共6页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考察了提取溶剂、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进行4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总多酚得率为响应值,进... 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工艺。考察了提取溶剂、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提取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进行4因素3水平的实验设计,以总多酚得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建立二次多项回归数学模型,并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杜仲叶中总多酚超声波辅助提取最佳工艺为:55%乙醇、液料比为25∶1mL·g-1、45℃下提取25min,提取两次,在此条件下,总多酚得率为4.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总多酚 超声波辅助提取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皮不同萃取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彭胜 王志宏 +4 位作者 郑阳 史丽娟 赵帅 唐坤海 彭密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634-1636,共3页
以Vc为阳性对照,对杜仲皮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清除羟自由基(·OH)及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杜仲皮不同溶剂萃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
关键词 杜仲皮 不同溶剂萃取物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叶水煎及醇提液中无机元素赋存形态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琳杰 张昌伟 +3 位作者 王志宏 周云雷 彭密军 张水寒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95-898,共4页
通过水煎及醇提法对杜仲叶中铁、锌、铜、锰、钾、钠、钙和镁8种无机元素进行提取,分别用微孔滤膜、D101大孔树脂、732阳离子树脂、D402螯合树脂将无机元素分为初级形态及次级形态。采用环己烷-正丁醇分配体系模拟人体肠胃条件将无机元... 通过水煎及醇提法对杜仲叶中铁、锌、铜、锰、钾、钠、钙和镁8种无机元素进行提取,分别用微孔滤膜、D101大孔树脂、732阳离子树脂、D402螯合树脂将无机元素分为初级形态及次级形态。采用环己烷-正丁醇分配体系模拟人体肠胃条件将无机元素分为脂溶态和水溶态,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FAAS)对各种形态的无机元素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杜仲叶醇提液中各无机元素提取率均高于水煎液;杜仲叶醇提液中8种无机元素的提取率为6.61%-89.30%;次级形态分析参数表明各无机元素均以某种次级形态为主的多种形态共存于可溶态溶液中。该法测定各元素的回收率为98.99%-104.0%,相对标准偏差在0.35%-1.11%之间,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水煎液 醇提液 无机元素 形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醇的制备及其表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郑阳 彭胜 +1 位作者 史丽娟 彭密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34-1436,1421,共4页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分离制备杜仲醇。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液经过正丁醇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后,再通过反相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以V(甲醇):V(水)=15∶85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制备得到杜...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制备液相色谱联用技术分离制备杜仲醇。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提取液经过正丁醇萃取、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分离纯化后,再通过反相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以V(甲醇):V(水)=15∶85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制备得到杜仲醇单体。采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核磁共振波谱(NMR)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等方法对所得单体进行了结构验证。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表明制备所得杜仲醇纯度达95.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 杜仲醇 制备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Zn^(2+)和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8
作者 王志宏 彭胜 +3 位作者 周云雷 郑阳 史丽娟 彭密军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4年第9期1728-1733,共6页
以杜仲绿原酸(CA)为原料,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考察Cu2+、Zn2+和Pb2+对C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存在不会改变CA对BSA的猝灭类型,但对其猝灭速率常数(kq)、结... 以杜仲绿原酸(CA)为原料,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采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等方法,考察Cu2+、Zn2+和Pb2+对CA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相互作用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的存在不会改变CA对BSA的猝灭类型,但对其猝灭速率常数(kq)、结合常数(K)以及结合位点(n)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CA与BSA之间的反应属于自发型,主要以范德华力和氢键为主,Zn2+和Pb2+的存在不会改变其作用力类型,Cu2+则会使作用力变为以静电吸引力为主;Zn2+和Pb2+会将供体与受体之间的结合距离分别减小1.975%和14.07%,Cu2+的干扰使CA与BSA之间的结合距离增大11.58%;同步荧光光谱显示CA与BSA中的酪氨酸残基和色氨酸残基都有相互作用,三维荧光测定结果进一步表明猝灭剂对BSA构象及微环境会引起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绿原酸 牛血清白蛋白 金属离子 荧光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