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黄炜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6期6-12,共7页
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然后从内生动力要素和外源动力要素两个视角来观察其动力要素群及其作用机制,在构建片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动力模型和模型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基础上,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量化其动... 以武陵山片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特点,然后从内生动力要素和外源动力要素两个视角来观察其动力要素群及其作用机制,在构建片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动力模型和模型评价的递阶层次结构基础上,通过模糊层次分析法量化其动力的作用,并判别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1.人才创造和市场需求是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内生动力;2.政府作为外源动力,在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作用显著;3.创新动力是促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也是产业组织层面各动力要素相互作用的归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陵山片区 民族文化产业 动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演艺产业内生发展动力的实证研究——以张家界为例 被引量:29
2
作者 黄炜 孟霏 +1 位作者 朱志敏 郑立芳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7-98,共12页
文章从人才因素、技术因素、资源因素、社会因素和产业因素5个层面构建旅游演艺产业内生发展测评的动力概念模型,并据此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张家界《天门狐仙》《魅力湘西》《梯玛神歌》3台旅游演艺... 文章从人才因素、技术因素、资源因素、社会因素和产业因素5个层面构建旅游演艺产业内生发展测评的动力概念模型,并据此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张家界《天门狐仙》《魅力湘西》《梯玛神歌》3台旅游演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1)人才因素是旅游演艺产业发展最核心的驱动力,但当前产业过度依赖内部人才,对于外部人才的智慧和创意利用不足,导致了人才结构单一、创新乏力等问题;(2)技术因素持续推动着旅游演艺产业发展,但产业相关人士对科技进步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思考判断不足,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颠覆式产业革命准备不足,也尚未积极思考主动创新的应变之策;(3)资源因素和社会因素是产业发展的协同性驱动力,但如何从高校等社会因素中寻找更广阔的有力支撑,尚缺新型的合作策略和路径;(4)产业因素是产业发展的强制性驱动力,但相关因子的交互作用和过程机理尚待进一步厘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演艺产业 内生发展动力 层次分析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的顾客价值需求研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被引量:23
3
作者 黄炜 陈听 王丽 《旅游学刊》 CSSCI 2013年第12期64-70,共7页
文章从顾客视角出发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在大量文献研究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顾客价值曲线分析法,研究得出民俗旅游资源特质排序和湘西州大众旅游市场的顾客价值需求点;然后,将两者进行对接,构建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的顾客价值因子矩阵;... 文章从顾客视角出发并以湘西自治州为例,在大量文献研究基础上采用问卷调查和顾客价值曲线分析法,研究得出民俗旅游资源特质排序和湘西州大众旅游市场的顾客价值需求点;然后,将两者进行对接,构建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的顾客价值因子矩阵;最后,结合矩阵分析提出产品创新的建议,旨在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提供思路指导。研究表明:民俗旅游者有独特的价值需求。感民俗趣味、随性生活、猎奇、观民族风情为第一层级的价值需求,对民俗旅游者有普遍强烈的吸引力;互动体验、城市疏离感、原始本真、赏原生美景、品地方美食为第二层级价值需求,是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容易被忽视却拥有巨大市场前景的顾客价值点;冒险、艳遇浪漫、艺术创作为第三层级价值需求,代表部分游客群体的突出需求,是景区构建差异化特质的突破点;购买特色商品、民族特产是第四层级价值需求,也是游客完成一次完整旅游的补充性价值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旅游 产品创新 顾客价值需求 湘西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