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张家界盆景树种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1
作者 晏丽 齐安国 廖博儒 《山东林业科技》 2005年第1期80-81,共2页
张家界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199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盆景树种资源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对张家界盆景树种资源的现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的分析... 张家界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1990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中。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为盆景树种资源的生长提供了条件。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通过对张家界盆景树种资源的现状、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产生的原因的分析,提出合理开发利用盆景树种资源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盆景树种 合理开发利用 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D-600树脂吸附和分离爬山虎色素及色素的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董爱文 唐纯翼 +3 位作者 向中 彭均辉 林桂艳 何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4-80,共7页
本文比较了六种不同树脂对爬山虎红色素的吸附能力,选用其中最佳的HPD-600树脂作为爬山虎红色素的吸附和分离的树脂;考察了几种不同的洗脱剂的洗脱效果,选择最佳的甲醇作为洗脱剂,其产品质量较好,色价高;研究了食品中几种常见的共存物,... 本文比较了六种不同树脂对爬山虎红色素的吸附能力,选用其中最佳的HPD-600树脂作为爬山虎红色素的吸附和分离的树脂;考察了几种不同的洗脱剂的洗脱效果,选择最佳的甲醇作为洗脱剂,其产品质量较好,色价高;研究了食品中几种常见的共存物,几种金属离子、氧化剂、温度及光等对爬山虎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D-600树脂 吸附 分离 爬山虎色素 洗脱剂 洗脱效果 理化性质 食用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地丁中维生素C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董爱文 张敏 +1 位作者 卓儒洞 苏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49-50,54,共3页
通过均匀设计的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紫花地丁中维生素C的浸提结果,并对该结果进行分析。分析表明,用2%草酸+1%盐酸溶液(v∶v=1∶2)浸提22h时维生素C含量最高,其含量达11.5119mg/g。本文还对紫花地丁浸提出的Vc稳定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维生素C 含量 测定分析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爬山虎红色素的大孔树脂吸附和分离及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唐纯翼 董爱文 +2 位作者 丁文 彭均辉 林桂艳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3期453-457,共5页
本文比较了六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爬山虎红色素的吸附能力,筛选其中最佳的HPD600树脂作为爬山虎红色素的吸附和分离的树脂;用甲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效果好;研究了食品中几种常见的共存物、几种金属离子、氧化剂、温度及光等对爬山虎红... 本文比较了六种不同型号的大孔树脂对爬山虎红色素的吸附能力,筛选其中最佳的HPD600树脂作为爬山虎红色素的吸附和分离的树脂;用甲醇作为洗脱剂,洗脱效果好;研究了食品中几种常见的共存物、几种金属离子、氧化剂、温度及光等对爬山虎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山虎红色素 HPD-600树脂 吸附与分离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乳菇多糖提取与含量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董爱文 周国海 +3 位作者 彭均辉 陈军 甘玉梅 刘春生 《食用菌》 2004年第2期6-7,共2页
用多种提取方法从两种野生松乳菇中提取多糖。实验结果表明,松乳菇与红松菌的多糖常规提取率分别为10.9518%、8.7948%,微波提取率分别为11.1728%、9.5959%,超声提取率分别为11.6935%、9.3802%,方差分析显示3种提取方法对两种野生... 用多种提取方法从两种野生松乳菇中提取多糖。实验结果表明,松乳菇与红松菌的多糖常规提取率分别为10.9518%、8.7948%,微波提取率分别为11.1728%、9.5959%,超声提取率分别为11.6935%、9.3802%,方差分析显示3种提取方法对两种野生松乳菇多糖的提取率影响不显著,两菌多糖含量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乳菇多糖 提取方法 红松菌 松乳菇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鸡法氏囊病临床症状与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治邦 周红 《畜禽业》 2004年第8期25-26,共2页
对50羽AA雏鸡实验性感染IBDV表明,实验性IBD具有潜伏期短(2d)、发病率高(100%),尖峰式死亡曲线和后期迅速康复的特点。IBD主要症状表现为啄肛啄羽、畏寒打堆、腹泻脱水、衰竭死亡。特征性病变有:法氏囊肿大(后期萎缩)、以及法氏囊出血... 对50羽AA雏鸡实验性感染IBDV表明,实验性IBD具有潜伏期短(2d)、发病率高(100%),尖峰式死亡曲线和后期迅速康复的特点。IBD主要症状表现为啄肛啄羽、畏寒打堆、腹泻脱水、衰竭死亡。特征性病变有:法氏囊肿大(后期萎缩)、以及法氏囊出血或坏死;胸肌、腿肌出血;肾肿大、尿酸盐沉积及输尿管扩张;腺胃、肌胃出血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性 鸡法氏囊病 临床症状 病理学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