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鲵源虹彩病毒的分离鉴定
1
作者 王丞 李霜 +5 位作者 蒋万胜 周强 邓智勇 解宜兴 周勇 魏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5-40,共6页
2023年7月,张家界金鞭溪暴发了高致死率的大鲵疾病。为明确病原、病害特征与致病性,通过标记重捕法评估了野生大鲵死亡率,并利用电镜观察、PCR检测、人工感染试验等技术对该病原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调查区约有野生大鲵种群数量242尾... 2023年7月,张家界金鞭溪暴发了高致死率的大鲵疾病。为明确病原、病害特征与致病性,通过标记重捕法评估了野生大鲵死亡率,并利用电镜观察、PCR检测、人工感染试验等技术对该病原进行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调查区约有野生大鲵种群数量242尾,剔除患病死亡个体后,约有134尾,病毒导致超55%的野生大鲵死亡。患病大鲵症状包括皮肤出血、四肢肿大坏死,肝脏、脾脏、肾脏肿大和出血。将病鲵肾脏组织匀浆滤液接种到鲤鱼上皮瘤细胞(EPC)出现典型细胞病变效应(CPE),病毒滴度为10~(7.76) TCID_(50)/mL。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六边形病毒颗粒,直径约120~140 nm,疑似虹彩病毒。经基因组PCR鉴定和序列同源性分析,确认该病毒为大鲵虹彩病毒(GSIV),命名为GSIV-HN。人工感染大鲵出现身体肿大、四肢腐烂、皮肤溃疡,体腔腹水、内脏肿大出血等症状,于第9天开始出现死亡,14 d后死亡率达70%,PCR鉴定与GSIV同源。研究评估了GSIV对野生大鲵种群的致死危害,发现GSIV-HN对野生和养殖大鲵均具有高致病性和致死率,有助于理解GSIV特性和传播机制,对野生大鲵种群安全和大鲵健康养殖具重要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虹彩病毒 种群估计 MCP基因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罗庆华 曹威 +3 位作者 魏梦雅 杨杰 朱深海 付磊 《生态科学》 CSCD 2022年第4期102-110,共9页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选取海拔、道路、水质等12个影响大鲵生境选择的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对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境适应性进行评价,确定了大鲵栖息适宜、次适宜与不适宜区域。在此基础上... 在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支持下,选取海拔、道路、水质等12个影响大鲵生境选择的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栅格数据的叠加分析,对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境适应性进行评价,确定了大鲵栖息适宜、次适宜与不适宜区域。在此基础上,按照生态完整性与保护区面积不变的调整原则,提出了该保护区的范围与功能分区方案。该方案中,核心区外围有缓冲区保护,其面积分别占保护区的34.43%和38.01%,实验区面积占保护区的28.56%,保护区涉及水域长度缩短至原保护区的1/5,该方案将极大减少保护区与居民生产生活的矛盾,提高保护管理工作效率。研究结果可为两栖动物自然保护区范围与功能分区调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分区 自然保护区 中国大鲵 3S 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大鲵生态繁育工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宋英杰 罗庆华 +4 位作者 张立云 陈秋宇 彭红 王寒 欧东升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35-640,共6页
为探寻张家界市大鲵生态繁育工程结构的关键因子与大鲵生态繁育的技术特点,实地调查10个大鲵生态繁育场,测量生态池的结构参数和主要水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繁育工程中影响大鲵亲本繁育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水深、繁育... 为探寻张家界市大鲵生态繁育工程结构的关键因子与大鲵生态繁育的技术特点,实地调查10个大鲵生态繁育场,测量生态池的结构参数和主要水质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繁育工程中影响大鲵亲本繁育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水深、繁育池底质、两岸坡度、植被类型、植被覆盖率与人为干扰是人工溪流结构参数的主要因子;洞穴面积、洞口宽与洞口高、水深与洞底组成均为洞穴结构参数的主要因子;浊度、总硬度、p H值和硫化物、溶解氧、总氮、总磷含量及化学耗氧量为水质指标主要因子。张家界市大鲵生态繁育选用亲本的规格较大,年龄为(8.4±3.6)龄,繁殖率为64.9±52.6,繁育工程中主要存在雌雄鉴别不清与孵化率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生态繁育 人工溪流 洞穴 张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省稻田养鱼产业扶贫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谢春凤 邓凌云 +2 位作者 卢明 熊玉双 罗庆华 《农学学报》 2020年第9期103-108,共6页
稻田养鱼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效益高等特征,是一种重要的绿色产业扶贫方式。分析了湖南省稻田养鱼的现状,以郴州市、益阳市南县和怀化市辰溪县稻渔综合种养为例,总结出适合湖南省不同地区发展的稻田养鱼产业扶贫模式,分别为“... 稻田养鱼具有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效益高等特征,是一种重要的绿色产业扶贫方式。分析了湖南省稻田养鱼的现状,以郴州市、益阳市南县和怀化市辰溪县稻渔综合种养为例,总结出适合湖南省不同地区发展的稻田养鱼产业扶贫模式,分别为“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政府与市场并重型”。为进一步发挥湖南省稻田养鱼效益优势,更好地促进产业扶贫,从产业规划、绩效考核机制、产业化运作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研究培训支撑体系、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稻田养鱼产业扶贫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鱼 产业扶贫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的活动习性及移动距离初探
5
作者 王丞 蒋万胜 +6 位作者 周强 李伟 张稚渃 邓智勇 解宜兴 袁花艳 魏营 《绿色科技》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目前野外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生存环境退化及丧失问题严峻。为深入了解大鲵活动习性,利用溯溪回捕与无线电追踪,对该物种的活动特征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大鲵迁移直线距离为1... 大鲵(Andrias davidian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两栖动物,目前野外种群数量大幅下降,生存环境退化及丧失问题严峻。为深入了解大鲵活动习性,利用溯溪回捕与无线电追踪,对该物种的活动特征进行初步探究。结果表明:(1)大鲵迁移直线距离为182.73±42.9(SE) m,无明显远距离迁移现象;(2)大鲵夜间活动节律呈单峰型,活动高峰期在21:00-23:00;(3)大鲵活动区域水深为5~60 cm,流速不超过0.14 m/s,体长与活动位置的水深、流速呈显著的正相关。初步揭示了大鲵的夜间活动规律与栖息偏好,为保护区保护与修复大鲵生境提供了必要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湖南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活动节律 栖息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油不饱和脂肪酸的富集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罗庆华 王寒 +2 位作者 王苗苗 宋英杰 王建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38,共5页
采用常压皂化水解法制备大鲵油混合脂肪酸,采用低温结晶法对大鲵油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富集研究。得到大鲵油混合脂肪酸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皂化比例1∶6,皂化温度65℃,皂化时间2.5 h。在最佳条件下,混合脂肪酸酸值(KOH)为236.76 mg/g。低... 采用常压皂化水解法制备大鲵油混合脂肪酸,采用低温结晶法对大鲵油不饱和脂肪酸进行富集研究。得到大鲵油混合脂肪酸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为:皂化比例1∶6,皂化温度65℃,皂化时间2.5 h。在最佳条件下,混合脂肪酸酸值(KOH)为236.76 mg/g。低温结晶法富集大鲵油不饱和脂肪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比例1∶6,结晶温度-45℃,结晶时间5 h。在最佳条件下,脂肪酸的碘值(I)为188.67 g/100 g,回收率为70.14%,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高了14.20个百分点,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提高了10.29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油 不饱和脂肪酸 皂化 低温结晶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18
7
作者 王寒 罗庆华 +1 位作者 魏梦雅 王建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9-153,共5页
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大鲵油抗氧化活性,测定大鲵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Fe^(2+)螯合能力。以V_C为阳性对照,评价大鲵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鲵油抗氧化能力强于鲐鱼油,添加复合抗氧化... 采用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大鲵油抗氧化活性,测定大鲵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Fe^(2+)螯合能力。以V_C为阳性对照,评价大鲵油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鲵油抗氧化能力强于鲐鱼油,添加复合抗氧化剂后抗氧化能力更强,对Fe^(2+)的螯合能力表现最好,相同质量浓度条件下强于V_C;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与V_C相当。大鲵油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Fe^(2+)螯合能力的半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3.523、0.493、0.559 mg/m L,添加了复合抗氧化剂的大鲵油的相应IC_(50)分别为0.572、0.099、0.062 mg/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 抗氧化活性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大鲵油微胶囊制备工艺 被引量:9
8
作者 王寒 于华忠 +2 位作者 罗庆华 王建文 宋英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6-111,共6页
为了提高大鲵油的稳定性,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大鲵油微胶囊。对壁材进行选择后,以包埋率为指标,研究壁材配比、壁芯材质量比、壁材添加量和乳化剂添加量对大鲵油微胶囊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利用响应面软件Box-Behnken设计模型确定... 为了提高大鲵油的稳定性,采用喷雾干燥法制备大鲵油微胶囊。对壁材进行选择后,以包埋率为指标,研究壁材配比、壁芯材质量比、壁材添加量和乳化剂添加量对大鲵油微胶囊化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利用响应面软件Box-Behnken设计模型确定大鲵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大鲵油微胶囊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壁材配比(β-环状糊精与阿拉伯胶质量比)3.44∶1、壁芯材质量比5.37∶1、壁材添加量6.46%、乳化剂添加量2%(以壁材质量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大鲵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8.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鲵油 中国大鲵 微胶囊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寒 于华忠 +2 位作者 罗庆华 魏梦雅 王建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69-73,共5页
以β-环状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大鲵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进风口温度、进料速率、均质时间和均质转速对大鲵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并研究微胶囊产品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大鲵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 以β-环状糊精和阿拉伯胶为壁材,通过喷雾干燥法制备大鲵油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进风口温度、进料速率、均质时间和均质转速对大鲵油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并研究微胶囊产品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大鲵油微胶囊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进风口温度190℃、进料速率3.5 m L/min、均质时间9 min和均质转速10 000 r/min,在此条件下大鲵油微胶囊包埋率达到94.73%。所得微胶囊水分含量为(3.05±0.04)%,休止角为(35.41±0.37)°,休止角在30°~45°之间,堆密度为0.28 g/cm^3,粒径为5~10μm,表面油和总油含量分别为0.58 g/100 g和11.07g/100 g;微胶囊粉末黏度小,形状规则,表面光滑,流动性较好。表明所得大鲵油微胶囊品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微胶囊 制备工艺: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鲵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寒 罗庆华 +1 位作者 魏梦雅 王建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4-27,48,共5页
以过氧化值与保存率为指标,考察大鲵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大鲵油微胶囊化可以延长大鲵油的保存期限,大鲵油微胶囊过氧化值在25℃时高于4℃时,在有氧条件下高于无氧条件下,光照条件下高于无光照条件下;此外,大鲵油微胶囊中油... 以过氧化值与保存率为指标,考察大鲵油微胶囊的贮藏稳定性。结果表明:大鲵油微胶囊化可以延长大鲵油的保存期限,大鲵油微胶囊过氧化值在25℃时高于4℃时,在有氧条件下高于无氧条件下,光照条件下高于无光照条件下;此外,大鲵油微胶囊中油脂、DHA、EPA保存率为4℃高于25℃,无氧状态高于有氧状态,无光照条件高于光照条件。大鲵油微胶囊宜在低温、真空、避光条件下贮藏,且贮藏时间不宜过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微胶囊 贮藏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干扰的水质模拟对繁殖前期中国大鲵夜间活动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庆华 陶水秀 +6 位作者 周立清 蒋万胜 曹威 付磊 杨水文 童芳 陈荣桂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4863-4873,共11页
动物的日活动节律是它们对各种环境条件昼夜变化的综合适应。研究旅游干扰对繁殖前期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夜间活动节律影响,有助于探明旅游干扰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大鲵繁殖行为的机理。前期研究发现旅游干扰程度与水中溶解氧(D... 动物的日活动节律是它们对各种环境条件昼夜变化的综合适应。研究旅游干扰对繁殖前期中国大鲵(Andrias davidianus)的夜间活动节律影响,有助于探明旅游干扰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大鲵繁殖行为的机理。前期研究发现旅游干扰程度与水中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含量显著负相关。在大鲵繁殖前期,通过控制大鲵生态繁育池水中的进水量(主要影响DO含量)来模拟重度与轻度旅游干扰下大鲵水环境,通过监测大鲵夜间出洞与进洞时间、水温(Water Temperature,WT)、DO和大肠菌群的动态变化,比较不同旅游干扰强度下大鲵夜间活动节律的差异,以明确旅游干扰导致的水质变化对大鲵夜间活动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鲵出洞时间在模拟重度旅游干扰水质下显著晚于轻度水质中,雌鲵分别为19:10±0:22与18:53±0:24,雄鲵分别在18:29±0:20与18:13±0:18。重度干扰导致水质变化分别推迟了雌/雄大鲵出洞时间约17 min与16 min。但是,雌雄大鲵进洞时间在模拟重度与轻度旅游干扰水质下,差异不显著,雌鲵分别为24:10±0:13与24:18±0:17,雄鲵分别为6:44±0:23与6:40±0:29。此外,该研究还发现,雌/雄鲵出洞时间与三种因子(WT、DO与大肠菌群)显著相关,然而,雌/雄鲵进洞时间与以上3因子不相关,可能主要由其生物钟决定。重度旅游干扰导致的水质变化对大鲵繁殖前期活动节律影响小,仅对出洞时间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干扰 活动节律 中国大鲵 水温 溶解氧 大肠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鲵皮肤分泌黏液组分、生物活性及开发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丽华 罗庆华 +3 位作者 马颖超 郭武艳 张欢 张博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9期1341-1347,共7页
中国大鲵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名贵物种。历史古籍记载和现代研究表明中国大鲵兼具食药价值,其皮肤分泌的黏液更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中国大鲵皮肤分泌黏液主要成分包括功能性蛋白质、肽类及多糖等,具有抗氧化、抗细菌、抗真菌、... 中国大鲵是现存两栖动物中较为原始的名贵物种。历史古籍记载和现代研究表明中国大鲵兼具食药价值,其皮肤分泌的黏液更是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中国大鲵皮肤分泌黏液主要成分包括功能性蛋白质、肽类及多糖等,具有抗氧化、抗细菌、抗真菌、促进伤口愈合、抗血小板聚集、抗光老化等活性。通过检索中英文献数据库,对目前关于大鲵皮肤分泌黏液成分、生物活性、安全性及开发应用的文献进行归纳整理,旨在为大鲵皮肤分泌黏液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黏液 多糖 抗氧化 伤口愈合 化妆品原料 生物粘合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大鲵生态产业链构建模式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文海 罗庆华 +2 位作者 王朝群 唐业喜 卓德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4期241-243,共3页
为了促进张家界市大鲵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张家界大鲵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认为大鲵产业链条有待延伸、产业融合有待增强;应用产业链理论,通过纵向和横向产业链条一体化、与旅游及文化共生链融合模式来构建张家界大鲵生态产业链;从大... 为了促进张家界市大鲵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张家界大鲵产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认为大鲵产业链条有待延伸、产业融合有待增强;应用产业链理论,通过纵向和横向产业链条一体化、与旅游及文化共生链融合模式来构建张家界大鲵生态产业链;从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发展前后向产业、互动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以及营造宽松的产业发展政策环境四方面提出张家界大鲵产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型生态产业链 构建 大鲵产业 张家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山区稻田草鲤鲫混养综合技术模式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谢春凤 覃华兰 +1 位作者 肖卫 罗庆华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76-78,共3页
介绍了稻田养鱼除草防病控虫、增肥力提效率和稳产降本增效等方面的优势,从田块选择、田间工程、水稻品种选择与种植方式、鱼种选择与放养、日常管理、鱼种收获等6方面总结了张家界山区稻田草鲤鲫混养的综合技术措施,并提出了山区平板... 介绍了稻田养鱼除草防病控虫、增肥力提效率和稳产降本增效等方面的优势,从田块选择、田间工程、水稻品种选择与种植方式、鱼种选择与放养、日常管理、鱼种收获等6方面总结了张家界山区稻田草鲤鲫混养的综合技术措施,并提出了山区平板式稻田养鱼模式注意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家界 稻田养鱼 山区 综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植县大鲵仿生态繁殖技术试验
15
作者 张立云 陈功明 +2 位作者 罗庆华 宋英杰 黎其忠 《当代水产》 2016年第12期84-85,共2页
大鲵(Andriasdavidianus)隶属两栖纲( Amphibia )有尾目( Caudata )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是我国特有的大型珍稀两栖动物。被联合国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JTES)重点保护物种名录,为国家二级水生野... 大鲵(Andriasdavidianus)隶属两栖纲( Amphibia )有尾目( Caudata )隐鳃鲵科(Cryptobranchidae),是我国特有的大型珍稀两栖动物。被联合国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JTES)重点保护物种名录,为国家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具有很高的科研、食用、医药、美容保健和观赏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 技术试验 生态繁殖 大鲵 桑植县 两栖动物 保护物种 保护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