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ID理念的校园绿地景观设计研究——以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为例
1
作者 杜建 《江西农业》 2019年第8期79-80,共2页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绿地景观系统基本形成,但存在景观布局随意性大、特色不鲜明,景观用水依靠城市给水管网、不经济与不安全,大量硬质铺装与植物配置欠合理、景观排水不畅,缺少必要的灯光设计、景观效果不佳以及管理措施不到位、景观效...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绿地景观系统基本形成,但存在景观布局随意性大、特色不鲜明,景观用水依靠城市给水管网、不经济与不安全,大量硬质铺装与植物配置欠合理、景观排水不畅,缺少必要的灯光设计、景观效果不佳以及管理措施不到位、景观效益难以显现等不足。因此,本文提出构建"一带三区"的景观格局,"一带"指无事溪休闲观光带,"三区"指工作区、生活区、迎宾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D理念 绿地景观 提质改造 张家界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综合教学实习的研究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文海 麻明友 李悦丰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2011年第4期90-91,共2页
吉首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以学生的就业与创业能力为目标,突显了实践教学的特色。文章总结了其在综合教学实习的目的和意义、课程范围和区域选择、主要内容、实习效果及保障措施。
关键词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实践教学 综合教学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背景下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在线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吉首大学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晏丽 杨雨松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0期164-165,169,共3页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各高校开展了线上教学。该文以吉首大学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在线教学实施情况为例,探讨了在线教学面临的困难、实施效果及完善对策等,以期为确保线上教学持续高效地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风景园林专业 植物类课程 在线教学 混合教学模式 完善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工程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演化及权衡协同关系 被引量:5
4
作者 赵旭 王浩 +1 位作者 赵志龙 赵菲菲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相关分析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工程库区2005—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分析,探索库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18年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到940亿...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变化指数、相关分析及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对金沙江下游梯级水电工程库区2005—2018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定量分析,探索库区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协同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2018年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达到940亿元,研究期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增加42亿元。(2)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较为稳定,呈现南高北低格局,空间相关类型均为正相关,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益地区集聚于金沙江沿岸。(3)库区生态系统支持服务与供给、调节、文化服务之间表现为权衡关系,供给、调节、文化服务两两之间表现为协同关系,各乡镇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关关系以协同关系为主。研究结果进一步证明水电工程的实施能改善库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库区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梯级水电工程 库区 生态系统服务 权衡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顶花园可食景观设计研究——以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娄昕毓 张微 晏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13期71-73,共3页
可食景观在屋顶花园的设计发挥了屋顶的特性,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充满趣味性的休闲游憩、交往学习的空间,同时也为园林景观增添独特亮点。该文结合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屋顶的设计,探讨了这一新型的景观模式。
关键词 屋顶花园 可食景观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型山地公园景观设计研究——以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后山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杨镔琦 周思源 刘卫国 《现代园艺》 2020年第23期126-129,共4页
针对山地公园地理位置特殊、地貌复杂等原因,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发展停滞、地域特色缺乏、设计趋同等问题。以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后山为研究对象,以山地公园的风貌特征为基础,从空间组织、节点设计、功能分布等方面入手,提出具... 针对山地公园地理位置特殊、地貌复杂等原因,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发展停滞、地域特色缺乏、设计趋同等问题。以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后山为研究对象,以山地公园的风貌特征为基础,从空间组织、节点设计、功能分布等方面入手,提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表达策略,实现公园整体环境的优化升级,为同类型山地公园的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设计 山地公园 地方特色 整体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森林康养的高校附属山林景观营造研究——以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卧虎山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千倪 唐圆圆 +1 位作者 晏丽 麻明友 《南方园艺》 2021年第3期59-65,共7页
面对当今高校师生亚健康高发生率问题,高校附属山林为师生身心康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文章基于森林康养理念,以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卧虎山为例,提出了促进校内师生健康的高校附属山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从运动养体、生态养... 面对当今高校师生亚健康高发生率问题,高校附属山林为师生身心康养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文章基于森林康养理念,以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卧虎山为例,提出了促进校内师生健康的高校附属山林景观设计的原则,从运动养体、生态养心、科普养智、文化养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设计策略,从而营造绿色健康景观空间。改善高校师生身心健康问题,为同类型的山林景观营建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康养 山林景观 亚健康 景观营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卓越园林人才培养机制探索与实施——以吉首大学“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袁媛 《现代园艺》 2018年第23期179-181,共3页
在城市建设发展急需人才的重要时期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的双重背景下,吉首大学园林专业于2014年开始展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经过实践探索,已形成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加强... 在城市建设发展急需人才的重要时期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的双重背景下,吉首大学园林专业于2014年开始展开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经过实践探索,已形成相关的人才培养体系,并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原有的专业基础上,加强培养高水平的卓越复合应用型园林人才,取得一定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园林 人才选拔 培养机制 教学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八大公山表土孢粉组合及其植被指示意义
9
作者 李欣怡 向建军 +5 位作者 李永飞 李蓓蓓 夏仕榕 谷雨 廖博儒 廖艳艳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470-4488,共19页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中亚热带北部中山山地,现存有比较完整的亮叶水青冈和多脉青冈原始次生林,基于该区42个样点的表土孢粉数据,探讨不同植物群落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母体植被的指示意义。结果发现:(1)孢粉组合中木本植... 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我国中亚热带北部中山山地,现存有比较完整的亮叶水青冈和多脉青冈原始次生林,基于该区42个样点的表土孢粉数据,探讨不同植物群落的孢粉组合特征及其对母体植被的指示意义。结果发现:(1)孢粉组合中木本植物花粉占绝对优势,木本植物花粉(Arboreal Pollen)与非木本植物花粉(Nonarboreal Pollen)比值(AP/NAP)约7.6,孢粉浓度137122粒/g;(2)白辛树、黄柏及5种珍稀植物群落的花粉组合未能反映母体植物群落的组成特征,沼泽、灌丛/灌木林和野生板栗林花粉组合能部分反映母体植物群落的组成特征,亮叶水青冈林和青冈林花粉组合能较好反映母体植物群落的主要组成特征;(3)聚类分析及降趋势对应分析(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DCA)结果显示,孢粉百分含量能较好地区分沼泽、水马桑灌丛、鹅耳枥灌木林和阔叶林,水马桑灌丛、鹅耳枥灌木林和杜鹃灌木林之间可以区分,但杜鹃灌木林、亮叶水青冈林和青冈林分布较为集中,较难区分;(4)主要花粉类型中松属、桤木属、桦木属、落叶栎类等呈超代表性,青冈-常绿栎类花粉代表性适中,水青冈属、禾本科花粉呈低代表性;(5)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外来超代表性花粉对群落优势种花粉含量有较强干扰作用,亮叶水青冈花粉在纯林含量可达40%,共优势群落中其他优势种花粉代表性也能较大地影响其花粉含量;(6)青冈属和常绿栎类花粉形态结构非常相似,鉴定区分困难,孢粉鉴定时宜将两者归并为青冈-常绿栎类花粉进行分析。本研究可为亚热带山地群落演替与环境重建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与理论支持,为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提供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大公山 表土孢粉 孢粉组合 植物群落 降趋势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疗法在乡村社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清和 陈威凯 +3 位作者 李悦丰 夏梦霞 周蕾 曾婷 《现代园艺》 2025年第3期159-162,165,共5页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国民公共健康、养老问题日益突显。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人们追求田园式适宜居住的乡村旅居模式,旅游产业向乡村转移,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园艺疗法作为新兴辅助式治疗手法,其绿色健康和治疗作用逐渐为国民所... 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国民公共健康、养老问题日益突显。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人们追求田园式适宜居住的乡村旅居模式,旅游产业向乡村转移,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园艺疗法作为新兴辅助式治疗手法,其绿色健康和治疗作用逐渐为国民所接受。以园艺疗法的视角探究乡村社区康复性景观的营造,从五感疗法应用着手,以空间营造、植物应用等探究园艺疗法在社区景观中的应用,分析与解决乡村社区康复性景观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构建良好的乡村社区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疗法 公共健康 康复性景观 景观营造 乡村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生”空间视角下武陵山片区土地利用演变及其生态环境响应
11
作者 卓德兵 张和利 +2 位作者 邓明蓉 贺碧湖 朱深海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27-35,共9页
基于2000—2020年武陵山片区土地利用数据,综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用地类型转换生态贡献率、生态响应程度指数等方法,探究武陵山片区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 基于2000—2020年武陵山片区土地利用数据,综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用地类型转换生态贡献率、生态响应程度指数等方法,探究武陵山片区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武陵山片区生产空间面积逐年减少,生活空间面积持续增加,生态空间面积先增加后减少;2005—2010年土地利用动态度最大;2000—2020年,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逐期上升,共增加237.22亿元,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波动增长,整体增加0.003610,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三生”空间演变的响应具有协同性;耕地转换为林地、草地转化为林地是武陵山片区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主要原因,而林地转换为耕地、草地转换为耕地、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是生态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生”空间 土地利用演变 生态环境响应 武陵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园林生态修复的耐旱植物筛选及抗旱技术研究
12
作者 刘慧萍 于歆瑶 +3 位作者 汤清涛 邹玉平 阚艳榕 刘卫国 《花卉》 2025年第6期82-84,共3页
近年来,极端干旱气候频发,已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对园林生态修复的耐旱植物筛选及抗旱技术进行文献调研,总结了以驯化栽培、配置实验为代表的植物筛选技术和以容器育苗、集水、覆盖保墒、保水剂蓄水和菌根接种为代表的抗旱... 近年来,极端干旱气候频发,已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因此,对园林生态修复的耐旱植物筛选及抗旱技术进行文献调研,总结了以驯化栽培、配置实验为代表的植物筛选技术和以容器育苗、集水、覆盖保墒、保水剂蓄水和菌根接种为代表的抗旱技术;对张家界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比研究,并且基于考察数据对张家界地区进行地块分类,发现不同类型的地块需采用有针对性的抗旱技术加以保护和修复。意在探究因地制宜条件下,利用园林植物为张家界受极端干旱迫害的地区提供生态修复的可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植物筛选 抗旱技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永定城区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现状及防控对策
13
作者 雷玥 王代涛 +3 位作者 朱巧玲 邓振宇 袁水清 陈阳波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7期102-105,共4页
为了解张家界市永定区城市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对辖区内9条线路的进行普查和样地调查,发现外来入侵植物共25种9科21属,原产地主要来自美洲,物种数达到20种,占总物种数的80.00%;亚洲4种,占16.00%;非洲1种,占总物种数4.00%;一年生草... 为了解张家界市永定区城市绿地外来入侵植物的现状,对辖区内9条线路的进行普查和样地调查,发现外来入侵植物共25种9科21属,原产地主要来自美洲,物种数达到20种,占总物种数的80.00%;亚洲4种,占16.00%;非洲1种,占总物种数4.00%;一年生草本植物13种,占52.00%,多年生草本植物6种,占24.00%,一二年生草本植物4种,占16.00%,灌木、水生植物各1种,均占4.00%。在此基础上,对为害严重的7种入侵植物提出了具体的防除措施:加强调查监测工作,广泛宣传和教育,加强预防和资源化利用的研究与实践等,建议有关部门继续开展外来入侵植物相关调查,针对性地实施防治工作,从而有效避免张家界市永定城区外来入侵植物灾害的发生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外来入侵植物 现状 防控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繁育与园林应用研究进展
14
作者 杨胜妃 向正 +3 位作者 邓钰烨 刘雅菲 易溧 丁远杰 《园艺与种苗》 2025年第6期12-16,55,共6页
珙桐为观赏价值极高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是驰名海内外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及园林应用价值。目前珙桐人工繁殖和引种栽培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为促进珙桐的园林应用及今后的深入研究,该文从珙桐的分类学、繁育与... 珙桐为观赏价值极高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是驰名海内外的园林绿化树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及园林应用价值。目前珙桐人工繁殖和引种栽培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为促进珙桐的园林应用及今后的深入研究,该文从珙桐的分类学、繁育与栽培进展、园林应用价值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分析珙桐系统分类科属尚未确定、种群自然更新障碍、人工繁育进展以及园林应用价值等现状并进一步提出厘清珙桐系统分类关系、深入进行生理与分子调控水平研究、加强优质苗木选育工作、将引种栽培实践与园林应用研究结合等针对性措施,通过珙桐花苞片的独特观赏价值与叶片的滞尘作用,促进其在园林绿化上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珍稀濒危植物 分类学 观赏特性 园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助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以捞车河传统村落为例
15
作者 吴曼颖 唐而如 危清华 《现代园艺》 2025年第6期153-155,共3页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都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态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将乡村现有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资... 乡村振兴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一直都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态文化旅游助力乡村振兴,需要将乡村现有生态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经济资源。基于此,阐述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以捞车河古村为例,分析了古村生态文化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推动传统村落生态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旨在开创乡村经济发展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振兴 生态文化旅游 捞车河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修复视角下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设计探索
16
作者 阴铭 田建林 +2 位作者 危清华 曹情情 张钊瑞 《现代园艺》 2025年第8期87-89,共3页
基于生态修复视角,探讨了湿地公园的水系规划设计策略、植物群落修复设计策略和动物栖息地修复设计策略,旨在通过科学的规划与设计,恢复和提升湿地公园的生态健康水平与生物多样性,同时,满足城市居民对于休闲、娱乐和教育的需求。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城市湿地公园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沙江梯级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及驱动因素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浩 赵旭 +2 位作者 赵菲菲 刘小雪 龚磊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80-289,共10页
[目的]探索金沙江梯级水电工程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为水电工程库区生态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方法]基于金沙江梯级水电工程库区土地利用、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归一化植被指数和降水量等数据,采用市场价... [目的]探索金沙江梯级水电工程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其驱动因素,为水电工程库区生态管理提供决策支撑。[方法]基于金沙江梯级水电工程库区土地利用、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归一化植被指数和降水量等数据,采用市场价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等方法,开展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2005—2019年期间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增加了6.8亿元,总量达到了917亿元。生态系统服务供需严重失调和重度失调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北岸的四川省境内,勉强协调和良好协调的区域主要分布于金沙江南岸的云南省境内。植被覆盖对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度呈现正向驱动关系,人口和地形起伏度为负向驱动关系,降水量对库区北部局部地区为正向驱动关系,其余地区为负向驱动关系。[结论]库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呈现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且受多重因素影响,未来应加强水电工程库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沙江 梯级水电库区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耦合协调度 驱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被指数的生态恢复力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武陵山片区为例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蔓红 尹宁玲 +2 位作者 左金友 杨益民 吴吉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93-101,共9页
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生态恢复力替代指标,从敏感性和适应性2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恢复力测度模型,对2000—2020年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了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选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作为生态恢复力替代指标,从敏感性和适应性2个维度构建了生态恢复力测度模型,对2000—2020年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了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指数平均为0.45,整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2)低、较低、中等、较高和高生态恢复力地区分别占武陵山总片区面积的0.29%、18.19%、35.82%、29.01%和16.69%;(3)生态恢复力与年平均气温、坡度、建设用地面积占比、碳排放量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高程、人口密度、GDP呈正相关;其中年平均气温、人口密度和碳排放量是武陵山片区生态恢复力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恢复力 归一化植被指数 影响因素 武陵山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据物质组成分布特征的堰塞坝溃决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小军 谢湘平 +1 位作者 黄宏鑫 刘珍珍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9-198,共10页
通过模型试验,考虑堰塞坝内部物质分布特征的不同,探讨均匀混合型堰塞坝(UM)、上粗下细型堰塞坝(TCBF)、叠瓦堆积粗叠细型(PCPF)堰塞坝和叠瓦堆积细叠粗型(PFPC)堰塞坝的溃决特征。结果表明:在坝体材料整体颗粒级配相同的情况下,具有不... 通过模型试验,考虑堰塞坝内部物质分布特征的不同,探讨均匀混合型堰塞坝(UM)、上粗下细型堰塞坝(TCBF)、叠瓦堆积粗叠细型(PCPF)堰塞坝和叠瓦堆积细叠粗型(PFPC)堰塞坝的溃决特征。结果表明:在坝体材料整体颗粒级配相同的情况下,具有不同内部物质分布特征的堰塞坝溃决过程基本可分为渗流侵蚀阶段、溯源侵蚀阶段、溃口发展阶段及粗化平衡4个阶段,但不同坝体在不同阶段呈现明显的差异性。PCPF型堰塞坝渗流侵蚀历时最短,TCBF型堰塞坝渗流侵蚀阶段最长,后者是前者的2.5倍。UM型和TCBF型堰塞坝的溃决过程早于PFPC和PCPF型堰塞坝,UM型堰塞坝溃口下切速率最小,下切过程较匀速;PFPC型堰塞坝在溯源侵蚀阶段形成的侵蚀槽窄而深,在溃口发展初期下切速率最大,可观察到频繁的岸壁崩塌-堵塞溃口-溃决现象;PCPF型堰塞坝在溯源侵蚀阶段形成的侵蚀槽宽而浅,溃口发展阶段后期下切速率最大,下游坡面局部区域易产生滑移。不同堰塞坝条件下溃决洪峰流量放大系数也不同,大小顺序为PCPF<TCBF<UM<PFPC。研究成果表明堰塞坝内部物质组成分布特征对堰塞坝的溃决时间、溃决过程、溃决流量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稳定性分析时需要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堰塞坝 溃决 物质组成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评价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高 田建林 +1 位作者 曾婷 张娟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9期60-67,共8页
为揭示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安全状况,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分析2010—2020年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运用PSR模型,选取17个指标建立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估2... 为揭示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安全状况,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基于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分析2010—2020年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运用PSR模型,选取17个指标建立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评估2011—2021年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2010—2020年,耕地、林地、草地是张家界市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水域、建设用地占比较少;2010—2020年,张家界市土地利用变化较明显,除林地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外,耕地、草地和水域用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2011—2021年,张家界市土地生态安全各子系统整体呈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指数由0.3244上升至0.7442,土地生态安全等级经历了不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的变化过程,土地生态环境问题有所改善,但距离理想安全状态仍有一定差距,在未来生态环境工作中,要针对性地处理阻碍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因子,补齐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生态安全评价 PSR模型 张家界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