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地区高校商科类课程体验式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以吉首大学为例
1
作者 王泳兴 《山东纺织经济》 2021年第12期38-41,共4页
教与学的模式创新是商科类专业课程教学必须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吉首大学商科类课程体验式教学现状和体验式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现状,探讨构建了目标明确... 教与学的模式创新是商科类专业课程教学必须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在教学方法的改革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目前吉首大学商科类课程体验式教学现状和体验式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现状,探讨构建了目标明确、理念先进、方法科学、措施合理的商科类课程体验式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式教学 质量监控 考核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吴合显 罗康隆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05-1313,共9页
由农牧民创造并维护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蕴含有丰富的生物、技术和文化等因素,深入认识这些因素在乡村产业中的地位和价值,不仅可为乡村产业... 由农牧民创造并维护的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其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础。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蕴含有丰富的生物、技术和文化等因素,深入认识这些因素在乡村产业中的地位和价值,不仅可为乡村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而且还可推动乡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其二,充分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基本途径。这集中体现在传统品种和知识技术的保护利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利用,生态产品和现代社会消费群体的有效对接。其三,创新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些创新主要包括:创新消费对象,明确目标消费者的界定;创新服务功能,强化生态维护的价值;创新服务内容,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创新服务空间,推广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各种资源;创新服务手段,发挥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国家政策充分结合的优势。总之,借助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创新,时下的乡村产业发展可选择不同途径实现乡村生态振兴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乡村产业发展 保护、利用与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传承刍议——以云南蒙自市雨过铺镇永宁村彝族花灯为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普丽春 王珏 孔秀丽 《当代教育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5-111,共7页
云南彝族花灯是内地汉文化与西南彝族文化相结合的艺术载体,集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雨过铺镇永宁村彝族花灯最具代表性,于2005年10月入选红河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 云南彝族花灯是内地汉文化与西南彝族文化相结合的艺术载体,集音乐、舞蹈、戏剧为一体,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其中,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雨过铺镇永宁村彝族花灯最具代表性,于2005年10月入选红河州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作为人类文化缘起和传衍的重要场域,是彝族花灯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重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区传承 彝族花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湘西苗族宗教信仰的历史变迁——以山江苗族地区“巴代”信仰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吴合显 《船山学刊》 2012年第2期46-51,共6页
"巴代"是产生于原始社会并持续至今的一种世俗性原始宗教。在历史过程中,山江苗族"巴代"经历了原生性、分径、破除、衰落、变异等五个阶段。"巴代"信仰的变迁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影响:一方面,"巴代&q... "巴代"是产生于原始社会并持续至今的一种世俗性原始宗教。在历史过程中,山江苗族"巴代"经历了原生性、分径、破除、衰落、变异等五个阶段。"巴代"信仰的变迁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影响:一方面,"巴代"信仰的变迁意味着苗族原生性宗教的流失,影响了当今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巴代"信仰的变迁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和混融,还体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正确认识苗族"巴代"的变迁,有助于了解苗族社会的历史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巴代熊 巴代札 原生性宗教 分径 文化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侗族民间器乐艺术牛腿琴的文化内涵 被引量:2
5
作者 宋林 《戏剧之家》 2016年第24期73-75,共3页
人类学对物质文化的认知,一是把物品看作器物,二是把物品看作象征物和符号,三是对物品蕴含的"意义"进行分析。在探讨对乐器的文化属性的时候,除了要重视文化的"自然之像"外,还要关注它的"人文之像"。本... 人类学对物质文化的认知,一是把物品看作器物,二是把物品看作象征物和符号,三是对物品蕴含的"意义"进行分析。在探讨对乐器的文化属性的时候,除了要重视文化的"自然之像"外,还要关注它的"人文之像"。本文基于民族学和艺术学的视角,采用民族学的田野调查对湘黔桂侗族地区牛腿琴在侗族社会交往场域和习俗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解,从牛腿琴的器身本体切入调查,对器乐的形制、音乐艺术形态进行详细的描述以及使用场合上进行细致的阐述,进而展开牛腿琴对侗族音乐艺术的影响以及在侗族人民心中的地位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牛腿琴 社交场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以子腊贡米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兴旺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6期222-227,共6页
为了有效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供保护和发扬,亟待构建合理的价值效益体系与评估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传承与利用。以子腊贡米作为个案分析研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效益,从而为类似地区的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和农... 为了有效对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供保护和发扬,亟待构建合理的价值效益体系与评估体系并针对不同的农业文化遗产分类传承与利用。以子腊贡米作为个案分析研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效益,从而为类似地区的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和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提供内容上的补充,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转化和效益差异等方面提炼出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促进地方社会发展与进步,并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地方性知识保护实践提供可行经验。基于此,通过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从子腊贡米的起源与发展、价值体系以及评估体系构建原则以及方式,以期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及评估指标系统,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代表性原则下从产品价值、生态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历史价值等多维度分析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发现其产品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最为突出,产品价值所带来的效益是基于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之上的,是根基和源泉。忽视后者的存在事实必将影响前者目标的达成,最后则是导致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毁灭与消亡,传承与保护就成为一种口号。如何创新的传承与保护,找到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本质核心,则成为重中之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子腊贡米 价值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河北农业教育发展研究——以河北省立农学院为例
7
作者 胡依晗 《保定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71-75,共5页
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农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各地开办了农学院、农学堂等,从教育方面着手,培养优秀人才,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河北省立农学院对推动河北农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管理方针等... 民国时期,社会对于农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发展,各地开办了农学院、农学堂等,从教育方面着手,培养优秀人才,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河北省立农学院对推动河北农业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不论是课程设置还是管理方针等,都以解决农业实际问题、培养优秀农业人才为核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河北省立农学院 河北 农业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开发导致的生态文化变迁——以民乐镇响水村为中心
8
作者 龚镜心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78-80,共3页
响水村位于花垣县民乐镇锰矿带,是一座典型的矿山村庄。近40年的矿山开发,导致这里出现了水位下沉、井水枯竭、耕地面积减少等生态退变,发生了地表塌陷、房屋裂缝等问题。政府为保证村民人身安全,已大范围启动生态移民工程,但搬迁至现... 响水村位于花垣县民乐镇锰矿带,是一座典型的矿山村庄。近40年的矿山开发,导致这里出现了水位下沉、井水枯竭、耕地面积减少等生态退变,发生了地表塌陷、房屋裂缝等问题。政府为保证村民人身安全,已大范围启动生态移民工程,但搬迁至现居住地后,新的生计模式与传统文化习俗的冲突日益凸显。如政府能加大监督、企业加大投入、民众加大参与力度,对保护当地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则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开发 生态退变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落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研究
9
作者 罗康隆 龙许玉 《歌海》 2024年第1期109-120,共12页
对于资源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其内涵绕不开对文化的阐释,为人类所利用的资源是基于文化意义上而得出的。无论是封闭隔绝的聚落社会,还是身处都市的人们,总会产生一系列资源分配方式,由此获得自身所需要的资源,形成对资源的多样化利用,让... 对于资源的定义各有不同,但其内涵绕不开对文化的阐释,为人类所利用的资源是基于文化意义上而得出的。无论是封闭隔绝的聚落社会,还是身处都市的人们,总会产生一系列资源分配方式,由此获得自身所需要的资源,形成对资源的多样化利用,让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另外,文化分野下的资源所形成的文化序列,模塑出的文化事实,又组成了资源关系网络,将人们嵌入到关系网络中,通过约定俗成的规则约束人们的行为,保证资源的再利用,进而实现社会群体的稳定延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社会 文化建构 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清水江林地契约看林地利用与生态维护的关系 被引量:18
10
作者 罗康隆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7,共6页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清水江的木材流动,使其成为近两百多年来的一条财富积聚、商业鼎盛的黄金河。清代晚期,政府每年从这条河上征收的木材贸易税折合人民币1.6亿元,其木材贸易总量折合人民币20亿~32亿元。如此高频度利用背景下... 从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清水江的木材流动,使其成为近两百多年来的一条财富积聚、商业鼎盛的黄金河。清代晚期,政府每年从这条河上征收的木材贸易税折合人民币1.6亿元,其木材贸易总量折合人民币20亿~32亿元。如此高频度利用背景下的清水江沿岸的生态环境能在两百年间依然健康,依然生机勃勃,可称得上是一个奇迹。文章通过对林地契约文本所反映的社会实质的解读,揭示清水江流域各族人民高效利用林地资源和精心维护生态系统的完美结合,以期为今天的集体林权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文书 生态维护 林地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省博物馆藏《黔苗图说》评述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庭硕 《贵州文史丛刊》 2021年第4期76-86,共11页
贵州省博物馆所藏《黔苗图说》(此前曾简称为博甲本^1),时下正待印刷出版,该书原出于清嘉庆年间陈浩所编《八十二种苗图并说》。这是一本图文兼备的贵州省民族图志,在这一类型的著作中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此前的传播极为有限,而今得以... 贵州省博物馆所藏《黔苗图说》(此前曾简称为博甲本^1),时下正待印刷出版,该书原出于清嘉庆年间陈浩所编《八十二种苗图并说》。这是一本图文兼备的贵州省民族图志,在这一类型的著作中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此前的传播极为有限,而今得以公开出版实为学界一大幸事。仅综合此前各家之说,总而叙之,聊充导读之用。其间的得失利弊,则静候学界同仁裁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省博物馆 收藏 《黔苗图说》 导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苗图》族称名源探析例举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汉林 《船山学刊》 2002年第3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百苗图》 族称名源 称谓 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宗族组织对村民自治制度负面影响的新思考——以湘西永顺县土家族村寨G村为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瞿州莲 《船山学刊》 CSSCI 2010年第2期217-220,共4页
本文认为对于宗族组织,不是要消灭的问题,而是通过正式组织村民自治的不断完善、不断注入现代文明理念、淡化其落后的意识观念,增强村民自治的凝聚力和对村民的吸引力,从而促使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走向民主健康的建设轨道。
关键词 村民自治 宗族组织 G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当代残存宗族组织的隐含性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瞿州莲 《船山学刊》 2005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当代复兴的宗族组织是经过历次政治运动冲击后的残存宗族,组织形态与传统的宗族组织相比,已表现出现代社会才能有的特点。本文以青龙村各时期的行政制度与当地宗族制度重合程度及宗族的日常活动为例来分析残存宗族组织的隐含性的特点。
关键词 宗族组织 隐含性 当代 政治运动 组织形态 现代社会 日常活动 宗族制度 行政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型时期美国社会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以二战退伍兵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景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8期59-64,共6页
战后初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美国,随着二战退伍兵的大规模复员,国内出现了严重的房荒。美国政府通过实施二战退伍兵的住房优待、贷款担保、直接贷款和兰罕法住房等住房保障政策,不但实现了二战退伍兵的住房梦想,而且避免了卖方市场条... 战后初期,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美国,随着二战退伍兵的大规模复员,国内出现了严重的房荒。美国政府通过实施二战退伍兵的住房优待、贷款担保、直接贷款和兰罕法住房等住房保障政策,不但实现了二战退伍兵的住房梦想,而且避免了卖方市场条件下住房价格的非理性无序飙升,完善了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了战后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退伍军人 住房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锦屏县杉木种植的本土化知识
16
作者 杨化冰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4期70-71,共2页
通过对"清水江文书"的深入探讨,在"改土归流"后的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当地的苗侗人民在借鉴汉民族杉木经营方法的前提上,熟练地掌握了清水江杉木育林的核心技术。尽管各民族的相关育林技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在... 通过对"清水江文书"的深入探讨,在"改土归流"后的乾隆、嘉庆和道光年间,当地的苗侗人民在借鉴汉民族杉木经营方法的前提上,熟练地掌握了清水江杉木育林的核心技术。尽管各民族的相关育林技术在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在总体上趋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种植 本土化 锦屏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农村庭院观赏植物种类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滕彩丽 程宇萌 +3 位作者 刘晴 彭景斌 罗康隆 刘世彪 《南方农业》 2020年第8期49-52,共4页
调查湖南省湘西古丈县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村81户庭院观赏植物,共记录到56科92属103种,其中以蔷薇科、百合科和菊科种类较多,该3科植物占全部种数的29%,是当地村民最喜欢的庭院观赏植物类别。60%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和37%经济条... 调查湖南省湘西古丈县高望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自然村81户庭院观赏植物,共记录到56科92属103种,其中以蔷薇科、百合科和菊科种类较多,该3科植物占全部种数的29%,是当地村民最喜欢的庭院观赏植物类别。60%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和37%经济条件差的家庭都种植较多的观赏植物,近20%的贫困家庭没有种植观赏植物。基于调查结果,对农村家庭绿化美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庭院 观赏植物 经济状况 高望界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代嘉靖朝“平宸濠功”评定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洪洋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46-48,共3页
嘉靖朝"平宸濠功"评定先后受到杨廷和内阁、明世宗权力的干预,使得评定结果打上了权力的烙印。在"平宸濠功"首次评定中,杨廷和内阁借着暂时膨胀的阁权打压了王阳明等有功官员。明世宗不满于王阳明的行事风格,这种... 嘉靖朝"平宸濠功"评定先后受到杨廷和内阁、明世宗权力的干预,使得评定结果打上了权力的烙印。在"平宸濠功"首次评定中,杨廷和内阁借着暂时膨胀的阁权打压了王阳明等有功官员。明世宗不满于王阳明的行事风格,这种不满通过皇权的肆意张扬而放大。在王阳明殁后,朝议中修正了"平宸濠功"的评定,取消了王阳明的恤典。鉴于王阳明作为心学领袖的特殊身份,杨廷和内阁及明世宗都将反心学思想运用到权力行使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 平宸濠功 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苗族“接龙”仪式中的舞蹈的艺术人类学分析
19
作者 杨琳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7期208-209,共2页
"接龙"仪式是湘西苗族一种古老的宗教祭祀仪式,它充满着传统的宗教色彩。"接龙"仪式中的接龙舞蹈则是湘西苗族人们在其仪式信仰之下产生的一种公共的群众性活动。本文旨在运用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对&... "接龙"仪式是湘西苗族一种古老的宗教祭祀仪式,它充满着传统的宗教色彩。"接龙"仪式中的接龙舞蹈则是湘西苗族人们在其仪式信仰之下产生的一种公共的群众性活动。本文旨在运用象征人类学、解释人类学等相关理论,对"接龙"仪式中舞蹈的动作、服饰以及妆容等艺术形态进行分析,从而进一步透视出湘西苗族的历史文化艺术以及苗族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为湘西苗族民族民间艺术的发掘、传承和保护提供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龙”仪式 接龙舞蹈 象征意蕴 审美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亚里士多德的民族奴役思想
20
作者 段凤华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88-91,共4页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希腊前人民族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希腊世界现实需要,系统阐述了希腊民族与野蛮民族的区别、野蛮民族具有奴性的原因、野蛮民族奴性对其专制政体的影响、希腊人奴役野蛮民族的合法性等问题。他的民族思想对后世西方优...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希腊前人民族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希腊世界现实需要,系统阐述了希腊民族与野蛮民族的区别、野蛮民族具有奴性的原因、野蛮民族奴性对其专制政体的影响、希腊人奴役野蛮民族的合法性等问题。他的民族思想对后世西方优越论、西方中心论、侵略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重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希腊人 野蛮民族 奴性 奴役合法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