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3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理清思路 科学定位 明确体院发展方向——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办学思路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少英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04-105,108,共3页
面对新世纪教育大发展的浪潮,办学竞争日趋激烈残酷。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地处地域偏僻、经济滞后、交通信息闭塞的西部地区,如何理清办学思路、作好科学定位、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直接关系着体院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学生的前途与命运... 面对新世纪教育大发展的浪潮,办学竞争日趋激烈残酷。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地处地域偏僻、经济滞后、交通信息闭塞的西部地区,如何理清办学思路、作好科学定位、制定正确的发展方向,直接关系着体院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学生的前途与命运,既要慎之又慎,又必须大胆创新、开拓前进。从确定指导思想及办学思路、全面进行科学定位和从实际出发确定三大发展目标等方面进行详尽的论述,为兄弟院校办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学思路 科学定位 发展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实践经验与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罗恒 钟丽萍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实践经验:以全面具体的体育政策为引领,构建健康促进体系;以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为主阵地,强化健康促进力度;以广泛开展...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实践进行研究,并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实践经验:以全面具体的体育政策为引领,构建健康促进体系;以高质量的学校体育为主阵地,强化健康促进力度;以广泛开展的家庭体育为基础,筑牢健康促进根基;以丰富的社区体育资源为补充,拓展健康促进范畴。启示:健全政策体系,凸显政府宏观引领主渠道;提升行动质量,突出学校健康促进中坚地位;营造体育氛围,夯实家庭健康促进根基作用;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社区健康促进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青少年体育 健康促进 发达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课后体育服务家校社一体化治理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恒 刘嘉欣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14,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探究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的家校社一体化治理理论逻辑与现实进路,研究表明:国家政策层面要统筹资源,提升课后体育服务水平;社会发展层面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体育教育功能;自身变革层面要顺应...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和访谈法探究小学课后体育服务的家校社一体化治理理论逻辑与现实进路,研究表明:国家政策层面要统筹资源,提升课后体育服务水平;社会发展层面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体育教育功能;自身变革层面要顺应时代潮流,创新课后体育服务形式,可以作为课后体育服务家校社一体化治理的理论逻辑。因此,可以强化顶层驱动,发挥政府支持引领作用;搭建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家校社联动体育赛事活动;加强教师培训,积极引领校外俱乐部进校园;打造“高参小”项目,依托社会力量强化资源供给;增加家长责任意识,鼓励参与课后体育服务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减” 课后体育服务 家校社一体化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吉首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吸烟现状及干预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崔素珍 陈景 彭长锦 《中国健康教育》 2003年第11期866-867,共2页
关键词 湖南 吉首大学 体育教育 学生 健康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体育非遗智库建设定位与路径 被引量:1
5
作者 苗慧 龙佩林 田祖国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4,94,共8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体育非遗智库建设的必要性、定位,并提出路径。必要性: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需要,全面推进强国建设需要,中国式话语体系构建需要。定位:协调两个文明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制定产业...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体育非遗智库建设的必要性、定位,并提出路径。必要性:国家治理水平现代化需要,全面推进强国建设需要,中国式话语体系构建需要。定位:协调两个文明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深化文化内涵阐释。路径:健全人才建设体系,支持协调发展;增加数据透明程度,提高群众信任;拓展经费筹措渠道,保障研究独立;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发挥阐释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体育非遗 智库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游戏赋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逻辑理路与实践转向 被引量:1
6
作者 徐加豪 陈家起 +3 位作者 高奎亭 蒋全虎 尹作亮 郭振华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3-63,共11页
推进体育非遗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已是体育非遗于数字化时代进程中“活”下来、“传”下去以及“火”起来的必然趋势,数字游戏凭借独有特性为体育非遗传承发展提供了崭新思路。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对数字游戏概念内... 推进体育非遗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已是体育非遗于数字化时代进程中“活”下来、“传”下去以及“火”起来的必然趋势,数字游戏凭借独有特性为体育非遗传承发展提供了崭新思路。该研究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在对数字游戏概念内涵认识的基础上,对数字游戏赋能体育非遗传承发展的逻辑理路、关键障碍及实践转向展开探讨。研究认为,数字游戏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底层架构,通过算法逻辑与数字界面实现交互体验的文化娱乐形态,具有虚拟性、交互性、衍生性以及跨媒介性四大核心特征;数字游戏从“记忆、传承、创新、传播”四个层面赋能体育非遗活态保护、理解认同、开发利用、传播出海,成为数字游戏赋能体育非遗传承发展的内在逻辑;数字游戏赋能体育非遗传承发展过程中仍面临法律框架薄弱引发知识产权纠纷、赋能导向失当引致文化偏颇失真、人才技术短缺制约行业持续发展等关键障碍。据此,提出了未来的实践转向,应从筑牢制度基石、革新保障举措,精准融合导向、确保文化本真,培育专才队伍、创新技术研发等方面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数字游戏 文化数字化 活态传承 传承发展 文化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体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政策执行偏差及治理——基于“主体—情境—行动”分析框架
7
作者 王继帅 白晋湘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90,共9页
在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保护传承的高质量发展中,县级体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政策的有效实施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解析吉登斯的社会情境理论基础上,构建“主体—... 在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体育非遗”)保护传承的高质量发展中,县级体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政策的有效实施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调研、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解析吉登斯的社会情境理论基础上,构建“主体—情境—行动”分析框架,对Z省S县县级体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政策执行偏差的生成机制进行阐释。研究认为,在县级文化职能部门的自保式执行、县级体育协会组织的变通式执行、非遗评审专家的形式化执行等政策执行主体表征的驱动下,经受特定情境张力的政策执行主体相应表现出“不出事策略”、自利性行为和协同惰性行为等行动逻辑,从根本上造成了县级体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政策执行偏差。基于此,研究提出了维护县级体育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政策制度化执行的合法性、加强认定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机制、健全认定政策执行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体育非遗 代表性传承人 政策执行 偏差 治理 社会情境理论 县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作用机理与推进策略
8
作者 马振川 万义 白晋湘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22,共7页
数字技术为新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赋予新动能。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审视数字技术赋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数字技术作为新引擎,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数字技术为新时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赋予新动能。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田野调查法,审视数字技术赋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作用机理,并进一步提出推进策略。研究认为:数字技术作为新引擎,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产生新效能,其作用机理表现为重塑体育非遗的保护方式、复建体育非遗的传承场景、拓展体育非遗的传播通路、改进体育非遗的产业样态。据此,从保护方式、传承场景、传播通路、产业样态4个方面提出推进策略:加快体育非遗数据体系完善,加快体育非遗虚拟空间开发,加快体育非遗数字传媒利用,加快体育非遗智能科技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作用机理 文化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女子参与体育运动权力话语的生成机制与实践隐象
9
作者 马振川 万义 白晋湘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0,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基于社会性别和身体社会学理论,探寻近代女子参与体育运动权力话语的生成机制与实践隐象。研究认为:要素协动与自我内化的双向互动合作,实现了近代女子参与体育运动权力话语的生成机制;具体而言...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基于社会性别和身体社会学理论,探寻近代女子参与体育运动权力话语的生成机制与实践隐象。研究认为:要素协动与自我内化的双向互动合作,实现了近代女子参与体育运动权力话语的生成机制;具体而言,近代以男性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通过病夫的“想象”,构织了女子参与体育运动权力话语的实践,经过与社会媒体和学堂空间的协动,完成了近代女子参与体育运动权力话语的机制生产;在女子自我建构以及国家在场的有序保障下,近代女子参与体育运动权力话语主线开始落地到话语(身份)认同。在明晰生成机制,进一步管窥权力话语背后的实践隐象:近代女子参与体育运动的权力话语实质是服务于政治改良的一种“自由乌托邦”,但是相比于身体类的“女性缠足话语”“女子体育”的权力话语搭建了对女性有利的话语结构,这一过程中,没有缠足的“酷刑”惩罚仪式,反而使得女性开始迸发建构化的“自我内在性”主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近代史 女性 社会精英 权力话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活动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学校联结和抑郁症状的链式中介作用
10
作者 徐涛 韩政颖 张天成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76,85,共9页
目的:探讨体育活动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及学校联结和抑郁症状的链式中介作用,为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运动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学校联结量表,患者健康问卷,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量表对1480名青... 目的:探讨体育活动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及学校联结和抑郁症状的链式中介作用,为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运动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学校联结量表,患者健康问卷,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评定量表对1480名青少年进行调查,采用SPSS 25.0和Mplus8.3进行统计学检验,运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5000次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1)体育活动可以显著负向预测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体育活动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直接预测效应显著;(2)体育活动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学校联结,体育活动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抑郁症状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学校联结也可以显著负向预测抑郁症状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抑郁症状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非自杀性自伤行为;(3)学校联结与抑郁症状在体育活动和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三条中介路径中,体育活动→学校联结→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路径1),体育活动→抑郁症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路径2),体育活动→学校联结→抑郁症状→非自杀性自伤行为(路径3)分别占总效应的15.2%,11.1%和24.7%。结论:(1)体育活动可以显著负向预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2)体育活动可以分别通过学校联结和抑郁症状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产生简单中介效应;(3)体育活动可以通过学校联结和抑郁症状的链式中介效应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育活动 学校联结 抑郁症状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链式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促进健康老龄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弓衡 杨斌 赵笑迟 《体育文化导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6,104,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体育促进健康老龄化的价值、问题,并提出路径。价值: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医疗减负与经济增长。问题:制度保障有待完善,社会力量支持有限,公共服务供给欠缺,个体参与存在不...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体育促进健康老龄化的价值、问题,并提出路径。价值:提升老年群体健康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医疗减负与经济增长。问题:制度保障有待完善,社会力量支持有限,公共服务供给欠缺,个体参与存在不足。路径: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奠定坚实制度基础;强化社会力量支持,完善社会支撑体系;加强公共服务供给,全面巩固基础保障;促进老年个体参与,有力提升参与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众体育 老年体育 健康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彩票消费者人格特质对购彩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12
作者 张勇 李凌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4-83,共10页
体育彩票为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探索体育彩票消费者购彩行为对提升其营销管理水平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特质激发理论,探讨人格特质对购彩行为的影响效果,并深入分析购彩低动机的中介作用及... 体育彩票为我国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探索体育彩票消费者购彩行为对提升其营销管理水平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特质激发理论,探讨人格特质对购彩行为的影响效果,并深入分析购彩低动机的中介作用及归属感、情景刺激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偏执型热情和调和型热情两种不同人格特质的体育彩票消费者的购彩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购彩低动机在人格特质与购彩行为影响关系中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而归属感能够显著调节人格特质通过购彩低动机影响购彩行为的后半路径;情景刺激能够显著调节人格特质与购彩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结论对体育彩票方有效把握体育彩票消费者的人格特质,改善体育彩票消费者的购彩低动机,增强购彩行为具有较好的借鉴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彩票 人格特质 购彩低动机 情景刺激 购彩行为 有中介的调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字号足球赛事可持续发展机制:再论新内生发展理论视域下的乡村体育振兴
13
作者 田建强 丁显明 +2 位作者 吴赛 王子聪 王家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3-113,共11页
文章以贵州榕江“村超”为例,深度剖析了其“以民为本”“以土入味”“以媒出圈”和“以点带面”的内在发展逻辑。并借助程序化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发掘出“乡土资源厚积”“村民深度参与”“媒介话语构建”“产业融合互动”和“跨界协同... 文章以贵州榕江“村超”为例,深度剖析了其“以民为本”“以土入味”“以媒出圈”和“以点带面”的内在发展逻辑。并借助程序化扎根理论编码技术发掘出“乡土资源厚积”“村民深度参与”“媒介话语构建”“产业融合互动”和“跨界协同共生”5个主范畴以及范畴之间的逻辑关系,由此构建了“村”字号足球赛事可持续发展机制模型。研究发现:乡土资源厚积为“村”字号足球赛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村民深度参与这一关键行动扮演着重要角色,而媒介话语构建则起中介作用,产业融合互动发挥着互动功能,跨界协同共生发挥着赋能作用。5个主范畴相互作用、上下联动、内外协同,共同作用于“可持续发展机制”这一核心范畴。研究建议:坚守赛事“纯粹性”与“乡土气”;推动资源“特色化”与“集聚化”;打造“村”字号主题“产业化”与“超链接”;建立“村”字号赛事“超品牌”与“超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体育振兴 可持续发展机制 新内生发展理论 扎根理论 “村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意识重构的互动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段爱明 白晋湘 田祖国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0-82,共3页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的分析,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意识重构的相互影响,认为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价值意识之中,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传统体育文化 现代变迁 少数民族 大学生 价值意识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体育美学研究中的自然科学方法论 被引量:6
15
作者 白晋湘 钟海平 +2 位作者 刘少英 夏思永 吴湘军 《体育学刊》 CAS 1996年第1期47-48,127,共3页
本文运用哲学以及科学学原理对体育美学的研究方式进行了方法论探索,认为在体育美学的研究中应借鉴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其中特别强调了在体育美学研究中的实证精神及其应用研究,强调在体育美学研究中可对自然科学方法论进行合理移植.
关键词 体育美学 方法论 自然科学 科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当代大学生实施体育健康教育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吴湘军 黄泽英 陈玉凤 《体育学刊》 CAS 1999年第6期84-85,共2页
为了实施实效性、针对性和长远性的体育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身体锻练方法和手段,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本文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对高校加强实施体育保健知识教育的目的、意义和途径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大学生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意识重构互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段爱明 张建新 田祖国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4-17,共4页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的分析,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变迁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意识重构的相互影响,认为当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育文化价值意识之中,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 民族 传统体育文化 现代变迁 大学生 价值意识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理论逻辑与现实进路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李玉文 白晋湘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旨归所在。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效路径,两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互融共进,具有双向建构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需要站在“历史”与“现代”的维度,...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发展旨归所在。传承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建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有效路径,两者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互融共进,具有双向建构性。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需要站在“历史”与“现代”的维度,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根植中华文明土壤,坚持守正创新,着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凸显民族传统体育“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文明新形态;彰显民族传统体育“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助力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构建;把握中华文明特质,在现代化进程中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与中华民族现文明共融共生;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并逐渐成为构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探索 被引量:5
19
作者 相金星 郭振华 +1 位作者 赵玉颖 赵忠伟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7,共7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进行研究。价值:丰富乡村文化要素的多样性,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满足民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困境:多样性文化要素的价值阐释不清;差异性区域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文...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进行研究。价值:丰富乡村文化要素的多样性,激发文化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满足民众的多层次文化需求。困境:多样性文化要素的价值阐释不清;差异性区域文化资源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缺乏;新型数字技术应用的融合性不足。路径:深挖文化价值,发挥乡村要素协同优势;注重因地制宜,激发乡村文化内生动力;加强人才培养,打造文化实践专业团队;夯实数字技术,促进现代数字场景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管理 民族传统体育 乡村文化振兴 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16
20
作者 白晋湘 吴开霖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文化共同体是乡村发展共同体得以形成的本质性条件,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首先阐释了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乡村文化共同体的价值意蕴与内在逻辑,即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乡村文化共同体有助于推进乡村全面振... 文化共同体是乡村发展共同体得以形成的本质性条件,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该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首先阐释了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乡村文化共同体的价值意蕴与内在逻辑,即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乡村文化共同体有助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民健身发展以及文化自信自强;在乡村文化共同体的生成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实践是基本前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是重要条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利益是动力因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价值是显著标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传统体育铸牢乡村文化共同体的实现路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活动,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交融,系牢乡村文化纽带;培育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赋能乡村文化产业;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强化乡村文化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乡村文化共同体 乡村振兴 全民健身 文化自信 文化交融 文化传承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