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发展伦理学的产生及其历史演变 |
张登巧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3
|
|
2
|
论普世伦理的民族化和民族伦理的普世化 |
易小明
周忠华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3
|
湘西少数民族原始宗教伦理的现代审视 |
郑英杰
郑迅
|
《伦理学研究》
CSSCI
|
2008 |
4
|
|
4
|
研究生创新能力生成的主体条件 |
易小明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11
|
|
5
|
生态价值:深化价值论研究的前沿视域 |
崔永和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6
|
真爱无伤、自愿负责: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
王艳
|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
2010 |
0 |
|
7
|
《论语》中的诚信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
唐贤秋
张登巧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3
|
|
8
|
人之差异与同一:社会正义的两个基点 |
易小明
孟昭武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9
|
集体主义的现代演进与马克思的原典回归 |
崔永和
黄晓燕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7 |
8
|
|
10
|
苗族鬼神崇拜的现代审视 |
郑英杰
覃元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1
|
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本质特征 |
曾建平
|
《伦理学研究》
|
2003 |
11
|
|
12
|
中国古代“恶”之存在论与价值论探讨 |
张登巧
|
《伦理学研究》
|
2007 |
3
|
|
13
|
发展论与人的可持续发展观 |
张登巧
|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
2005 |
2
|
|
14
|
类同一性:道德产生的主体基础 |
易小明
|
《伦理学研究》
|
2005 |
4
|
|
15
|
“以人为本”的三个维度 |
张登巧
|
《湖北社会科学》
|
2006 |
3
|
|
16
|
试析性目的与性道德的三个不等式 |
曾建平
|
《医学与哲学》
|
2004 |
2
|
|
17
|
湘西文化的现代转型及创新 |
郑英杰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1
|
|
18
|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思考 |
彭明英
|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
|
2010 |
5
|
|
19
|
差异语境下的个体价值 |
王建锋
赵静波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
20
|
从生存论转向到人本主义转向——马克思的生存论人本主义解读 |
张登巧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