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业经济韧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100
1
作者 蒋辉 张驰 蒋和平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0-32,共13页
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方法研究农业经济韧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规律和协同强度,采用多种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农业经济韧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各省... 基于2010~2019年中国省级行政区划的面板数据,运用因子分析和耦合协调度方法研究农业经济韧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规律和协同强度,采用多种面板回归模型探究农业经济韧性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理和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我国各省份十年以来农业经济韧性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均稳中有升,西部地区同我国其他地区的相对差距较为明显;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可作为农业经济韧性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中间介质。因此,要在加强顶层设计、提高农业经济韧性、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与鼓励现代科技发力方面推动中国形成农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韧性 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影响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思路与策略选择:基于粮食安全保障视角 被引量:21
2
作者 蒋和平 蒋辉 詹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4-94,共11页
我国农业保险在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下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然面临五大问题:当前农业保险创新有效激励不足;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不合理;缺乏大型灾害风险分散和防范机制;农业保险理赔程序复杂;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十四五”时期要确定我国... 我国农业保险在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下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仍然面临五大问题:当前农业保险创新有效激励不足;农业保险产品设计不合理;缺乏大型灾害风险分散和防范机制;农业保险理赔程序复杂;农业保险专业人才匮乏。“十四五”时期要确定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新思路,通过准确把握农业保险定位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选择好的重点项目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创新农业保险模式来打造发展新机制,通过构建新的保险产品体系来满足各类主体需求,通过与绿色生产相结合来发展生态高值粮食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保险模式 农业保险创新 农业保险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吴永清 杜荣 蒋辉 《农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7,共11页
粮食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将粮食生产中产生的非期望产出纳入粮食生产效率测算中,指导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改革开放以来1980~2018年粮食生产省级层面数据,分别用SBM模型及面板回归模型... 粮食生产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将粮食生产中产生的非期望产出纳入粮食生产效率测算中,指导实现粮食生产可持续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依据改革开放以来1980~2018年粮食生产省级层面数据,分别用SBM模型及面板回归模型等分析内地31个省市区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及其时空演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的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整体呈现V型演化形态;中国中部粮食生产环境效率高于东部,均远高于西部,东中西部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均呈现U型演化形态;中国31个省市区时间演化形态多样:以低位水平波动的居多,其后是L型和整体下降的省市区,粮食生产环境效率高的省市区分布从改革开放初期的南方迁移到“十三五”期间的北方,较低等级粮食生产环境效率的省市区空间分布与低等级的省市区具有一定聚集特征,低等级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水平的省市区空间分布相对稳定;农村人均收入、财政支持农业、城镇化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机械化水平、化肥使用量、成灾率对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有显著负向作用,灌溉面积比例不显著,其余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因此,从科学规划粮食产业区域布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善农业投入、调整经济结构、建立科学分配机制和提高农业生产资源的流动等方面提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提高粮食生产环境效率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环境效率 非期望产出 SB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推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的新思路与新举措 被引量:49
4
作者 蒋黎 蒋和平 蒋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6-115,共10页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新模式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时期,各地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过程中,已经在农业全产业链打造、联农带农机制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科技支撑等方面取...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索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新模式的重要载体。“十三五”时期,各地在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过程中,已经在农业全产业链打造、联农带农机制构建、农业绿色发展、农业科技支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主导产业布局不合理、一二三产业融合度不高、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明显、园区建设考核与验收标准脱离实际等。为推动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建立生态高值农业产业体系,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从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明确产业园分类,提高产业园“四大能力”,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体系,加强园区产业带动能力建设,做好“四个示范”推动各地现代农业建设等方面着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现代农业发展 农业产业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17年中国农村水资源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8
5
作者 苟凯歌 蒋辉 刘兆阳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55-263,共9页
[目的]测算中国农村水资源贫困指数和经济贫困指数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为减轻农村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方法]以中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 [目的]测算中国农村水资源贫困指数和经济贫困指数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为减轻农村水贫困与经济贫困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启示。[方法]以中国31个省(市、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熵值法、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杜宾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研究了2000—2017年农村水资源贫困与经济贫困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1)从整体来看,虽然中国农村水资源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不高,但大致呈上升趋势,且中国31个省(市、区)均表现为耦合度大于耦合协调度。(2)就空间角度而言,中国农村水资源贫困与经济贫困的耦合协调度呈现由东南部向东北、西南部扩散的态势,东部沿海地区的江苏和浙江、南部沿海地区的福建与广东、地处长江中游地带的湖南省的耦合协调度最高。(3)农村水资源贫困与农村经济贫困耦合协调程度存在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对农业生产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而农产品价格和第二、三产业比例提高会抑制其发展。[结论]国家应加大或维持对农村原有的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调节作用。合理调整农产品价格的同时,加大农业技术投入,加强地区间分工合作,促进产业升级,从而推保农村水资源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贫困 经济贫困 耦合度模型 时空耦合分析 空间杜宾模型 中国农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贸易战的挑战化为机遇 助推中国农业加快发展 被引量:5
6
作者 黄昕 《现代农业装备》 2018年第4期74-75,共2页
针对美方拟提高对中国2 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征税税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8月2日发表谈话时指出,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我们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充满信心。发言人这句话内涵很丰富,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符合我国... 针对美方拟提高对中国2 000亿美元输美产品征税税率,商务部新闻发言人8月2日发表谈话时指出,坏事可以变成好事,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我们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充满信心。发言人这句话内涵很丰富,体现了中国人的哲学智慧,符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对于农业而言,中国需要把中美贸易战这件坏事变成好事,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大力推动农业的变革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 中国人 农业 助推 新闻发言人 商务部 征税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