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若干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1
作者 陈功锡 杨斌 +1 位作者 邓涛 夏石头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30-2136,共7页
在简述蕨类植物系统发生关系、传统分类系统与基于分子系统学的现代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根据分子系统学研究,传统的蕨类植物门以及一些蕨类植物类群并不... 在简述蕨类植物系统发生关系、传统分类系统与基于分子系统学的现代分类系统的基础上,概述了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地理研究的现状及最新进展,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根据分子系统学研究,传统的蕨类植物门以及一些蕨类植物类群并不是自然类群。中国蕨类植物区系及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华南、西南极为丰富,西南地区是许多温带属的分布中心。分析了中国蕨类植物区系研究的主要问题,指出关于蕨类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作用,特殊生境研究、数值分析方法在蕨类区系地理中的应用,区系地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是今后可能的热点与亟待加强的几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植物区系地理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首蒲儿根的繁殖生态学特性及其濒危成因 被引量:11
2
作者 邓涛 陈功锡 +1 位作者 张代贵 魏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4318-4326,共9页
吉首蒲儿根为近年来发现的菊科蒲儿根属新物种,由于种群和数量都极度稀少,其濒危级别达极危(CR)等级。生态分布和生境的调查结果表明,吉首蒲儿根仅在吉首市德夯地质公园内分布有3个种群,总数约2000—3000株,其中,峡谷瀑布下的种群最大,... 吉首蒲儿根为近年来发现的菊科蒲儿根属新物种,由于种群和数量都极度稀少,其濒危级别达极危(CR)等级。生态分布和生境的调查结果表明,吉首蒲儿根仅在吉首市德夯地质公园内分布有3个种群,总数约2000—3000株,其中,峡谷瀑布下的种群最大,约2000株;分布海拔为268—384 m,生境特点是温暖、湿润,土壤略偏酸性且钙质高。野外生殖物候的观察结果表明,2月初吉首蒲儿根的芽开始萌动,2月底至3月初抽生花葶,3月中旬至5月中旬开花,6月茎生叶逐渐枯死,随后根状块茎侧芽开始萌动,逐渐形成新分株。种群水平从第1个头状花序开放到最后一个凋谢约为50 d,单个头状花序从开始膨大到凋谢约为18 d,单朵小花的花期为3—5 d,整个过程表现出明显的雌雄异位和菊科特有的花粉次级展现现象。吉首蒲儿根的花部构成、高度同期的开花模式和"刷状机制"、瘦果小且无冠毛及以营养繁殖为主兼有种子繁殖等是对峡谷瀑布特殊生境的生态适应。人为活动的干扰,访花昆虫种类较少、访问频次和效率低,种子数量不多、质量差和传播不开,以及生境要求苛刻则是吉首蒲儿根致濒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首蒲儿根 特有植物 物候特征 繁殖 生态适应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谷梯度对湘西北主要河谷特殊生境种子植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徐亮 陈功锡 +2 位作者 张洁 张代贵 张毅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00-807,共8页
以湘西北猛洞河("U"型)、德夯("V"型)、小溪︺(""型)3个河谷生境区域为对象,通过比较各河谷生境植物多样性组成、植物区系成分结构,揭示该区域植物区系成分随河谷梯度变化的特征与规律性。结果表明:(1)... 以湘西北猛洞河("U"型)、德夯("V"型)、小溪︺(""型)3个河谷生境区域为对象,通过比较各河谷生境植物多样性组成、植物区系成分结构,揭示该区域植物区系成分随河谷梯度变化的特征与规律性。结果表明:(1)不同河谷梯度下植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科、属间的相似性系数分别达80%、70%以上,而种的相似性系数仅50%左右。(2)随着河谷梯度的减弱,植物区系热带成分所占比例呈逐步减少趋势,依次为54.56%、46.44%和44.11%;而温带成分却逐步增加,依次为40.00%、50.76%和50.88%。研究发现,3个河谷虽然存在一定的梯度和差异,但它们均是古老成分的避难所和孕育新生成分的摇篮,同时也是湘西北植物的重要分布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区系 河谷 特殊生境 湘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首蒲儿根的繁育系统及克隆构型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洁 陈功锡 +4 位作者 徐亮 邓涛 周建军 张代贵 孟明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48-956,共9页
吉首蒲儿根是分布于武陵山区的稀有植物,通过观察其花部特征和开花进程,检测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以及套袋实验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地下根茎构筑型、形态特征和地下根茎间的夹角分析了其克隆构型。结果显示:(1)吉首蒲儿根... 吉首蒲儿根是分布于武陵山区的稀有植物,通过观察其花部特征和开花进程,检测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以及套袋实验对其繁育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地下根茎构筑型、形态特征和地下根茎间的夹角分析了其克隆构型。结果显示:(1)吉首蒲儿根种群花期一般为45-50d,有不明显的二次开花现象,单株花期为10-22d,单个头状花序花期约为3-5d;散粉时柱头高于花药筒,形成花冠、药筒、柱头三者在空间上的分离。(2)吉首蒲儿根的杂交指数为5,P/O值为3 188,繁育类型属于专性异交,异花授粉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3)吉首蒲儿根地上平均含有3.61个分株和4.74个根茎数,根茎间的分枝角度以30°为主,地下根茎构筑型归属于密集型,根状茎断裂是由于组织破碎引起的。研究认为,为适应特殊的峡谷生境,吉首蒲儿根形成了独特的适应策略,先以克隆繁殖来占据生境中的有利地位,后通过"集中开花模式"、雌雄异熟、产生大量花粉等方式来提高异交率,以获得高质量的种子来拓展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首蒲儿根 繁育系统 克隆构型 特殊生境 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凤凰蜘蛛抱蛋(铃兰科)的补充描述及核型 被引量:5
5
作者 邓涛 张代贵 +2 位作者 陈功锡 朱桂玉 贺海生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69,214,共5页
通过野外和标本室观察,发现凤凰蜘蛛抱蛋的原始描述存在一些错误。重新详细描述了该种的花部形态特征,补充了果实形态特征的描述,并首次报道了其染色体数目(2n=38)和核型(2n=22m+6sm+10st)。根据核型特征,认为该种的近缘种应为四川蜘蛛... 通过野外和标本室观察,发现凤凰蜘蛛抱蛋的原始描述存在一些错误。重新详细描述了该种的花部形态特征,补充了果实形态特征的描述,并首次报道了其染色体数目(2n=38)和核型(2n=22m+6sm+10st)。根据核型特征,认为该种的近缘种应为四川蜘蛛抱蛋和乐山蜘蛛抱蛋,而非黄花蜘蛛抱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蜘蛛抱蛋 核型 铃兰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姜精油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5
6
作者 欧阳辉 田启建 +1 位作者 陈功锡 张永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1-174,共4页
利用响应面法对姜精油的超临界萃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姜精油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 利用响应面法对姜精油的超临界萃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姜精油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分析。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超临界萃取姜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8MPa、萃取温度30℃、萃取时间110min,此工艺条件下的姜精油提取率为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精油 超临界革取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成层活动对机械伤害诱导巴西橡胶树次生乳管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世鑫 刘世彪 田维敏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6期1037-1041,共5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机械伤害诱导次生乳管分化的实验系统,采用实验形态学的方法,分析了形成层的季节性活动、新梢和顶芽的发育状态以及伤害程度对机械伤害诱导巴西橡胶树萌条次生乳管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树萌条的形成层活动具有明显... 为了进一步优化机械伤害诱导次生乳管分化的实验系统,采用实验形态学的方法,分析了形成层的季节性活动、新梢和顶芽的发育状态以及伤害程度对机械伤害诱导巴西橡胶树萌条次生乳管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树萌条的形成层活动具有明显的休眠期和活动高峰期。在形成层活动的高峰期,小面积的机械伤害容易诱导淡绿期和稳定期萌条分化次生乳管,而且稳定期萌条次生乳管分化程度显著大于淡绿期萌条。但在形成层活动的休眠期,小面积的机械伤害不能诱导萌条的次生乳管分化。新梢和顶芽发育状态对机械伤害诱导次生乳管分化程度的影响都与形成层的季节性活动密切相关。大面积的机械伤害抑制次生乳管分化,可能与伤害部位的形成层细胞分裂活性受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橡胶树 机械伤害 次生乳管分化 形成层 冠菌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黄花蒿黄酮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欧阳文 王家坚 熊利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96-199,共4页
采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黄花蒿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NH4)2SO4质量分数、聚乙二醇质量分数、pH和体系温度等对分配系数、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萃取工艺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获得最佳... 采用聚乙二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分离纯化黄花蒿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聚乙二醇平均分子量、(NH4)2SO4质量分数、聚乙二醇质量分数、pH和体系温度等对分配系数、萃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萃取工艺条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获得最佳工艺条为:双水相体系组成30%PEG600-25%(NH4)2SO4,体系温度45℃,体系pH为3。在此条件下,黄花蒿黄酮主要分布在上相,分配系数为21.86,萃取率达到96.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体系 分离纯化 黄花蒿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月见草籽油中γ-亚麻酸的富集工艺参数 被引量:2
9
作者 欧阳辉 张永康 +1 位作者 陈功锡 田启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43-245,249,共4页
利用响应面法对月见草籽油中γ-亚麻酸的富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富集产物的γ... 利用响应面法对月见草籽油中γ-亚麻酸的富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富集产物的γ-亚麻酸含量和γ-亚麻酸的回收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包合温度为-10℃、尿素/混合脂肪酸(w/w)为3:1、95%乙醇/混合脂肪酸(v/w)为8:1,包合时间为15·6h,此工艺条件下产品中γ-亚麻酸含量可达53·60%,γ-亚麻酸回收率达94·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见草 Γ-亚麻酸 尿素包含法 富集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萃取杜仲翅果仁油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田启建 欧阳辉 +2 位作者 余佶 陈功锡 张永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3-195,共3页
利用响应面法对杜仲翅果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预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杜仲翅果仁油提取率为... 利用响应面法对杜仲翅果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预试验基础上,选取试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Box-Ben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依据回归分析确定各工艺条件的影响因素,以杜仲翅果仁油提取率为响应值作响应面和等高线。在分析各个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后,得出杜仲翅果仁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54min,在此条件下,杜仲翅果仁油提取率达到26.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翅果仁油 超临界萃取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