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中文教材的选题要领和编制策略——以“丝路汉语”系列教材为例 被引量:3
1
作者 王雷 陈鸿瑶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2-65,共4页
新世纪以来,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出版机构和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专业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国际中文教材出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有进步空间。文章以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丝路汉语"系列教材为例,从选题策划和内容编... 新世纪以来,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出版机构和教育领域的积极探索,专业人才队伍的不断壮大,国际中文教材出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仍有进步空间。文章以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丝路汉语"系列教材为例,从选题策划和内容编制两个层面出发,对新时代国际中文教材出版要领及策略提出了科学建议,以期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快建设出版强国和文化强国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材 “丝路汉语”系列教材 选题策划 内容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人信息数据财产化及其确权授权模式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琳琳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121,共14页
个人信息数据确权授权若适用传统人格标识财产化模式,要么导致基础权益错配,要么造成流转效用受阻。通过对财产价值溯源可以发现,个人信息存在原始数据、数据集合、衍生数据三种形态。原始数据非对人“有用的财物”,不构成财产权客体,... 个人信息数据确权授权若适用传统人格标识财产化模式,要么导致基础权益错配,要么造成流转效用受阻。通过对财产价值溯源可以发现,个人信息存在原始数据、数据集合、衍生数据三种形态。原始数据非对人“有用的财物”,不构成财产权客体,但因其是个人信息的比特化表达,所以在数字空间中,个人信息权需以其为行权媒介;而数据集合与衍生数据则是数据财产权客体。数据三形态厘清了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数据使用权及数据财产权的差序格局。个人信息数据的商业利用以个人信息权为基础,基于人格自决形成以信息主体同意为路径的许可机制。同意为准法律行为,许可生成低自由度的个人信息数据使用权,该权区别于处理者的数据财产权,需引入告知允诺之债和法定信义义务,以保护信息主体在同意许可中的信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数据 衍生数据 数据确权授权 个人信息权 数据财产 人格自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混合式学习对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艳红 翟睿轩 任增元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2-100,共9页
高阶思维能力既是大学生在数字时代的必备技能,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重要需求。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切观照。混合式学习对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全视角学习理论为理论基... 高阶思维能力既是大学生在数字时代的必备技能,也是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重要需求。如何培养大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已成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深切观照。混合式学习对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以全视角学习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环境-过程-结果”模型为研究框架,对1,671份大学生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境-过程-结果”模型可作为混合式学习影响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分析框架;混合式学习环境对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混合式学习过程是影响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据此建议:肯定混合式学习对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混合式学习环境;注重混合式学习对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整体性支持;在大学生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实践中注重过程性、综合性评价;继续推进破“五唯”改革,为高校教师探索混合式学习模式构建良好的制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学习 高阶思维能力 “环境-过程-结果”模型 全视角学习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越技治主义:面向教育强国建设的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艳红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8,共8页
教育评价改革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先导性作用,也是教育强国建设之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而技治主义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关键病灶。“技治化”评价的危害包括:追求标准化、可测... 教育评价改革对教育强国建设具有先导性作用,也是教育强国建设之路上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高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是教育评价改革的关键,而技治主义是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评价制度的关键病灶。“技治化”评价的危害包括:追求标准化、可测量的评价导向容易引发形式主义;具有片面性,会导致指标陷阱和诱发功利主义,最终背离“质量为本”的原则;使公共利益与公共价值面临被悬置的危险,不利于“四个面向”。高校教师评价制度中技治主义的生成逻辑包括政府与高校的效率崇拜内在地需要实证主义方法的支撑;以集权式的体制管理世界超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必然依赖标准化工具;信息工具的空前发展为技治主义提供了现实可行性。面向教育强国的建设目标,需要对高校教师评价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具体方略包括摒弃“效率崇拜”理念,尊重高等教育系统的自发性与无序性;在落实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权的前提下,推进高校分类管理与分类评价,严格控制基于统一标准的大规模教育评价;对高校教师劳动实行模糊评价,同步改进教师薪酬与激励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教育评价改革 高校教师评价 技治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筑牢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的“堤坝”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芳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76-77,共2页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是针对社会领域的公共安全危机开展的一系列风险管理工作。当前,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研判、识别、分析能力不足,确权、共担、追责能力不足,消除、干预、规避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构建社会危机预警机制、社会... 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是针对社会领域的公共安全危机开展的一系列风险管理工作。当前,公共安全风险防控方面存在研判、识别、分析能力不足,确权、共担、追责能力不足,消除、干预、规避能力不足的问题。我们需要构建社会危机预警机制、社会安全风险共担机制、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增强公共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风险防控 风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出好戏》:荒岛叙事中的人性考量
6
作者 王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101-103,共3页
在末日与荒岛的双重设定下,电影《一出好戏》将叙事焦点集中在以马进为代表的小人物身上,依靠戏拟与隐喻的艺术手段再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而实现“以小观大”的美学意图。其中,小人物的人性问题成为被观察与被考量的重点,将权力、... 在末日与荒岛的双重设定下,电影《一出好戏》将叙事焦点集中在以马进为代表的小人物身上,依靠戏拟与隐喻的艺术手段再现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而实现“以小观大”的美学意图。其中,小人物的人性问题成为被观察与被考量的重点,将权力、爱情、生存、欲望等要素植入叙事过程,达到了当今时代对人性反思的新高度。本文拟从背景设定、艺术特征与主旨内涵三个维度对影片所展现的人性多面性与复杂性特征进行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出好戏》 荒岛 人性 小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