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物体间关系和场景信息的目标检测
1
作者 赵维 张燕妮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0-85,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物体间关系和全局场景信息的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物体的几何位置信息建立物体间的关系,并将图像的全局场景信息作为目标检测的先验知识.在2个常用的目标检测数据库上测试了方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具... 提出了一种基于物体间关系和全局场景信息的目标检测方法.该方法利用物体的几何位置信息建立物体间的关系,并将图像的全局场景信息作为目标检测的先验知识.在2个常用的目标检测数据库上测试了方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不仅具有较好的目标检测准确率,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物体关系 全局场景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熵的静态手写汉字签名鉴定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洪革 宋晓雪 潘石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9-102,225,共5页
在模式识别统一信息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信息熵的模式特征选择方法。给出在不同情况下,特征选择条件的具体数学表达式,定义特征性能因子来体现某一个特征对模式类别的表征能力和对不同模式类别的区分能力。将提出的特征选择方法应... 在模式识别统一信息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信息熵的模式特征选择方法。给出在不同情况下,特征选择条件的具体数学表达式,定义特征性能因子来体现某一个特征对模式类别的表征能力和对不同模式类别的区分能力。将提出的特征选择方法应用于静态手写汉字签名特征描述中,利用描述一个签名时不同特征所表现出来的权重值构成该签名的特征掩膜矩阵。对矩阵中的元素进行处理,获得不同书写者签名之间的整体差异度以及在某一具体特征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从而确立一种静态手写汉字签名特征描述及相似度判定的方法,并通过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熵 特征选择 特征性能因子 静态手写汉字签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三层架构网络用户访问路长数据智能挖掘系统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范海峰 王萌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0-94,共5页
基于普通计算的智能挖掘系统在对三层架构网络用户访问路长数据进行挖掘时,花费的时间过长。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云计算设计一种新的三层架构网络用户访问路长数据智能挖掘系统。系统硬件结构主要分为上、中、下三层。最底层为云计算层... 基于普通计算的智能挖掘系统在对三层架构网络用户访问路长数据进行挖掘时,花费的时间过长。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云计算设计一种新的三层架构网络用户访问路长数据智能挖掘系统。系统硬件结构主要分为上、中、下三层。最底层为云计算层,包括计算云、数据云和存储云;中间层为数据挖掘层,由工作流模块、数据加载模块、并行ETL模块、并行数据挖掘算法模块、并行结果显示模块五部分构成;最顶层为应用程序层,同时管理视图、内容提供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活动管理器和算法库。软件流程主要分为确定挖掘目标、数据准备、数据挖掘、模式评估和结果显示五步。与基于普通计算的智能挖掘系统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给出的挖掘系统花费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计算 三层架构 网络用户 用户访问 数据挖掘 智能挖掘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11
4
作者 申云凤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7-94,共8页
"互联网+"与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相结合,为问题解决学习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智能化的技术支持,更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该文从"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 "互联网+"与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模式相结合,为问题解决学习带来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智能化的技术支持,更有助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培养"教学目标的实现。该文从"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理论基础追溯出发,对"互联网+"为问题解决学习带来的技术变革进行深入分析,并诠释了"互联网+"背景下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的合理内涵和构成要素。通过对其有效性构成要素逐层分析,构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互联网+"背景下基于问题解决学习有效性评价指标权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问题解决学习 学习有效性 评价指标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动螺旋桨目标图像特定周期清晰成像系统设计
5
作者 王萌 张萌 段雪莹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22-24,共3页
针对传统船舶摆动螺旋桨目标周期图像成像系统,在特定周期下受到外界环境光影响,无法在微光环境中摆动螺旋桨目标清晰成像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设计摆动螺旋桨目标图像特定周期清晰成像系统。首先对传统系统硬件部分... 针对传统船舶摆动螺旋桨目标周期图像成像系统,在特定周期下受到外界环境光影响,无法在微光环境中摆动螺旋桨目标清晰成像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设计摆动螺旋桨目标图像特定周期清晰成像系统。首先对传统系统硬件部分进行修正,修正方式采用创建新硬件的方式。通过创建微光COMS图像采集单元,对传统硬件图像采集环境参数进行提升修正;其次,引入图像噪声概率算法对采集图像进行噪声参数优化,得到清晰摆动螺旋桨目标特征周期图像。最后,通过对比实验的结果数据证明提出设计的系统能够解决传统系统特定周期摆动螺旋桨目标成像清晰度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动螺旋桨 特定周期 目标 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模型的新型非线性系统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5
6
作者 李丽芳 董秀娟 +1 位作者 王红 张友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4-59,共6页
针对非线性系统的镇定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并联分布补偿(PDC)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模糊李亚普诺夫函数和一种松弛变量技术.这些措施的应用可以为控制器的设计引入更多的自由度,因而... 针对非线性系统的镇定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T-S模糊模型的非-并联分布补偿(PDC)控制器.在控制器设计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模糊李亚普诺夫函数和一种松弛变量技术.这些措施的应用可以为控制器的设计引入更多的自由度,因而可以获得比以往结果保守性更小的镇定条件.由于控制条件是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的,因此可以很方便地利用Matlab工具箱来进行求解.最后用一个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PDC控制律 T-S模糊模型 松弛变量技术 线性矩阵不等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时间T-S模糊模型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7
作者 李丽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9-793,共5页
针对一类连续时间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新方法.在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过程中,通过加入松弛矩阵技术,能充分考虑模糊隶属函数时间导数的有用信息,并显著增加稳定性分析的自由度,从... 针对一类连续时间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akagi-Sugeno模糊模型的稳定性分析新方法.在模糊系统稳定性分析过程中,通过加入松弛矩阵技术,能充分考虑模糊隶属函数时间导数的有用信息,并显著增加稳定性分析的自由度,从而获得比已有稳定性判据保守性更小的连续时间Takagi-Sugeno模糊系统稳定性判据.所提出的稳定性判据以线性矩阵不等式形式给出,可方便地通过MATLAB数值软件求解.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稳定性分析 T-S模糊模型 松弛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虚拟交通环境中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 被引量:7
8
作者 刘东辉 苏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5-172,共8页
为提高虚拟交通环境中车辆行为仿真的逼真度及解决用户与系统的实时交互问题,提出了一种微观交通模型.该模型由道路模型和车辆行为模型构成:道路模型包括了车道的交通属性、几何形状、路网拓扑关系等数据;车辆行为模型考虑驾驶员的交通... 为提高虚拟交通环境中车辆行为仿真的逼真度及解决用户与系统的实时交互问题,提出了一种微观交通模型.该模型由道路模型和车辆行为模型构成:道路模型包括了车道的交通属性、几何形状、路网拓扑关系等数据;车辆行为模型考虑驾驶员的交通性格、车辆性能等因素,包括自由行驶、跟驰及换道模型.车辆行为模型可检测与用户所驾驶的汽车仿真器的位置关系,并作出减速、换道、停车等响应.建立了包含153个车道的虚拟交通环境,对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能够反映仿真车辆的个体行为差异;路网中仿真车辆为600辆时,仿真周期约2~4 ms,能实现实时仿真及与用户的实时交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环境 微观交通仿真 跟驰 实时交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重智能算法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模型 被引量:28
9
作者 申云凤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66-72,共7页
基于多重智能算法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能够有效解决在线用户学习迷途问题,从而实现对在线用户学习进行动态指导和控制。该文以在线学习行为分析为基础,依据推荐流程,建构出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模型。在尊重学习用户个体化差异前提下,引... 基于多重智能算法的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能够有效解决在线用户学习迷途问题,从而实现对在线用户学习进行动态指导和控制。该文以在线学习行为分析为基础,依据推荐流程,建构出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模型。在尊重学习用户个体化差异前提下,引入人工神经网络分类和蚁群优化路径推荐等多重智能型算法。并且在个性化学习路径推荐实现环节,采用协同过滤推荐和蚁群算法相结合,有效避免了协同过滤推荐的马太效应问题,以便降低不同学习用户群的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路径推荐 人工神经网络算法 蚁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关联强度预测和GPSR-R的混合路由算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倪红彪 李卓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024-3028,3038,共6页
为提高GPSR-R路由协议建立的链路的稳定性,提出一种结合节点关联强度预测和GPSR-R的混合路由协议。在基于GPSR-R路由协议发现路由的过程中,定期采用遗传算法学习和预测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在选择中继节点时,除要满足GPSR-R路由协议的... 为提高GPSR-R路由协议建立的链路的稳定性,提出一种结合节点关联强度预测和GPSR-R的混合路由协议。在基于GPSR-R路由协议发现路由的过程中,定期采用遗传算法学习和预测节点之间的关联强度。在选择中继节点时,除要满足GPSR-R路由协议的相关准则要求外,增加节点关联准则,选择具有关联的邻居节点作为下一跳的中继节点,增强链路的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车辆移动速度和数据传输距离条件,该混合路由协议的数据包传递率和丢包率指标优于GPSR和GPSR-R两种路由协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由协议 遗传算法 车辆自组织网络 基于位置的路由协议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任的WSN快速识别信任攻击模型 被引量:5
11
作者 陶李 郭宇欣 韩优佳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423-1429,共7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信任模型通常只抵御网络所受的外部攻击,而忽略抵御信任模型自身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快速识别信任攻击模型(FIBTM),以提高对信任攻击的识别速度.首先,通过在直接信任值中引入惩罚因...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信任模型通常只抵御网络所受的外部攻击,而忽略抵御信任模型自身攻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信任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快速识别信任攻击模型(FIBTM),以提高对信任攻击的识别速度.首先,通过在直接信任值中引入惩罚因子自适应地调节恶意节点信任值的下降速度,同时引入挥发因子改变历史信任值在综合信任值中的权重;其次,对第三方节点推荐的直接信任值进行过滤,降低恶意评价导致的不良影响;最后,将直接和间接信任值进行加权得到综合信任值判断节点是否为恶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识别不同数目的信任攻击时均有效提高了识别信任攻击的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信任模型 信任攻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