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动画电影的品牌数字化——以《白蛇:浮生》为例
1
作者 秦旭剑 王镝 刘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37-143,共7页
数字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动画电影的品牌建构逻辑。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基于品牌资产理论与数字美学理论,系统探讨中国动画电影品牌数字化建构的三重维度:在符号层面,通过戏曲程式数字化转译与水墨算法生成实现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性转化... 数字技术革命正在重塑动画电影的品牌建构逻辑。动画电影《白蛇:浮生》基于品牌资产理论与数字美学理论,系统探讨中国动画电影品牌数字化建构的三重维度:在符号层面,通过戏曲程式数字化转译与水墨算法生成实现传统文化符号的现代性转化;在叙事层面,运用DRL框架建立情感计算模型优化故事架构;在传播层面,构建AR地标叙事与UGC生态培育的跨媒介品牌矩阵。动画电影品牌数字化本质上是技术可供性与艺术主体性的动态平衡过程,其核心机制体现为“文化基因编码—用户数据反哺—技术闭环迭代”的螺旋上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动画电影 品牌数字化 《白蛇:浮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巷民宅》
2
作者 迟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F0003-F000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影像艺术的审美解读
3
作者 涂中方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6-27,共2页
现代技术的进步不但引起电影语言及其表现形式的变革,也带来了艺术理念的变化与更新。电影创作者凭借这一新的创作手段,将摄影技术与数字技术融于一体,获得了无限丰富的艺术创作空间。数字影像艺术不断突破影像表现可能性的电影,带给人... 现代技术的进步不但引起电影语言及其表现形式的变革,也带来了艺术理念的变化与更新。电影创作者凭借这一新的创作手段,将摄影技术与数字技术融于一体,获得了无限丰富的艺术创作空间。数字影像艺术不断突破影像表现可能性的电影,带给人类新的审美与思索,并不断激发着人类更高的视觉经验与心理认知需要。本文从视觉快感与情意认知两方面解读数字影像艺术的审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影像 审美 视觉快感 情意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奇观--数字技术电影叙事新策略 被引量:3
4
作者 梁岩 宫春洁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47-50,共4页
电影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20世纪末开始,数字技术电影迎来了迅猛发展的热潮,奇观影像作为数字技术电影的独特产物,开始影响电影叙事策略。奇观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反映了数字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 电影艺术从诞生之日起就与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20世纪末开始,数字技术电影迎来了迅猛发展的热潮,奇观影像作为数字技术电影的独特产物,开始影响电影叙事策略。奇观电影的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反映了数字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超现实世界和内心欲念的渴望。传统电影的叙事方法因奇观而得以丰富,奇观也成为电影从创作到制作再到完成的整个过程的推动力量。本文主要从四个层面(叙事题材、语言、视角、结构)入手深入剖析奇观对电影叙事新策略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电影 奇观 叙事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派全景·怀旧传统——《最长一枪》的艺术审美建构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振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88-90,共3页
“海派”文化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为相关文学、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其中“海派”电影立足于中西合璧的交流互鉴环境,追溯近代中国与外来文化的互渗关系,在商业片市场风起云涌的当下,以独特的艺术审美见长,不断实现着... “海派”文化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为相关文学、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源头活水。其中“海派”电影立足于中西合璧的交流互鉴环境,追溯近代中国与外来文化的互渗关系,在商业片市场风起云涌的当下,以独特的艺术审美见长,不断实现着对上海租界文化、弄堂文化、帮派文化的影视创见。电影《最长一枪》以老上海租界的繁华落寞为叙事背景,连贯起一位老者凝重的家国愁思,“海派”文化的灵眸初启,使影片找寻到了美学建构的重心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长一枪》 海派电影 城市文化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实与虚构下的数字技术——浅谈电影艺术未来的表现形式 被引量:1
6
作者 范嵬玮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67-70,共4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发展,数字技术一直在针对于服务电影创作,电影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也是越来越普遍。那么在电影本体构成内的“真实与虚构”和呈现形式下的“真实与虚构”难以分清。电影在提升作品内容质量的前提下,数字技术也是...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提升与发展,数字技术一直在针对于服务电影创作,电影与数字技术的融合也是越来越普遍。那么在电影本体构成内的“真实与虚构”和呈现形式下的“真实与虚构”难以分清。电影在提升作品内容质量的前提下,数字技术也是关键环节。数字技术暗自推动着未来更多的感官体验。在以数字媒介和数据媒介下电影创作,还应遵循电影本体的“真实与虚构”下融合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工艺流程 视觉呈现 电影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藏:电影的特殊艺术手法
7
作者 刘师如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0,共2页
电影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也叫艺术手法,而且其艺术手法的多样性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这就给电影本身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无所不能,那也就极容易一览无余。而一览无余,则是艺术的大忌。所以,高明的编导... 电影同其他姊妹艺术一样,有其自身的艺术规律,也叫艺术手法,而且其艺术手法的多样性是其他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这就给电影本身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既然无所不能,那也就极容易一览无余。而一览无余,则是艺术的大忌。所以,高明的编导则把他真想告诉观众又不便直说的核心内容或者说是神秘的心里话包裹、隐藏在表面上看起来热闹非凡的电影的各种元素中,或者是台词,或者是道具,或者是人物,或者是情节。这种艺术手法,即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 艺术手法 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出版时代AR 图书的应用与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战怡凯 《出版广角》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58-60,共3页
伴随着出版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AR作为新兴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出版行业,与传统纸媒深度融合。AR图书以立体动态的呈现方式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在少儿类、大众类和教材类图书市场均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在AR图书繁荣发展的背后,AR图书市... 伴随着出版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AR作为新兴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出版行业,与传统纸媒深度融合。AR图书以立体动态的呈现方式提升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在少儿类、大众类和教材类图书市场均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在AR图书繁荣发展的背后,AR图书市场同样面临着题材范围狭窄、技术融合欠缺、市场营销不力等诸多问题,制约了AR图书在未来的发展,需要出版单位及时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技术 AR图书 应用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虑与探寻:论当代青春电影的身份认同 被引量:2
9
作者 董雪 黄誉瑶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77-80,共4页
青春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崛起的重要力量,以小成本、大回报、高口碑的特点备受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青春电影而言,因选材聚焦于对个体和集体身份建构处于焦虑期和探寻期的青少年群体,因此对该类型电影的身份认同研究,有利于... 青春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市场快速崛起的重要力量,以小成本、大回报、高口碑的特点备受业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对于青春电影而言,因选材聚焦于对个体和集体身份建构处于焦虑期和探寻期的青少年群体,因此对该类型电影的身份认同研究,有利于挖掘其文化意义和传播价值。本文选取当代青春电影作为分析对象,从个体身份认同下的女性角色塑造、集体身份认同下的视听符号呈现和电影身份认同下的价值观传导三方面展开探讨,为该类型电影的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认同 青春电影 价值观 社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时代中国类型电影的破局与野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琳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52-55,共4页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稳定、经济不断向好,中国电影行业展现蓬勃发展态势。数字时代下,电影的传播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电影顺势而为,展现出独有的魅力,也为世界电影注入新活力。在电影产业逐渐成熟的过程中,类型电影也逐步突破重围,涌现... 随着近些年来社会稳定、经济不断向好,中国电影行业展现蓬勃发展态势。数字时代下,电影的传播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国电影顺势而为,展现出独有的魅力,也为世界电影注入新活力。在电影产业逐渐成熟的过程中,类型电影也逐步突破重围,涌现出一大批爱情片、喜剧片、武侠片等优秀类型电影,中国类型电影工业方兴未艾。同时,随着新世纪互联网的兴起,大大加快了世界电影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电影格局。中国电影为何能在数字时代屡创佳绩,强势崛起,个中规律值得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类型电影破局 全新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佛普拉斯》的黑白镜像与符号隐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振寰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88-90,共3页
在第54届台湾金马奖中《大佛普拉斯》横空出世,斩获9项提名的同时也受到了影评界的广泛认可,导演黄信尧利用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构建出独特的空间叙事,影片站在审视的视角展现了台湾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境遇,黑白镜像的独特叙事语言运用呈... 在第54届台湾金马奖中《大佛普拉斯》横空出世,斩获9项提名的同时也受到了影评界的广泛认可,导演黄信尧利用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构建出独特的空间叙事,影片站在审视的视角展现了台湾底层小人物的生存境遇,黑白镜像的独特叙事语言运用呈现出阶层断裂的社会症候与生命的压抑,象征性的符号隐喻更是成为影片黑色荒诞的注解,在影片这种独特的语言叙述下,底层社会的人性卑微与话语缺失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更书写出现实的生命困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佛普拉斯》 黑白镜像 符号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久天长》:时代与个体悲剧的消解与错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佩佩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104-106,共3页
从20世纪80年代末算起,“第六代”导演的创作生命已近三十年,曾经躁动不安地想要抒写时代困境的他们已然老去,在岁月不歇中实现着自我,作为“第六代”导演的典型代表,王小帅正逐渐从社会边缘的群体记忆中走出,转而追逐一种内敛克制的艺... 从20世纪80年代末算起,“第六代”导演的创作生命已近三十年,曾经躁动不安地想要抒写时代困境的他们已然老去,在岁月不歇中实现着自我,作为“第六代”导演的典型代表,王小帅正逐渐从社会边缘的群体记忆中走出,转而追逐一种内敛克制的艺术效果。电影《地久天长》正是其转型过程中的一章,影片承袭了其以往的底层视角与年代追溯,在四十年的生命纵深中,呈现人物无可奈何的挣扎状态,却又不满足于单纯的苦难叙事,而是以悲天悯人的眼光丈量着悲剧蔓延的刻度。文章将立足于此,深入分析《地久天长》中时代与个体命运的微妙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久天长》 剧情片 王小帅 第六代导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城市媒介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岩 刘烨州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54-57,共4页
城市是一种媒介,它承载着文明的物质财富与社会关系,塑造了文明的形态,科幻电影是人类眺望未来的窗口,在媒介技术的革命中,数字技术的不断渗透使城市作为媒介物的特征正在被不断放大,为赛博朋克电影所刻画的未来城市图景平添了几分现实... 城市是一种媒介,它承载着文明的物质财富与社会关系,塑造了文明的形态,科幻电影是人类眺望未来的窗口,在媒介技术的革命中,数字技术的不断渗透使城市作为媒介物的特征正在被不断放大,为赛博朋克电影所刻画的未来城市图景平添了几分现实主义色彩。本文以赛博朋克电影为窗口,梳理城市媒介研究的理论基础,从媒介视角对赛博朋克电影中的城市媒介进行探究,回归现实世界中“智慧城市”的发展研究现状,旨在观照城市形态的嬗变,为当下城市与媒介的跨学科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博朋克 城市媒介 城市 媒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和我的家乡》如何运用故事阐述文化自信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岩 张可儿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12-114,共3页
《我和我的家乡》由五个不同空间的故事构成整个电影叙事框架,类似的叙事结构在诸多电影中都有迹可循,比如《云图》以六个不同时空的故事进行宏大叙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同样是由几个切入点来阐述不一样的故事,构建了相对统一的主题... 《我和我的家乡》由五个不同空间的故事构成整个电影叙事框架,类似的叙事结构在诸多电影中都有迹可循,比如《云图》以六个不同时空的故事进行宏大叙事,电影《我和我的祖国》同样是由几个切入点来阐述不一样的故事,构建了相对统一的主题。“文化自信”一词,习近平总书记曾在诸多重要场合提到,他鼓舞中华儿女对自身民族价值观坚定自信[1]。本文以《我和我的家乡》电影为落脚点,探析电影如何以几个喜剧故事进行“文化自信”主题的构建,向观众传递国家富强、家乡飞速发展的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 电影艺术 文化自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处有什么》:一场压抑的成长教育
15
作者 宫春洁 任芮昕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97-100,共4页
王一淳的《黑处有什么》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诠释了一场压抑的成长教育,从少女曲靖的成长琐事折射出20世纪90年代的青春历程和僵化体制。作为青春题材影片,《黑处有什么》不算非常出众,但作为其导演的处女作,已经称得上是完整而深刻。本文... 王一淳的《黑处有什么》以独特的女性视角诠释了一场压抑的成长教育,从少女曲靖的成长琐事折射出20世纪90年代的青春历程和僵化体制。作为青春题材影片,《黑处有什么》不算非常出众,但作为其导演的处女作,已经称得上是完整而深刻。本文结合影片个案,从家庭——避而不谈的父权教育、学校——压抑天性的模板教育、社会——危机四伏的成人教育这三方面成长教育来着重分析,勾勒出这个神秘的黑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处有什么》 成长教育 压抑 父权 青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动画电影中的顽童形象演变研究
16
作者 秦旭剑 曹歌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49-51,共3页
伴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也承载着巨大的无限潜能亮相在观众面前,在这些作品当中,标志性的看点当数动画人物形象。本文以中国动画电影中的顽童形象--哪吒为例,浅析顽童形象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演变。哪吒从配角到主角,... 伴随着电影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动画电影也承载着巨大的无限潜能亮相在观众面前,在这些作品当中,标志性的看点当数动画人物形象。本文以中国动画电影中的顽童形象--哪吒为例,浅析顽童形象在中国动画电影中的演变。哪吒从配角到主角,从神化到人化,这无一不是在证明中国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的独特魅力。脍炙人口的顽童形象从构建、颠覆到重塑,每个环节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今后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一面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童形象 动画电影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衍生品对于电影产业的意义——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镝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114-116,共3页
电影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近年来,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突破,应运而生的电影衍生品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中发展最为迅速也最具说服力的就是电影产业中的数字衍生品,本文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浅析数字衍生品对电影... 电影产业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近年来,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突破,应运而生的电影衍生品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其中发展最为迅速也最具说服力的就是电影产业中的数字衍生品,本文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浅析数字衍生品对电影产业的深远意义。电影数字衍生品的产生是推动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开拓电影数字衍生品发展的可能性,创新电影数字衍生品的内容是每个从业者的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衍生品 电影产业 品牌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龙诀》对小说文本的影像重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文婷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122-124,共3页
电影《寻龙诀》改编自新生代作家张牧野(天下霸唱)的盗墓系列小说《鬼吹灯》的后四部,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现了小说中描绘的那个引人入胜、危险重重的奇幻世界,做到了对原著小说最大限度的尊重和还原。《寻龙诀》的成功牵扯出一个文学文本... 电影《寻龙诀》改编自新生代作家张牧野(天下霸唱)的盗墓系列小说《鬼吹灯》的后四部,以影像化的方式呈现了小说中描绘的那个引人入胜、危险重重的奇幻世界,做到了对原著小说最大限度的尊重和还原。《寻龙诀》的成功牵扯出一个文学文本与电影文本转化的方法论问题,如何将文学文本进行影像化的综合处理,在视觉效果与剧本改编之间如何做出权衡,做出更符合电影市场需求的商业化艺术建构,文章通过对影片《寻龙诀》的具体分析探究一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龙诀》 《鬼吹灯》 小说 电影 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影的科学技术应用、传播与想象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俭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77-81,共5页
科学在电影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技术应用和传播应用。技术应用是科学与电影的交融,也是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传播应用是电影的艺术表现,是技术应用的延续。“技术”和“艺术”是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特定情境下共同呈现出来的概念。从理... 科学在电影中的应用主要表现为技术应用和传播应用。技术应用是科学与电影的交融,也是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传播应用是电影的艺术表现,是技术应用的延续。“技术”和“艺术”是在特定时期、特定阶段、特定情境下共同呈现出来的概念。从理论层面看,技术是一种手段,艺术是一种结果,都是电影创作不可或缺的因素;从现实层面看,电影创作实践离不开科学的指导和帮助。科学与技术对电影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科学技术是推动电影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应用 传播与想象 电影与科学技术 电影艺术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电影非戏剧性情节中的空间元素运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智尧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5-46,共2页
空间元素是电影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在电影中除了那些冲突剧烈的情节之外,还存在一部分情节是冲突不强烈的非戏剧性情节,在这些非戏剧性情节当中,不能单纯靠人物台词和动作等来推动故事发展,此时,空间就扮演了解释人物、解释场景、解释关... 空间元素是电影中重要的元素之一,在电影中除了那些冲突剧烈的情节之外,还存在一部分情节是冲突不强烈的非戏剧性情节,在这些非戏剧性情节当中,不能单纯靠人物台词和动作等来推动故事发展,此时,空间就扮演了解释人物、解释场景、解释关系、解释意义等方面的角色。在本文中,空间不再仅仅是画面的隶属物,摄影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也成了空间的重要定义之一,并且从人类的空间关系学角度阐述了这一理论的合理性,以期能够对创作有一点点的帮助作用。本文将探讨在非戏剧性情节当中,空间出现的源头,空间包含的内容,空间与景框和构图的关系,实现空间内部人物关系的建立需要运用的拍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戏剧性情节 空间 景框 构图 空间关系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