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铜冶炼渣综合利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明冬 饶剑 +8 位作者 刘星 黄松柏 肖仁伟 于鲲 王丹丹 王宇鑫 余群波 张兆雪 王瑞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1-261,共11页
铜渣是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有价金属(如铜、铁、钴、锌等)和有害成分(如砷、铅、铬等),其综合利用对于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铜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主要涵盖有价金属的回收及其... 铜渣是铜冶炼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含有大量有价金属(如铜、铁、钴、锌等)和有害成分(如砷、铅、铬等),其综合利用对于资源回收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铜渣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主要涵盖有价金属的回收及其在建筑和功能材料中的应用。现有研究主要采用火法贫化和湿法浸出回收铜、铁等金属,尤其是酸浸、氧压浸出和微生物浸出等工艺在提升金属回收效率方面成效显著。浮选和磁选等物理选矿技术利用矿物颗粒特性,实现了金属的高效分离与回收。在建筑材料领域,铜渣作为混凝土、砂浆和水泥的细骨料替代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火山灰活性,能够提升建筑材料的耐久性和抗压性能,缓解天然砂石资源短缺。此外,铜渣掺入水泥可有效降低煅烧温度并提高水泥性能,拓展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在功能材料领域,铜渣在微晶玻璃、催化剂和微电解填料中的应用前景广阔。铜渣制备的微晶玻璃具备优良的机械和耐热性能,可用于建筑和耐火材料;作为催化剂和微电解填料,铜渣在废水处理和有机污染物降解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尽管铜渣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进步,但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成分复杂、标准不统一等挑战。未来需要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和制定行业标准,以确保铜渣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续利用。通过技术创新和标准化体系建设,铜渣在功能材料、建筑材料和环保领域有望实现更广泛应用,助力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冶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冶炼渣 资源化 研究现状 有价金属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冶炼过程酸浸高硅渣碱性焙烧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饶剑 李明冬 +5 位作者 严康 张健 王洪博 王盟凯 张忠堂 余群波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6-34,共9页
火法炼铜吹炼过程产出大量铜渣,经酸浸处理回收铜等有价金属后会产生大量高硅渣。为了实现高硅渣的无害化处置和硅的回收利用,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 7.3和HSC 6.0对高硅渣碱性焙烧过程主要反应的ΔG-T图、物相平衡分配图及Na_(2)O-SiO... 火法炼铜吹炼过程产出大量铜渣,经酸浸处理回收铜等有价金属后会产生大量高硅渣。为了实现高硅渣的无害化处置和硅的回收利用,采用热力学软件Factsage 7.3和HSC 6.0对高硅渣碱性焙烧过程主要反应的ΔG-T图、物相平衡分配图及Na_(2)O-SiO_(2)-FeO体系相图进行计算和绘制。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和ω(Na_(2)O)/ω(SiO_(2))的变化会显著影响焙烧转型过程和产物的物相组成。理论上实现SiO_(2)转型的优化条件为:焙烧温度800~900℃、ω(Na_(2)O)/ω(SiO_(2))=0.41~0.64。高硅渣中的杂质Al和Fe参与反应过程,且不溶性杂质NaAlSiO_(4)较可溶性杂质Na_(2)FeO_(2)优先生成。根据热力学分析结果,开展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碳酸钠过量系数为SiO_(2)、Al和Fe理论总用量的0.9倍,焙烧温度850℃,焙烧时间2 h的条件下,硅的浸出率达到88.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法炼铜 高硅渣 碱性焙烧 热力学 相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吹炉技术优化操作实践 被引量:5
3
作者 简锡明 张晓丹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9-13,共5页
介绍了侧吹炉的操作技术和生产实践,采用提高供氧量、增加投矿量、降低焦炭和粉煤量、粉煤替代焦炭技术、提高高硅矿的配比、降低熔剂率、改造侧吹炉放铜口、降低电炉渣含铜等优化措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金属回收率,实现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 侧吹炉 生产实践 煤耗氧 高硅矿 渣含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电解系统一体化设计及高电流密度生产实践 被引量:5
4
作者 俞道明 刘红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5-28,共4页
描述了基于一体化设计的铜电解生产系统的成功案例,重点阐述了传统不锈钢阴极电解技术在高电流密度下的生产实践。实践表明,采用传统永久不锈钢阴极电解技术及一体化的集成设计,具有投资、运行成本、能源消耗低的优势,且产品质量稳定。
关键词 一体化集成设计 铜电解 高电流密度 生产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氧侧吹熔炼炉斜烟道配置优化和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长东 饶剑 张晓丹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0-63,共4页
针对富氧侧吹熔炼炉烟道结构容易损坏和内部结瘤问题,分别采用抗热震性更好的铝铬砖、镁铬砖替代原有材料,以及加强炉料杂质控制、用氧制度优化等措施,生产实践表明改进后成效显著。
关键词 斜烟道 结瘤 优化 富氧侧吹熔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1kt/a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设计和运行实践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长东 鲁宗升 张建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4-66,78,共4页
介绍了某公司331kt/a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设计和运行实践。净化工序采用两级动力波净化+两级电雾、转化工序采用"3+2"常规转化工艺,采用进口催化剂,尾气为大规模干法活性焦脱硫。上述制酸装置于2015年9月投产,2016年以来,在侧... 介绍了某公司331kt/a冶炼烟气制酸装置的设计和运行实践。净化工序采用两级动力波净化+两级电雾、转化工序采用"3+2"常规转化工艺,采用进口催化剂,尾气为大规模干法活性焦脱硫。上述制酸装置于2015年9月投产,2016年以来,在侧吹熔炼炉投料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下,通过对部分设备进行改造以及转化催化剂进行调整等措施使得总转化率控制在99.85%以上,系统产能达520kt/a以上,制酸尾气SO2浓度保持在活性焦脱硫装置所能够接受的合理范围,从而确保了冶炼生产的正常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炼烟气 制酸装置 技术改造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