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露水河古树群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元兴 陈建军 +8 位作者 陆志民 刘卫胜 许延国 吴培莉 冯博 韩玉霞 谢志江 李奎友 陈华 《吉林林业科技》 2019年第2期11-16,共6页
对吉林省露水河千金榆、沙冷杉、红松林群系中古树进行调查,共计记录到胸径≥80 cm的古树1 384株。其中沙松46株,胸径最大者131. 6 cm,树龄在212~346年之间;红松207株,胸径最大者130. 2cm,树龄在314~490年之间;水曲柳459株,胸径最大者... 对吉林省露水河千金榆、沙冷杉、红松林群系中古树进行调查,共计记录到胸径≥80 cm的古树1 384株。其中沙松46株,胸径最大者131. 6 cm,树龄在212~346年之间;红松207株,胸径最大者130. 2cm,树龄在314~490年之间;水曲柳459株,胸径最大者157 cm,树龄在256~432年之间;黄檗1株,胸径80. 2 cm,树龄220年;紫椴193株,胸径最大者125. 8 cm,树龄在305~488年之间;蒙古栎387株,胸径最大者172. 0 cm,树龄在274~601年之间;春榆91株,胸径最大者130. 2 cm,树龄在204~337年之间。古树级别可划分为国家一级古树4株,国家二级古树608株,国家三级古树772株。为该区域古树资源的保护与森林康养基地开发、气候变迁、火山影响及森林演替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露水河 古树群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火视频监控系统在露水河林业局的应用评估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立法 《森林防火》 2018年第3期32-35,共4页
针对露水河林业局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在试运行期间的使用情况,从前端监控设备巡航、控制、视频存储与点播、火情识别定位、指挥调度、常规火源处理等方面对设备功能进行全方位评估,并对使用特点进行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 森林防火 火情识别 视频监控 性能测试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露水河林业局采伐方式的新思考
3
作者 苏章学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27,37,共4页
对露水河林业局采伐方式的新思考苏章学(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位于长白山的西北坡,始建于1958年,当时除二道松花江沿岸及二道松花江主要支流的下游两岸在日伪时期和解放初期对森林资源拔过“大毛”之外,其他地块是... 对露水河林业局采伐方式的新思考苏章学(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露水河林业局位于长白山的西北坡,始建于1958年,当时除二道松花江沿岸及二道松花江主要支流的下游两岸在日伪时期和解放初期对森林资源拔过“大毛”之外,其他地块是一片原始状态保持较为完好的针、阔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 采伐 露水河林业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集水区林业工程治理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河 陈建军 +2 位作者 孙镜明 刘燕春 王元兴 《吉林林业科技》 2010年第6期27-30,39,共5页
采用林业工程方法治理侵蚀沟集水区,森林覆盖率可由原来的3.0%~11.7%提高到37.1%~93.5%,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3 352~4 048 t·km-2.a-1下降到1 708~2 148 t·km-2.a-1,下降51%~72%,径流系数减少48.4%,土壤蓄水量增加2 236.... 采用林业工程方法治理侵蚀沟集水区,森林覆盖率可由原来的3.0%~11.7%提高到37.1%~93.5%,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3 352~4 048 t·km-2.a-1下降到1 708~2 148 t·km-2.a-1,下降51%~72%,径流系数减少48.4%,土壤蓄水量增加2 236.1 m3·km-2,土壤湿度提高36%~48%,治理效果显著。无论平缓台地集水区或坡地集水区其影响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均为保留农田宽度,保留20 m宽度的农田治理效果最佳;当采用全部还林措施治理时灌木是主要影响因素,乔灌混交林治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长白山区 侵蚀沟集水区 林业工程 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露水河林区灯台树种质资源初步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尹树臣 许延国 +6 位作者 王丽娟 韩玉霞 李奎友 沈广平 于琪 房衍林 张乾石 《吉林林业科技》 2017年第6期6-8,18,共4页
以吉林省露水河林区灯台树野生群体为材料,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其种质资源进行初步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样地中,以下坡位3号样地生长的植株最多,密度可达349株·hm-2,其中以胸径5~10 cm植株占优势,密度为207株·hm-2,并生长... 以吉林省露水河林区灯台树野生群体为材料,采用样地调查法对其种质资源进行初步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样地中,以下坡位3号样地生长的植株最多,密度可达349株·hm-2,其中以胸径5~10 cm植株占优势,密度为207株·hm-2,并生长有胸径30 cm、树高16.7 m高大个体。中坡位2号样地密度也较大,为277株·hm-2,而且天然更新极好,幼苗幼树密度为214株·hm-2。在上坡位1号样地中,单位面积密度亦达到149株·hm-2。该林区林地坡度较大地段针阔混交林或杨树纯林是野生种群最为适宜的立地生境。野生植株生长发育正常,无林业有害生物与冻害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露水河 灯台树 种质资源 种群密度 抗寒种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主要造林树种、引种现状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献文 姜敏华 +7 位作者 刘祖鉴 赵钢 赵云 胡长群 陆志民 李贞淑 祁凤荣 周胜利 《吉林林业科技》 2001年第5期20-26,共7页
针对去年冬季我省遇到了几十年罕见的极端低温,造成部分树种发生冻害现象,另外有的单位或个人盲目大量引进未经在我省试验成功的速生树种问题,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展开调查。经调查、分析、评价,提出了我省西部平原区、中部低山丘陵区... 针对去年冬季我省遇到了几十年罕见的极端低温,造成部分树种发生冻害现象,另外有的单位或个人盲目大量引进未经在我省试验成功的速生树种问题,我们在全省范围内展开调查。经调查、分析、评价,提出了我省西部平原区、中部低山丘陵区、东部高寒山区适宜发展的造林、绿化树种以及不适宜发展的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种调查 造林树种 绿化树种 引种 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地方野生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等级评价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建军 乔恒 +5 位作者 王元兴 牛纯 刘永富 杨辉 吴景才 肖万军 《吉林林业科技》 2009年第3期19-23,47,共6页
依据吉林省野生植物种类及分布特点,建立了新的"地方野生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等级定量评价体系",与按照国家现行"野生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等级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评价体系适合吉林省的... 依据吉林省野生植物种类及分布特点,建立了新的"地方野生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等级定量评价体系",与按照国家现行"野生植物受威胁及优先保护等级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本评价体系适合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受威胁等级评价结果能全面反映出野生植物的现存状态,优先保护等级评价结果更加符合科学意义及经济价值上的保护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野生植物 受威胁等级 优先保护等级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树木引种现状及发展策略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建军 梁学顺 +1 位作者 赵钢 周胜利 《吉林林业科技》 2001年第5期29-32,共4页
本文介绍了吉林省树木引种工作的现状及成就,分析了吉林省树木引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警示人们要科学引种,并提出了吉林省树木引种工作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 树木引种 发展策略 树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公益林管理地理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福强 薛大志 +1 位作者 薛云诚 李芬 《吉林林业科技》 2016年第5期34-36,共3页
本文对公益林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和可行性分析,应用Microsoft Visual C#、Java等编程语言,在个人电脑终端客户、服务器和手机上开发了公益林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适用于公益林管理,工作效率高,达到了实时监管公益林森林资源的目的。
关键词 吉林省 公益林管理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长白山区侵蚀沟生物治理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辉 陈建军 +4 位作者 王志新 孙镜明 王龙福 矫式奎 王元兴 《吉林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23-27,共5页
在吉林省长白山区采用生物治理侵蚀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紫穗槐、胡枝子进行浅沟治理,防治水土流失作用明显,最佳组合为:坡度≤15°地段,紫穗槐、带间距8m和胡枝子、带间距8m;坡度≥15°地段,紫穗槐、带间距4m和胡... 在吉林省长白山区采用生物治理侵蚀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紫穗槐、胡枝子进行浅沟治理,防治水土流失作用明显,最佳组合为:坡度≤15°地段,紫穗槐、带间距8m和胡枝子、带间距8m;坡度≥15°地段,紫穗槐、带间距4m和胡枝子、带间距4m。采用旱柳4—8cm粗的茎干在沟底埋桩进行深沟沟底治理,缓流挂淤作用显著,最佳组合为:横隔间距2m,茎干间距20cm,埋干深度50cm,茎干长度100cm。采用紫穗槐、胡枝子进行深沟沟坡治理,最佳组合为:紫穗槐、带状栽植(株距0.3m、行距1.0m)和胡枝子、带状栽植(株距0.3m、行距1.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长白山区 侵蚀沟 生物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森林经营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7
11
作者 单明刚 李晓玉 《中国林副特产》 2013年第6期101-103,共3页
森林经营是林业建设的重点内容。分析了当前吉林省森林经营所面临的现状,尤其是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森林经营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从而提出了改善其森林经营现状的具体措施,旨在为今后吉林省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 森林经营是林业建设的重点内容。分析了当前吉林省森林经营所面临的现状,尤其是当前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森林经营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关分析,从而提出了改善其森林经营现状的具体措施,旨在为今后吉林省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和发展,提供科学的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营 现状 发展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露水河红松二代种子园营建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元海 王元兴 +5 位作者 王国玉 李奎友 李奎全 王秀琴 郑伟 张书仙 《吉林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41-41,58,共2页
迄今红松二代种子园营建技术方法尚处于探索中,本文介绍了长白山腹地露水河林业局红松二代种子园营建方法。在红松一代园天然优树半同胞子代林里选取150个优良家系,每个家系选取一棵生长、干形等方面优良的单株;在天然红松林里,按外7 c... 迄今红松二代种子园营建技术方法尚处于探索中,本文介绍了长白山腹地露水河林业局红松二代种子园营建方法。在红松一代园天然优树半同胞子代林里选取150个优良家系,每个家系选取一棵生长、干形等方面优良的单株;在天然红松林里,按外7 cm相关法及有关选优要求(标准定为平均数减去2倍标准差)选择16株红松,将166株红松按常规方法采穗、嫁接、定植,建立红松二代园生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二代种子园 营建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森工企业多种经营专项贴息贷款项目问题及调整措施的探讨
13
作者 孙佳庆 罗志刚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42-44,共3页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研究解决国有林区森林工业问题会议纪要》文件。根据国务院精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与林业部、财政部共同商定,自1987年起,向国有林区森工企业发放多种经营专项贴息贷款(1986年由农业银行承贷),以扶... 1986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研究解决国有林区森林工业问题会议纪要》文件。根据国务院精神,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与林业部、财政部共同商定,自1987年起,向国有林区森工企业发放多种经营专项贴息贷款(1986年由农业银行承贷),以扶持森工企业开发利用林区多种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工业 经营 贷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生物学与林业应用
14
作者 赵彤堂 任长海 +1 位作者 史继范 宫学凤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3-24,7,共3页
全息生物学是中国人创立的一门新学科,全息胚学说提出了新的生物统一观。本文介绍了全息胚学说、全息生物律和全息定域选种法之后,展望了全息生物学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林业 全息生物学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北坡3个森林群落主要树种种间联结性 被引量:59
15
作者 张悦 郭利平 +4 位作者 易雪梅 曹伟 王远遐 吴培莉 姬兰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长白山是东亚大陆在我国境内唯一具有高山冻原的山地,分析长白山北坡3个群落乔木种的种间关联性尚未见报道。调查了长白山北坡海拔700—1700m的森林群落,根据调查资料,进行了TWINSPAN分类和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1)35个样方被分为... 长白山是东亚大陆在我国境内唯一具有高山冻原的山地,分析长白山北坡3个群落乔木种的种间关联性尚未见报道。调查了长白山北坡海拔700—1700m的森林群落,根据调查资料,进行了TWINSPAN分类和种间联结性分析。结果表明:(1)35个样方被分为3个群落类型,即原始阔叶红松林、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34个树种被分为五类,第一类和第二类主要为阴性或中性偏阴性的硬阔叶树种,第三类和第四类主要为阳性或中性偏阳的软阔叶树种,第五类主要为针叶树种。(2)原始阔叶红松林建群种总体关联性呈不显著负相关,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呈不显著正相关。(3)原始阔叶红松林、天然次生林和云冷杉林分别有89%、76%、47%的种对间关联程度紧密,植物群落稳定性与种间关系并非趋于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析 海拔梯度 种间联结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伐对红松种群结构与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38
16
作者 张悦 易雪梅 +2 位作者 王远遐 姬兰柱 吴培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5,共8页
红松是我国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主要建群种,受森林采伐的影响,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通过绘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生存函数、存活曲线和径级分布图,研究原始林,15%择伐、40%择伐和皆伐后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内,红松种... 红松是我国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主要建群种,受森林采伐的影响,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通过绘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生存函数、存活曲线和径级分布图,研究原始林,15%择伐、40%择伐和皆伐后恢复的天然次生林内,红松种群结构和动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采伐干扰对红松种群的波动周期影响不大,15%的择伐强度可以提高红松种群的生存期望。(2)原始林和15%择伐林内红松种群存活曲线均为DeeveyⅡ型,种群处于稳定期;40%择伐林内存活曲线介于DeeveyⅡ型和DeeveyⅢ型之间,种群由稳定期向成熟期过渡;皆伐林内存活曲线为DeeveyⅠ型,种群处在增长期。(3)原始阔叶红松林林、15%择伐林和40%择伐林内,红松种群径级结构均呈稳定的倒J型,且在幼树阶段均存在生长更新的停滞现象;与原始林相比,15%择伐林内幼树比例略有下降;40%择伐林和皆伐迹地,随采伐强度的增加,幼树比例明显增大。(4)方差分析表明,4个种群的生存过程差异较大,采伐干扰对红松种群生存过程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表 生存分析 存活曲线 年龄结构 长白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区核桃楸结实性状种源变异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思羽 杨辉 +5 位作者 韩姣 张大伟 赵珊珊 张忠辉 郭忠玲 杨雨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40,共9页
以长白山14个核桃楸种源的结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核桃楸种源结实性状的种源变异规律,分析了空间地理变异和地形因子对不同种源核桃楸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楸不同种源的单株产量、... 以长白山14个核桃楸种源的结实性状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了核桃楸种源结实性状的种源变异规律,分析了空间地理变异和地形因子对不同种源核桃楸结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核桃楸不同种源的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宽等差异显著,其中单株产量差异最为明显,其变异系数高达36.12%,而干果质量、干果长和干果宽变异较小,变异系数的范围为2.25%~6.67%。PCA分析表明,PC1综合反映了核桃楸的果实产量、干果质量和树木高生长信息;而PC2则综合反映了果实表型性状和径生长信息,如干果长、干果宽和胸径。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变量对核桃楸单株产量、干果质量、干果长、干果宽、树高和胸径空间变异的解释量为13%~69%;地形变量对单株产量、干果宽、树高和胸径解释量范围为19%~24%;空间变量对PC1和PC2的解释量分别为33%和24%,地形变量对PC1和PC2的解释量分别为52%和66%。结实性状与地形变量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坡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干果宽与海拔呈显著正相关(P〈0.05)。聚类分析显示,种源组Ⅱ中核桃楸单株产量最高,是最优的果实种源组;种源组ⅡI中核桃楸单株产量最低、平均胸径值最高,是最优的木材种源组。因此,在林业实践中应根据最终的培育目标来选取合适的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楸 结实性状 种源变异 主成分分析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水曲柳种群动态 被引量:36
18
作者 易雪梅 张悦 +2 位作者 王远遐 姬兰柱 吴培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97,共7页
通过对长白山水曲柳种群的调查,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以及种群时间动态预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白山水曲柳种群幼龄个体偏少,中老龄个体较多。其中阔叶红松林中... 通过对长白山水曲柳种群的调查,以种群径级结构代替年龄结构,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结构、静态生命表以及种群时间动态预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长白山水曲柳种群幼龄个体偏少,中老龄个体较多。其中阔叶红松林中水曲柳种群主要依靠中老龄植株维持,幼龄个体缺乏;白桦次生林中水曲柳植株龄级较阔叶红松林幼龄,但仍然存在幼树缺乏现象。长白山水曲柳种群的存活曲线基本属于偏正态DeeveyⅢ型,总体呈现衰退趋势。种群时间动态预测显示,随着水曲柳老龄个体短暂增多后的逐渐减少,水曲柳种群逐渐衰退。因此建议在立足现有种群的维持保护上,研究水曲柳濒危机制,采取适当人工抚育措施,保证种群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曲柳 种群结构 存活曲线 静态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桤叶唐棣引种试验 被引量:14
19
作者 高文韬 孟庆繁 +5 位作者 杨春波 林天喜 吴相菊 杨喜林 刘喜仁 王元兴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8,21,共4页
5 a的引种试验研究表明:桤叶唐棣(Amelanchier alnifolia)在吉林省4月中、下旬-5月上旬萌动;4月下旬-5月中旬展叶;高生长期4月下旬-5月中旬开始,7月上、中旬结束,70 d左右;速生期为5月份;地径生长5月中旬-8月下旬或9月上旬,120-140 d,... 5 a的引种试验研究表明:桤叶唐棣(Amelanchier alnifolia)在吉林省4月中、下旬-5月上旬萌动;4月下旬-5月中旬展叶;高生长期4月下旬-5月中旬开始,7月上、中旬结束,70 d左右;速生期为5月份;地径生长5月中旬-8月下旬或9月上旬,120-140 d,高峰期6-8月份;开花期10 d左右,一般5月上、中旬开花,中下旬结束;果实期30 d;8月上旬形成顶芽,9月下旬落叶。在吉林省各试验区表现出较强适应性,生长良好,在吉林市松花湖地区,5年生开花结果达100%。Lee3、Northline、Smoky、Thressen 4个品种平均公顷产量、单果质量、单果果径与原产地无显著差异,可以确定其为适宜推广的优良品种,可在吉林-通化半山温凉湿润区、集安岭南温暖湿润区和延边盆地温凉区大量引种栽培建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桤叶唐棣 引种 适生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松种源遗传变异及高固碳种源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侯丹 张莉 +2 位作者 魏志刚 周春艳 夏德安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52-460,共9页
以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的27年生红松种源试验林18个种源为对象,对生长、材性、生物量、含碳率等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了优良种源。研究结果表明,除单株含碳率、树冠含碳率及1.3 m处木芯含碳率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性状种源间皆... 以吉林省露水河林业局的27年生红松种源试验林18个种源为对象,对生长、材性、生物量、含碳率等性状的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并选择了优良种源。研究结果表明,除单株含碳率、树冠含碳率及1.3 m处木芯含碳率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性状种源间皆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树木生长性状与海拔、年降水量及日照时数达到显著相关水平;木材材性性状中,除基本密度与气候地理因素皆相关不显著外,其他性状与各地理气候因素的相关性比较复杂。碳储量与纬度、海拔、年降水量及日照时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水平,碳储量与树根含碳率、木质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及灰分含量皆相关不显著。影响碳储量的变量中提取了5个主成份,得到83.741%的累计贡献率。标准化后的碳储量C'只与树木生长因子F1极显著正相关,构造的碳储量优良种源得分函数:Z_k=C_k'+0.975*42.826%*F_1,Z_k值以露水河2.929 8、临江2.699 8、大海林1.936 3排在前三位,选为红松高固碳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种源 碳储量 得分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