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防火无线通讯系统建设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树学 刘丽杰 《吉林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35-38,共4页
本文介绍了长白山保护区森林防火无线通讯系统的发展过程、现状、优缺点,阐述了当前无线通讯系统改进的必要性和措施,旨在为长白山保护区无线通讯系统改造提供参考。
关键词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森林防火 无线通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景区生态旅游现状及客源市场浅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永财 《林业勘查设计》 2016年第3期26-28,共3页
概述了长白山景区旅游市场发展状况,并根据长白山北、西、南景区的景点分布格局分析了其年环境容量和国内、国外的客源市场状况,进而对长白山旅游线路做了导引设计。
关键词 长白山景区 生态旅游 环境容量 客源市场 旅游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地和平地保护性耕作比较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渊 张兴义 李树学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年第4期485-489,共5页
对东北典型黑土区,比较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在坡耕地和岗平地对作物产量、土壤密度、水热状况的作用差异,以及保护性耕作在坡耕地的水保效应。结果显示:在大豆玉米轮作制下,实施免耕(NT)和少耕(RT),较传统旋耕相比,坡耕地种植大豆,NT增产12... 对东北典型黑土区,比较研究了保护性耕作在坡耕地和岗平地对作物产量、土壤密度、水热状况的作用差异,以及保护性耕作在坡耕地的水保效应。结果显示:在大豆玉米轮作制下,实施免耕(NT)和少耕(RT),较传统旋耕相比,坡耕地种植大豆,NT增产12.56%,RT减产0.94%;种植玉米,NT处理增产1.10%,RT减产14.80%。岗平地种植大豆,NT增产9.23%,RT增产4.80%,玉米NT、RT处理分别减产为22.60%和10.02%。坡耕地NT增加了耕层的土壤密度以及土壤质量含水量,降低了土壤耕层的温度,各处理之间的差异均小于岗平地。NT还降低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径流量和径流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坡耕地 岗平地 产量 水土流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垦殖与自然恢复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何萍萍 于镇华 +4 位作者 王银锁 金剑 刘居东 李树学 王光华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11年第3期361-365,共5页
对比研究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中黑土自然恢复(NR)及垦殖中不施肥(NoF)、施化肥(CF)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性变化明显,所... 对比研究中国科学院海伦农业生态实验站长期定位试验区中黑土自然恢复(NR)及垦殖中不施肥(NoF)、施化肥(CF)和化肥配施有机肥(CF+M)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季节性变化明显,所有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的峰值均出现在早春,自然恢复较垦殖处理提高了黑土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对土壤酶活性研究发现,除垦殖处理的转化酶活性季节性变化较小外,其他处理酶活性季节性变化显著。NR处理促进了土壤过氧化氢酶、转化酶和磷酸酶活性的提高,而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不大。垦殖处理下施肥较不施肥处理土壤酶活性高,但单施化肥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土 垦殖 自然恢复 土壤酶活性 微生物量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森林凋落叶分解速率与气候、林型、林分光照的关系 被引量:15
5
作者 吴鹏 王襄平 +3 位作者 张新平 朱彪 周海城 方精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223-2232,共10页
在东北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的主要森林类型中设置26块样地,进行为期3a(2004—2006年)凋落叶分解实验,以研究气候、林型、林冠透光率对凋落叶分解速率的相对影响大小。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凋落叶分解速率依次为:落叶阔叶... 在东北长白山、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大兴安岭的主要森林类型中设置26块样地,进行为期3a(2004—2006年)凋落叶分解实验,以研究气候、林型、林冠透光率对凋落叶分解速率的相对影响大小。结果表明,不同林型凋落叶分解速率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针叶林>常绿针叶林>岳桦林。对分解速率影响因素的分析表明,气候因子(热量和水分)对分解速率有较强的解释力,分别解释了分解常数k和分解95%所需时间(t95%)的55.5%和65.0%的变异。但是,气候对分解速率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林型、林冠透光率的协同作用而实现的,其独立解释力并不大(<9%)。气候的变化导致林型(物种组成)的变化、进而影响分解速率,这一因素解释了分解参数变异的46.8%(k)和56.8%(t95%)。与此同时,气候和林型的变化还导致林冠透光率的变化,随着热量水平的上升林冠透光率下降、间接提高分解速率。这一因素分别解释了k值和t95%变异的23.9%和22.3%。研究结果表明,气候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物种组成、林冠结构(影响透光率)等生物因素的间接作用实现的。忽视这些生物因素、简单研究气候和分解速率的关系可能难以正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对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叶分解速率 气候 林型 林冠透光率 中国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抗逆杨树杂交新品种选育 被引量:1
6
作者 李路瑶 李燕 +5 位作者 陈永财 张朝凤 逄坤宇 陈烈 刘剑 梁修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5期164-166,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杨树杂交组合营造的试验林在抗性、生长性状方面的差异.[方法]按不同杨树杂交组合进行树高、胸径生长方差分析,确定生长性状存在的差异,通过电导率测定和低温处理对组织中MDA含量的影响,找出不同杂交组合抗性的差别.[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杨树杂交组合营造的试验林在抗性、生长性状方面的差异.[方法]按不同杨树杂交组合进行树高、胸径生长方差分析,确定生长性状存在的差异,通过电导率测定和低温处理对组织中MDA含量的影响,找出不同杂交组合抗性的差别.[结果]综合生长性状及抗性调查结果,初步选择出适于吉林省中东部河流冲击平地和低山丘陵地造林的优良杂交组合为大叶山杨×毛新杨.[结论]该研究可为开展大叶山杨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杂交 新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