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栽培生境朝鲜淫羊藿种群分株的生物量分配与生长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雪莲 张洺加 +3 位作者 孙祎晗 何文兵 石云龙 赵颜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47,共8页
[目的]为探究朝鲜淫羊藿在种群构件水平上的生长特性,揭示生境对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分配特征、生长规律的影响。[方法]选择平欧榛林、杨树林和松树林3个不同栽培生境,测定和分析朝鲜淫羊藿果实成熟期各构件的生物量特征、生物量... [目的]为探究朝鲜淫羊藿在种群构件水平上的生长特性,揭示生境对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分配特征、生长规律的影响。[方法]选择平欧榛林、杨树林和松树林3个不同栽培生境,测定和分析朝鲜淫羊藿果实成熟期各构件的生物量特征、生物量分配、构件生长规律。[结果]平欧榛林生境朝鲜淫羊藿茎生物量(0.4868 g)、叶生物量为(1.0814 g)、果生物量(0.2505 g)、分株总生物量(1.8214 g)均显著高于杨树林、松树林生境。茎生物量分配以杨树林生境最高为32.64%,松树林次之,二者显著高于平欧榛林;叶生物量分配平欧榛林最高(59.41%),但3种生境差异不显著;果生物量分配平欧榛林(13.77%)最高、杨树林次之,松树林分配最小为9.18%。松树林生境朝鲜淫羊藿种群数量特征表型可塑性大,平欧榛林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相对稳定,生境对叶、果、分株总生物量及叶生物量分配影响大。不同生境朝鲜淫羊藿各构件生物量及分配存在差异,且普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种栽培生境下朝鲜淫羊藿种群各构件生物量与分株株高、分株总生物量间普遍存在线性同速生长规律,仅平欧榛林下茎生物量与株高、叶生物量与分株总生物量间呈幂函数异速生长关系。[结论]朝鲜淫羊藿分株在生长与物质分配上具有较大的生态可塑性和可调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朝鲜淫羊藿 种群构件 分株 生物量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牙花更新芽年生育进程及鳞茎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雪莲 蒋明格 +1 位作者 朱俊义 齐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2,共7页
以猪牙花更新芽地上生育期和休眠期的鳞茎为研究对象,采用解剖和扫描电镜法观察更新芽形态发育进程,同时测定更新芽不同生育期鳞茎中的淀粉、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猪牙花更新芽于4月初萌土、随即展叶、开花、结实,... 以猪牙花更新芽地上生育期和休眠期的鳞茎为研究对象,采用解剖和扫描电镜法观察更新芽形态发育进程,同时测定更新芽不同生育期鳞茎中的淀粉、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猪牙花更新芽于4月初萌土、随即展叶、开花、结实,于5月中旬枯萎死亡,完成地上生育周期,此时,地下鳞茎亦完成更新生长。5月19日-6月30日进入更新芽地下形态分化期,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叶片分化期、花原基分化期、花被片分化期、雄蕊分化期、雌蕊分化期5个时期;7月初-11月初为更新芽地下形态发育期,芽体生长迅速,在土壤上冻前芽体长度已接近或超出鳞茎;随后进入冬眠期。猪牙花鳞茎中营养物质含量与更新芽年生长发育进程密切相关,鳞茎的营养物质含量在更新芽地上生育期的盛果期时大量积累,在更新芽地下分化期消耗较大,更新芽地下发育期间,营养物质含量呈波动变化,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冬眠前含量处于较高的水平。猪牙花更新芽年生育进程可分为4个时期,分别为地上生育期、地下形态分化期、地下形态发育期、冬眠期。猪牙花鳞茎营养物质含量随年生育进程的推进而不断调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牙花 更新芽 鳞茎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耐盐金黄色葡萄球菌ZS01的耐盐机制研究
3
作者 冯颖 张晓璐 +5 位作者 鲍晚秋 张霞 王心雨 刘伟 明庭红 苏秀榕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50-58,共9页
为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受盐胁迫的分子机制,以从盐渍水产品中分离的高耐盐菌株S.aureus ZS01和标准菌株S.aureus ATCC 27217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二代全基因组测序平台,采用比较组学方法,结合胁迫后金黄色葡萄球... 为探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耐受盐胁迫的分子机制,以从盐渍水产品中分离的高耐盐菌株S.aureus ZS01和标准菌株S.aureus ATCC 27217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二代全基因组测序平台,采用比较组学方法,结合胁迫后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活性和细胞壁通透性的变化,从DNA层面阐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受盐胁迫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S.aureus ZS01特异的基因GO分类统计主要涉及膜的整体组件、胞外区、DNA结合和发病机制;KEGG途径主要集中在细胞群落原核生物、传染病:细菌、膜转运、复制和修复,其中与耐盐相关的基因主要涉及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ABC转运系统、转录调控因子和DNA损伤修复,这些基因很可能就是S.aureus ZS01较标准菌株更耐盐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全基因组测序 耐盐分子机制 GO分类 KEGG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前草多糖对高脂日粮饲喂小鼠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力凡 朱俊义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9-134,共6页
为探讨车前草多糖(PLP)对高脂日粮(HF)饲喂引起的小鼠脂代谢异常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50只SPF级雄性健康昆明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成5个组,分别为对照(CK)组、高脂日粮(HF)组、HF+100 mg/(kg·bw)PLP组、HF+200 mg/(... 为探讨车前草多糖(PLP)对高脂日粮(HF)饲喂引起的小鼠脂代谢异常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50只SPF级雄性健康昆明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成5个组,分别为对照(CK)组、高脂日粮(HF)组、HF+100 mg/(kg·bw)PLP组、HF+200 mg/(kg·bw)PLP组和HF+400 mg/(kg·bw)PLP组。每天记录小鼠的采食量和饮水量,试验4周后收集其肝脏和血液进行脂代谢和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和基因测定。结果显示,与CK组相比,HF组小鼠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糖(GLU)含量以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显著升高(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TC、TG、丙二醛(MDA)和活性氧自由基(ROS)含量显著升高(P<0.05),过氧化物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而添加200 mg/(kg·bw)和400 mg/(kg·bw)PLP显著降低了HF饮食小鼠血清中TG、TC、LDL-C和GLU含量以及AST和ALT活性(P<0.05),显著提高HDL-C含量(P<0.05);显著降低小鼠肝脏中TC、TG、MDA和ROS含量(P<0.05);显著提高肝脏中抗氧化酶CAT、GSH-Px和SOD活性(P<0.05)。此外,进一步对小鼠抗氧化和脂代谢相关基因检测发现,PLP可显著提高HF饮食导致的抗氧化基因Nrf 2和HO-1表达水平的降低,并降低脂代谢相关基因Lp l、Cyp7αl和Scd 1的表达(P<0.05)。结果表明,HF饮食可引发小鼠脂代谢异常和肝脏氧化应激并导致肝损伤,而PLP可缓解HF饮食导致的小鼠氧化应激和脂代谢异常,该结果可为PLP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草多糖 高脂饮食 抗氧化酶活性 氧化应激 脂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