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鲁艳艳
许翔博
+6 位作者
吴亚梅
刘雨齐
王涵
杨丽娟
王振江
肖梓屾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1702,共12页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宫颈组织中的浸润差异及其与宫颈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阐明EOS对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56例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情况分为宫颈癌组(n=46,其中宫颈鳞状细...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宫颈组织中的浸润差异及其与宫颈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阐明EOS对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56例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情况分为宫颈癌组(n=46,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26例、宫颈腺癌15例和宫颈腺鳞癌5例)、慢性宫颈炎组(n=50)、CINⅠ期组(n=50)、CINⅡ期组(n=50)、CINⅢ期组(n=30)和正常组(癌旁正常宫颈组织,n=30)。阴道镜观察各组患者宫颈组织形态表现,薄层液基细胞学测试(TCT)法观察各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形态表现,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宫颈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患者宫颈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刚果红染色检测各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EOS浸润数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患者宫颈表面光滑,呈粉红色,毛细血管均匀分布;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表面呈红色炎性改变,部分伴有纳氏囊肿形成,可见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溃疡等;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可见上皮溃疡、增厚和形态不规则,细镶嵌及点状血管明显;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表面隆起,可见新生肿物及坏死性溃疡,质脆易出血。醋酸染色后,正常组患者宫颈无明显改变;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呈少量白色改变,持续时间较短;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薄醋白上皮不规则、呈地图样边界,其中CINⅠ期组患者宫颈部分组织呈醋白反应,CINⅡ期组患者宫颈出现明显醋白反应,CINⅢ期组患者宫颈醋白反应非常明显,面积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宫颈癌组患者宫颈醋白反应明显,白色上皮厚,持续时间久,轮廓硬直,边界清晰。正常组患者宫颈碘染色后呈棕褐色,着色均匀;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炎性病变区着色差;CINⅠ期组患者宫颈上皮化生区碘着色不明显;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病变区着色差,转化区周围面积较大;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表面不规则,呈菜花样生长,碘染色后不着色,呈现为橘黄或芥末黄色。TCT法观察,正常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无异型性细胞,炎症细胞浸润少;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EOS等炎症细胞,无异型性细胞;CINⅠ期和CINⅡ期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双核异型性细胞,核质比较高,细胞核较深染,周围见空晕;CINⅢ期组患者脱落细胞中可见较多异型性细胞,核质比较高,核膜不规则;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大而显著的核仁,聚集成片,合胞体样改变明显;与正常组比较,CINⅠ期组、CINⅡ期组、CINⅢ期组和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异型性均明显增加。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检测,与正常组和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HPV感染数和TCT异型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比较,宫颈癌组患者HPV感染数和TCT异型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HE染色观察,正常组宫颈组织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可见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EOS和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慢性宫颈炎组患者炎症细胞浸润增加;CIN组患者宫颈细胞核核仁稍大,可见异型性细胞,炎症细胞主要分布于异型性细胞周围;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细胞核仁大而深染,细胞异型性明显,癌细胞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组织中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CIN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减少(P<0.05);与慢性宫颈炎组和CIN组比较,宫颈癌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宫颈癌组织中EOS主要分布于癌巢周围,与CINⅠ期组比较,CINⅡ期组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CINⅡ期组比较,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明显增加(P<0.05)。肿瘤恶性程度越高,EOS浸润越多,EOS浸润数与宫颈癌浸润深度呈正相关关系(r=0.5330,P<0.01)。结论:HPV感染和EOS浸润具有促进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慢性宫颈炎
细胞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1
作者
鲁艳艳
许翔博
吴亚梅
刘雨齐
王涵
杨丽娟
王振江
肖梓屾
刘艳波
机构
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
病理
生理学教研室
吉林省长春市妇产医院病理科
吉林省
吉林
市人民
医院
妇产科
出处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91-1702,共12页
基金
吉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20210402015GH)
吉林省科技厅基础研究项目(YDZJ202201ZYTS194)
北华大学研究生创新项目(研创合字[2022]056)。
文摘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宫颈组织中的浸润差异及其与宫颈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阐明EOS对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CIN)和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收集256例宫颈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发病情况分为宫颈癌组(n=46,其中宫颈鳞状细胞癌26例、宫颈腺癌15例和宫颈腺鳞癌5例)、慢性宫颈炎组(n=50)、CINⅠ期组(n=50)、CINⅡ期组(n=50)、CINⅢ期组(n=30)和正常组(癌旁正常宫颈组织,n=30)。阴道镜观察各组患者宫颈组织形态表现,薄层液基细胞学测试(TCT)法观察各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形态表现,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患者宫颈组织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HE染色观察各组患者宫颈组织病理形态表现,刚果红染色检测各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Pearson相关性分析EOS浸润数与宫颈癌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患者宫颈表面光滑,呈粉红色,毛细血管均匀分布;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表面呈红色炎性改变,部分伴有纳氏囊肿形成,可见不同程度的糜烂和溃疡等;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可见上皮溃疡、增厚和形态不规则,细镶嵌及点状血管明显;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表面隆起,可见新生肿物及坏死性溃疡,质脆易出血。醋酸染色后,正常组患者宫颈无明显改变;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呈少量白色改变,持续时间较短;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薄醋白上皮不规则、呈地图样边界,其中CINⅠ期组患者宫颈部分组织呈醋白反应,CINⅡ期组患者宫颈出现明显醋白反应,CINⅢ期组患者宫颈醋白反应非常明显,面积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宫颈癌组患者宫颈醋白反应明显,白色上皮厚,持续时间久,轮廓硬直,边界清晰。正常组患者宫颈碘染色后呈棕褐色,着色均匀;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炎性病变区着色差;CINⅠ期组患者宫颈上皮化生区碘着色不明显;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病变区着色差,转化区周围面积较大;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表面不规则,呈菜花样生长,碘染色后不着色,呈现为橘黄或芥末黄色。TCT法观察,正常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无异型性细胞,炎症细胞浸润少;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和EOS等炎症细胞,无异型性细胞;CINⅠ期和CINⅡ期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双核异型性细胞,核质比较高,细胞核较深染,周围见空晕;CINⅢ期组患者脱落细胞中可见较多异型性细胞,核质比较高,核膜不规则;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中可见大而显著的核仁,聚集成片,合胞体样改变明显;与正常组比较,CINⅠ期组、CINⅡ期组、CINⅢ期组和宫颈癌组患者宫颈脱落细胞异型性均明显增加。杂交捕获-化学发光法检测,与正常组和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患者HPV感染数和TCT异型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CINⅠ期、CINⅡ期和CINⅢ期组比较,宫颈癌组患者HPV感染数和TCT异型性细胞数均明显增加(P<0.05)。HE染色观察,正常组宫颈组织细胞形态正常,结构清晰,可见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EOS和淋巴细胞等炎症细胞浸润;慢性宫颈炎组患者炎症细胞浸润增加;CIN组患者宫颈细胞核核仁稍大,可见异型性细胞,炎症细胞主要分布于异型性细胞周围;宫颈癌组患者宫颈细胞核仁大而深染,细胞异型性明显,癌细胞周围炎症细胞浸润增加。与正常组比较,慢性宫颈炎组患者宫颈组织中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CIN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慢性宫颈炎组比较,CIN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减少(P<0.05);与慢性宫颈炎组和CIN组比较,宫颈癌组患者炎症细胞数和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宫颈癌组织中EOS主要分布于癌巢周围,与CINⅠ期组比较,CINⅡ期组和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均明显增加(P<0.05);与CINⅡ期组比较,CINⅢ期组患者宫颈组织中EOS浸润数明显增加(P<0.05)。肿瘤恶性程度越高,EOS浸润越多,EOS浸润数与宫颈癌浸润深度呈正相关关系(r=0.5330,P<0.01)。结论:HPV感染和EOS浸润具有促进宫颈癌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发生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宫颈肿瘤
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
慢性宫颈炎
细胞浸润
Keywords
Eosinophils
Cervical tumors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hronic cervicitis
Cell infiltration
分类号
R737.3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宫颈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其临床意义
鲁艳艳
许翔博
吴亚梅
刘雨齐
王涵
杨丽娟
王振江
肖梓屾
刘艳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