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误诊恶性肿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
作者 杨佳 佟玲玲 +1 位作者 马金姝 耿华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5-1120,共6页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OSST)是一种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的良性肿瘤,仅占卵巢间质肿瘤的2%~6%,好发于年轻女性,同时并发Meigs综合征的OSST极为罕见。本研究报道1例OSST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性,22岁,因...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OSST)是一种起源于卵巢性索-间质的良性肿瘤,仅占卵巢间质肿瘤的2%~6%,好发于年轻女性,同时并发Meigs综合征的OSST极为罕见。本研究报道1例OSST患者,对其临床表现进行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患者,女性,22岁,因腹胀2个月,加重1周入院。查体腹部膨隆,移动性浊音阳性,轻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盆腹腔内触及大小为16.0 cm×14.0 cm×8.0 cm包块,质韧,活动性尚可,无压痛。妇科彩超显示子宫左上方探及大小为15.3 cm×14.0 cm×8.4 cm囊实混合回声,边界清晰,盆腹腔内可见液性暗区,最大前后径约为11.9 cm。CT显示下腹部及右附件区团块状囊实混合密度影,考虑为肿瘤性病变,实性部分伴糖代谢增高,倾向恶性。糖类抗原125(CA125)>800 U·mL-1,盆腔穿刺脱离细胞提示未见癌细胞。考虑为卵巢良性或交界性肿瘤可能性大,需与卵巢恶性肿瘤相鉴别。根据术中所见及快速病理结果行左侧卵巢瘤核出术,术后病理结果回报为卵巢硬化性间质瘤。术后随访2年,未见异常。OSST作为一种卵巢良性肿瘤,其临床表现常与恶性肿瘤相混淆,极易造成误诊,应提高早期诊断准确性,为患者制订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卵巢恶性肿瘤 MEIGS综合征 糖代谢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芃 李挪 +3 位作者 黄山 李铁男 郎晓峰 刘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67-672,共6页
目的:探讨颞叶皮层入路、沟裂显微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SHICH)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为选择SHICH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8例SHICH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颞叶皮层组(皮层组,39例),沟裂显微手术组(沟裂组... 目的:探讨颞叶皮层入路、沟裂显微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SHICH)患者的安全性及疗效,为选择SHICH手术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118例SHICH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颞叶皮层组(皮层组,39例),沟裂显微手术组(沟裂组,31例)和钻孔引流组(钻孔组,48例)。记录3组患者年龄、血肿量、哥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发病至手术开始的时间、血肿清除率、术后24h病情好转率、术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结果:沟裂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术后24h病情好转率、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皮层组(P<0.05)。3组患者发病至手术开始时间、术后再出血率和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沟裂组和钻孔组中血肿量30~49mL和50~69mL亚组患者预后指标(血肿量、GCS评分、生存率和预后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钻孔组血肿量50~69mL亚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沟裂组(P<0.05)。结论:经沟裂显微手术和钻孔引流术治疗SHICH患者的手术效果和预后好于颞叶皮层入路,对高龄、中等量以上脑出血患者更宜适时行钻孔引流术;大量血肿患者可采用沟裂显微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高血压脑出血 颞叶皮层入路 沟裂显微手术 侧裂 顶间沟 钻孔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哲 姜亦忠 +1 位作者 宋杨 周长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53-555,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探讨老年人凝血功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活动期UC患者60例(UC组),随机选取28例患者进行抗凝治疗,32例进行非抗凝治疗,同时选... 目的:通过检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D-d)、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探讨老年人凝血功能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关系。方法:活动期UC患者60例(UC组),随机选取28例患者进行抗凝治疗,32例进行非抗凝治疗,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患者血中D-d、APTT及FIB水平,采用临床活动度评分计算临床活动性指数,并进行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比较,UC组D-d及FIB明显增高(P<0.05),APTT明显降低(P<0.05)。抗凝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中D-d及FIB与抗凝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1),且明显低于非抗凝治疗组治疗后水平(P<0.05)。抗凝治疗组临床活动性指数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0.05),与非抗凝治疗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APTT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UC患者血液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纤溶;UC患者可适当进行抗凝治疗;D-d、FIB可作为判定UC活动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溃疡性结肠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血磷脂酸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学新 赵春燕 +3 位作者 章宏 王洪 孙亚琴 钟国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7-409,共3页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分支结扎制备AMI动物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分成5组:假手术组,AMI动物模型组,AMI动物模型给LPA组,AMI动物模型给G蛋白受体阻断剂百日咳毒素(PTX... 目的:研究溶血磷脂酸(LPA)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分支结扎制备AMI动物模型。将60只Wistar大鼠分成5组:假手术组,AMI动物模型组,AMI动物模型给LPA组,AMI动物模型给G蛋白受体阻断剂百日咳毒素(PTX)组,AMI动物模型给PTX及LPA组。记录各组大鼠体表心电图,将心率和室早作为主要观察指标。结果:AMI动物模型组的心动过速发生率和单位时间内室早次数与假手术组比明显增加(P<0.01),AMI动物模型给LPA组的上述2项观察指标较AMI动物模型组明显提高(P<0.05),后2组结果显示LPA的上述效应明显被PTX阻断。结论:LPA可促进AMI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血磷脂素类 心肌梗塞 心律失常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F和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强 周彤 +3 位作者 翟颖仙 王建伟 靳朝晖 石英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13-716,I0002,共5页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探讨MIF和VEGF与卵巢癌发生的关系及在卵巢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MIF、VEGF和第八因子... 目的:观察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探讨MIF和VEGF与卵巢癌发生的关系及在卵巢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MIF、VEGF和第八因子相关抗原在卵巢癌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采用ImageProPlus(IPP)6.0图像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MIF和VEGF在正常卵巢组织的实质细胞中不表达,在卵巢癌肿瘤细胞的胞浆呈阳性表达,且随着卵巢癌分化程度的降低,表达强度逐渐增强;低分化卵巢癌与高分化和中分化卵巢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低分化卵巢癌组织中的MVD(50.83±11.59)明显增加,与正常卵巢组织(18.16±2.26)、高分化(19.88±3.92)及中分化(31.1±3.08)卵巢癌组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MIF表达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5797,P<0.01),MIF表达与卵巢癌MVD呈正相关(r=0.9623,P<0.001)。结论:MIF的表达与卵巢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MIF可能通过上调VEGF表达促进卵巢癌的肿瘤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血管新生 卵巢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超声成像在肝硬化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丁怡敏 闫威 +1 位作者 杨玉洁 侯凤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6-1126,共1页
关键词 三维超声成像 肝硬化患者 疾病诊断 二维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沉默STAT3基因表达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葆春 孙杨柳 +1 位作者 宫晓光 费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6-640,773,共6页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siRNA表达载体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STAT3siRNA组。以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作为研究对象,将合成的STAT3siRNA转染SW1990细胞后,采用RT-... 目的:观察信号转导与转录因子3(STAT3)siRNA表达载体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及STAT3siRNA组。以人胰腺癌细胞株SW1990作为研究对象,将合成的STAT3siRNA转染SW1990细胞后,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转染前后STAT3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Transwell法检测其对胰腺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对胰腺癌细胞MMP-2和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STAT3siRNA转染胰腺癌细胞72h后,STAT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胰腺癌细胞的侵袭细胞数及MMP-2和MMP-9的表达显著减小,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siRNA能特异地阻断胰腺癌细胞中STAT3信号的活化,并进一步通过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从而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子3 RNA干扰 侵袭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罗云纲 刘晓秋 +1 位作者 朱孝民 阎晓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29-832,共4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增殖能力的影响,为牙周组织改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本实验室自行制备生长状态良好的转染IGF-Ⅰ的PDLF和未转染IGF-Ⅰ的PDLF,分别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制成细胞悬...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PDLF)增殖能力的影响,为牙周组织改建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取本实验室自行制备生长状态良好的转染IGF-Ⅰ的PDLF和未转染IGF-Ⅰ的PDLF,分别用0.25%胰蛋白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经计数后进行接种并计数,绘制成细胞生长曲线,比较2种细胞生长速度的差异;用0.25%胰蛋白酶分别消化转染和未转染IGF-Ⅰ的PDLF,培养后采用MTT法测定A值,并比较2种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比色法检测比较转染和未转染IGF-Ⅰ的PDLF的ALP活性。结果: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转染IGF-Ⅰ的PDLF的生长速度高于未转染IGF-Ⅰ的PDLF,差异有显著性(P<0.05);转染IGF-Ⅰ的PDLF的增殖能力及ALP活性高于未转染IGF-Ⅰ的PDLF,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IGF-Ⅰ可能通过PDLF发挥其调节牙周组织改建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对乳腺癌细胞MCF-7中COX-2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杨 张岩 +1 位作者 孙竹平 刘敏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56-461,579,共7页
目的:通过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NSAIDs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CF-7细胞根据所加药物不同分为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5.0和... 目的:通过研究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及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NSAIDs的抗肿瘤作用。方法:MCF-7细胞根据所加药物不同分为不同浓度的阿司匹林(2.5、5.0和10.0mmol.L-1)组和塞来昔布(30、60和120μmol.L-1)组,以不含药物的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MTT法检测不同时间(24、48和72h)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时间(24和48h)各组MCF-7细胞中COX-2及VEGF的表达。结果:①2.5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48h、3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和72 h及6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 h细胞增殖抑制率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24、48和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同一时间2.5 mmol.L-1阿司匹林组(P<0.05)。12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48和72 h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同一时间30和60μmol.L-1塞来昔布组(P<0.05)。2.5、5.0和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72 h较作用24 h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P<0.05)。②MCF-7细胞中均有COX-2和VEGF蛋白表达,均定位于细胞浆,染色呈黄或棕黄色。③3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48 h和60μmol.L-1塞来昔布作48 h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CF-7中COX-2和VEGF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他各剂量组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均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作用24和48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低于同一时间2.5和5.0 mmol.L-1阿司匹林组(P<0.05)。12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24和48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低于同一时间30μmol.L-1塞来昔布组(P<0.05)。10.0 mmol.L-1阿司匹林和120μmol.L-1塞来昔布作用48 h较作用24 h细胞中COX-2和VEGF表达降低(P<0.05)。结论:阿司匹林和塞来昔布均有抑制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作用,同时亦能抑制细胞中COX-2和VEGF的表达,上述抑制作用随药物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乳腺肿瘤 人乳腺癌细胞MCF-7 环氧化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妊娠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胎盘中肿瘤坏死因子α及其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丽峰 何津 +1 位作者 朱安峰 滕红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2-91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p55型受体(p55 TNFR)在正常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12例正常妊娠妇女、43例妊高征患者胎盘中胎儿面和母体面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结果:正常...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其p55型受体(p55 TNFR)在正常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12例正常妊娠妇女、43例妊高征患者胎盘中胎儿面和母体面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结果:正常妊娠组与妊高征组胎盘中均可见TNF-α和p55 TNFR的表达,中、重度妊高征组表达强度较正常妊娠组与轻度妊高征组显著增加(P<0.05),中、重度妊高征组母体面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胎儿面(P<0.01)。结论:正常妊娠妇女胎盘中表达少量的TNF-α和p55 TNFR,参与正常妊娠的调节。胎盘中异常增加的TNF-α与p55 TNFR可能在妊高征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心血管 肿瘤坏死因子 受体 肿瘤坏死因子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顾红娟 侯凤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4-68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测定 心率变异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和维生素E对心肌成纤维细胞 Ⅰ型胶原合成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苗春生 张丹 李相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9-421,共3页
目的:研究硒(Se)及维生素E(VE)对去甲肾上腺素(NE)处理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s)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得Wistar大鼠乳鼠CFbs,与NE、Se和VE作用一定时间后,测定上清中羟脯氨酸(HYP)和Ⅰ型胶原含量。结果:Se、VE及Se+VE组培... 目的:研究硒(Se)及维生素E(VE)对去甲肾上腺素(NE)处理的心肌成纤维细胞(CFbs)Ⅰ型胶原合成的影响。方法:酶消化法获得Wistar大鼠乳鼠CFbs,与NE、Se和VE作用一定时间后,测定上清中羟脯氨酸(HYP)和Ⅰ型胶原含量。结果:Se、VE及Se+VE组培养液中HYP含量分别为(64.88±1.25)、(47.60±1.59)和(41.34±1.73)mg.L-1prot,明显低于NE组[(68.27±1.89)mg.L-1prot](P<0.05),Ⅰ型胶原含量分别为(0.67±0.05)、(0.40±0.03)和0.39±0.04,与NE组(0.90±0.15)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Se和VE单独应用可抑制CFbsⅠ型胶原的合成,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心肌 成纤维细胞 胶原Ⅰ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塞米松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云纲 刘晓秋 +1 位作者 朱孝民 阎晓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62-465,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PDLF)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体外培养人PDLF(hPDLF)细胞的优化条件,为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的hPDLF细胞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5种含10%胎牛血清的... 目的:研究地塞米松(DEX)对体外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PDLF)细胞增殖的影响,寻找体外培养人PDLF(hPDLF)细胞的优化条件,为牙周组织再生的研究工作奠定基础。方法:体外分离培养的hPDLF细胞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5种含10%胎牛血清的DMEM细胞培养基培养5~8代:①空白对照组(无DEX);②含5mg·L^-1 DEX;③含10mg·L^-1 DEX;④含20mg·L^-1 DEX;⑤含50mg·L^-1 DEX。以MTT法测定DEX对hPDLF细胞增殖率的影响;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hPDLF细胞在添加不同浓度DEX的胎牛血清培养基中培养后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将hPDLF细胞接种于24孔板后的第3天,细胞出现汇合现象。细胞在孔底呈鳞片状。采用DEX条件DMEM细胞培养液培养,可见细胞逐渐变成多层,细胞形态变小,突起变钝。MTT法检测结果表明含不同浓度DEX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的hPDLF细胞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浓度的DEX对hPDLF细胞增殖均有影响(P〈0.05),且随着浓度增加,hPDLF细胞增殖能力逐渐增高。结论:DEX能使体外培养的hPDLF细胞表现很强的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 胎牛血清 地塞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奖金分配制度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王伟 车家萍 王撬撬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4期246-246,共1页
关键词 手术室管理 奖金分配制度 医院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附24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佟倜 纪振东 闫素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9-40,共2页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其外科治疗尤其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我科自1983年至1994年间采用胸腺切除共治疗小儿肌无力患者(≤14岁)24例,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14例。年龄2...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来,其外科治疗尤其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我科自1983年至1994年间采用胸腺切除共治疗小儿肌无力患者(≤14岁)24例,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10例,女14例。年龄2~14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外科手术 儿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钠血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靖 刘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2-662,共1页
关键词 高钠血症 重型颅脑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的血管造影诊断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17
作者 张柏秋 孙义馨 +2 位作者 李淑荣 谭晓明 左淑杰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5-125,共1页
关键词 胰腺癌 血管造影 诊断 血管内介入治疗 CT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带膜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气管瘘
18
作者 张柏秋 李淑荣 +3 位作者 孙义馨 李树新 左淑杰 董希耘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33-433,共1页
关键词 食管带膜内支架置入术 治疗 食管气管瘘 食管造影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大鼠融合蛋白NKX2.5-pE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建立
19
作者 赵东海 朱安峰 +3 位作者 杨淑艳 钟秀宏 张以忠 赵丽微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0-674,774,共6页
目的:构建大鼠NKX2.5融合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质粒NKX2.5-pEGFP,并筛选表达大鼠融合蛋白NKX2.5-pE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后续性细胞和基因治疗心肌梗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提取胎鼠心肌细胞总RNA,RT-PCR扩增获得大鼠NKX2.5基... 目的:构建大鼠NKX2.5融合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质粒NKX2.5-pEGFP,并筛选表达大鼠融合蛋白NKX2.5-pEGFP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后续性细胞和基因治疗心肌梗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提取胎鼠心肌细胞总RNA,RT-PCR扩增获得大鼠NKX2.5基因,将目的基因克隆到pEGFP-N3载体并获得重组后NKX2.5-pEGFP质粒。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贴壁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并获得MSCs。将重组质粒NKX2.5-pEGFP以Lipo2000转染到大鼠MSCs,G418筛选2周。蛋白免疫印记和荧光检测重组后质粒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电泳检测证实经RT-PCR获得NKX2.5基因大小为981bp,与理论值相符。NKX2.5-pEGFP重组质粒经BamHⅠ、SalⅠ双酶切,PCR鉴定得到2条大小约为981和4 700bp的酶切片段,鉴定结果与预期结果完全一致。蛋白免疫印记检测到转染重组质粒的MSCs中有相对分子质量为65 000的蛋白表达,与理论值相符。荧光检测NKX2.5-pEGFP重组质粒转染的MSCs中可见绿色荧光,证实表达阳性。结论:成功建立表达大鼠NKX2.5-pEGFP基因的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NKX2.5基因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疗效分析
20
作者 白春华 杨建军 鞠春梅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9-579,共1页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联合化疗 治疗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