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融入脑科学知识的高中生物学教学实践
- 1
-
-
作者
金雪花
-
机构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校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4-86,共3页
-
文摘
以高中生物学课程中神经调节的相关内容为出发点,拓展、延伸有关脑科学的内容,让学生在了解学习与记忆本质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有关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能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不仅有利于各学科的学习,更有利于未来的终身学习。
-
关键词
脑科学
神经调节
终身学习
高中生物学
-
Keywords
brain science
neural regulation
lifelong learning
senior high school biology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东北雷公藤对油松毛虫的触杀活性
被引量:1
- 2
-
-
作者
乔淑芬
李杰
顾地周
-
机构
通化师范学院生物系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669-13670,13683,共3页
-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3)-65]
-
文摘
[目的]为利用东北雷公藤开发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新型植物源农药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东北雷公藤鲜根乙醇、乙酸乙酯浸提液和水蒸汽蒸馏液对油松毛虫的触杀致死率。[结果]由24 h的毒力回归方程可知,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的触杀活性高于水蒸汽蒸馏液。由48 h的毒力回归方程可知,水蒸汽蒸馏液对油松毛虫已无触杀作用,仅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仍有较好的触杀作用。由72 h的毒力回归方程可知,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仍有显著的触杀活性,当乙醇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32.5mg/L时,72 h后油松毛虫的校正死亡率可达94.3%。乙醇浸提液对油松毛虫的48和72 h致死中浓度分别为7.603 5和7.452 0 mg/L。[结论]东北雷公藤根中含有对油松毛虫具有显著触杀活性的物质。
-
关键词
东北雷公藤
油松毛虫
均匀设计
触杀活性
-
Keywords
Tripterygium regelii Sprague et Takeda
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Uniform design
Contacting activity
-
分类号
S76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
-
题名“探究果胶酶最适温度、pH及最适用量”实验改进
被引量:4
- 3
-
-
作者
刘丹
-
机构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7-37,共1页
-
文摘
本文报告了“探究果胶酶最适温度、pH及最适用量”实验中取样方法的改变及其对实验效果的影响。
-
关键词
果胶酶
取样方法
实验改进
-
分类号
G634.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导师工作室团队:力推教学反思深化
- 4
-
-
作者
张玉新
韩春泉
-
机构
吉林省教育学院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
-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76,共3页
-
基金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重点课题"高中语文网络教研微生态构建研究"(课题编号ZD17219)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教学反思作为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途径,受到较多教研关注。一般认为它是指教师为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
关键词
教学反思
工作室
导师
教师专业
教学活动
教学问题
教育
调节性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雨课堂”下生物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
被引量:14
- 5
-
-
作者
刘纪兴
刘丹
-
机构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9-40,共2页
-
基金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中美两国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比较研究"
No.2015BS25
+1 种基金
通化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吉林省东南部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研究"
No.20161216
-
文摘
教育信息化时代,技术的迭代、整合和跨界已经成为常态,"雨课堂"是结合PowerPoint和微信两者优点的新型教学工具。本文介绍如何使用"雨课堂"工具,使生物学课堂由线下向线上扩展,实现生物学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
-
关键词
“雨课堂”
生物学教学
现代教育技术
混合式教学
-
分类号
G633.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34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例谈关于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的三种不同观点
- 6
-
-
作者
刘纪兴
刘丹
-
机构
吉林省通化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吉林省通化市第一中学
-
出处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9-69,共1页
-
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美、日三国初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比较研究”,No.2014B042
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中美两国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比较研究”,No.2015BS25
-
文摘
研究者因切入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概念的界定存在一定的差别。本文结合实例简要介绍关于保护色、警戒色与拟态概念的三种不同观点,试图为中学生物学教学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保护色
警戒色
拟态
概念
-
分类号
G634.91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