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无公害水稻生产、提高吉林省稻米品质的技术途径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福林 张淑琴 +2 位作者 巩建昌 马英龙 张艳洁 《农业科技通讯》 2009年第3期84-86,共3页
本文从水稻品种的选择、施肥管理、栽培密度、有机栽培、无公害稻-鸭及稻-蟹生态栽培上论述了提高我省稻米品质的技术方法,重点指出有机、无公害生态栽培是提高稻米综合品质的最有效途径。
关键词 优质水稻 生产 提高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优质水稻生产 提高吉林省稻米品质的技术途径
2
作者 李福林 张健 +1 位作者 曲刚 肖增民 《农村科学实验》 2006年第6期34-35,共2页
稻米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四方面的多项指标。碾米品质直接影响稻米的价格和商品流通,蒸煮食味直接影响着米饭的食味、柔软度和色泽。本文主要是通过水稻的品种选择、施肥管理、有... 稻米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及营养品质四方面的多项指标。碾米品质直接影响稻米的价格和商品流通,蒸煮食味直接影响着米饭的食味、柔软度和色泽。本文主要是通过水稻的品种选择、施肥管理、有机栽培、无公害栽培上加以论述,旨在为水稻的种植,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并对稻米的收购经营及创立吉林省优质名牌大米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品质 水稻生产 吉林 技术途径 优质 蒸煮食味品质 碾米品质 种植结构 无公害栽培 外观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化稻米品质的初步分析
3
作者 杨银阁 韩兆胜 +3 位作者 黄文 陈超 关贵芹 陈宝珠 《农业与技术》 2002年第6期113-114,共2页
本文对通化市农科院1990年以来育成的在生产与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品种(系)的稻米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化稻米品质中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20.4%,变幅为19.4~21%,没有一个品种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垩白率和垩白度较高,除通粳801、通粳... 本文对通化市农科院1990年以来育成的在生产与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品种(系)的稻米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化稻米品质中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20.4%,变幅为19.4~21%,没有一个品种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垩白率和垩白度较高,除通粳801、通粳809两个品系的垩白率和垩白度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外,其它品种(系)均没有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而其它品种性状均表现较好,达标率在50%~100%之间。同时明确提出通化优质米育种品质改良的主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化 稻米品质 改良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株型玉米籽粒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文河 谷岩 +2 位作者 岳杨 常莹 吴春胜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4-110,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株型玉米籽粒和穗位叶代谢底物、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同时探讨各种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方法】以"先玉335"(紧凑型玉米品种)和"农大518"(平展型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10... 【目的】研究不同株型玉米籽粒和穗位叶代谢底物、淀粉积累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动态,同时探讨各种酶活性与淀粉含量的关系。【方法】以"先玉335"(紧凑型玉米品种)和"农大518"(平展型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于授粉后10d每隔5d取植株的穗位叶及相应果穗中部籽粒,分别测定穗位叶蔗糖含量、磷酸蔗糖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活性,以及籽粒2种焦磷酸化酶(ADPGPPase、U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活性及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2个玉米品种的穗位叶SS活性在整个灌浆期呈现单峰曲线变化趋势,授粉后35~40d,"先玉335"的SS活性显著高于"农大518";"先玉335"的SPS活性则在授粉后25~35d显著高于"农大518"。在整个灌浆期,2个玉米品种籽粒ADPGPPase、UDPGPPase、SSS和GBSS活性的变化均呈单峰曲线,其中"先玉335"籽粒ADPGPPase和UDPGPPase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比"农大518"晚5d左右;在整个灌浆期,2个玉米品种籽粒SSS活性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差异;在授粉后35~40d,"先玉335"籽粒ADPGPPase、UDPGP-Pase、GBSS活性和支链淀粉含量显著高于"农大518"。相关分析表明,玉米穗位叶SS活性与籽粒ADPGPPase、UD-PGPPase活性呈显著正相关;穗位叶SPS活性与籽粒SSS活性、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籽粒GBSS活性与SSS和UDPGPPase活性、直链淀粉含量及穗位叶SS、SPS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先玉335"源的光合产物比"农大518"能够更有效地向库端运输和分配;籽粒淀粉含量是各种酶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籽粒 淀粉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总DNA导入花生的研究 Ⅰ.大豆总DNA的提取
5
作者 杨新道 王传堂 +1 位作者 李光发 黄粤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3-44,共2页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食用作物。进一步提高花生蛋白质含量 ,对增强我国花生的出口竞争力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具有重要意义。大豆、花生同为豆科作物 ,但大豆子仁蛋白质含量高于花生。如有的大豆资源蛋白质含量高达 4 0 %以上 ,...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蛋白食用作物。进一步提高花生蛋白质含量 ,对增强我国花生的出口竞争力 ,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具有重要意义。大豆、花生同为豆科作物 ,但大豆子仁蛋白质含量高于花生。如有的大豆资源蛋白质含量高达 4 0 %以上 ,远高于一般花生 (2 6 %左右 )。这为选育高蛋白花生品种提供了优异的基础材料。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适宜大豆的DNA提取流程 ,并将大豆总 DNA通过一定方法导入花生 ,研究导入后代内外性状变异 ,探讨大豆总 DNA导入对花生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本文报道高盐低 p H法提取大豆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总DNA 花生 基因导入 提取 品质指标 高盐低pH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乙·扑乳油防除玉米田杂草试验 被引量:2
6
作者 郑龙植 刘晓舟 许泳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03-207,共5页
通过田间小区及大区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40%乙草胺(Acetochlor)+扑草净(Prometryne)EC,对玉米田多种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鸭跖草、藜、铁苋菜等均有特效,防除效果稳定在90%以上.在杂草基数低于200株·m-2的地块,用药量为3000... 通过田间小区及大区对比试验的结果表明,40%乙草胺(Acetochlor)+扑草净(Prometryne)EC,对玉米田多种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鸭跖草、藜、铁苋菜等均有特效,防除效果稳定在90%以上.在杂草基数低于200株·m-2的地块,用药量为3000mL·hm-2,超过200株·m-2的地块,用药量为3750~4500mL·hm-2,施药时期为播种后5~9d.该除草剂对玉米安全、无药害,且不影响下茬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扑乳油 化学防除 玉米田杂草 药效试验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远缘杂交创制多源基因水稻新材料及水稻育种研究策略 被引量:3
7
作者 赵剑峰 赵基洪 +5 位作者 姜立雁 初秀成 牛宏伟 祁克刚 杨琳娜 李颖 《中国稻米》 2005年第2期11-12,共2页
概述了远缘杂交类型,提出以转异属植物菰的后代优良材料作为受体,以菰及其它异属植物作为基因供体,通过不同远缘杂交技术,将多种外源植物基因导入同一水稻受体中,创制出多源基因水稻新材料,提出了外源基因植物供体的选择、转基因后代的... 概述了远缘杂交类型,提出以转异属植物菰的后代优良材料作为受体,以菰及其它异属植物作为基因供体,通过不同远缘杂交技术,将多种外源植物基因导入同一水稻受体中,创制出多源基因水稻新材料,提出了外源基因植物供体的选择、转基因后代的处理以及如何同水稻育种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缘杂交 水稻育种 外源 转基因后代 选育 年限 水稻品种 受体 供体 研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稻鸭共育栽培技术研究报告(1)——稻鸭共育与栽培密度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彦利 贾玉敏 +3 位作者 严光彬 孟令军 王万成 徐虹 《中国稻米》 2006年第4期28-29,共2页
水稻插秧密度在12.5~25穴/m^2范围内,稻鸭共育时,水稻密度越大,株高越高,叶龄越小,分蘖越少,产量越低。稻鸭共育增产的主要因素是提高千粒重。
关键词 稻鸭共育 插秧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与水稻品质的关系 被引量:57
9
作者 柳金来 宋继娟 +3 位作者 周柏明 崔明元 刘荣清 李长梅 《土壤肥料》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0~128 9kg/hm2条件下,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直链淀粉含量随之增高,否则反之;氮肥用量在0~112 8kg/hm2条件下,氮肥用量愈高蛋白质含量逐渐增高;氮肥用量高于112 8kg/hm2蛋白质含量下降。氮肥用量与垩白米率和垩白... 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0~128 9kg/hm2条件下,随着氮肥用量的提高直链淀粉含量随之增高,否则反之;氮肥用量在0~112 8kg/hm2条件下,氮肥用量愈高蛋白质含量逐渐增高;氮肥用量高于112 8kg/hm2蛋白质含量下降。氮肥用量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分别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水稻产量与品质表现明显的矛盾。在产量因素中穗数越多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越低,垩白米率和垩白度也越大;千粒重、成熟度愈高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亦高,而垩白米率、垩白度则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用量 水稻品质 直链淀粉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区金凤蝶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荣才 宗秋菊 袁雨 《农业与技术》 2000年第1期36-38,41,共4页
本文报道了金凤蝶在长白山区的发生情况,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及生活史,并介绍了人工饲养方法及该蝶的价值。
关键词 长白山区 金凤蝶 生活习性 形态特征 人工饲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白山区黄缘蛱蝶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荣才 宗秋菊 袁雨 《农业与技术》 2000年第6期9-11,13,共4页
关键词 黄缘蛱蝶 分布 长白山区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量对水田土壤肥力和水稻植株养分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3
12
作者 柳金来 宋继娟 +1 位作者 李福林 刘荣清 《农业与技术》 2000年第4期8-12,共5页
本文根据连续 4年的不同氮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白浆型水稻土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长趋势 ,碱解氮增高 ,速效磷和速效钾则显著地下降 ;植株体内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曲线关系 ,全钾呈直线负相关。本试验条件下水稻... 本文根据连续 4年的不同氮施用量的试验结果表明 :在白浆型水稻土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呈增长趋势 ,碱解氮增高 ,速效磷和速效钾则显著地下降 ;植株体内全氮和全磷含量呈曲线关系 ,全钾呈直线负相关。本试验条件下水稻产量有 44.6%来自土壤生产力 ,55.4%的产量来自人们的施肥和栽培。最高产量的氮肥施用量为 1 71 .1 kg/hm2 ,最佳施用量 1 67.5kg/hm2 ,经济效益最佳 ,投入产出比 1∶ 2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施用量 水稻 土壤肥力 植株养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象组配”在玉米选系、组合配制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光发 张淑琴 +3 位作者 曲刚 邬生辉 许正学 徐宝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6期146-147,共2页
根据玉米生产上推广品种的杂交模式,找出母本或父本的优缺点,依据"相象组配"的原则,利用亲缘关系远、但形态相似的材料改良母本或父本,以尽快成系。根据原有的杂交模式进行新组合组配,是快速选育玉米新品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关键词 相象组配 玉米 选系 组合配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粳稻新品种通95-74无公害稻米生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田奉俊 朴燕 +4 位作者 赵世龙 胡刚 吴用男 薛凤华 吴用郁 《中国稻米》 2005年第1期27-29,共3页
通95-74是由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所选育的优质粳稻新品种 ,于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吉林省主要推广品种之一。作为优质稻米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蛋... 通95-74是由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所选育的优质粳稻新品种 ,于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吉林省主要推广品种之一。作为优质稻米其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垩白度、透明度、碱消值、胶稠度、蛋白质含量等9项指标达优质米一级标准 ,垩白率和直链淀粉含量2项指标达优质米二级标准 (依据农业部NY122—86《优质食用稻米》标准)。采取无公害栽培技术措施 ,提高通95-74稻米的安全性和品质 ,提高粳稻通95-74稻米的商品附加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优质粳稻 无公害稻米 优质米 垩白度 垩白率 梗稻 吉林 指标 商品附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稻新品种通丰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宋继娟 柳金来 +1 位作者 周柏明 刘荣清 《中国稻米》 2004年第3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优质水稻 品种类型 通丰5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多功能育秧结构——体种联研究
16
作者 张富满 徐宝峰 苗春华 《垦殖与稻作》 CAS 2006年第2期22-24,共3页
重点阐述了水稻种联节水、防病、省工、壮秧等9个方面优点,并介绍了种联的研制过程及应用效果。
关键词 水稻育秧 种联 省工 壮秧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全层施肥技术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永本 严光彬 +3 位作者 仇长礼 刚少元 鲁桂霞 权庆成 《垦殖与稻作》 CAS 2006年第5期70-72,共3页
通过对水稻全层施肥技术的试验,结果表明:全层施肥促进水稻中后期分蘖,增加有效穗数,增加每穗粒数,降低空秕粒,提高水稻产量,还具有减少施肥次数,降低成本的作用。
关键词 水稻 全层施肥 肥料利用率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稻鸭共育栽培技术(2)——稻鸭共育与不同分蘖类型品种
18
作者 贾玉敏 李彦利 +3 位作者 严光彬 孟令军 王万成 陈雷明 《中国稻米》 2006年第5期37-38,共2页
两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北方地区稻田养鸭时,密植栽培条件下应选择分蘖力弱的品种;超稀植栽培条件下应选择分蘖力强的品种。从三种密度的平均结果来看,应种植分蘖力中等或偏弱的品种。
关键词 稻鸭共育 分蘖类型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玉米种质类群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学玲 姜立雁 +3 位作者 高惠林 腾文星 王提江 倪玉春 《农业与技术》 1999年第1期16-18,共3页
本文对美国玉米种质类群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定,归纳总结出美国主要玉米种质类群及其所属部分优良自交系。为有目的地引进和改良国内外玉米种质。
关键词 玉米 种质类群 自交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高产新品种通粳612的选育及推广前景 被引量:2
20
作者 曹海鑫 黄文 +5 位作者 陈超 刘海 关桂琴 杨银阁 陈宝珠 刘科研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12期113-114,共2页
本文介绍了通粳61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产量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阐述了在推广通粳612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及推广前景。
关键词 优质 高产 通粳612 水稻选育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