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朴成梅 袁景 赵书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6期91-9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急性中毒引起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5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2%高于对照组73.1%(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23±4)、(88±13)mg/L],中分子物质(MMS)[(263±31)、(331±40)U/dl],肌酐(Cr)[(222±12)、(438±82)μmol/L],肌红蛋白(Mb)[(68±9)、(104±9)mg/L],钾离子(K^+)[(4.0±0.3)、(5.2±0.5)mmol/L]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急性中毒引起的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的方法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相关生化指标,治疗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急性中毒 肾功能衰竭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晶 赵书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34期144-145,共2页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组29例,常规治疗组2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注射液,共15 d。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血清肌酐分别为(268.48±124.16)、(264.29±142...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组29例,常规治疗组2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阿魏酸钠注射液,共15 d。结果:两组患者用药后血清肌酐分别为(268.48±124.16)、(264.29±142.11)μmol/L,内生肌酐清除率分别为(25.45±9.42)、(34.60±8.01)ml/min。基础治疗组血清肌酐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生肌酐清除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血清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药后的临床指标变化证明阿魏酸钠注射液确实对糖尿病肾病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糖尿病肾病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体会 被引量:2
3
作者 朴成梅 刘长纲 《中国血液净化》 2010年第12期678-679,共2页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重型及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HFR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8例HFRS合并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患者,其中重型25例,危重型3例。...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治疗重型及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HFR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8例HFRS合并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患者,其中重型25例,危重型3例。结果在临床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的28例患者中,24例治愈(85.7%),3例(10.7%)好转后出院(随访治愈),1例死亡(3.5%),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血液透析治疗是重型及危重型HFRS的有效治疗,尽早应用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急性肾衰竭 低分子肝素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1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徐晶 赵书平 龙京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4期115-115,共1页
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为长期激素治疗后减量或停药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其表现可为结节性红斑,皮下痛性硬结,其结节好发于因应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的皮下脂肪积聚最多部位,如颊部、下颌、上臂、臀部等处。临床上需要与其他类型... 类固醇激素后脂膜炎为长期激素治疗后减量或停药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罕见并发症。其表现可为结节性红斑,皮下痛性硬结,其结节好发于因应用糖皮质激素而引起的皮下脂肪积聚最多部位,如颊部、下颌、上臂、臀部等处。临床上需要与其他类型的脂膜炎相鉴别,必要时可行活检以明确诊断。病理上表现为不伴有血管炎的小叶性脂膜炎,伴混合性炎症细胞浸润,针样裂隙形成为其特异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膜炎 类固醇激素 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