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省晒黄烟主栽品种筛选 被引量:2
1
作者 金妍姬 吴国贺 +4 位作者 孙立娟 安承荣 高歌农 张贵峰 付全善 《湖南农业科学》 2017年第9期20-23,共4页
为了筛选吉林省晒黄烟主栽品种,研究分析了10份晒黄烟品种的生育期、形态特征、主要农艺性状、田间主要病害的自然发病情况、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等。结果显示,包盖烟和南雄烟田间长势强,成熟期分层落黄好,调制后原烟外观... 为了筛选吉林省晒黄烟主栽品种,研究分析了10份晒黄烟品种的生育期、形态特征、主要农艺性状、田间主要病害的自然发病情况、经济性状、原烟外观质量、化学成分等。结果显示,包盖烟和南雄烟田间长势强,成熟期分层落黄好,调制后原烟外观质量较好,颜色棕黄,光泽中强,油分有至多,叶片结构疏松,不发生赤星病、中感TMV,中抗PVY和CMV,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性状表现好,两个品种推荐为吉林省晒黄烟烟区主栽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黄烟 主栽品种 筛选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晒黄烟生产技术
2
作者 高歌农 金妍姬 +4 位作者 张贵峰 安承荣 吴国贺 付全善 孙立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17年第12期41-43,共3页
该文针对晒黄烟的开发与利用,对吉林省晒黄烟的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育苗时间为3月5—15日、4月15日假植、5月15—20日移栽,施纯氮75~97.5kg/hm^2,采用黑白双色地膜覆盖栽培,留叶数为16片左右。调制方式为绳晒,全程调制不吃露。另外制... 该文针对晒黄烟的开发与利用,对吉林省晒黄烟的生产技术进行了介绍。育苗时间为3月5—15日、4月15日假植、5月15—20日移栽,施纯氮75~97.5kg/hm^2,采用黑白双色地膜覆盖栽培,留叶数为16片左右。调制方式为绳晒,全程调制不吃露。另外制定规范了晒黄分级标准,有利保证了晒黄烟烟叶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晒黄烟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蛟河晒烟种植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及空间变异分析
3
作者 李玺鹏 徐昕 +11 位作者 王智慧 侯振武 付全善 金德植 郭书洋 迟义 李立平 梁颖 杨璐铭 刘青华 符云鹏 王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4期127-132,183,共7页
[目的]明确蛟河晒烟植烟土壤的养分及微量元素状况,为当地种植规划分区与肥料利用及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和五点取样法,采集植烟乡镇土壤样品143份,运用传统统计方法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与GIS技术相结合... [目的]明确蛟河晒烟植烟土壤的养分及微量元素状况,为当地种植规划分区与肥料利用及土壤改良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和五点取样法,采集植烟乡镇土壤样品143份,运用传统统计方法和地统计学分析方法与GIS技术相结合,分析该区域土壤养分指标及微量元素指标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蛟河晒烟种植区域土壤整体呈弱酸性(pH<7),植烟土壤pH和有效铁含量变异系数<10%,呈弱变异性,有效铜变异系数最大为88.98%,其余土壤肥力养分均为中等变异,有效氮、全氮、缓效钾、有效铁、有机质的K-S值均大于0.05,达显著水平,呈正态分布;植烟土壤各养分之间呈明显的空间相关性,除有效氮和缓效钾为高斯模型外,其余均为指数模型;pH与有效Fe、Mn、Zn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有效氮与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空间分布上,西南和东北两区域pH较低,有机质与全氮空间分布情况相似,呈现西北部分布较低,土壤碱解氮含量在北部和南部地区含量偏高,中部地区含氮量适宜,但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交换性镁整体含量高于烟草生长发育的适宜范围,有效铜和有效锰空间分布情况相似,东部、西北部地区有效铜及蛟河整体植烟地区土壤有效锰处于烟草适宜生长范围。[结论]蛟河整体应控制氮肥及镁肥的使用,可适当施用钾肥来抵消镁肥的负面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烟 土壤养分 地统计学 空间变异 蛟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晒红烟田间光照强度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马波波 王梦雅 +4 位作者 王娟 符云鹏 侯振武 代晓燕 郭世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5-130,共6页
为了探讨晒红烟种植密度对烟田群体内光照强度、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当地主栽品种大叶黄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行距的加大、种植密度的降低,晒红烟群体内光照强度增加,中、下部烟叶光照强度增加明显,T... 为了探讨晒红烟种植密度对烟田群体内光照强度、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当地主栽品种大叶黄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结果表明,随着行距的加大、种植密度的降低,晒红烟群体内光照强度增加,中、下部烟叶光照强度增加明显,T3处理较对照增幅分别达6.77%~36.22%,23.14%~81.49%;随密度降低,晒红烟叶面积系数、群体产量显著降低,T3处理分别较对照降低12.38%,4.44%;个体产量显著升高(21.43%~35.71%),1,2级烟叶比例增加(16.17%~23.57%,16.56%~22.92%);烟叶产值以密度为20 510株/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随密度降低,晒红烟总糖和还原糖含量降低,总氮、烟碱以及钾氯比值升高,其中,中、上两部位钾氯比值增加幅度分别为53.20%~132.51%,7.23%~19.68%;中、上部位烟叶香气物质总量增加(13.03%~65.53%,44.41%~54.05%),感官质量明显提高。综合分析认为,种植密度为16 660株/hm2时,烟叶群体结构矛盾有效缓解,烟叶化学成分趋于协调,感官质量最优,产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密度 晒红烟 光照强度 叶面积系数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熟度对不同品种晒红烟主要生理生化变化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饶超奇 符云鹏 +4 位作者 侯振武 凡聪 陈成立 任庆东 王静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74,共9页
为确定晒红烟适宜的采收成熟度,研究了漂河1号、漂河2号晒红烟不同成熟度烟叶晒制过程中主要生理指标、化学成分的变化及晒制后烟叶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采收时质体色素含量、淀粉酶活性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明显;晒... 为确定晒红烟适宜的采收成熟度,研究了漂河1号、漂河2号晒红烟不同成熟度烟叶晒制过程中主要生理指标、化学成分的变化及晒制后烟叶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成熟度烟叶采收时质体色素含量、淀粉酶活性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明显;晒制过程中,不同成熟度烟叶水分、色素、淀粉酶活性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化有差异。随着成熟度提高,烟叶晒制过程中失水速率增大、叶绿素降解彻底、烟叶青色消退较快;适当提高成熟度,烟叶在晒制前期保持较高的淀粉酶活性,有利于淀粉的降解和糖含量的提高,同时降低总氮含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漂河1号品种调制后烟叶感官质量以中成熟度(M2)和高成熟度(M3)较好,即叶面变黄60%~70%采收为宜;漂河2号品种调制后烟叶感官质量以中成熟度(M2)最好,即叶面变黄50%~60%采收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晒红烟 成熟度 品种 化学成分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施壳寡糖与水杨酸对晒红烟诱导抗性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静 饶超奇 +5 位作者 侯振武 符云鹏 王文奇 陈成立 付全善 申洪涛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021-1028,1035,共9页
为提高蛟河晒红烟的抗逆性和烟叶品质,研究了叶面喷施壳寡糖与水杨酸对晒红烟抗氧化酶和防卫反应酶活性、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量、田间发病情况、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喷施壳寡糖、水杨酸溶液或两种溶液联合喷施均能提... 为提高蛟河晒红烟的抗逆性和烟叶品质,研究了叶面喷施壳寡糖与水杨酸对晒红烟抗氧化酶和防卫反应酶活性、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量、田间发病情况、烟叶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喷施壳寡糖、水杨酸溶液或两种溶液联合喷施均能提高烟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抗氧化酶活性和苯丙氨酸解氨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等防卫反应酶活性,增加病程相关蛋白基因PR-1、PR-2、NPR-1的表达量,其中单施水杨酸在喷洒后4 d起作用,时效快但持久性较差;单施壳寡糖起效慢,但在一段时间内仍能保持高活性;壳寡糖与水杨酸联合喷施效果最优。与对照相比,可显著降低晒红烟田间发病率、提高烟叶产量,改善调制后烟叶中性香味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 水杨酸 晒红烟 病程相关蛋白 抗氧化酶 抗病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